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免息貸款真係零成本?2025學生貸款終極指南:4大資助計劃比較、申請流程及隱藏成本全拆解

政府推出的「免息貸款」是否真的零成本?這是每位準備升學或在職進修人士在申請資助時,最關心亦最容易混淆的問題。面對學資處旗下多種貸款及資助計劃,如全日制大專學生免入息審查貸款(NLSFT)、專上學生免入息審查貸款(NLSPS),以至持續進修基金(CEF),當中涉及的「在學期間計息」機制、與通脹掛鉤的「無所損益」利率,以及每年必須繳交的行政費,都隱藏著不少魔鬼細節。本文將為你提供2025年最全面的學生貸款終極指南,一文拆解「免息」的真正含意,深入比較四大主要資助計劃的利弊與隱藏成本,並提供詳盡的「學資處電子通」網上申請教學及常見問題解答,助你全面掌握所有細節,作出最精明的財務決策。

香港政府貸款大檢閱:哪種才是真正「免息」?

當大家在尋找升學資助時,看到「免息貸款政府」這幾個字,總會眼前一亮。不過,這些政府免息貸款計劃,真的像字面上那樣完全零成本嗎?其實,「免息」這個詞在不同的計劃中有著不同的定義。有些是在你畢業後才開始計息,有些則是真正意義上的零利息。讓我們一起仔細看看,拆解各個計劃的細節,找出最適合你財務狀況的選擇。

各大資助及貸款計劃快速比較總表

為了讓你更清晰地掌握全局,這裡為你整理了一個快速比較表,涵蓋了幾個主要的學生資助及貸款計劃。

計劃名稱

全日制大專學生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 (NLSFT)
專上學生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 (NLSPS)
香港都會大學免息貸款
持續進修基金 (CEF)

主要對象

修讀公帑資助全日制課程的大專學生。
修讀自資全日制專上課程的學生。
就讀香港都會大學指定兼讀制(遙距)課程的學生。
年滿18歲的香港居民,報讀合資格的持續進修課程。

免息定義(在學期間計息/完全免息/學費發還資助)

在學期間計息:利息由貸款發放日起計算。
在學期間計息:利息由貸款發放日起計算。
完全免息:在整個貸款期間均不收取任何利息。
學費發還資助:並非貸款,完成課程後發還部分學費。

目前狀態

持續接受申請。
持續接受申請。
每年設有特定申請期。
持續接受申請。

一句話總結

最普及的政府學生貸款,但並非零成本,需要留意在學期間的利息及行政費。
與NLSFT相似,主要服務自資課程學生,同樣存在利息及行政費成本。
市場上少數由大學提供的真正免息貸款,但申請資格及還款條款較嚴格,例如貸款總額不超過政府免息貸款10萬的上限。
屬於學費資助而非貸款,適合在職人士短期進修,需要先付款後申請發還。

拆解「免息」的真正意思:為何多數學生貸款並非零成本?

很多同學在申請政府貸款時,往往會忽略一些隱藏成本。當我們深入了解條款後,便會發現大部分標榜為學生而設的政府貸款,其實並非完全免費的午餐。以下三個關鍵點,是構成貸款總成本的主要因素。

在學期間計息機制:由貸款發放日起計的利息成本

這是一個最常見的誤解。對於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NLSFT及NLSPS),利息是從貸款發放當天就開始計算的。換句話說,在你還是全職學生、沒有穩定收入的時候,利息已經在悄悄累積。這意味著,即使你申請的是一筆政府免息貸款8萬,經過幾年的大學生涯,畢業時需要償還的總額將會高於最初借貸的本金。

行政費:不可忽略的年度固定成本

除了利息,行政費是另一項持續性的開支。在首次申請貸款時,你需要繳交一筆行政費。並且,只要你的貸款戶口仍然存在,學資處每年都會收取這筆費用,直至你完全清還所有貸款為止。這筆費用雖然單次金額不大,但逐年累積起來,也是一筆不可忽視的成本。更重要的是,行政費一經繳交,不論任何情況都不會退還。

理解「無所損益」利率:與通脹掛鉤的利率如何影響還款總額

政府學生貸款的利率,採用的是「無所損益」利率。簡單來說,這個利率並非固定不變,而是會根據香港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即通脹率)定期調整。它的原意是確保政府在收回貸款時不會因通脹而蒙受損失。這對借款人意味著,如果未來幾年通脹升溫,你的貸款利率也可能會隨之上升,從而增加你的總還款額。這個浮動機制,為長遠的還款計劃帶來了一點不確定性。

學生及進修資助詳解:由免入息審查貸款到免息方案

市面上有不同類型的學生資助,但要找到真正的免息貸款政府方案,就要仔細了解每個計劃的細節。以下將會深入剖析幾個最主要的學生貸款與資助計劃,幫助你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最適合的財政支援。

深入剖析:全日制大專學生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 (NLSFT)

NLSFT可以說是最多大學生接觸的政府學生貸款計劃。它主要是為就讀全日制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UGC)資助課程的學生而設,用來支付學費。計劃的最大特點是申請時無需通過家庭入息及資產審查,申請門檻相對較低。

申請資格:院校、課程及居留條件要求

要申請NLSFT,你需要符合幾個基本條件。首先,你必須是認可院校的全日制註冊學生,修讀的課程必須是UGC資助的學士學位或以下程度課程。另外,在居留條件方面,你必須擁有香港居留權,或者在課程開始前,你或你的家人已連續在香港居住滿三年。

貸款額度:最高學費貸款額與合併終身貸款限額

NLSFT的最高貸款額度為該學年應繳的全部學費。雖然有人會搜尋政府免息貸款8萬或政府免息貸款10萬,但這個計劃的實際上限是根據你的學費而定。不過,你需要留意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合併終身貸款限額」。這個限額將會計算你在NLSFT和稍後會介紹的NLSPS計劃下的總貸款額,而且額度用完後不會因為還款而恢復。

利息與真實成本計算:一個實例剖析

這個計劃並非完全免息。它的利息由貸款發放日開始計算,即使你仍在學,利息也會不斷累積。利率會跟隨政府公佈的「無所損益利率」浮動,這個利率通常與通脹率掛鉤。舉一個例子:假設你借了每年HK$42,100的學費,年利率為2.5%,在你修讀大學的四年間,即使你還未畢業,利息已經在累積,這會直接影響你畢業後的總還款額。

還款期安排與畢業後責任

畢業後,你需要開始償還貸款本金和所有累計的利息。還款期一般設定為十五年,分期償還。學資處會在你畢業後或課程結束後,提供一份還款時間表,清楚列明你的還款責任。

深入剖析:專上學生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 (NLSPS)

如果NLSFT是為UGC資助課程的學生而設,那NLSPS就是專為修讀本地認可自資課程的同學而設的政府免息貸款補充方案。它的目標是協助這批學生支付學費。

與NLSFT的主要分別:針對自資課程學生

NLSPS與NLSFT最核心的分別在於服務對象。NLSPS專門為修讀經本地評審的全日制自資副學士、高級文憑及學士學位課程的學生提供貸款,涵蓋了大部分自資院校的合資格課程。

申請資格、利息及行政費結構

在申請資格、利息計算方式和行政費結構上,NLSPS與NLSFT幾乎完全一樣。同樣需要符合居留條件,利息同樣由貸款發放日起計算,並且每年需要繳交一筆固定的行政費,直至還清所有貸款。

如何與NLSFT共用「合併終身貸款限額」

這一點非常重要。你在NLSPS下申請的任何貸款,都會與NLSFT的貸款合併計算,共同受到「合併終身貸款限額」的約束。假如你先修讀了自資副學士,再升讀資助學士學位,你在兩個階段申請的貸款都會被累計,所以規劃時必須考慮到這個總額度。

真正免息選擇:香港都會大學免息貸款

看過前面兩個「在學計息」的計劃後,接下來要介紹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免息貸款選擇。這個計劃由香港都會大學(HKMU)為其遙距課程的學生提供,由政府資助,旨在減輕學生的即時財政壓力。

獨有申請資格:收入上限與財務狀況要求

這個計劃的申請門檻比NLSFT和NLSPS更嚴格。除了基本的居留條件外,申請人的每月收入設有上限,而且正處於破產或個人自願安排(IVA)的學生將不符合資格。校方會根據申請人的經濟環境、學業成績等因素作綜合評審。

雙軌還款模式:「畢業償還」與「一年後償還」

計劃提供兩種還款模式。「畢業償還」貸款的還款期較長,學生可以在畢業後分期償還。而「一年後償還」貸款則屬於短期貸款,需要在開學一年後開始,並於一年內還清。大學會根據學生的貸款總額決定其獲批的貸款類別。

提前到期條款:學業表現如何影響貸款狀態

這個計劃有一個特別的條款。如果學生的學業表現未如理想,例如有多個科目不及格或中途退修,或者連續長時間停學,其「畢業償還」貸款可能會被視為立即到期,需要馬上開始償還。這反映了計劃希望資助能用於積極求學的學生身上。

資助而非貸款:持續進修基金 (CEF)

最後要介紹的持續進修基金(CEF),嚴格來說並非貸款,而是一種學費發還的資助計劃。它的運作模式與學生貸款有根本上的分別。

資助額度:HK$25,000上限與共付比率

每位合資格的香港居民,一生可申領合共最多HK$25,000的資助。資助並非全額發還,而是採用共付模式。首HK$10,000資助的學員共付比率為20%(即政府資助80%),餘下HK$15,000資助的共付比率則為40%(即政府資助60%)。

申請資格與合資格課程

申請人必須年滿18歲並為香港居民。資助只適用於為數眾多的合資格課程,你可以在CEF的網站上搜尋到完整的課程名單。

為何CEF不應與政府貸款混淆

CEF的關鍵在於「先付款,後發還」。你必須先自行支付全部學費,並成功修畢課程後,才能向政府申請發還部分學費。它無法解決你眼前的學費支付問題,而政府學生貸款則是預先批出款項讓你繳交學費。這是兩者之間最大的分別。

申請政府貸款全攻略:善用「學資處電子通」網上平台

想成功申請免息貸款政府的資助,第一步就是要熟悉整個申請流程。現在的申請程序已經全面電子化,你只需要透過學生資助處(學資處)的網上平台,便能輕鬆處理大部分手續,告別以往排隊交實體表格的時代。接下來,我們會一步步拆解網上申請的各個環節,讓你對整個過程有個清晰的概念。

網上申請第一步:「學資處電子通—我的申請」平台指南

所有政府學生貸款的申請,基本上都是透過「學資處電子通—我的申請」這個一站式網上平台進行。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你專屬的資助申請戶口,無論是首次遞交申請、上傳文件、查看進度,還是日後管理貸款帳戶,都會在這裡處理。熟悉這個平台的操作,是順利申請政府免息貸款的基礎。

帳戶註冊與「智方便+」數碼簽署

首次使用平台,你需要先建立個人帳戶。在註冊過程中,平台最推薦使用「智方便+」來綁定帳戶。這裡要特別留意,是需要有數碼簽署功能的「智方便+」,而不只是作身份認證的普通版「智方便」。因為在提交申請的最後一步,你需要簽署一份聲明書,使用「智方便+」就能直接在網上完成簽署,整個過程無縫接軌,省去了打印文件再親身簽名交回的步驟,非常方便。

網上遞交申請所需文件清單

遞交申請時,你需要上傳一系列證明文件。雖然不同貸款計劃所需的文件可能略有差異,但一些基本文件可以預先準備好,例如:申請人的香港智能身份證副本、學生證副本或院校發出的註冊文件。如果申請的計劃需要入息審查,你還需要準備你本人及家人的收入證明文件。建議在開始填寫申請表前,先到學資處的官方網站,仔細核對你目標計劃所需的文件清單,確保萬無一失。

如何儲存及下載申請表副本

網上申請平台有一個很貼心的功能,就是可以隨時儲存未完成的申請表。如果你一次過無法填完所有資料,或者需要時間準備某些文件,可以先儲存進度,下次登入後再繼續,不怕浪費心機。當你完成並遞交整個申請後,系統會生成一份完整的申請表副本,請務必下載並儲存好,這不單是你的個人紀錄,日後如有任何查詢,這份副本也能派上用場。

申請時間線與重要日期

申請政府貸款,時間掌握是關鍵。錯過了申請期限,即使你完全符合資格,也只能等待下一個學年。

各大專院校學生貸款的申請週期

大部分學生貸款計劃的申請期,通常會在每年學年開始前的幾個月開放,例如由五、六月開始,一直持續到九月或十月。每年的具體日期都會有些微調整,所以最穩妥的做法,是在學期開始前密切留意學資處及你就讀院校的公布,將重要日子記錄在你的行事曆上。

結果公佈與貸款發放的預計時間

在你遞交申請後,學資處需要時間處理和審批。一般來說,由遞交申請到收到結果通知,可能需要數星期至一兩個月的時間。貸款獲批後,款項通常不會直接發放到你的個人銀行戶口,而是由學資處直接繳付給你所屬的院校,用作抵銷你的學費。

重要提醒:學額註冊與貸款申請為獨立程序

這是整個流程中最需要留意的部分,很多新生都會混淆。請記住,向學資處申請貸款,與向大學辦理註冊及繳交學費,是兩個完全獨立的程序。

為何建議先自行繳交學費以保障學額?

大學的學額是十分緊張的,校方只會為已繳交學費的學生保留學位。貸款審批需時,你不能期望大學會因為你正在申請貸款而為你預留學額。因此,最保險的做法是,在大學指定的繳費限期前,先用自己的資金繳交學費以確認學位。當你的政府免息貸款獲批後,學資處支付給學校的款項,會由學校再安排發還給你,實際上等於是你先墊付,後取回。

申請貸款失敗的潛在風險與應對方案

最大的風險是,如果你為了等待貸款結果而沒有在限期前繳交學費,一旦你的貸款申請最終不獲批核,你便可能同時失去辛苦考入的學位。因此,最佳的應對方案就是準備一筆備用資金,作好先自行繳交學費的打算。這樣無論貸款申請成功與否,你的學業都不會受到影響。

政府學生貸款常見問題 (FAQ)

政府學生貸款是完全免息的嗎?

很多人一聽到免息貸款政府計劃,便會假設借貸成本為零。事實上,絕大部分由學資處管理的「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如NLSFT及NLSPS),其利息是由貸款發放日開始計算的,即使在學期間利息亦會不斷累積。只有極少數特定院校,例如香港都會大學為其遙距課程學生提供的貸款,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完全免息。因此,在申請前,必須仔細分辨不同計劃的利息結構,不要將「免入息審查」與「免息」混為一談。

甚麼是「合併終身貸款限額」?償還後額度會恢復嗎?

「合併終身貸款限額」是指你在「全日制大專學生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NLSFT)及「專上學生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NLSPS)這兩個計劃下,一生人可以借貸的總金額上限。這個概念最重要的一點是,它並非循環貸款。即使你開始還款,甚至還清了部分款項,已使用的額度也不會恢復或重設。例如,不論你曾申請政府免息貸款8萬或政府免息貸款10萬,這些金額都會永久地從你的終身限額中扣除,直接影響你日後可再申請的貸款總額。

為何每年仍需繳交行政費?行政費可否退還?

行政費是學資處為處理及管理你的貸款帳戶而收取的費用,用以支付相關的行政開支。這筆費用並非一次性,而是每年都需要繳交,直至你完全清還所有貸款為止。需要特別留意,行政費一經繳交,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退還,也不能轉移至其他帳戶或用作抵銷未來的費用。這是在計算整體借貸成本時,一項不可忽略的固定支出。

非永久居民或持簽證身份可以申請學生貸款嗎?

申請政府學生貸款對居留身份有嚴格要求。一般而言,申請人必須擁有香港居留權,或在課程開始前,本人或其家庭已連續在香港居住滿三年。不過,即使滿足三年居住要求,持有某些簽證的人士仍然不符合資格,例如持有香港入境事務處發出的學生簽證、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IANG)簽證,或在年滿18歲時才獲發受養人簽證的學生,都不能申請主要的資助計劃。

如果畢業後經濟困難,可以申請延期還款嗎?

可以的。假如畢業後因經濟困難,例如失業、收入過低或患病,而無法依期償還政府學生貸款,你可以向學資處提交延期還款的申請。申請時,你需要提供詳細的財務狀況證明,例如收入證明、銀行月結單及開支證明等文件。學資處會根據你的個別情況進行審批,如果申請獲接納,還款期便可以延後,但利息在延期期間仍會繼續計算。

「百分百擔保個人特惠貸款計劃」(失業貸款)現在還可以申請嗎?

俗稱「失業貸款」的「百分百擔保個人特惠貸款計劃」,是政府在疫情期間為失業人士推出的有時限措施。這個計劃的申請期已經在2023年4月30日正式結束。因此,目前已無法再提出新的申請。如果你正在尋找財務支援,需要留意其他現行的政府貸款或資助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