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for 公屋買二手居屋

綠表資格檢閱:我是否符合購買二手居屋的條件?

計劃透過公屋買二手居屋,第一步就是要清楚了解自己是否擁有「綠表資格」。這個資格就像一張入場券,是您開啟置業之路的關鍵。究竟什麼是綠表資格,而您又是否符合申請門檻?以下將會為您逐一拆解,讓您對自己的資格狀況有一個清晰的掌握。

誰符合「綠表資格」?

基本上,「綠表資格」的持有者主要是現有的公共房屋租戶,或者已通過審查,即將獲編配公屋的準租戶。他們可以分為以下幾大類別:

房委會轄下公屋住戶

這是最常見的一類綠表人士。如果您是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轄下公共租住房屋(公屋)的租戶,您和名列在租約上的家庭成員,便符合綠表資格。

房協轄下出租屋邨住戶

與房委會公屋住戶相似,香港房屋協會(房協)轄下甲類出租屋邨的住戶,以及名列在租約上的家庭成員,同樣擁有綠表資格。

持有《綠表資格證明書》的合資格人士

這一類涵蓋了幾種情況。例如,已通過詳細資格審查並即將獲配公屋的「公屋輪候冊」申請者;受政府清拆或重建計劃影響,並持有有效證明文件的住戶;又或者選擇放棄公務員房屋福利的退休公務員等。他們會獲發一份《綠表資格證明書》以茲證明。

長者租金津貼計劃受惠者

正在領取房委會「長者租金津貼計劃」的長者,也符合綠表資格,可以申請購買二手居屋。

如何申請「購買資格證明書」?

確認自己屬於合資格類別後,下一步就是正式提交申請,領取一份名為「購買資格證明書」(准買證)的重要文件。這份文件是您後續睇樓、簽約的必要憑證。

申請所需文件清單

申請時,您需要準備已填妥的申請表(HD1080C)以及申請者和所有家庭成員的身份

財務規劃:綠表買二手居屋要準備多少錢?

想用公屋買二手居屋,最大的考量之一就是資金問題。究竟要準備多少錢才足夠上車?這一步的財務規劃非常重要,它直接決定了你的置業藍圖。我們將會由淺入深,為你詳細拆解所有開支,讓你對預算有更清晰的掌握。

綠表買家優勢:居屋第二市場(未補地價)

綠表人士的最大優勢,就是可以在「居屋第二市場」購買未補地價的單位。這個市場是專為合資格的綠表及白表人士而設的,讓你能夠以更優惠的條件置業。

優點一:樓價遠低於市價,上車門檻較低

由於居屋第二市場的單位尚未向政府補回地價,所以售價通常是市價的五至七折。這意味著你可以用遠低於私人樓宇的價錢,購入一個屬於自己的安樂窩,大大降低了上車的門檻。

優點二:按揭成數高達九成半,首期開支大減

因為有房委會作為擔保人,銀行願意為綠表買家提供高達九成半的按揭貸款。換句話說,你最低只需要準備樓價的5%作為首期。相比起私人樓宇最高只可借九成按揭,綠表買家在首期上的開支顯著減少,資金壓力也相對較輕。

注意事項:日後轉售及出租限制

需要留意的是,未補地價的居屋存在轉售及出租限制。將來如果想在公開市場上自由出售或出租單位,就必須先向政府補回地價。在決定購買前,應先了解清楚這些限制,確保符合你長遠的居住和財務計劃。

總開支預算:首期及雜費清單

除了首期,買樓過程中還涉及各種雜費。清楚計算這些開支,可以避免日後出現預算失誤的情況。

首期計算方法與實例

首期的計算非常直接。假設你購入一個價值500萬港元的二手居屋單位,最高可申請九成半按揭,首期就是:
$5,000,000(樓價)x 5% = $250,000(首期)

從價印花稅 (AVD) 計算方式

所有物業交易都需要繳付從價印花稅。稅率根據樓價而定,首次置業人士可享用較低的第二標準稅率。以一個500萬港元的單位為例,根據現時的稅率,印花稅約為112,500港元。你可隨時到稅務局網站查閱最新的稅率表。

地產代理佣金

透過地產代理尋找盤源和協助交易,通常需要支付佣金。市場普遍的收費是樓價的1%,買賣雙方各自支付。以上述500萬港元的單位計算,佣金便是50,000港元。

律師費及相關雜項開支

買賣物業必須聘請律師處理法律文件,例如樓契、按揭契等。律師費連同查冊、註冊等雜項開支,預算大約在10,000至20,000港元之間,視乎律師樓的收費和交易的複雜程度。

綠表居屋按揭深入剖析

按揭是整個財務規劃中最核心的一環。了解銀行的審批準則,有助你順利獲得貸款。

關鍵因素:政府擔保期如何影響按揭年期?

房委會為居屋單位提供的擔保期,是由單位首次出售日期起計30年。這是決定銀行批核最長按揭還款年期的關鍵。計算公式是:
30年(政府擔保期)- 單位樓齡 = 最長按揭年期
例如,一個樓齡12年的居屋,銀行最多可批出18年(30-12)的按揭。如果單位樓齡已達25年,那麼最長還款期就只有5年,每月供款額會因此大幅增加。

銀行審批按揭年期與成數的準則

除了政府擔保期,銀行亦會審視申請人的還款能力、信貸紀錄和物業質素。雖然綠表買家最高可借九成半,但如果申請人的財務狀況不理想,銀行仍有權調整最終的按揭成數和年期。

綠表買家需要通過壓力測試嗎?

這也是綠表的一大優勢。在房委會的擔保下,綠表申請人一般無須通過銀行的壓力測試。這讓入息相對不高的家庭,也有更大機會成功申請按揭。

P按 vs H按:如何選擇最合適的按揭計劃?

市場上的按揭計劃主要分為「P按」和「H按」。「P按」以最優惠利率為基礎,利率相對穩定。「H按」則以銀行同業拆息為基礎,利率波動較大,但通常比P按低。你可以根據自己對利率風險的承受能力,比較不同銀行如滙豐銀行、恒生銀行或中國銀行(香港)提供的計劃,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一款。

揀樓秘笈:如何挑選最適合你的二手居屋?

決定「公屋買二手居屋」後,下一步就是最令人期待的揀樓環節。要找到理想的安樂窩,除了考慮樓價和地區,還有很多細節需要留意。掌握以下幾個關鍵要點,可以幫助你從眾多選擇中,挑選出最適合自己和家人的單位。

樓齡的影響:新舊居屋利弊與按揭年期

樓齡是挑選二手居屋時一個非常重要的考慮因素,它不只關乎單位的內外觀感,更直接影響你可以承造的按揭。

樓齡如何直接影響銀行批核的還款年期

房委會為居屋單位提供由首次發售日期起計30年的擔保期。銀行在審批綠表買家的按揭申請時,會以此作為重要參考。如果單位樓齡較輕,例如只有15年,尚餘15年政府擔保期,銀行通常願意批出長達25年的還款期及高達九成半的按揭。相反,如果單位樓齡已達28年,只剩下2年擔保期,銀行為控制風險,可能會縮短還款年期或降低按揭成數,這會直接增加你的首期預算和每月供款壓力。

新式居屋 vs. 傳統居屋間隔設計分別

不同年代落成的居屋,其間隔設計有很大分別。80至90年代的傳統居屋,例如十字型、Y型大廈,普遍實用率較高,間隔四正,沒有窗台或玄關位,空間運用更有效率。而2000年後落成的新式居屋,例如康和式設計,間隔更貼近私人樓宇,設有主人套房、窗台甚至露台,設計較現代化,但實用面積可能會相對較低。你可以根據家庭的實際需要,衡量哪種間隔更符合你的生活習慣。

屋苑管理與維修狀況評估

一個屋苑的管理質素和維修狀況,會長遠影響居住質素和樓宇價值。一個管理完善的屋苑,不僅環境更舒適,樓價也更有保證。

如何查閱大廈維修基金狀況

在決定購買前,你可以透過地產代理或律師,向賣方索取大廈最近期的財務報告,了解大廈維修基金的滾存金額。一個財政穩健的業主立案法團,代表屋苑有足夠儲備應付日常維修和未來的大型工程,避免業主需要臨時集資大筆費用。

留意屋苑是否有大型維修工程計劃

同時,也要主動查詢屋苑未來一兩年內,是否有計劃進行大型維修工程,例如強制驗樓計劃下的大維修。這些工程動輒需要每戶攤分數萬甚至十多萬元的費用。假如你購入單位後才發現相關計劃,便要承擔這筆額外開支,所以務必在簽約前查清楚。

考察社區配套與交通便利性

單位的內部條件固然重要,但周邊的社區環境和交通配套,同樣是構成理想家居的關鍵部分。

街市、商場、學校等生活設施

親身到屋苑附近走一圈,考察日常生活的便利程度。附近有沒有街市或超級市場方便買餸?有沒有商場、食肆和康樂設施滿足日常所需?如果家中有小朋友,校網和區內學校的選擇也是一個重要的考慮點。

鄰近的公共交通網絡

交通便利性直接影響你的通勤時間和生活成本。評估屋苑距離最近的港鐵站、巴士站或小巴站有多遠,步行是否方便。了解清楚主要的交通路線可以到達哪些地區,計算一下往返工作地點所需的時間,確保交通網絡符合你的出行需要。

常見問題 (FAQ): 解答綠表買二手居屋的疑問

關於公屋買二手居屋的過程,你可能心中有不少疑問。我們整理了幾個最常見的問題,希望可以為你逐一解答,讓你的置業之路更加清晰。

Q1: 整個綠表買二手居屋流程需時多久?

一般而言,由申請「購買資格證明書」開始,到物色單位、簽約、申請按揭,直至最後成功收樓,整個過程大約需要3至4個月。實際時間會因為不同個案而有差異,例如搵樓時間的長短、銀行審批按揭的快慢等。建議預留充裕時間,讓每個步驟都能順利進行。

Q2: 成功買入二手居屋後,須在多久內交還公屋?

根據房屋委員會的規定,成功購入二手居屋後,業主及所有名列公屋租約上的家庭成員,必須在居屋的轉讓契據簽署日期起計的60天內,遷出並交還原先租住的公屋單位。緊記預早規劃搬遷事宜,確保能準時交還單位。

Q3: 原有公屋家庭成員,在買入居屋後可以申請分戶嗎?

這是一個很常見的疑問。原則上,所有在公屋戶籍內的家庭成員,都必須一同遷入新購入的居屋單位。房屋政策的原意是為了解決整個家庭的住屋需要,所以買入居屋後並不能申請分戶。所有家庭成員的名字都會列在居屋的業權上,共同擁有這個單位。

Q4: 未補地價居屋將來想出售或出租,有什麼限制?如何計算補地價?

未補地價的居屋在轉售和出租方面有嚴格限制。單位只能在居屋第二市場,轉售給同樣持有「綠表」或「白表」資格的人士。將整個單位或部分空間出租,都屬於違法行為。

將來如果想將單位在公開市場自由出售或出租,就必須先向政府補回地價。補地價的金額,是根據單位在轉售時的市值,乘以當年首次購入單位時的折扣率計算。例如,如果當年政府以七折(即30%折扣)出售單位,補地價金額就是轉售時單位市值的30%。

Q5: 「購買資格證明書」過期了怎麼辦?可以續期嗎?

「購買資格證明書」的有效期為12個月,由簽發日期起計算。你必須在證明書的有效期內,簽署所購入單位的臨時買賣合約。如果證明書不幸過期,它將會自動失效,並且不能續期。屆時你必須重新向房委會遞交申請,所有程序與首次申請完全相同。所以,取得證明書後,最好盡早開始你的搵樓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