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數公司滋擾點算?終極11招自救全攻略,教你合法應對電話、上門等非法收數做法

面對收數公司層出不窮的滋擾手段,例如深夜電話轟炸、恐嚇信件,甚至派人上門拍門叫囂,您是否感到徬徨無助,甚至擔心家人安全?恐懼源於未知,其實許多收數公司的行為已觸犯香港法例。本文為您整合終極11招自救全攻略,旨在為您提供一套清晰、合法且有效的應對方案。由即時應對、證據保全,到識破非法收數手法、應對電話與上門滋擾的實戰話術,再進階至報警、聯絡債權人及尋求法律協助等主動反擊策略,我們將一步步教您如何奪回主導權,保障自己與家人的安寧。請緊記,欠債不代表要啞忍非法滋擾,立即掌握以下自救方法,合法地制止一切不法行為。

第一階段:即時應對與證據保全

面對突如其來的收數公司滋擾,第一時間的反應至關重要。這個階段的目標很清晰:穩住陣腳,並且開始系統地記錄所有收數滋擾的證據,為日後的反擊行動打好基礎。

步驟一:保持冷靜,奪回溝通主導權

識破收數公司心理戰術,切勿作出倉卒承諾

收數公司的做法,很多時都建基於心理壓力。他們透過高壓、頻密的電話滋擾,目的就是製造恐慌,讓您在慌亂中作出承諾。所以,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保持平靜。對方愈是咄咄逼人,您愈要放慢語氣,清晰地表達您的立場。您不需要即時回答任何還款問題,更絕對不要在未核實清楚債務前,作出任何口頭或書面的還款承諾。記住,溝通的主導權,是從冷靜的頭腦開始的。

步驟二:建立「滋擾證據庫」

為何完整證據是報警及法律行動的基石

不論是向警方求助,還是尋求法律意見,空口說白話是沒有用的。一個完整的「滋擾證據庫」是您最有力的武器。因為當您能提出具體的時間、人物、對話內容,執法部門和法律專業人士才能準確判斷事件是否涉及刑事成份,並採取有效行動。

記錄關鍵資訊:滋擾者、時間、對話及行為

建議您準備一本筆記簿或使用手機的備忘錄,每一次受到滋擾後,立即記下以下重點:
* 日期與時間:準確至分鐘。
* 滋擾方式:是電話、短訊、還是上門?
* 對方資料:來電號碼、收數公司名稱、職員姓名或稱呼。
* 對話摘要:對方說了什麼威嚇性或滋擾性的話?您如何回應?
* 行為描述:如果是上門,對方有什麼具體行為?例如大力拍門、叫囂、在門外徘徊等。

保存實質證據:錄音、截圖、信件與影片

除了文字記錄,實質證據更具說服力。
* 電話錄音:現時大部分智能手機都有通話錄音功能,這是記錄收數公司電話滋擾最直接的證據。
* 訊息截圖:所有恐嚇性的WhatsApp、SMS訊息都要完整截圖,要包含日期和對方電話號碼。
* 信件與信封:所有追數信件,連同信封都要完整保留,因為信封上的郵戳是重要的時間證據。
* 閉路電視或手機錄影:如果有人上門滋擾,應透過防盜眼或閉路電視錄影存證,切勿開門。

步驟三:緊記兩大禁忌,避免墮入圈套

禁忌一:避免言語衝突,以免留下話柄

對方可能用粗言穢語激怒您,目的就是引誘您情緒失控,然後將您的失言錄下來,反過來作為您不合作或帶有攻擊性的「證據」。所以,無論對方態度多惡劣,您都應保持克制,以平淡、公式化的語氣回應即可,避免任何爭執或對罵。

禁忌二:未核實債務前,切勿簽署或還款

在未收到清晰的書面文件,證明您與某項債務有法律關係之前,絕對不要簽署任何文件,也不要償還任何款項,即使金額很小。因為一旦您還款,就等同於承認了該筆債務的合法性,這會讓您在之後的交涉中處於非常不利的位置。

第二階段:剖析收數手法,辨識合法與非法的界線

面對持續的收數公司滋擾,下一步就是要清晰了解收數公司的做法,準確劃分合法追收與非法行為的界線。知己知彼,才能制定最有效的應對策略。

了解香港法律下的合法追收方式

首先,我們來看看在香港的法律框架下,哪些追收方式是容許的。

《銀行營運守則》下的合法追收途徑

正規的銀行及財務公司,以及它們委託的收數公司,都必須遵守香港金融管理局發出的《銀行營運守則》。根據守則,合法的收數公司做法主要包括電話聯絡、發出信件,以及在合適時間進行上門探訪。這些行動的目的,是與欠債人商討還款事宜,整個過程不應包含任何威嚇或滋擾成份。

諮詢人 vs 擔保人:法律責任的根本區別

釐清您在債務中的角色至關重要。如果您只是「諮詢人」,您在法律上完全沒有還款責任。收數公司只可以向您查詢欠債人的聯絡方法,不能要求您代為還款。相反,如果您是「擔保人」,您就簽署了具法律效力的文件,承諾在欠債人未能還款時承擔債務。兩者的法律責任有天淵之別。

辨識構成刑事罪行的非法收數行為

當收數手法超越了溝通和協商的界線,就可能構成刑事罪行。以下是一些常見的非法收數行為,一旦遇上,您就有權採取法律行動。

刑事恐嚇:威脅您或家人的人身安全

任何威脅您或您家人的人身安全,或揚言會損壞您財產的言論,例如「你出入小心啲」或「我知道你子女在哪裡上學」,都可能構成《刑事罪行條例》下的刑事恐嚇。

刑事毀壞:淋紅油、塞鎖匙孔

在您的住所或公司大門淋紅油、貼上追債字句、用膠水塞住鎖匙孔等行為,都屬於刑事毀壞。這些行為旨在破壞您的財產,造成直接的損失和心理壓力。

公開羞辱與誹謗:貼大字報、網上公審

在您的住所、工作地點附近張貼印有您個人資料的大字報,或在社交媒體上公開您的欠債情況進行「公審」,意圖讓您公開受辱。這些行為除了可能構成誹謗,也嚴重侵犯了您的私隱。

深夜電話等不合時段的滋擾行為

持續在不合適的時段,例如深夜或凌晨時分,不停致電進行收數公司電話滋擾,剝奪您的正常休息權利,這同樣是不可接受的滋擾行為。正規機構的追收時間通常會限制在日間。

濫用個人資料:違反《私隱條例》

收數公司在未經您同意下,將您的個人資料(如身份證號碼、地址、欠債詳情)透露給與債務無關的第三方,例如您的鄰居、同事,或將資料用於追數以外的目的,這便可能違反了《個人資料(私隱)條例》。

第三階段:三大滋擾場景實戰應對策略

掌握了法律界線後,就讓我們進入實戰演練。面對各種收數公司滋擾手段,若能預先了解應對劇本,當事情發生時,自然更能處變不驚。以下我們將最常見的三大滋擾場景逐一拆解,提供清晰的應對步驟與話術,助你穩住陣腳。

場景一:電話滋擾應對策略與話術

最常見的收數滋擾,就是無日無之的收數公司電話滋擾。對方的目標是透過疲勞轟炸,讓你感到煩厭與壓力,從而倉卒答應還款。要應對這種收數公司做法,你需要一套標準流程,奪回對話主導權。

核實對方公司及所代表的債權人身份

接通電話後,第一步並非急於否認或爭辯。你應冷靜地要求對方提供清晰資訊。你可以這樣說:
「你好,請問你係邊間公司嘅職員?你嘅全名係咩?你係代表邊間銀行或財務公司追收呢筆款項?」
記下對方提供的所有資料。如果對方支吾以對,或拒絕透露債權人身份,這已經是一個警號,其合法性相當可疑。

確認自身法律責任(欠債人、擔保人或諮詢人)

很多時候,你可能只是被朋友填寫為諮詢人,卻無辜受到牽連。因此,必須釐清你的法律角色。你可以直接發問:
「請問喺你哋嘅紀錄上面,我嘅身份係欠債人、擔保人定係諮詢人?」
記住,諮詢人並無任何法律還款責任。若是擔保人,你亦有權要求對方出示你親筆簽署的擔保文件正本。

要求對方提供書面欠債證明文件

無論對方說得如何言之鑿鑿,口頭承諾或威脅都不能作準。保障自己的最佳方法,是要求對方提供一切書面證明。標準說法是:
「為咗保障雙方,請貴公司將所有相關文件,包括確實嘅欠債證明、本人嘅借貸合約或擔保文件副本,以及證明貴公司獲得正式委託嘅文件,以郵寄方式送到我嘅登記地址。」

應對惡劣態度或拒絕合作的標準話術

假如對方態度惡劣,使用威嚇性言詞,或拒絕提供書面文件,你無須與其糾纏。你可以用以下說話結束對話,並立即掛線:
「既然你無法提供任何書面證明,或者拒絕合作,我哋之間冇辦法繼續溝通。喺我收到並核實你公司嘅正式書面文件之前,我唔會再作任何口頭回覆。如果你繼續打電話嚟,我會視為滋擾行為並記錄在案。」
這番話清晰地設定了你的底線,並為日後可能的法律行動鋪路。

場景二:威嚇信件與追數信處理方法

除了電話,追數信是另一種常見的心理戰術。這些信件的措辭往往充滿威嚇性,例如使用大號紅字、標榜「最後通牒」或暗示會有法律以外的行動,目的就是讓你感到恐懼。

分析信件真偽與威嚇成份

收到信件後,先深呼吸,然後仔細分析。一封合法的追收信件,應清楚列明債權人全名、欠款金額、收數公司名稱及聯絡方法。假如信件內容含糊,例如只寫「XX先生欠債還錢」,沒有具體資料,或充滿「後果自負」等空泛的恐嚇字句,其法律效力極低,更偏向於純粹的滋擾。

保留完整信件及信封作重要證據

千萬不要一怒之下將信件撕毀。你應該將信件本身,連同印有郵戳的信封,完整地保存起來。信封上的郵戳日期是證明對方寄件時間的關鍵證據,能顯示其滋擾行為的頻率與持續時間,是未來向警方報案或採取法律行動時不可或缺的一環。

如何撰寫掛號信要求對方停止滋擾(附範本參考)

如果你希望正式地要求對方停止滋擾,寄出一封掛號信是相當有效的方法。掛號信能確保對方收妥,並留下郵政記錄,證明你已作出正式通知。

【範本參考】
標題:有關停止滋擾行為之正式通知 (檔案編號: [對方信件上的檔案編號])

[收數公司名稱]:

本人 [你的姓名] (香港身份證號碼: [你的身份證號碼首4位數字]),就貴公司近期不斷就一筆聲稱與本人有關的債務,向本人作出電話及信件滋擾事宜,現正式作出以下聲明:

一、本人至今從未收到任何由貴公司或相關債權人提供之正式書面債務證明文件。
二、貴公司持續的電話及信件已對本人構成嚴重滋擾。

本人現嚴正要求貴公司,在本人收到並透過法律途徑核實所有相關債務文件之真確性前,必須立即停止所有形式的滋擾行為。若貴公司繼續進行任何滋擾,本人將會把所有已記錄的證據(包括通話記錄、信件及本函副本)交予香港警務處及相關機構處理,並保留一切法律追究權利。

[你的姓名]
[日期]

場景三:收數人員上門自保錦囊

收數人員上門,無疑是最具壓迫感的情境。面對這種情況,保障自身安全是首要任務。以下幾個錦囊,能助你在安全的情況下妥善處理。

首要原則:切勿開門,保障人身安全

無論門外的人如何叫囂、拍門或用任何理由要求你開門,你的首要原則是:絕對不要開門。門是你與對方之間最重要的物理屏障。一旦開門,不但可能有人身危險,亦可能讓對方有機會進入你的住所,情況將變得更難控制。

H44: 隔門對話,並即時錄影錄音存證

你可以隔著鎖上的大門與對方溝通。在開始對話前,立即用手機開啟錄影或錄音功能,並清晰地向對方宣告:
「我而家會將我哋之間嘅對話全程錄影同錄音,作為紀錄。」
這個舉動既能保障自己,亦能對門外的人構成震懾,使其行為有所收斂。

要求對方出示職員證及相關債務文件

隔著門,你可以要求對方將其職員證及相關的債務證明文件,從門下的空隙或信箱投入屋內,讓你先行查閱。你可以說:
「請你將你嘅職員證同所有關於呢筆債務嘅文件,由門下面攝入嚟。喺我核實你嘅身份同文件之前,我係唔會開門。」
正規的收數公司職員理應具備這些文件。

明確警告其行為已構成滋擾並將會報警

如果對方在門外長時間逗留、大聲叫嚷、用力拍門或作出任何滋擾鄰居的行為,你應立即作出最後警告。隔門清晰地說:
「你哋嘅行為已經嚴重滋擾到我同我嘅鄰居,已經構成刑事罪行。我畀你哋最後一次機會,請即刻離開,否則我會即時報警,話有人喺門外非法禁錮同進行刑事恐嚇。」
如果警告無效,就應立即致電999報警求助。

第四階段:反守為攻,主動制止非法滋擾

當收數公司滋擾行為不斷升級,純粹的防守和記錄已經不足夠。這時候,你需要掌握主導權,採取更積極的行動,從根本上制止各種收數滋擾。以下三個行動,是將你從被動的受害者,轉變為主動的抗爭者的關鍵步驟。

行動一:向警方求助

整理「滋擾證據庫」及報案流程

在你決定報警前,先前建立的「滋擾證據庫」就是你最有力的武器。首先,將所有證據(錄音、截圖、影片、信件)按時間順序整理好,最好附上一份簡潔的事件摘要,清晰列出每次滋擾的時間、地點、人物和具體行為。然後,你可以親自前往任何一間警署報案。報案時,將整理好的證據和摘要交給警方,這有助他們快速了解案情全貌,並判斷事件是否涉及刑事成份。

如何向警方清晰陳述刑事成份(如恐嚇、毀壞)

警方主要處理刑事案件,而欠債本身屬民事糾紛。因此,你向警方陳述時,重點不應是「有人向我追債」,而是要清晰指出收數公司做法中觸犯刑事法律的具體行為。例如,對方說「我知道你仔女在哪間學校讀書」,這可能構成《刑事罪行條例》下的「刑事恐嚇」。如果對方在你家門外淋紅油或塞鎖匙孔,這就是「刑事毀壞」。報案時,直接使用這些法律術語,並提供相應證據,能讓警方更有效地評估案件,增加成功立案的機會。

行動二:直接聯絡原始債權人

為何應直接與銀行或財務公司交涉

你要記住一個重點,收數公司只是受委託的代理人,真正的債主是銀行或財務公司。根據《銀行營運守則》,銀行有責任確保其委託的第三方收數公司遵守法律及專業操守。因此,當收數公司行為過當時,原始債權人需要負上最終責任。直接與他們交涉,等於是向問題的根源施壓。

如何正式投訴其委託的收數公司

聯絡原始債權人時,建議使用書面形式,例如電郵或掛號信,以便留下正式記錄。在信中,你應詳細列出其委託的收數公司進行非法滋擾的日期、時間和具體行為,並附上相關證據副本。信件的重點是要求他們立即採取行動,約束其收數公司的行為,並停止一切非法滋擾。這種正式投訴,會讓債權人意識到法律風險,從而向收數公司施壓。

嘗試與債權人直接商討還款方案

在投訴的同時,這也是一個繞過收數公司,直接與債權人重新建立溝通渠道的好機會。你可以表明自己有還款意願,但因收數公司的滋擾行為而感到困擾。然後,嘗試與他們直接商討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還款方案。很多時候,銀行或財務公司更希望直接與欠債人達成協議,以和平方式解決債務問題。

行動三:尋求法律專業協助

何時應考慮聘請律師發出律師信

如果你已經向警方報案,並且向原始債權人作出正式投訴,但收數公司電話滋擾或其他騷擾行為依然持續,甚至變本加厲,這就是尋求專業法律協助的時機。聘請律師發出律師信,是將行動升級的明確信號。

律師信在制止非法滋擾上的法律效力

律師信是一份正式的法律文件,由律師代表你,向收數公司及其委託的債權人發出。信件內容通常會嚴正指出對方的非法滋擾行為已構成侵權甚至刑事罪行,要求其立即停止,並保留一切法律追究權利。這封信的法律效力在於,它向對方表明你已準備好採取法律訴訟,對方若繼續滋擾,將可能面臨民事索償甚至刑事檢控。對正規的收數公司和金融機構而言,收到律師信後,他們通常會因為忌憚法律後果而立即停止不當的追數行為。

第五階段:從根源解決,合法處理債務

面對持續不斷的收數公司滋擾,前面所提及的應對技巧是重要的防禦手段。不過,要真正讓生活重回正軌,最終還是要從根源著手,妥善處理債務本身。讓我們一起探討,如何透過法律及財務上的合法途徑,徹底終止這種困局。

釐清法律責任:欠債屬民事,滋擾屬刑事

在處理債務問題前,必須先建立一個極為重要的法律觀念。許多人誤以為欠債等同犯法,會被警察拘捕,這其實並不正確。在香港的法律框架下,「欠債」與「因收數而產生的滋擾」,是兩種性質完全不同的事情,需要分開看待。

為何欠債本身不構成刑事罪行

簡單來說,欠債屬於民事糾紛。這意味著它是一宗你與債權人(例如銀行或財務公司)之間的合約或財務爭議,應由民事法庭處理,而並非由警方介入的刑事案件。因此,即使是合規的收數公司做法,也僅是代表債權人進行追討,他們絕不能以「欠錢是犯法」或「會讓警察拘捕你」等言論來施壓。相反地,如果收數公司在追討過程中,作出了任何涉及恐嚇、暴力威脅或損壞財物的行為,這些行為本身就可能觸犯了刑事法例,例如刑事恐嚇罪或刑事毀壞罪,這才是警方能夠並將會介入處理的部分。

了解民事追討的6年訴訟時效

另一個你需要了解的法律重點,是民事追討的「訴訟時效」。根據香港法例第347章《時效條例》,對於一般的合約性債務,債權人必須在債務人違約當日(法律上稱為「訴訟因由」產生之日)起的6年內,透過法庭展開民事訴訟程序來追討。假如債權人未能在這6年期限內採取法律行動,他們便會喪失透過法律途徑追討該筆債務的權利。掌握這個時效概念,有助你更準確地評估自身所面對的法律風險。

無力償還時的合法債務解決方案

明白了法律上的基本權責後,若你確實無力償還現有債務,持續逃避並非長遠之計,只會讓收數滋擾無了期地持續下去。其實,香港設有相當成熟的法律機制,可以幫助債務人以合法、有尊嚴的方式去處理難以解決的財務困境。

了解結餘轉戶、債務重組(IVA)或破產等出路

面對不同的債務狀況,有幾種常見的合法出路可以考慮:

  • 結餘轉戶計劃: 如果你主要面對多項高息的信用卡欠款或私人貸款,可以考慮申請結餘轉戶。做法是向單一間銀行或財務公司申請一筆利率較低的新貸款,用來一次過清還所有舊債。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將債務集中管理,並以較低的利息成本來還款,減輕每月負擔。

  • 個人自願安排(IVA – 債務重組): 當債務數額非常龐大,結餘轉戶亦無法解決時,可以透過律師向法庭申請進行債務重組。這是一個與所有債權人重新協商還款條件的法律程序,目標是達成一個新的、可行的還款方案,例如延長還款年期或撇除部分利息。一旦方案獲法庭及大多數債權人接納,你便可按照新方案展開還款。

  • 破產: 這是最萬不得已,也是處理嚴重負債的最終法律途徑。申請破產後,你的資產將交由破產管理署署長或其委任的受託人管理,變賣後按比例分配給各債權人。破產的法律程序會對個人信譽及生活帶來較大限制,因此在作出決定前必須審慎考慮。

如何透過正式法律程序終止所有收數行為

上述提及的債務重組(IVA)或破產,除了是財務解決方案,更是終止一切收數公司滋擾的法律武器。當你正式向法庭提交申請並啟動這些法律程序後,法律效力便會產生。這意味著所有債權人及其委託的第三方(包括所有收數公司),都必須立即停止一切形式的追收行動。任何持續的電話或上門等收數滋擾,都可能構成藐視法庭的行為。因此,透過這些正式的法律程序,就能夠從根本上,合法且有效地讓所有追數行為畫上句號。

收數公司滋擾常見問題 (FAQ)

在處理收數公司滋擾問題時,大家心中總有許多疑問。這個部分會解答一些最常見的問題,助你掌握應對方法。

我只是諮詢人,如何制止收數電話?

向對方釐清諮詢人並無法律還款責任

首先,最重要是認清自己的法律角色。作為「諮詢人」,您在法律上並沒有任何還款責任。您的資料只是當初借款人提供的聯絡方式,與需要簽署法律文件的「擔保人」完全不同。因此,收數公司是無權要求您代為還款的。

要求對方更新資料並停止聯絡的標準話術

您可以直接而堅定地向對方表明立場。一個標準的話術可以是:「你好,關於[欠債人姓名]的債務,我只是申請文件上的諮詢人,並非擔保人,法律上我沒有任何還款責任。我要求貴公司立即更新資料庫,並停止所有針對我的收數公司電話滋擾。如果繼續收到來電,我會將其視為滋擾行為並記錄在案。」

收數公司騷擾我的家人同事,合法嗎?

剖析此行為如何觸犯私隱條例及構成非法滋擾

這種收數公司做法絕對不合法。根據香港的《個人資料(私隱)條例》,收數公司向第三方(例如您的家人、同事或朋友)披露您的欠債狀況,已經構成濫用個人資料。這種行為旨在向您施加不當壓力,是一種典型的非法收數滋擾手段。

協助家人同事記錄證據及應對方法

您應該立即提點受影響的家人和同事,請他們協助記錄證據。他們可以直接告知對方:「此事與我無關,請勿再聯絡我。」然後掛斷電話。接著,應記下騷擾電話的日期、時間、來電號碼以及對話內容。這些記錄對於日後向私隱專員公署投訴或報警都非常重要。

警方會處理收數滋擾投訴嗎?

警方角色:區分民事糾紛與刑事罪行

警方的主要角色是處理刑事罪行,而不是介入民事糾紛。單純的欠債屬於民事問題,警方一般不會受理。不過,如果收數滋擾行為升級,涉及刑事恐嚇(例如威脅您或家人的安全)、刑事毀壞(如淋紅油)或非法禁錮等,就已經超越了民事界線,成為刑事案件。

提供確實刑事證據是成功立案的關鍵

要讓警方成功立案,關鍵在於您能否提供確實的刑事證據。口頭投訴很難跟進。您需要提交之前建立的「滋擾證據庫」,例如含有恐嚇言論的電話錄音、顯示對方刑事毀壞行為的相片或影片、以及威嚇信件等。證據越具體,警方就越能判斷案件是否涉及刑事成份並展開調查。

如何分辨正規收數公司與「大耳窿」?

從追收手段、合法性及監管機構作區分

正規收數公司與俗稱的「大耳窿」(非法放債人)有根本區別。正規公司是已註冊的商業機構,其追收行為受《銀行營運守則》等法規約束,手法主要圍繞電話、信件及上門談判等方式施加壓力。相反,「大耳窿」的追數行為往往與非法活動掛鈎,不受任何監管,經常使用刑事恐嚇、暴力、淋紅油等触犯法律的手段。

判斷您正面對的追收方類型

要判斷您面對的是哪一種類型,可以觀察對方的追收手法。對方是否願意提供其公司名稱及職員資料?追收過程中有沒有出現直接的人身安全威脅或刑事毀壞行為?對話內容是圍繞還款方案,還是純粹的辱罵與恐嚇?如果追收手段明顯觸犯刑事法例,您面對的極有可能不是正規的收數公司,而是非法追債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