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擔保期50年】居屋/白居二按揭終極攻略:詳解豁免壓測、剩餘年期計法與2大高樓齡單位解困方案

政府將資助房屋的按揭擔保期由30年大幅延長至50年,為一眾居屋及「白居二」買家帶來喜訊,當中最大優勢是可獲銀行豁免壓力測試,大大降低上車門檻。然而,50年擔保期並非萬能匙,樓齡依然是影響按揭成數及還款年期的關鍵。

想買高樓齡的二手居屋,卻擔心未能借足按揭或還款期太短?本文將為你深入剖析最新的50年擔保期政策,由剩餘擔保期計法、豁免壓測下的「搖搖板機制」,到高樓齡單位的兩大解困方案,提供一站式終極攻略,助你順利覓得安樂窩。

最新居屋擔保政策:50年政府擔保期是什麼?

想入手二手居屋,或者幸運抽中白居二的朋友,就一定要清楚了解最新的政府擔保期政策。由2025年起,房委會已將居屋政府擔保期由過去的30年,大幅延長至50年。這個看似簡單的數字變動,其實直接影響你能否順利申請按揭,以及最終的還款年期與成數。究竟這個關鍵的擔保期是什麼?它如何影響你的置業大計?我們一起來深入了解。

政府擔保期的定義與作用

政府擔保角色:為銀行提供「及時還款」保障

簡單來說,政府擔保期就是由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為你的居屋按揭提供擔保的一個指定期限,計算由單位首次售出日起計。如果業主在擔保期內不幸遇上財困而斷供,房委會就會向承造按揭的銀行履行擔保責任,代為還款,確保銀行不會蒙受損失。正因為有房委會這個強大的後盾,銀行才願意為買家提供高成數按揭(綠表最高9成半,白表最高9成),甚至豁免嚴格的壓力測試,大大降低了資助房屋的上車門檻。

涵蓋的資助房屋:居屋、綠置居及租置計劃

這個延長至50年的新擔保期政策,適用於所有經由房委會出售,並且未補地價的資助房屋。當中主要包括大家最熟悉的:

  • 居者有其屋計劃(居屋),包括一手新居屋及二手市場的白居二政府擔保期計算
  • 綠表置居計劃(綠置居)
  • 租者置其屋計劃(租置計劃)的單位

新舊政策對比:為何由30年延長至50年?

舊有30年擔保期的限制

在舊有的30年擔保期政策下,市場上不少高樓齡的二手居屋都面對一個頗為尷尬的處境。舉例說,一個樓齡25年的單位,其剩餘的政府擔保期就只剩下短短5年。銀行在審批按揭時,考慮到擔保期即將屆滿,風險相對較高,因此往往會收緊按揭條款,例如降低按揭成數、縮短還款年期,甚至要求買家必須通過與私樓看齊的壓力測試。這些限制都令有意購買高樓齡單位的買家望而卻步。

新政策目的:釋放高樓齡二手居屋市場流動性

政府將擔保期一口氣延長至50年,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這些高樓齡的二手單位「鬆綁」。在新政策下,即使是樓齡達30至40年的單位,依然可以享有10至20年的剩餘擔保期。這給予銀行足夠的信心,去批出更理想的按揭條款。此舉不但有效激活了整個二手居屋市場的流動性,也讓準買家們有更廣泛的選擇,不再需要將目光僅僅局限於樓齡較新的單位。

如何計算剩餘擔保期?(附公式及實例)

剩餘擔保期計算公式:50年減樓齡

計算方法其實非常直接,你只需要記住這條簡單的公式:

剩餘政府擔保期 = 50年 – 物業的首次發售日期至今的年期(即樓齡)

一手及二手居屋擔保期分別

如果你是購買一手新落成的居屋,那麼你將會享有完整的50年擔保期,毋須計算。但假如你是經由白居二或在二手市場上購入單位,就必須運用上述公式,準確計算出該單位還剩下多少擔保期。普遍來說,樓齡愈高,剩餘的擔保期自然就愈短。

計算實例:不同樓齡單位的剩餘擔保期

我們用幾個實際例子來說明,你會更容易明白:

  • 例子一:樓齡10年的單位
    計算方式:50年 – 10年 = 40年剩餘擔保期

  • 例子二:樓齡25年的單位
    計算方式:50年 – 25年 = 25年剩餘擔保期

  • 例子三:樓齡38年的單位
    計算方式:50年 – 38年 = 12年剩餘擔保期

50年擔保期如何影響按揭?詳解豁免壓測與「搖搖板機制」

這項長達50年的政府擔保期,對居屋或白居二的按揭申請人來說,最直接的好處就是簡化了審批流程,並提供了更高的財務彈性。其中兩個最核心的概念,就是「豁免壓力測試」以及一套被稱為「搖搖板機制」的批核準則。究竟這背後是什麼原理,又會如何影響你的置業大計?我們一起來拆解一下。

最大優勢:豁免壓力測試

提起資助房屋按揭,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優勢,就是可以豁免壓力測試。這對於入息不穩定,或收入剛好在「邊緣」的申請人來說,無疑是成功上車的一大關鍵。

為何政府擔保下銀行願豁免壓力測試?

道理其實很直接。因為有政府作為最終的「後盾」,銀行承受的信貸風險大大降低。萬一業主不幸斷供,導致物業被銀行收回拍賣,假如拍賣所得的款項不足以償還全部貸款,政府便會承擔差額。正因為有這重保障,銀行便毋須像審批私樓按揭般,要求申請人通過嚴格的壓力測試,以確保其在加息周期下的還款能力。

申請人仍需申報入息,但不受「供款佔入息比率」限制

不過,豁免壓力測試不代表銀行完全不看入息。申請人仍然需要向銀行申報家庭總收入,讓銀行作基本的還款能力評估。關鍵的分別在於,在政府擔保期內,申請人一般不受私樓按揭中「供款佔入息比率」(DTI)不得超過50%的嚴格規定所限,審批彈性大得多。

核心概念:「搖搖板機制」如何影響按揭成數與年期

當物業的樓齡開始增加,逐漸靠近擔保期的末端時,「搖搖板機制」便會登場。「搖搖板機制」這個名字很形象化,它正好描述了當物業樓齡增加時,「按揭成數」與「還款年期」之間此消彼長的關係。

圖解「按揭成數」與「還款年期」的關係

簡單來說,就像玩搖搖板一樣,一邊高,另一邊就必須低。若買家希望申請較高的按揭成數,便可能需要接受較短的還款年期;反之,若希望將還款期盡量拉長以減輕每月供款壓力,便可能要付出較多首期,降低按揭成數。

綠表買家最高按揭成數及年期(樓齡32年或以下)

想借足9成半按揭兼享有30年還款期,綠表買家需要選擇樓齡32年或以下的單位。只要在這個樓齡範圍內,便可以最寬鬆的條件承造按揭。

白表/白居二買家最高按揭成數及年期(樓齡34年或以下)

白表或白居二買家的門檻則稍為不同,只要單位樓齡在34年或以下,便可申請最高9成按揭及30年還款期。這為二手市場的買家提供了相當大的選擇空間。

樓齡、按揭成數及還款年期對照表

如果心儀單位的樓齡超出了以上標準,按揭成數或還款期便會開始受到影響。下表詳細列出了不同樓齡對應的按揭選項,讓你可以一目了然,及早規劃財務。

[此處可放置詳細對照表格]

擔保期屆滿後:按揭申請變回「私樓標準」

當50年的政府擔保期完全屆滿後,情況就會有很大轉變。銀行會將該單位視作一般私人樓宇處理,按揭審批標準亦會回復至私樓的水平,這對業主或新買家都有深遠影響。

審批標準:必須通過壓力測試及提供入息證明

這意味著,之前可以豁免的壓力測試,現在必須要通過。申請人需要提供詳細的入息證明文件,並且每月供款及壓力測試下的供款,都不能超過入息的一定比例。

按揭成數上限:最高或降至7成(無按保情況下)

在按揭成數方面,若不申請按揭保險,最高成數會由原來的9成或9成半,大幅下調至最高7成。這代表新買家需要準備更充裕的首期資金。

還款年期限制:「75減樓齡」或「75減人齡」

還款年期的計算方式也會變得更嚴格。銀行普遍會採用「75減樓齡」或「75減人齡」的計算方法,並以較低者為準。對於樓齡已經超過50年的單位,還款期可能會大幅縮短。

高樓齡居屋按揭攻略:擔保期不足兩大解決方案

當心儀的二手居屋樓齡偏高,導致剩餘的政府擔保期不足,申請高成數按揭便會遇到挑戰。不過,辦法總比困難多,市場上有兩大主流方案,可以幫助準買家應對這個情況,順利上車。我們會逐一拆解這兩個方案的操作方式和適用情景。

方案一:申請按揭保險 (HKMC)

申請資格:繞過政府擔保「搖搖板機制」限制

如果不想受制於政府擔保期衍生的「搖搖板機制」,申請由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HKMC)提供的按揭保險,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替代路徑。簡單來說,按揭保險的作用是為銀行提供額外保障,讓銀行可以批出高於金管局規定的按揭成數。申請按揭保險後,銀行的審批標準會傾向參考私樓的做法,買家就有機會繞過「搖搖板機制」對於按揭成數和還款年期的綑綁限制。

按揭保險與政府擔保的分別:須通過壓力測試

選擇按揭保險這條路,最大的分別在於,買家需要放棄政府擔保所帶來的「豁免壓力測試」優勢。申請人必須向銀行提交詳細的入息證明文件,證明自己有穩定的還款能力,並且需要通過「供款佔入息比率」上限以及壓力測試。換言之,這是用個人較強的財政能力,去換取更靈活和更高成數的按揭條件。

適用情景:購入樓齡超過40年的二手居屋

這個方案特別適合購入樓齡非常高的二手居屋,例如樓齡已達40年或以上的單位。在這種情況下,剩餘的居屋政府擔保期只有10年或以下,透過「搖搖板機制」幾乎不可能同時做到高成數和較長的還款期。如果買家本身的入息和財務狀況良好,能夠通過壓力測試,申請按揭保險便能突破這個困局,實現高成數按揭。

方案二:接受較低按揭成數或較短還款期

如果申請人的收入未能通過壓力測試,或是不想支付額外的按揭保費,那麼就要回到政府擔保的框架內,接受「搖搖板機制」的安排。這意味著買家需要在按揭成數和還款年期之間作出取捨。你可以選擇支付較多首期,降低按揭成數,從而鎖定一個較長的還款年期;或者,你也可以選擇借取較高成數,但就要接受一個較短的還款期。

如何平衡首期預算與每月供款壓力

如何取捨,完全取決於個人的財務規劃。如果你的首期資金比較充裕,調低按揭成數是個好選擇,這樣可以拉長還款期,讓每月的供款壓力變得輕鬆。反之,如果你的首期預算比較緊張,但每月的現金流非常穩定和充裕,那麼便可以考慮承擔較短的還款期,以換取較高的按揭成數,盡快完成供款。

實戰個案分析:高樓齡居屋按揭規劃

讓我們透過兩個具體個案,看看不同背景的買家如何規劃他們的高樓齡居屋按揭。

個案一:白居二買家購入38年樓齡居屋,如何利用按保申請高成數按揭

陳先生是白居二買家,他看中一個樓齡38年的居屋單位。由於單位樓齡高,剩餘的白居二政府擔保期只有12年(50減38年)。如果沿用政府擔保,即使銀行願意批出九成按揭,還款期也可能被壓縮至10年左右,每月供款額會非常高。幸好陳先生收入穩定,足以通過壓力測試。他最終決定申請按揭保險,成功獲批九成按揭,還款期更長達30年,順利解決了上車的財務難題。

個案二:綠表人士購入45年樓齡租置單位,按揭選項及財務分析

李女士是綠表申請人,打算購入自己居住的租置單位,單位樓齡已達45年。這意味著政府擔保期只剩下短短5年。李女士有兩個選擇,第一是申請按揭保險,如果她的收入能通過壓力測試,便有機會申請到九成半按揭和30年還款期。第二個選擇是沿用政府擔保,但由於擔保期極短,銀行批出的按揭成數可能會大幅降至八成或更低,還款期亦會非常短。經過財務分析,李女士需要衡量自己能否承擔更高的首期開支,或是申請按揭保險的額外成本和壓力測試要求。

注意事項:銀行或提早收緊高樓齡居屋審批

最後要提提大家,雖然政策的界線清晰,但銀行在實際操作上,可能會比政策指引更為審慎。特別是當單位的政府擔保期剩下不足5至10年時,銀行的審批尺度或會提早收緊。

為何擔保期剩下不足5-10年,銀行審批會更審慎?

原因在於銀行的風險管理。銀行需要考慮到擔保期結束後的情況,屆時這筆按揭貸款將失去政府的「保護傘」。如果到時仍有大額本金尚未償還,銀行的風險便會增加。所以,為了確保在擔保期完結前,業主已償還大部分貸款,銀行可能會主動要求買家提供入息證明,甚至要求通過壓力測試,即使單位當時仍有政府擔保。這是一種前瞻性的風險評估,準買家在規劃時也應將此因素考慮在內。

居屋按揭政府擔保期:常見問題 (FAQ)

擔保期內,未補地價居屋可否加擔保人?

處理居屋或白居二的按揭申請時,一個很常見的問題是:在政府擔保期內,可否像私樓一樣增加擔保人來提升獲批機會?答案是明確的,就是不可以。因為房委會本身已經為貸款提供了擔保,所以銀行不能再接納額外的個人擔保。不過,如果申請人的還款能力處於邊緣位置,部分銀行有機會接納申請人加入「諮詢人」。

「諮詢人」與「擔保人」的分別

這裏的關鍵分別在於法律責任。「擔保人」需要與借款人共同承擔還款的法律責任,一旦借款人斷供,銀行有權向擔保人追討欠款。相反,「諮詢人」在法律上沒有還款責任。銀行只是將其入息作為參考,用來評估整個家庭的財政狀況是否穩健,並不會將其名字加到按揭貸款文件上。

銀行何時會要求增加「諮詢人」?

通常,如果申請人的供款與入息比率(DTI)略高於銀行的內部指標,或者申請人沒有固定收入,銀行就可能建議加入一位直系親屬(例如父母或子女)作為「諮詢人」。這樣銀行在審批時會更有信心,但最終決定權仍在銀行手上,諮詢人的角色只作參考用途。

申請人年齡會影響擔保期內的按揭審批嗎?

申請人的年齡是按揭審批的重要一環,但在政府擔保期保障下,資助房屋的審批標準相對私樓會寬鬆很多。這對於年紀較大的置業人士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資助房屋按揭對人齡審批較寬鬆的原因(如「99減人齡」)

因為有政府擔保,銀行承擔的風險較低,所以在計算還款年期時會更具彈性。私樓按揭普遍採用「75減人齡」作為上限,但不少銀行處理居屋按揭時,會放寬至「99減人齡」。舉例來說,一位60歲的申請人,申請私樓按揭最多只有15年還款期,但申請居屋按揭則有機會獲批長達30年的還款期(因99-60=39,已超過30年上限),大大減輕了每月的供款壓力。

信貸評級差,仍能靠政府擔保獲批按揭嗎?

政府擔保確實是居屋按揭的一大優勢,但它並非萬能。銀行仍然非常重視申請人本身的信貸記錄。

政府擔保與個人信貸記錄的重要性

政府擔保是向銀行保證,萬一業主斷供,政府會承擔還款責任。這個機制保障了銀行,所以銀行才願意豁免壓力測試。但是,銀行批出貸款前,依然要評估借款人是否一個負責任的還款者。如果申請人的信貸評級(TU)太差,例如處於H級或以下,銀行可能會質疑其還款意願及能力,即使有政府擔保,也有機會拒絕其按揭申請。

未補價居屋轉按,會受政府擔保期影響嗎?

未補地價居屋的轉按操作,程序上比私樓複雜,而且會受到政府擔保期的框架影響,但更關鍵的是必須先得到房署的批准。

轉按須獲房署批准,貸款額不能高於按揭餘額

業主想為未補價居屋轉按,必須先向房署提交申請並列明轉按原因(例如轉換利率計劃)。獲批後,轉按的貸款金額亦有嚴格限制,就是不能高於原來的按揭餘額,這意味著業主無法透過轉按套現。整個過程必須在房署的規管下進行。

房協樓宇是否享有50年政府擔保?

這是一個常見的誤解。雖然房協樓宇屬於資助房屋的一種,但其按揭安排與房委會的居屋完全不同。

房協樓宇按揭:沒有政府擔保,須經按揭保險

房協樓宇(例如「住宅發售計劃」單位)並沒有房委會提供的政府擔保期。因此,銀行會以審批私樓的標準來處理其按揭申請。如果買家想申請高成數按揭(例如九成),就必須購買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HKMC)的按揭保險,並且需要通過壓力測試及提供足夠的入息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