跟蹤指數
ETFs大多數是被動式管理的基金,目標是緊貼跟蹤掛鈎指數的表現。
高透明度
在香港每個發行人都需要為旗下每一隻ETF製作網頁並刊載資料 (發行人網頁的資料可在港交所網頁查閱)。在ETF的資料網頁內提供的資料包括:掛鈎指數及其成分股、每單位資產淨值(NAV)、交易對手和抵押品資料。NAV是將ETF的投資組合內所有資產的市場價值加總,加上投資組合內持有的現金或等價物,再減去ETF相關開支。NAV將會於交易時段內和每日收市時更新。至於這個即日預計每單位資產值(iNAV)亦被稱為參考相關投資組合價值(RUPV)或預計最適投資組合價值(IOPV)。除了在發行人網頁,亦可在港交所網頁找到每日收市時NAV的資料。至於ETF的實時或延時報價則由資訊供應商發布,亦可於港交所網頁查閱。
低交易費用
與非上市基金不同,買入ETF並不涉及認購費。買賣ETF的交易成本與在交易所買賣其他股票一樣,包括經紀佣金、交易徵費、投資者賠償徵費(目前豁免)、交易費、交易系統使用費和股票印花稅(目前豁免)。
低投資門檻
ETF以每手為買賣單位,而最低投資金額一般在投資者容易參與的水平。
流通量
ETF可於證券市場的交易時段內在進行交易。上市ETF通常委任證券莊家為ETF提供流通量。不過,證券莊家只會在持續交易時間內為ETF提供流通量。
方便
ETF是透過經紀買賣,途行與買賣方法和結算安排與股票沒有分別。
分散風險
大部分ETF是跟蹤一個投資組合以達到分散投資風險。不過,部分ETF亦會跟蹤單一資產,例如黃金。
多元化選擇
不少ETF為香港投資者提供投資於一籃子港股的機會,另外不少ETF則為投資者提供投資到海外市場或其他資產的途徑。
資料來源:香港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