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買二手居屋?一文看清「居屋購買證」4步申請流程、購買資格及手續全攻略

在樓價高企的香港,價錢較相宜、選擇又比新居屋多的二手居屋,成為許多「綠表」及「白居二」人士的置業首選。然而,要在居屋第二市場(免補地價市場)覓得安樂窩,首要條件是必須持有由房屋委員會發出的「居屋購買資格證明書」(簡稱「購買證」)。這份文件不但是您購買資格的官方證明,更是展開整個買賣流程的「入場券」。本文將為您一文整合申請「居屋購買證」的完整攻略,從釐清綠表與白居二的申請資格、入息資產限制,到詳解4步申請流程、所需文件及費用,再到成功獲批後簽訂臨約、申請提名信等關鍵手續,助您清晰掌握每個步驟,順利購入心儀單位。

解構居屋購買證:二手市場入場券必備文件

什麼是「居屋購買證」?

未補地價資助房屋買賣的先決條件

要啟動整個二手居屋購買流程,你手上必須要有一份名為「居屋購買證」的文件。這份證明書是你進入未補地價資助房屋市場的入場券,也是整個買賣手續中不可或缺的先決條件。簡單來說,沒有這份文件,你就無法正式物色單位,更加不能與業主簽訂任何有法律效力的買賣合約。

買方購買資格的官方證明

「居屋購買證」的本質,就是由房屋委員會(房委會)發出,用來證明你本人符合現行居屋購買資格的官方文件。當你與地產代理溝通或與業主洽談時,這份文件就是你最有力的資格證明,表明你已通過房委會的初步審核,有權利在第二市場購買未補地價的居屋單位。

釐清三大關鍵文件:購買證、准賣證與提名信

在二手居屋買賣過程中,你會接觸到三份名稱相似但功能截然不同的重要文件,清楚理解它們的角色,有助你更順暢地完成交易。

居屋購買證 (買方):有效期12個月,用作物色單位及簽訂臨約。

這份文件是專為買方而設的。成功申請後,你會獲得一份有效期為12個月的「居屋購買證」。在這一年內,你可以憑證物色心儀的單位,並與持有「准賣證」的業主簽訂臨時買賣合約。

可供出售證明書 (賣方):俗稱「准賣證」,證明單位可於第二市場出售。

這份文件則是屬於賣方的。業主需要向房委會申請,證明其單位符合在居屋第二市場出售的資格。這份文件俗稱「准賣證」,買家在簽署臨約前,必須確認賣方持有這份有效的證明書。

提名信 (房委會):簽訂臨約後申請,用以完成樓宇轉讓的正式批准。

當買賣雙方簽訂臨時買賣合約後,便需要由律師協助,向房委會申請「提名信」。這份文件可視為房委會對這宗特定交易的最終批准,確認你這位合資格的買家,將會購入那個特定的單位。取得提名信後,才可以簽署正式買賣合約,完成最終的樓宇轉讓手續。

申請資格全檢視:綠表 vs 白居二有何分別?

要成功申請居屋購買證,第一步就是要清楚自己的居屋購買資格。這就像玩遊戲前要先了解自己屬於哪個陣營,因為不同的資格,之後的居屋購買流程和手續都會有所不同。簡單來說,申請人主要分為兩大類:「綠表」和「白表(或稱白居二)」。我們來逐一拆解,看看你屬於哪一邊。

綠表申請人類別詳解

所謂「綠表」資格,可以理解為目前正享用公共房屋資源的人士。由於他們本身已在公營房屋系統內,所以在申請購買二手居屋時,程序上會有一定的便利。符合綠表資格的人士,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房委會及房協轄下公共租住房屋住戶

這是最常見的綠表資格類別。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是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或香港房屋協會(房協)轄下公共租住房屋(即公屋)的現有租戶,就符合這個資格。

中轉房屋的認可居民

現時居住在房委會轄下中轉房屋的認可居民,同樣具備綠表資格,可以申請購買二手居屋。

持有有效《綠表資格證明書》人士(如公屋輪候者)

部分正在輪候公屋的申請者,如果其申請已通過審核並達到特定階段,房委會便會向他們發出《綠表資格證明書》。持有這份有效證明書的人士,也可以循綠表途徑申請。

「長者租金津貼計劃」受惠者

正在領取「長者租金津貼計劃」津貼的長者,也屬於綠表資格的其中一類。

受清拆計劃影響的認可住戶

因政府或市區重建局的重建或清拆計劃而受影響的住戶,例如公屋清拆戶,通常會獲得綠表資格,作為其中一個安置選項。

白表/白居二申請人資格:入息及資產限額一覽

如果你不屬於以上任何一個綠表類別,那麼你很可能需要透過「白表」或「白表居屋第二市場計劃」(簡稱「白居二」)的途徑申請。白表申請人主要是指不符合綠表資格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他們需要通過抽籤取得配額,而且必須符合特定的入息及資產限額。

最新年度家庭入息及資產限額(一人及二人或以上家庭)

房委會每年都會公布最新的入息及資產限額,申請人必須符合相關規定。以最近的限額為例,一人申請者的每月總入息上限約為三萬多元,資產淨值上限約為七十多萬元。而二人或以上家庭的每月總入息上限則約為六萬多元,資產淨值上限約為一百四十多萬元。這些數字每年都可能調整,申請前記得查閱官方最新公布的資料。

申請人及所有家庭成員不得擁有任何香港住宅物業

這是白表申請的一條硬性規定。由申請截止日期前的指定時期開始,直到簽訂臨時買賣合約當日為止,申請人及名列申請表上的所有家庭成員,都不能以任何形式擁有或與他人共同擁有任何香港住宅物業的權益。

注意:避免喪失資格的常見「中伏位」

了解基本資格後,還有一些細節需要特別留意,這些是很多人在居屋購買手續中容易忽略的地方,一不小心就可能導致資格被取消。

申請人或其配偶曾接受過指定房屋資助

這是一個關鍵的審查項目。如果你或你的配偶,在過去曾經接受過任何由房委會或房協提供的房屋資助,例如曾經是居屋、私人機構參建居屋計劃或租者置其屋計劃的業主,即使單位已經出售,基本上都不能再申請購買二手居屋。這個規定的目的是確保公共房屋資源能夠公平分配給真正有需要的人。

現居公屋戶違反租約或相關房屋條例

對於綠表申請人來說,如果你是公屋住戶,必須確保自己沒有違反租約上的任何條款,例如沒有欠租、沒有將單位作違法用途或分租等。房委會在審批資格時,會查核你的租戶記錄。如果記錄不良,申請便可能不會獲批。保持良好的租戶記錄,是順利完成居屋購買流程的重要一環。

一步步教學:居屋購買證申請流程、文件及費用

了解清楚居屋購買資格後,申請居屋購買證就是整個居屋購買流程中,最關鍵的起步點。整個居屋購買手續並不複雜,只要跟著以下步驟準備,就能順利遞交申請。

第一步:準備申請文件及費用

所需文件清單:申請書、身份證明、入息及資產證明等

申請的第一步,是準備好所有需要的文件。基本文件包括已填妥的申請書正本,還有申請人及所有家庭成員的香港身份證副本。如果你是持有《綠表資格證明書》的申請人類別,就要一併提交該證明書的正本。大部分綠表申請人例如公屋住戶,並不需要申報入息及資產,但《綠表資格證明書》的持有人則需要填寫相關資料。

申請費用及支付方式(劃線支票/銀行本票)

遞交申請時,需要繳付一筆申請費。這筆費用必須以劃線支票或者銀行本票支付,抬頭人要寫明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記得在支票或本票的背面,清楚寫上申請人的香港身份證號碼和聯絡電話。申請中心不接受現金或其他付款方式,所以事前準備好支票或本票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第二步:遞交申請(四大途徑)

文件和費用都準備好後,就可以根據你的申請人類別,選擇相應的途徑遞交申請。

途徑一:公屋或中轉屋住戶(經所屬屋邨辦事處遞交)

如果你是房委會轄下的公屋或中轉房屋住戶,遞交申請的程序最簡單。你只需要將所有文件交到你所居住的屋邨辦事處,職員核實你的住戶資料後,就會代為轉交相關部門處理。

途徑二:房協出租屋邨住戶(先經屋邨辦事處核實,再親身遞交)

房協出租屋邨的住戶,程序上多一個步驟。你要先將填好的申請書,交到所屬的屋邨辦事處核實資格及蓋印。然後,你要親身將已核實的申請書正本和其他所需文件,交往位於龍翔辦公大樓的居屋第二市場計劃小組。

途徑三:《綠表資格證明書》持有人(親身交往居屋第二市場計劃小組)

如果你是持有有效的《綠表資格證明書》,例如公屋輪候冊上的申請人,你需要親身將申請書、證明書正本及其他文件,直接交往居屋第二市場計劃小組的辦事處。

途徑四:網上申請(須備有「智方便+」或個人數碼證書)

房委會也提供網上申請渠道,方便合資格人士。使用網上申請,申請人及年滿18歲的家庭成員,都必須持有已啟用數碼簽署功能的「智方便+」帳戶,或有效的個人數碼證書,用作網上簽署。

第三步:審批時間及證書有效期須知

審批時間:約需14個工作天

遞交申請後,房委會一般需要大約14個工作天處理及審批。審批完成後,你會經郵寄方式收到「居屋購買證」。

證書有效期:由發出日起計12個月,不設延期

這張證明書的有效期很重要。由證書發出當日起計算,有效期為12個月。在這一年內,你可以物色心儀的二手居屋單位及簽訂臨時買賣合約。證書的有效期是固定的,任何情況下都不設延期。

證書過期後果:必須重新申請並再次繳費

如果在12個月的有效期內,你未能成功簽訂臨時買賣合約,你的「居屋購買證」就會自動失效。如果之後還想購買二手居屋,你必須重新遞交一份全新的申請,並再次繳付申請費用,整個流程需要重頭來過。

成功獲批後:從揀樓、簽臨約到申請提名信

恭喜你!成功取得「居屋購買證」,代表你已經踏出了置業的第一步。不過,這張證書只是入場券,接下來的居屋購買流程才是真正考驗的開始。由物色單位、簽訂合約到處理各項法律文件,每一步都相當重要。現在,我們就一起看看獲批後需要處理的各項居屋購買手續。

流程一:物色心儀單位及簽訂臨時買賣合約

拿到居屋購買證後,你有足足十二個月時間去尋找你的理想安樂窩。當你找到心儀單位,並且與賣方達成價格共識後,下一步就是簽訂臨時買賣合約(臨約)。這個環節有兩個重點必須留意。

簽約前:查核賣方是否持有有效「可供出售證明書」

簽署任何文件之前,最重要的一步,是請賣方出示由房委會發出的「可供出售證明書」(俗稱「准賣證」)。這份文件相當於賣方的「賣樓許可證」,證明該單位可以在居屋第二市場合法出售。你持有「居屋購買證」,而賣方持有「可供出售證明書」,兩份文件齊備,交易才有法律基礎。

簽約時:必須使用房委會指定標準格式的臨時買賣合約

與私人樓宇買賣不同,二手居屋的交易合約有嚴格規定。你和賣方簽訂的臨時買賣合約,必須使用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指定的標準格式。地產代理或律師一般都備有這些標準文件。切記不要隨意修改合約條款,因為任何未經房委會書面同意的改動,都可能導致整份合約失效,影響交易。

流程二:委託律師辦理「提名信」以完成交易

簽訂臨約只是鎖定了單位和價錢,並不代表交易已經完成。要正式將業權轉到你的名下,還需要取得一份關鍵文件,那就是由房委會發出的「提名信」。這一步通常會由你委託的代表律師全程處理。

申請時機:簽訂臨約後一個月內,並於簽訂正式合約前提交

處理時間非常關鍵。根據規定,你的代表律師必須在簽訂臨時買賣合約後的一個月內,並且在簽署正式買賣合約之前,向房委會遞交提名信的申請。由於審批需要時間,律師通常會預留足夠的時間處理,確保流程順暢。

所需文件及費用:由買方代表律師負責處理

申請提名信時,你的律師會為你準備一系列文件,當中包括你的「居屋購買證」正本、賣方的「可供出售證明書」正本、臨時買賣合約副本、一份由你簽署的聲明書以及相關申請費用。你只需要配合律師的指示提供資料和簽署文件便可。

重要性:取得提名信是完成樓宇買賣的最後一步

提名信可以理解為房委會對這宗交易的最終批准。信件會正式提名你作為該單位的買家,確認你的居屋購買資格完全符合規定。只有取得了這封提名信,你和賣方才可以簽署正式買賣合約及樓宇轉讓契,完成整個買賣的最後法律程序,讓你正式成為單位業主。

居屋購買證及流程常見問題 (FAQ)

在整個居屋購買流程中,總會遇到一些疑問。我們整理了幾個最常見的問題,讓你對整個居屋購買手續有更清晰的了解。

Q1: 若家庭狀況有變(如結婚、添丁),會影響資格嗎?

家庭狀況的轉變,例如結婚、離婚或有新生嬰兒,都會直接影響原有的居屋購買資格。所以,你必須第一時間以書面形式通知房屋委員會(房委會)。房委會需要根據你的最新情況,重新評估你是否依然符合資格。如果忽略了這一步,即使已經簽訂了臨時買賣合約,該合約也可能被視為無效,後果相當嚴重。

Q2: 購買單位的業權有什麼限制?

是的,業權安排有明確規定。首先,申請人本人必須是業主之一。此外,你可以選擇與申請表上其中一位年滿18歲的家庭成員共同持有業權,但業主總數最多只能是兩人。還有一個重點,業權必須以「聯權共有」的方式持有,也就是大家常說的「長命契」。這種方式下,如果其中一位業主離世,其業權會自動轉移給另一位在生的聯權共有人。

Q3: 公屋住戶買入二手居屋後,何時需交還公屋單位?

對於公屋住戶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間點。在你成功買入二手居屋,並簽署了正式的樓宇轉讓契據之後,你有60天的時間交還你現居的公屋單位。這是硬性規定,如果超過了這個期限,房委會將會向你徵收懲罰性的佔用費,金額會比你原來的租金高出很多。

Q4: 購買二手居屋後,對將來申請其他房屋資助有何影響?

這個決定會對你未來的房屋福利有長遠影響。一旦你成為了資助出售單位的業主,你和你的配偶將不能再申請任何由房委會或房屋協會(房協)提供的房屋資助。這包括公共租住房屋、其他居屋計劃,以及各種置業貸款計劃等。簡單來說,這項房屋福利是一次性的。

Q5: 「居屋購買證」有效期內若未能成交,可以申請延長嗎?

關於居屋購買證的有效期,規定非常嚴格。證書由發出日起計,有效期為12個月,而且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申請延長。如果你在這一年內未能成功找到心儀單位並簽訂臨時買賣合約,證書就會失效。屆時如果你還想繼續購買二手居屋,就必須重新遞交申請,並再次繳付申請費用,整個居屋購買手續需要重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