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繼承資格2025】申請懶人包:4大步驟看清繼承順序、入息資產限制及對買居屋影響

公屋戶主一旦離世,家人除了要面對傷痛,更要即時處理單位的繼承問題。究竟誰有資格成為新戶主?繼承順序如何決定?申請時的入息及資產上限是多少?整個申請流程牽涉甚麼文件和步驟?更重要的是,繼承公屋會如何影響日後申請綠表購買居屋的資格?

本文將為你整合一個全面的「公屋繼承懶人包」,透過清晰的4大步驟,由申請資格、兩大審查機制、詳細申請流程,到成功或失敗後的各項安排,為你逐一拆解所有疑問,助你順利完成整個公屋繼承手續。

第一步:誰有資格繼承公屋?了解繼承順序與基本條件

談到公屋繼承資格,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想必是「誰可以繼續住下去?」。這不單純影響居住,更可能關乎日後以公屋繼承居屋的長遠部署。當戶主不幸離世,房署對於由誰成為新戶主,其實有一套非常清晰的優先順序和規定,並不是家庭成員之間自行商討就可以決定的。讓我們一步步拆解,看看誰才符合資格。

公屋繼承的優先順序

房署將繼承人分為兩大類,分別是戶主的在生配偶,以及戶籍內的其他認可成員。這兩者的繼承條件可謂截然不同,一個是近乎無條件,另一個則需要通過多重審查。

第一順位:在生配偶 (無條件繼承)

法律上,在生配偶擁有絕對的優先權。只要他或她本身是租約上的認可成員,並且一直居住在該單位,就可以無條件繼承租約,成為新戶主。整個過程相對簡單,不需要進行入息或資產審查。

第二順位:戶籍內其他年滿18歲的認可成員 (有條件繼承)

如果戶主沒有在生配偶,或者配偶並非單位內的認可成員,那麼機會就輪到戶籍內的其他家庭成員。不過,這並不是自動繼承。申請人必須年滿18歲,並且要通過房署一系列的審查,包括「全面經濟狀況審查」和「住宅物業權審查」,我們會在之後的章節詳細講解。

成為新戶主必須符合的條件

除了符合繼承順序,要成功「接手」成為新戶主,申請人還必須滿足以下幾個基本條件。這些都是硬性規定,缺一不可。

必須為租約上的認可成員並在單位居住

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無論是配偶還是子女,繼承人都必須是本身已名列於租約上的「認可成員」,並且一直以來都視該單位為唯一的永久居所。如果只是偶爾回來探望,或者名字不在租約上,是沒有繼承資格的。

申請人必須年滿18歲

成為公屋戶主需要簽署具法律效力的租約,因此申請人必須是年滿18歲的成年人。

非配偶繼承人須簽署「婚後遷出承諾書」

這一點十分重要,亦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地方。如果繼承人並非戶主的配偶(例如是子女),在申請轉為新戶主時,戶籍內的其他成員可能需要簽署一份俗稱「婚後遷出承諾書」的文件。這份文件的主要精神是,承諾在日後結婚時,如果配偶並非同住於該單位,便需要遷出並刪除戶籍。這項安排是房署確保公屋資源能夠流轉給更有需要家庭的措施。

第二步:公屋繼承兩大審查:入息、資產及物業限制

了解過繼承順序後,下一步便要面對房署的審查關卡。要成功取得公屋繼承資格,申請人與所有家庭成員都必須通過兩項關鍵審查,確保公共房屋資源能真正分配給有需要的人。這兩項審查分別是「住宅物業權審查」和「全面經濟狀況審查」。

審查一:住宅物業權審查

這項審查是公屋繼承的基本門檻。簡單來說,申請人及名列在租約上的所有家庭成員,在香港境內都不能持有任何住宅物業。

「擁有香港住宅物業」的官方定義

你可能會好奇,「擁有物業」的定義是什麼?房署的界定其實相當廣泛,涵蓋了以下幾種情況:

  • 個人或聯名擁有任何香港住宅物業或其中的權益。
  • 持有公司股份,而該公司擁有香港住宅物業,並且持股量達到或超過50%。
  • 你是包含香港住宅物業的遺產受益人。
  • 簽訂了任何協議(包括臨時買賣合約)購買香港住宅物業,例如未落成的樓花。
  • 擁有香港任何住宅用途的土地,或小型屋宇(丁屋)的批地。

如何證明自己符合無持有物業的資格

在申請過程中,所有年滿18歲的家庭成員,都需要簽署一份聲明書,確認自己及所有家人均符合無持有香港住宅物業的資格。這是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作出虛假陳述會引致嚴重的法律後果,所以必須如實申報。

審查二:全面經濟狀況審查 (入息及資產)

通過了物業審查後,房署便會評估申請家庭的經濟狀況。這項審查的目的,是確保你的家庭總收入和總資產淨值,沒有超出指定的限額。

審查標準:沿用「富戶政策」的入息及資產上限

這裡的審查標準,其實是直接沿用公屋「富戶政策」的標準。換句話說,整個家庭(包括申請人及所有認可成員)的每月總入息,不能超過現行公屋申請入息限額的5倍,而總資產淨值則不能超過入息限額的100倍。

2025最新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一覽表

為了讓你更清晰了解,以下是根據「富戶政策」標準,在繼承公屋時需要遵守的最新入息及資產限額:

家庭人數 每月總入息限額 (不得超逾) 總資產淨值限額 (不得超逾)
1人 HK$64,700 HK$1,294,000
2人 HK$97,750 HK$1,955,000
3人 HK$122,050 HK$2,441,000
4人 HK$154,750 HK$3,095,000
5人 HK$185,900 HK$3,718,000
6人 HK$213,650 HK$4,273,000
7人 HK$237,500 HK$4,750,000
8人 HK$265,650 HK$5,313,000
9人 HK$293,150 HK$5,863,000
10人或以上 HK$319,950 HK$6,399,000

*資料截至2025年4月1日,僅供參考,最新數字以房委會公佈為準。

55歲或以上長者成員的資產寬限安排

房署對長者家庭亦有特別安排。如果一個1至3人的家庭,所有成員的年齡都已滿55歲,他們的資產淨值限額可以獲得放寬,會參照較高的4人家庭資產限額(即HK$3,095,000)計算。這項安排對準備退休或已退休的家庭來說,是比較有利的。

豁免「全面經濟狀況審查」的5類家庭

雖然經濟審查看似嚴格,不過,房署也考慮到一些特殊情況。如果你們的家庭屬於以下5類之一,便可以豁免進行「全面經濟狀況審查」。清楚了解這些豁免情況,對於規劃未來,例如考慮日後以公屋繼承居屋的綠表資格,都相當重要。

情況一:繼承人為在生配偶

如果繼承人是戶主在生的配偶,並且在租約上是認可成員,便可以無條件繼承公屋,完全毋需接受入息及資產審查。

情況二:全戶成員均年滿60歲或以上

若戶籍內所有成員的年齡都已滿60歲,整個家庭都可以豁免經濟審查。

情況三:全戶成員均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 (綜援)

如果整個家庭所有成員都是綜援受助人,由於他們的經濟狀況已由社會福利署評估,因此亦可豁免此項審查。

情況四:全戶成員均領取傷殘津貼

同樣地,若全戶成員均正領取由社署發放的傷殘津貼,也可以獲得豁免。

情況五:由以上(二)、(三)、(四)類成員組成的家庭

如果家庭是由以上幾類成員組合而成,例如,一位年滿60歲的長者與一位正領取傷殘津貼的家人同住,這個家庭同樣符合豁免資格。

第三步:公屋繼承申請流程全攻略 (附所需文件清單)

當你確認自己符合公屋繼承資格後,下一步就是正式遞交申請。整個流程涉及文件準備、填寫表格、宣誓及等候審批。聽起來好像很複雜,但只要跟著以下四個步驟逐一完成,過程就會清晰很多。清晰了解整個流程,對於日後規劃,例如考慮公屋繼承居屋的安排,也有很大幫助。

步驟一:準備核心證明文件

在前往屋邨辦事處之前,預先準備好所有文件,是令申請過程順暢的關鍵。這一步就像準備食譜的材料,材料齊全,烹飪過程自然事半功倍。

前戶主死亡證副本

這是啟動整個繼承程序的基礎文件。你需要向前戶主家人索取死亡證的副本,以向房署證明前戶主已離世,租約需要更新。

申請人及全體成員的身份證明文件

申請人及名列在租約上的所有家庭成員,都需要提供香港身份證副本。房署需要這些文件來核實每個人的身份,以及他們與前戶主的關係。

步驟二:索取及遞交申請表格

文件準備妥當後,就進入正式的文書處理階段。你需要向房署索取並填寫特定的表格,然後連同證明文件一併遞交。

填妥「轉換戶主申請書」

你需要向所屬屋邨辦事處索取一份名為「轉換戶主申請書」(表格代號:HD465) 的文件。填寫時必須確保所有資料準確無誤,特別是申請人及家庭成員的個人資料。

填妥「入息及資產申報表」 (如適用)

如果你的個案需要進行「全面經濟狀況審查」(例如申請人並非前戶主的在生配偶),就需要同時填寫「入息及資產申報表」(表格代號:HD1023C)。所有家庭成員的收入和資產都必須如實申報。

將文件交回所屬屋邨辦事處

完成所有表格後,連同第一步準備好的所有證明文件,一併交回你居住屋邨的辦事處。建議在遞交前,先為所有文件及表格備份,以作個人紀錄。

步驟三:親身宣誓及確認法律責任

這是整個申請中最嚴肅的環節。這一步驟要求申請人及相關成員作出法律聲明,確保所提供資料的真確性。

所有年滿18歲成員需親身宣誓

如果申請需要進行入息及資產審查,所有年滿18歲的家庭成員都必須親身前往指定的辦事處,在房署職員面前就申報的資料進行宣誓。這是一個法律程序,代表你對所申報的一切內容負上法律責任。

了解虛報資料的嚴重法律後果

在宣誓時,職員會清楚說明虛報資料的後果。任何故意漏報或虛報資料以獲取公屋繼承權的行為,均屬刑事罪行。一經定罪,除了會喪失公屋租住權,更有可能面臨罰款甚至監禁。

步驟四:等候房署審批結果

遞交所有文件並完成宣誓後,剩下的就是等候房署的審批結果。這段時間需要耐心,並留意房署的進一步通知。

房署審批時間及補交文件須知

一般來說,審批過程需時數星期至數月不等,視乎個案的複雜程度。期間,房署職員有機會聯絡你,要求提供補充文件或澄清資料。收到通知後,必須在指定時間內回覆及補交,以免延誤申請進度,甚至導致申請被終止。

第四步:申請成功或失敗的後續安排與應對方案

來到申請公屋繼承資格的最後一步,無論結果如何,都需要清楚了解之後的安排。成功固然值得高興,但隨之而來亦有新的責任和挑戰。萬一申請失敗,也有既定的程序和應對方案可以遵循。

情況一:成功繼承公屋

恭喜你,成功獲批成為新戶主,為家人保住了安樂窩。不過,這並不是故事的終點,反而是一個新開始。簽訂新租約後,有兩項重要的房屋署政策,將會直接影響你的居住安排和未來計劃。

後續挑戰(1):「寬敞戶政策」與調遷安排

成功繼承後,如果家庭成員人數減少,例如由四人家庭變成二人家庭,那麼原本的單位對於新家庭來說,人均居住面積就可能超出了房委會的編配標準,這就是所謂的「寬敞戶」。

根據「寬敞戶政策」,房委會為了善用公屋資源,會要求住戶調遷至面積較小的單位。房署會提供最多三次的編配機會,讓你選擇合適的新單位。假如三次編配都拒絕接受,房署就有權終止租約。所以,繼承單位前,最好有心理準備,未來可能需要搬遷。

後續挑戰(2):「富戶政策」對租金及綠表資格的影響

成為新戶主後,整個家庭就需要遵守「富戶政策」的規定。房署會定期進行「全面經濟狀況審查」,審核你家庭的總入息和資產淨值。

如果家庭的入息或資產超出了規定的限額,就需要繳交倍半租金、雙倍租金,甚至可能需要遷出單位。富戶政策不單影響租金,更直接關係到你日後以綠表資格購買資助房屋的機會。對於計劃透過公屋繼承居屋的家庭來說,這一點尤其重要,必須仔細計算家庭總收入,以免影響未來的置業大計。

情況二:繼承申請失敗

如果申請不幸被拒絕,首要任務是了解原因,然後按部就班處理。房署有一套清晰的程序應對申請失敗的個案。

申請被拒三大主因:超出限額、持有物業、逾時提交文件

公屋繼承申請被拒絕,原因通常很明確。最常見的三個主因包括:
1. 超出限額:申請家庭的總入息或資產淨值,超過了「全面經濟狀況審查」的上限。
2. 持有物業:申請人或任何家庭成員在香港持有任何住宅物業。
3. 逾時提交文件:未能在房署指定的期限內提交所需文件或完成宣誓手續。

「暫准居住證」的4個月過渡期安排

當申請被正式拒絕後,房署會向住戶發出「遷出通知書」,要求在指定日期前交還單位。不過,這並非意味著要立即遷走。

住戶可以申請「暫准居住證」,在單位內暫住最多4個月,以便尋找新的居所。在這段過渡期內,需要繳交的費用是「暫准證費」,金額與市值租金掛鉤,會比原來的租金高。要留意的是,這4個月的過渡期結束後,便不能再續期。

如何在15天內向上訴委員會提出上訴

收到「遷出通知書」後,如果你認為房署的決定不合理,或者有特殊情況需要申訴,是有上訴權利的。

你必須在「遷出通知書」發出日起計的15天內,以書面形式向「上訴委員會(房屋)」提出上訴。信中需要清楚列明上訴的理由和理據,並附上相關證明文件。上訴委員會會獨立審視個案,並作出最終裁決。這是維護自身權益的最後一步,務必把握好這個15天的黃金時間。

公屋繼承常見問題 (FAQ)

處理公屋繼承資格的申請時,總會遇到一些獨特情況。以下整理了幾個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希望能夠幫助你更順利地規劃未來。

兄弟姊妹中,應由誰繼承公屋對日後申請居屋最有利?

這是一個很實際的策略問題,尤其關乎到日後實現公屋繼承居屋的置業夢。最直接的想法是,應由最有計劃和能力購買居屋的兄弟姊妹成為新戶主。

原因很簡單,新戶主將會獲得珍貴的「綠表資格」,可以用來申請購買一手居屋或二手市場的未補地價單位。所以,哪一位家庭成員最有可能在未來數年內動用這個資格,就最適合由他繼承。

不過,選擇時有兩大前提:第一,這位繼承人必須符合上文提到的「全面經濟狀況審查」和「住宅物業權審查」,即其入息、資產及物業持有狀況都不能超標。第二,其他家庭成員的入息和資產也會一併計算在內,日後同樣受「富戶政策」規管。因此,家庭成員之間需要有良好溝通,選擇一位既符合資格,又有置業規劃的成員,才能將這個公屋戶籍的價值發揮到最大。

整個公屋繼承流程需時多久?會否錯過居屋申請期?

關於審批時間,房屋署並沒有一個標準答案,因為每個個案的複雜程度都不同。一般來說,如果文件齊備、家庭成員關係簡單,整個流程可能需要數個月時間。

不過,如果申請涉及複雜的資產申報,或者家庭成員之間對繼承權有爭議,審批時間就可能會延長。

至於會否錯過居屋申請期,這的確是一個需要留意的時間點。你必須在正式獲批成為新戶主後,才能以戶主身份取得綠表資格去申請居屋。所以在申請繼承期間,你是無法以準戶主身份申請的。如果心儀的居屋項目即將推出,建議你盡快備妥所有文件,第一時間遞交繼承申請,並且主動向屋邨辦事處跟進進度,盡量縮短等候時間。

申請期間家庭狀況有變(如結婚、新生嬰兒)應如何處理?

在申請公屋繼承的過程中,如果家庭狀況出現變化,最重要的一步是立即主動向所屬的屋邨辦事處申報。

  • 結婚: 如果申請人或其中一位家庭成員結婚,新加入的配偶也需要一併納入申請中。房屋署會要求你補交其入息、資產及物業持有狀況的文件,並將其計算在「全面經濟狀況審查」之內。這個變動有機會影響最終的審批結果,所以必須如實申報。
  • 新生嬰兒: 家中增添新成員,同樣需要帶同嬰兒的出生證明文件到屋邨辦事處辦理加名手續。一般來說,增加家庭人數有助於鞏固居住需求,對申請通常是正面影響。

切記,任何變動都應誠實申報。隱瞞不報或提供虛假資料,不僅會導致申請作廢,更有可能負上法律責任。

繼承公屋後,將來申請綠表購買居屋有何注意事項?

成功繼承公屋,順利成為戶主,無疑是為置業之路打開了一扇大門。不過,在使用綠表資格購買居屋前,有幾點需要特別注意:

首先,你需要了解「富戶政策」的影響。成為新戶主後,整個家庭的入息及資產將會每兩年接受一次申報。如果家庭的經濟狀況持續改善並超出指定限額,便需要繳交額外租金,甚至有可能需要遷出現有單位。這也變相提供了一個誘因,促使經濟能力許可的家庭盡快使用綠表置業。

其次,當你使用綠表成功購買居屋後,必須在指定期限內交還現居的公屋單位。這意味著所有在租約上的家庭成員都需要一同遷出。所以在決定買樓前,必須與所有家人達成共識,確保他們都有合適的住屋安排。

最後,購買居屋是重大財務決定。雖然綠表有價格上的優勢,但仍需仔細評估家庭的負擔能力,包括首期、按揭、管理費及其他雜費開支,確保置業後生活質素不會大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