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二按】申請前必讀!專家拆解5大陷阱、壓力測試及「甩二按」退場藍圖

樓價高企,銀行一按成數不足,令不少準買家或業主在資金周轉時大感頭痛。發展商提供的「二按」計劃,看似是輕鬆上車、解決資金缺口的捷徑,但風光背後,卻暗藏利率「先甜後苦」、合併壓力測試極難通過等致命陷阱。本文將為您全面拆解「銀行二按」的迷思,深入剖析申請前的5大風險,並提供獨家的「甩二按」退場藍圖,助您避開高息危機,作出最精明的財務決策。

【專家拆解】何謂二按?釐清與「銀行二按」的迷思

當考慮置業資金安排時,不少人會搜尋「銀行二按」這個選項,但其實這個概念常被誤解。究竟大家口中的二按是什麼?而二按銀行又是否真的存在?這部分會為你由淺入深,一次過清晰拆解。

二按的準確定義

簡單來說,二按是指當你的物業已經有一份按揭貸款(即「一按」)時,你再向另一間金融機構申請的第二份按揭貸款。這兩份按揭會同時抵押在同一物業上。

市場上理論上也可以存在三按、四按,不過實際操作上極為罕見,風險亦相當高,所以普遍討論的都是以二按為主。

釐清「銀行二按」的誤解:誰是主要提供者?

香港的銀行受到金融管理局的嚴格規管,對於按揭成數有明確上限,所以銀行普遍不會直接提供二按服務。我們常聽到的「銀行二按」其實是一個坊間的統稱,真正的提供者並非銀行本身。

主要的提供者是財務公司。它們不受金管局的按揭成數規管,能夠提供更高成數的貸款,因此成為市場上二按服務的主要來源。

另一主要提供者是地產發展商。它們通常會透過旗下或關聯的財務公司,為旗下新樓盤的買家提供二按計劃,作為一種具吸引力的付款辦法。

二按的核心作用:突破按揭成數上限

二按最核心的作用,就是填補銀行一按與樓價之間的資金缺口。換句話說,當銀行的一按未能借足所需金額時,二按就可以補上差額,最終達到一個高成數按揭的效果,讓買家可以較低的首期上車。

從財務策略角度看,一個常見的做法是先向銀行申請利息較低的一按,盡量借取最高金額,然後再組合財務公司的二按。這個組合的初期總利息成本,通常會比直接向財務公司申請一筆過的全額高成數按揭來得低。

二按 vs 按揭保險 vs 轉按套現:如何選擇高成數按揭方案?

當資金有限,想尋求高成數按揭方案時,除了考慮申請銀行二按,市場上其實還有幾個選擇。很多人會將二按、按揭保險和轉按套現混淆。它們的目的相似,都是為了獲取更多資金,但操作原理和適合的對象完全不同。我們逐一拆解,助你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案。

二按 vs 按揭保險 (HKMC):全方位比較

這兩個方案都是為首次置業或資金不足的買家而設,我們從幾個關鍵角度比較一下。

提供者與監管:財務公司(受《放債人條例》) vs. 按證公司(受金管局指引)。

二按的主要提供者是財務公司,它們受到《放債人條例》的規管。按揭保險就不同了,它由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HKMC)提供,HKMC直接受到金管局的嚴格指引監管。兩者的監管機構和嚴謹程度有很大分別。

利率結構:二按利率遠高於一按(先甜後苦) vs. 按保利率與一按相同。

利率是兩者最大的分野。二按的利率通常遠高於一按,很多時會出現「先甜後苦」的情況,意思是首兩三年利息較低,之後會大幅抽升。按揭保險就簡單得多,它的利率與你的一按利率完全相同,不會有額外加息。

審批標準:二按審批較寬鬆 vs. 按保審批極為嚴格。

如果你擔心自己的入息不穩定,二按的審批標準相對會寬鬆一些,財務公司有較大的彈性。相反,按揭保險的審批就極為嚴格,它需要你通過完整的壓力測試,對入息證明和信貸紀錄的要求很高。

費用成本:二按或有手續費 vs. 按保須繳付保費。

費用方面,申請二按可能需要支付一些手續費或行政費。申請按揭保險就一定要繳付保費,保費可以一次過支付,也可以加借入按揭貸款中分期攤還。

樓價限制:二按無特定樓價限制 vs. 按保設有樓價上限(如$1,125萬以下)。

二按對樓價沒有特定的限制,彈性較大。按揭保險就有明確的樓價上限,例如想借高達九成按揭,樓價就不能超過$1,000萬,而八成至九成按揭的樓價上限則為$1,125萬。如果你的物業樓價較高,就可能不符合按保資格。

二按 vs 轉按/加按套現:現有業主的資金選項

如果你本身已經是業主,想利用物業套現資金,那麼你的選擇就和首次置業人士不同了。這時,你主要考慮的是轉按或加按套現。

轉按套現:轉至新銀行,利用物業升值獲取更低利率及額外資金。

轉按套現的意思是,你將整份按揭由原來的銀行,轉到一間新的銀行。如果你的物業在這段時間升了值,新銀行就可以批出更高的貸款額。扣除原有的貸款餘額後,多出的部分就是你可以套現的現金,同時你還有機會爭取到更低的利率和現金回贈。

加按套現:向原銀行申請,利用物業升值空間套現。

加按套現就簡單一點。你不需要轉銀行,而是直接向原有的銀行申請,利用物業的升值空間,提取額外的貸款。整個過程相對轉按會快一些,因為是和同一間銀行處理。

選擇考量:比較利率、罰息期、信貸要求及潛在回贈。

那麼應該怎樣選擇?你可以從幾方面考慮。首先是比較新舊按揭的利率。然後要留意原有按揭的罰息期是否已過,避免支付額外罰款。你的信貸評級和還款能力也是銀行審批的關鍵。最後,不要忘記比較不同銀行提供的現金回贈和其他優惠。

【風險警示】申請二按前必讀的5大陷阱

考慮申請銀行二按或其他機構的二按計劃前,務必要先了解清楚當中的潛在風險。雖然二按看似是解決首期不足的捷徑,但其條款中隱藏著不少陷阱,若稍有不慎,隨時會令你陷入財務困境。以下為你逐一拆解五個最常見的「中伏位」。

陷阱一:繞過一按銀行申請的嚴重後果 (違約與Call Loan)

擅自申請二按即屬違約行為。

當你與銀行簽訂一按的貸款協議時,合約條款中通常已列明,在未經銀行書面同意前,業主不得將物業再作任何形式的抵押。因此,若你私下向財務公司申請二按,便已構成了違約行為。

銀行可要求加擔保人、加息,甚至立即全數清還貸款(Call Loan)。

一旦一按銀行發現物業被擅自加按,便有權採取行動。輕則可能要求你增加擔保人、提高按揭利率,最嚴重的後果,是銀行可以視之為嚴重違約,並引用「Call Loan」條款,要求你立即全數清還所有按揭欠款。這將引發即時的巨大財務壓力。

土地註冊處「電子提示」機制已堵塞隱瞞漏洞。

或許有人會心存僥倖,以為可以隱瞞一按銀行。不過,自土地註冊處推出「電子提示」服務後,只要你的物業有任何新的按揭契或押記文件登記,提供一按的銀行就會即時收到通知。因此,試圖隱瞞的做法基本上已經行不通。

陷阱二:「先甜後苦」的利率與還款年期

拆解發展商二按常見的2-3年低息優惠期。

一手新盤的發展商二按計劃,最吸引人之處往往是首2至3年的低息優惠期。在這段期間,二按的利率可能與市場上的一按利率相若,甚至更低,營造出供款輕鬆的假象。

優惠期後利率大幅飆升(可高達P-1%或更高)。

真正的考驗在優惠期結束後才開始。二按利率會隨即大幅抽升,有機會升至最優惠利率(P)減1厘甚至更高的水平,遠超一般銀行按揭利率。屆時你的每月供款額將會倍增,令財務預算大失方寸。

還款年期較短(最長25年),導致每月供款壓力巨大。

與銀行一按最長可達30年的還款期不同,二按的還款年期普遍較短,一般最長只有25年。在利率更高、還款期更短的雙重夾擊下,意味著每一期的供款金額都會相當沉重。

陷阱三:合併壓力測試的「極高門檻」

銀行審批並非簡單將一、二按月供相加。

當銀行審批包含二按的按揭申請時,其壓力測試的計算方式,並非簡單地將兩筆貸款的每月供款額相加。銀行會分開計算一按與二按的壓力需求,令整個審批門檻變得極高。

壓力測試分部計算:一按部分以(一按利率+2厘)計,二按部分以(整個貸款期內最高利率+2厘)計。

銀行會這樣計算:一按部分,會以現時的一按利率加2厘作壓力測試;而二按部分,銀行會採用整個貸款期內「最高的利率」(而非首幾年的優惠利率)作為基礎,再加2厘去計算。這個做法會大幅推高對入息的要求。

總入息要求為兩者相加,門檻極高。

最後,銀行會將一按與二按各自計算出的最低入息要求相加,得出申請人必須達到的總月入水平。

提供詳細計算案例(樓價800萬,一按六成,二按兩成)。

假設你購入一個800萬的物業,向銀行申請六成一按(480萬),再向發展商申請兩成二按(160萬)。
一按部分:480萬貸款,利率4.125%,年期30年。壓力測試以6.125%計算,所需月入約為$49,000。
二按部分:160萬貸款,年期25年。假設首3年優惠利率為4.125%,其後為P-1% (假設為7%)。銀行會以7%作為基礎,再加2厘,即以9%的利率計算壓力測試。在此情況下,二按部分所需月入約為$23,000。
總入息要求:申請人需要證明家庭總月入達到約$72,000 ($49,000 + $23,000),門檻遠比單純申請高成數按揭保險為高。

陷阱四:「甩二按」轉按困難的隱藏門檻

解釋為何低息期後轉按至銀行極為困難。

大部分二按用家都計劃在低息優惠期結束後,透過轉按至其他銀行,將一、二按合併成一筆較低息的貸款,俗稱「甩二按」。不過,這個退場計劃的成功率並不如想像中高。

關鍵在於物業估價需大幅增長,才能滿足新銀行的按揭成數上限(最多五至六成)。

要成功「甩二按」,關鍵在於你的物業估價要有顯著升幅。因為轉按時,新銀行同樣受金管局規管,在不經按揭保險的情況下,最多只能批出估值的五至六成貸款。若你的總結欠(一按餘額 + 二按餘額)仍然高於新估值的六成,銀行便無法批出足夠貸款讓你清還所有舊債。

若估價升幅不足,業主將被迫承受後續高息。

如果物業估價在優惠期內升幅不足,甚至不升反跌,你就無法轉按。最終,你只能被迫繼續承擔二按往後極為高昂的利息,陷入進退兩難的局面。

陷阱五:發展商二按的「配額制」不確定性

指出部分一手樓盤二按設有「配額制」。

這是一個很多人會忽略的隱藏風險。部分發展商為新盤提供的二按計劃,其實設有「配額」。這代表並非所有合資格的申請人都能成功獲批。

即使申請人入息達標,亦可能因配額用盡被拒,令買家大失預算。

即使你的入息和信貸紀錄完全符合發展商的要求,但如果該樓盤的二按配額在你申請時已經用完,你的申請依然會被拒絕。這種突如其來的情況會令買家大失預算,需要在短時間內另覓資金去完成交易,否則便有機會面臨撻訂的風險。

二按申請全攻略:由準備文件到批核流程

了解銀行二按的風險後,掌握正確的申請流程同樣重要。不論是新盤還是現有物業,申請二按都有既定程序,清晰的步驟有助您順利推進,同時保障自身權益。整個過程涉及發展商、銀行和財務公司三方,每個環節都環環相扣。

發展商二按 (新盤) 申請步驟

購買新盤時申請發展商二按,程序比較規範,因為發展商與一按銀行通常已有合作框架。整個流程的核心,是必須先取得銀行的同意和批核。

第一步:通知發展商有意申請二按

在簽署臨時買賣合約時,您就需要選定付款計劃。如果計劃申請二按,就要在這時通知發展商,並選用包含二按的付款辦法。

第二步:向銀行申請一按,並聲明會申請二按

下一步是向銀行申請一按貸款。這一步非常關鍵,您必須清楚向銀行表明,您將會向發展商申請二按。銀行需要知道完整的按揭結構,才能進行後續審批。

第三步:銀行進行合併壓力測試審批

銀行收到申請後,會將一按與二按的貸款資料合併計算。銀行會使用二按整個還款期內最高的利率,去計算壓力測試下的總供款與入息比率。這個審批標準非常嚴格。

第四步:一按獲批,銀行發出附帶二按條款的批准信

如果合併壓力測試成功通過,銀行就會批出一按。銀行會發出一封正式的貸款批准信,信中會列明銀行同意您申請指定發展商的二按,並清楚寫下相關條款。

第五步:持批准信,向發展商關聯財務公司正式提交二按申請

拿到銀行的批准信後,您就可以憑這封信,連同其他所需文件,正式向發展商指定的財務公司提交二按申請。因為已有銀行批核作基礎,這一步的審批通常會比較順暢。

財務公司二按 (現有物業) 申請流程

為現有物業申請二按,流程相對直接,主要是您與財務公司和一按銀行之間的溝通。

流程相對簡單,但必須先取得一按銀行書面同意

最重要的一步,是必須先向您的一按銀行提出申請,並取得銀行的正式書面同意書。在未獲同意下私自申請二按,會構成違約,後果非常嚴重。銀行同意後,您才可以繼續下一步。

準備所需文件,直接向財務公司提交申請

取得銀行同意書後,您就可以準備好所有文件,直接向提供二按的財務公司提交申請。財務公司會獨立審核您的財政狀況和物業價值,然後決定是否批出貸款。

申請二按所需文件清單

不論申請哪一類二按,準備齊全的文件都能加快審批速度。以下是基本的文件清單。

香港身份證

申請人的身份證明文件是必需的。

最近3-6個月入息證明(稅單、糧單、銀行月結單)

用作證明您的還款能力,包括最新的稅務局評稅通知書、公司糧單、顯示薪金入帳的銀行月結單或存摺紀錄。

一按貸款確認信及還款紀錄

需要提交現有一按的貸款合約或確認信,以及最近期的還款紀錄,以證明您有良好的還款習慣。

物業買賣合約

提供正式的物業買賣合約,以確認物業的成交價和業權資料。

環聯(TU)信貸報告

財務機構會查閱您的信貸報告(TU),以評估您的信貸風險。您也可以自行索取報告,預先了解自己的信貸評級。

【獨家退場藍圖】規劃「甩二按」策略,避開高息陷阱

為何必須提前規劃「甩二按」?

重申二按高息帶來的長期財務壓力

許多發展商提供的二按計劃,都設有「先甜後苦」的利率結構。在首兩至三年的優惠期內,利率可能相當吸引,與市場的一按利率相差無幾。不過,優惠期一旦結束,利率便會大幅抽升,屆時每月的供款額將會急增,為業主帶來沉重的長期財務壓力。因此,及早部署退場方案是至關重要的理財決定。

定義「甩二按」:將一、二按總結欠轉按至新銀行,整合成單一低息按揭

「甩二按」並非複雜的財技,它的核心概念是整合與轉移。具體操作是將物業的一按與二按的剩餘貸款總額,一併轉按至一間新的銀行。成功轉按後,兩筆高低利率不一的貸款,便會整合成一筆利率較低的全新按揭貸款。這樣不但能簡化還款,最重要是能夠徹底擺脫二按優惠期後的高息負擔。

成功「甩二按」的兩大關鍵指標

關鍵一:物業估價升幅計算(提供公式)

要成功甩二按,關鍵在於物業的估價是否有足夠升幅。因為新銀行只會根據物業的最新估價,批出最高五至六成的按揭成數。你的總結欠必須低於這個新批核的貸款上限。

計算公式如下:
(一按剩餘本金 + 二按剩餘本金) ≤ 新物業估價 x 新銀行按揭成數(一般為50% – 60%)

如果物業估價升幅不足,新銀行批出的貸款額便不足以完全清還舊有的一、二按總欠款,轉按計劃便會失敗。

關鍵二:個人入息證明及良好信貸評級(TU)

除了物業估價,新銀行亦會重新審視你的個人財務狀況。你需要提供最新的入息證明,並且個人收入必須足以通過銀行的壓力測試。同時,一份良好的環聯(TU)信貸報告亦是成功獲批的必要條件。在計劃轉按前,維持穩定的收入與健康的信貸紀錄,是不可或缺的準備。

「甩二按」作戰時間線 (Timeline Blueprint)

優惠期結束前18個月**:初步諮詢按揭顧問,了解市場及銀行審批標準

這個階段是收集資訊的黃金時期。主動聯絡專業的按揭顧問,了解當時的市場利率環境、各銀行的轉按優惠,以及最新的審批標準。這有助你為之後的部署建立清晰方向。

優惠期結束前12個月**:檢查及改善個人信貸評級,儲備資金

提早一年時間,檢查自己的TU信貸報告,確保沒有任何不良紀錄。如有需要,便著手改善信貸評分,例如準時清還所有卡數及私人貸款。同時,開始儲備一筆應急資金,以備轉按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律師費等開支。

優惠期結束前6個月**:為物業正式估價,計算升幅,並向多間銀行申請轉按

這是執行計劃的階段。你可以向多間銀行為物業進行正式估價,然後根據之前提及的公式,準確計算出物業升值幅度是否足夠。如果條件成熟,便可以準備好所有文件,正式向幾間目標銀行遞交轉按申請,以比較並選取最有利的方案。

Plan B:如果無法成功「甩二按」怎麼辦?

探討其他可行方案:尋求家人協助、考慮出售物業等應變預案

世事未必盡如人意,萬一物業升值未如理想,或個人入息未能通過審批,導致無法成功「甩二按」,你仍需要有後備方案。其中一個可行方法是尋求家人協助,籌集部分資金預先償還部分二按貸款,以降低總結欠,從而符合新銀行的轉按門檻。如果財務壓力極大,長遠難以負擔高息供款,那麼考慮在樓市狀況許可時出售物業,也是一個需要納入考慮的理性退場策略。

關於二按的常見問題 (FAQ)

Q1: 為何近年申請二按的個案減少?

近年市場上關於銀行二按的討論和申請個案確實減少了,主要原因是政府放寬了按揭保險計劃。這個計劃讓合資格的買家可以直接向銀行申請高成數按揭,滿足了大部分人對高額貸款的需求。因為按揭保險的利率與一按相同,條件更具吸引力,所以對利率高昂的二按需求就自然降低了。

Q2: 二按的還款年期通常是多久?

二按的還款年期一般比一按短。現時銀行一按的還款期最長可達30年,但是二按的年期普遍最長只有25年。還款年期縮短,代表每月攤分的本金和利息會更多,這會直接增加每月的供款壓力。

Q3: 我可以隱瞞一按銀行,私下申請二按嗎?

這是一個絕對不可以嘗試的做法。自從土地註冊處推出了電子提示機制,只要物業有新的按揭文件登記,一按銀行就會即時收到通知。因此,想隱瞞銀行私下申請二按,在現今的機制下基本上是行不通的。這種行為會構成嚴重違約,一按銀行有權要求你立即清還全部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