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近年積極重推「租者置其屋計劃」(租置計劃),讓現有公屋租戶有機會以極吸引的「未補地價」折扣價,購入現居單位,實現置業夢。不少準買家最關心的,莫過於樓價、開支預算,以及如何實現傳聞中的「零首期」上車。為此,本文將為您提供最全面的【2025公屋出售計劃】終極指南,一文整合現時全港39個租置屋邨的完整名單及詳情、最新申請資格、定價與「折上折」優惠解說,並附上詳細的申請四步曲、利弊分析及常見問題,助您全面掌握資訊,輕鬆踏上業主之路。
公屋出售計劃2025詳情:最新政策與申請資格
正在尋找公屋出售名單的朋友,相信對公屋出售計劃2025的最新動向十分關心。這個計劃並非全新推出,而是建基於過去的「租者置其屋計劃」,讓合資格市民有機會以極優惠的價格購入自己的居所。雖然政府未有推出全新的公屋出售名单,但近年已將出售回收單位的做法恆常化,為置業市場帶來新選擇。
計劃現狀:恆常化出售回收單位
目前公屋出售計劃的核心,並非將新的屋邨納入可出售範圍。其實,房屋委員會是將過往39個租置計劃屋邨中,由租戶遷出後交還的單位,即是所謂的「回收單位」,重新整理推出市場。自從公屋出售2023年起,房委會已將此做法恆常化,並會將這些回收單位納入每期的「居者有其屋計劃」或「綠表置居計劃」中一併發售,讓合資格的申請者選購。
購買資格解析:兩類合資格申請人
想購買這些單位,申請資格主要分為兩大類,清晰直接。
第一類是現居於全港39個指定租置屋邨的租戶。他們擁有獨特的權利,可以隨時向房委會申請,直接購買自己現正租住的單位。這個過程不設額外的入息及資產審查,手續相對簡單。不過,如果租戶因違反租約條款,例如在屋邨管理扣分制下被扣滿分而遭終止租約,便會喪失購買資格。
第二類則是所有持有有效「綠表資格」的人士。他們雖然不能像現有租戶般隨時入市,但可以在房委會推出銷售計劃時,申請購買上述的租置屋邨回收單位。這大大擴闊了潛在買家的範圍,讓更多合資格的公屋家庭及準公屋戶,都有機會踏上置業階梯。
【最完整公屋出售名單】39個租置計劃屋邨總覽
這份最完整的公屋出售名單,詳細列出了政府歷年來一共39個「租者置其屋計劃」的屋邨。雖然計劃已停止納入新屋邨,但房委會現時會將回收的單位,在「綠置居」或「居屋」計劃中出售。因此,不論是回顧公屋出售2023的單位來源,或是想了解公屋出售名單2025有哪些潛在選擇,這份總覽都非常實用。為了方便你查閱,我們已將全部屋邨按香港島、九龍和新界三個區域清晰劃分。
香港島 (共4個)
香港島的租置屋邨雖然數量最少,但部分屋邨的位置相當優越,一直備受關注。
- 華貴邨 (Wah Kwai Estate)
- 地區:香港仔
- 座數:5座
-
入伙年份:1990-1991
-
翠灣邨 (Tsui Wan Estate)
- 地區:柴灣
- 座數:4座
-
入伙年份:1988
-
峰華邨 (Fung Wah Estate)
- 地區:柴灣
- 座數:2座
-
入伙年份:1991
-
利東邨 (Lei Tung Estate)
- 地區:鴨脷洲
- 座數:8座
- 入伙年份:1987-1988
九龍區 (共10個)
九龍區的租置屋邨橫跨多個地區,交通和社區配套相對成熟,是熱門的選擇區域。
- 鳳德邨 (Fung Tak Estate)
- 地區:黃大仙
- 座數:7座
-
入伙年份:1991-1992
-
竹園北邨 (Chuk Yuen North Estate)
- 地區:黃大仙
- 座數:8座
-
入伙年份:1987-1989
-
黃大仙下邨(一區) (Lower Wong Tai Sin Estate (I))
- 地區:黃大仙
- 座數:9座
-
入伙年份:1989-1991
-
彩霞邨 (Choi Ha Estate)
- 地區:牛頭角
- 座數:3座
-
入伙年份:1989-1990
-
東頭(二)邨 (Tung Tau (II) Estate)
- 地區:黃大仙
- 座數:20座
-
入伙年份:1982-1993
-
李鄭屋邨 (Lei Cheng Uk Estate)
- 地區:長沙灣
- 座數:10座
-
入伙年份:1984-1990
-
德田邨 (Tak Tin Estate)
- 地區:藍田
- 座數:7座
-
入伙年份:1991-1992
-
興田邨 (Hing Tin Estate)
- 地區:藍田
- 座數:3座
-
入伙年份:1987-1988
-
翠屏(北)邨 (Tsui Ping (North) Estate)
- 地區:觀塘
- 座數:12座
-
入伙年份:1982-1994
-
南昌邨 (Nam Cheong Estate)
- 地區:深水埗
- 座數:7座
- 入伙年份:1989
新界區 (共25個)
新界區佔了租置計劃屋邨的大多數,遍佈沙田、大埔、屯門、元朗、將軍澳、青衣和北區等,提供了最多樣化的選擇。這份公屋出售名單詳細記錄了各個屋邨的基本資料。
- 恆安邨 (Heng On Estate)
- 地區:馬鞍山
- 座數:7座
-
入伙年份:1987
-
耀安邨 (Yiu On Estate)
- 地區:馬鞍山
- 座數:7座
-
入伙年份:1988-1989
-
顯徑邨 (Hin Keng Estate)
- 地區:沙田
- 座數:8座
-
入伙年份:1986-1988
-
廣源邨 (Kwong Yuen Estate)
- 地區:沙田
- 座數:6座
-
入伙年份:1989-1990
-
博康邨 (Pok Hong Estate)
- 地區:沙田
- 座數:8座
-
入伙年份:1982-1985
-
太和邨 (Tai Wo Estate)
- 地區:大埔
- 座數:9座
-
入伙年份:1989-1990
-
富亨邨 (Fu Heng Estate)
- 地區:大埔
- 座數:8座
-
入伙年份:1990-1991
-
富善邨 (Fu Shin Estate)
- 地區:大埔
- 座數:6座
-
入伙年份:1985-1986
-
運頭塘邨 (Wan Tau Tong Estate)
- 地區:大埔
- 座數:3座
-
入伙年份:1991-1992
-
祥華邨 (Cheung Wah Estate)
- 地區:粉嶺
- 座數:10座
-
入伙年份:1984-1986
-
華明邨 (Wah Ming Estate)
- 地區:粉嶺
- 座數:7座
-
入伙年份:1990
-
天平邨 (Tin Ping Estate)
- 地區:上水
- 座數:7座
-
入伙年份:1986-1990
-
太平邨 (Tai Ping Estate)
- 地區:上水
- 座數:4座
-
入伙年份:1989
-
長安邨 (Cheung On Estate)
- 地區:青衣
- 座數:10座
-
入伙年份:1988-1989
-
長發邨 (Cheung Fat Estate)
- 地區:青衣
- 座數:4座
-
入伙年份:1989
-
青衣邨 (Tsing Yi Estate)
- 地區:青衣
- 座數:4座
-
入伙年份:1986-1989
-
葵興邨 (Kwai Hing Estate)
- 地區:葵涌
- 座數:4座
-
入伙年份:1991-1992
-
景林邨 (King Lam Estate)
- 地區:將軍澳
- 座數:7座
-
入伙年份:1990-1991
-
寶林邨 (Po Lam Estate)
- 地區:將軍澳
- 座數:6座
-
入伙年份:1988-1989
-
翠林邨 (Tsui Lam Estate)
- 地區:將軍澳
- 座數:8座
-
入伙年份:1988-1989
-
建生邨 (Kin Sang Estate)
- 地區:屯門
- 座數:4座
-
入伙年份:1989
-
田景邨 (Tin King Estate)
- 地區:屯門
- 座數:4座
-
入伙年份:1989-1990
-
良景邨 (Leung King Estate)
- 地區:屯門
- 座數:8座
-
入伙年份:1988-1990
-
山景邨 (Shan King Estate)
- 地區:屯門
- 座數:9座
-
入伙年份:1983-1986
-
朗屏邨 (Long Ping Estate)
- 地區:元朗
- 座數:15座
- 入伙年份:1986-1989
公屋出售定價、折扣及開支:如何做到「零首期」上車?
談及公屋出售名單,大家最關心的部分自然是樓價與開支。租置計劃單位的定價極具吸引力,甚至提供了「零首期」上車的可能,這也是為何公屋出售名單2025備受期待的原因。現在就為你詳細拆解其中的定價機制、折扣優惠與各項實際開支,助你全面掌握預算。
定價機制:經調整重置成本
租置計劃單位的定價,並非參考波動的私人樓市,而是採用一種稱為「經調整重置成本」的方法來計算。簡單來說,這個定價是基於在同一地區,重新興建一座類似的樓宇所需的建築成本,然後再根據樓齡作折舊調整。這個方法確保了樓價與建築成本掛鉤,而非市場炒賣價值,所以售價才會遠低於市值,讓租戶能以極優惠的價錢購入單位。
現有租戶專享:「折上折」優惠
對於現居於租置屋邨的租戶,房委會更提供限時的「折上折」優惠,鼓勵租戶盡早購入單位。這個優惠是在已大打折扣的樓價上,再提供額外折扣。
* 第一年內購買:租戶可享有全額的額外折扣優惠。
* 第二年內購買:額外折扣會減半。
* 第三年起購買:將不再享有任何額外折扣。
這個設計,意味著越早下決定,所享受的折扣就越多,實際支付的樓價也越低。
「零首期」與按揭申請
「零首期」是租置計劃最吸引人的特點之一。之所以能夠實現,是因為房委會為買家提供了擔保。有了這個擔保,銀行等財務機構便願意提供高達十足(100%)的按揭貸款。換句話說,買家除了支付一筆數千元的意向金外,樓價的餘額可以全數透過按揭貸款支付,無需準備大額首期資金。按揭的還款期最長可達25至30年,大大減輕了上車的初期財政壓力。
總開支預算:樓價以外的費用
成功上車除了樓價,還需要預算一些必要的雜費開支。做個精明的買家,就要將這些費用都計算在內。
* 意向金:遞交申請時需要支付港幣2,500元,這筆費用在成功交易後會從樓價中扣除。
* 律師費:處理樓宇買賣合約及相關法律文件需要委託律師,費用視乎不同律師行而定。
* 印花稅:根據樓價而定,首次置業人士可按較低的稅率計算。
* 契據註冊費:將樓契註冊到土地註冊處的費用。
將這些費用納入總預算,整個置業開支便會更加清晰。
申請購買公屋出售單位:詳細四步曲指南
看過最新的公屋出售名單後,若已下定決心要踏出上車這一步,整個申請流程其實比想像中直接。整個過程可以清晰地分為四大步驟,只要跟著指引一步步完成,就能順利成為業主。
步驟一:準備及遞交申請文件
申請的第一步,是處理好書面文件。合資格的租戶會收到由房屋署發出的認購邀請信和申請表格。你需要仔細填妥一式兩份的認購申請書,並準備好所有家庭成員的身份證副本和現居單位的租約正本。將這些文件整理好,連同下一步驟提到的意向金證明,一併交回所屬的屋邨辦事處,便完成了遞交申請的程序。
步驟二:支付意向金
遞交申請文件時,需要同時支付一筆港幣2,500元的款項,作為「意向金」。這筆款項主要是為了顯示你購買單位的誠意。你可以選擇到銀行購買本票,或者使用轉數快(FPS)支付,然後將付款證明連同申請文件一同遞交。如果申請成功,這筆意向金會在樓價中直接扣除。萬一申請不成功,款項也會全數退還。
步驟三:申請按揭貸款
當房委會確認你的申請資格並發出認購確認信後,便可以正式開始處理按揭貸款。租置計劃的一大優勢,是房委會為買家提供擔保,所以銀行一般願意批出高達十足(100%)的按揭貸款,還款期最長可達25年。這代表你除了最初的意向金外,基本上無需準備大額首期。你可以帶著確認信,向提供相關貸款的銀行或財務機構查詢及申請。
步驟四:委託律師完成交易
最後一步,就是委託一位律師協助處理買賣的法律程序。律師會負責草擬及審核樓宇買賣合約、查核業權,並協助你簽署正式的轉讓契據和按揭契。完成簽署後,律師會將文件送交土地註冊處註冊,整個交易便正式完成。在這個階段,你需要支付樓價餘額、律師費、印花稅及契據註冊費等相關費用。
購買公屋出售單位利弊:深入分析潛在價值與風險
對於正考慮申請公屋出售名單上單位的家庭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吸引力十足的置業機會。計劃的樓價折扣和按揭安排,確實為很多人打開了上車的大門。不過,在作出決定之前,全面了解購買這類單位的利與弊,從潛在價值到潛在風險都仔細衡量,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
優點分析:資產增值空間
購買租置單位最大的優點,就是其極低的入場門檻。單位的定價遠低於市場水平,加上有機會申請到十足按揭,變相實現了「零首期」置業。這讓租戶可以將原本用作支付租金的開銷,轉化為對個人資產的投資,每月供款就等於在儲蓄,逐步建立屬於自己的資產。
從長遠角度看,雖然單位設有轉讓限制,但它始終是一項不動產。隨著時間過去,物業的價值有機會跟隨整體市場向上。在符合指定年期及補回地價之後,業主便可以在自由市場出售單位,從而享受到物業升值帶來的回報。這對於家庭的長遠財務規劃而言,提供了一個重要的資產增值機會。
缺點與風險:隱藏成本與限制
購買租置單位最需要留意的,是其轉讓限制。在購入單位的最初數年,業主不能隨意在公開市場上出售。即使過了限制期,想在自由市場轉售,也必須先向政府補回一筆可觀的地價。若不補地價,則只能在第二市場轉售予合資格的綠表人士,目標買家範圍相對狹窄。
另一個實際的考慮是樓齡與維修成本。不少納入公屋出售名單2025及過往公屋出售2023的屋邨,樓齡普遍較高。這意味著大廈的公共設施和結構,未來可能需要進行大型維修。作為業主,必須按業權份數分攤這些費用,這可能是一筆預期之外的巨大開支。
最後,屋邨的管理模式也是一個潛在的挑戰。由於邨內同時有租戶和業主,形成了業權混合的狀況。在處理屋邨管理、維修或設施升級等事宜時,雙方的權責和利益有時會出現分歧,可能導致管理上的矛盾與糾紛,影響居住質素。
公屋出售單位平面圖:常見大廈類型與間隔一覽
想在眾多的公屋出售名單中揀選心儀單位,除了地點和價錢,了解單位的「則」同樣重要。不同年代興建的公屋,其大廈類型和單位間隔都有很大分別,直接影響採光、通風,甚至日後裝修的靈活度。掌握基本的大廈類型,有助大家在揀樓時更有預算。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幾種在公屋出售名單2025中最常見的類型。
Y型大廈 (Y1-Y4型)
Y型大廈是八十至九十年代初公屋的標誌性設計,外型就像一個英文字母「Y」,由三座翼樓組成。這個設計最大的優點,就是大部分單位都能享有更佳的通風和採光,因為單位較少緊貼著鄰居,形成所謂的「三面單邊」效果,空氣對流自然更好。Y1至Y4型在單位面積組合和細節上略有不同,但整體居住體驗普遍不俗,是不少買家的熱門選擇。
長型大廈
長型大廈可以說是公屋的經典設計,樓宇呈長條狀,單位通常分佈在中央走廊的兩側。這種設計的優點是單位間隔非常四正實用,幾乎沒有走廊或玄關位,方便擺放傢俬和規劃空間。不過,部分單位的客廳和睡房可能朝向同一方向,通風效果或不及Y型大廈。在考慮這類單位時,不妨留意一下窗戶的座向和大小,對日後的舒適度有很大影響。
工字型大廈
工字型大廈因其平面圖與漢字「工」相似而得名,是為了在有限土地上容納更多住戶的設計。它的特點是每層的單位數量非常多,密度較高。間隔方面,由於大廈結構較為複雜,部分單位的形狀可能不是那麼方正,或者窗戶會望向鄰居的窗戶。不過,這種設計也創造出一些擁有特闊客飯廳或獨特景觀的單位,大家在睇樓時可以發掘一下。
公屋出售計劃常見問題 (FAQ)
「租置屋」與「綠置居」有何核心分別?
很多人會將「租置屋」和「綠置居」混淆,因為兩者都與公營房屋相關。其實它們是兩個截然不同的計劃。最核心的分別在於樓宇的性質和樓齡。「租置屋」是指出售現有公共屋邨的單位,這些屋邨樓齡普遍較高,大部分是八十至九十年代落成。而「綠置居」則是出售新建成的公屋單位,樓宇是全新的。此外,定價基礎也不同,「租置屋」的售價是根據經調整的重置成本計算,折扣率非常高。而「綠置居」的定價則直接與市價掛鈎,折扣率一般較「租置屋」為低。
購買租置單位後,還可以申請新居屋嗎?
這是一個常見的疑問,答案是可以的,但必須符合特定條件。根據現行政策,租置單位的業主,如果在轉讓限制期過後,並且未有為單位補地價,就有資格以白表身份申請新一期的居屋。不過,申請過程中有一個關鍵要求。如果成功抽中並決定購買新居屋,業主就必須在簽署新居屋的買賣協議後指定期限內,將現有的租置單位在居屋第二市場售出。這個安排是為了確保公共房屋資源能夠公平流轉。
租置單位的補地價折扣率如何計算?
補地價是租置單位在公開市場自由買賣前必須完成的步驟。計算補價金額的關鍵,在於單位「首次出售時的折扣率」。這個折扣率在單位第一次賣出時就已經釐定,並且是固定不變的。計算公式是:(單位當時十足市值 – 當時售價) / 單位當時十足市值。當業主日後要補地價時,就需要用這個固定的折扣率,乘以補價當日的單位市值,來得出需要繳付的金額。由於每個單位的首次出售時間和定價都可能不同,最準確的折扣率資料,必須查閱該單位的「首次轉讓契據」。
租置單位質素如何?需要預留多少裝修費?
考慮到大部分提供公屋出售名單的屋邨樓齡都超過三十年,單位的內部狀況自然會比較參差。房委會是以「現況」出售單位,所以買家需要有心理準備,可能要投入一筆資金進行翻新。裝修預算豐儉由人,主要取決於單位面積、本身狀況以及裝修的規模。如果只是簡單的牆身油漆、更換地板等基本修繕,費用可能由十多萬港元起。如果是徹底的全屋翻新,包括重造水電、更換廚廁潔具和鋁窗等工程,費用則可能需要三、四十萬港元甚至更多。建議在購入單位前,先聘請專業人士評估單位狀況,並且預備充足的裝修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