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戶主去世轉名】子女繼承懶人包:一文看清5大關鍵、審查條件及影響

公屋戶主不幸離世,家人除了要處理身後事,更要面對公屋單位的繼承問題,過程既繁複又令人憂心。子女是否有權繼承?入息資產審查如何計算?持有物業會否直接被取消資格?這些都是繼承人最迫切的疑問。本文為你整合一份詳盡的「公屋戶主過身轉名懶人包」,從繼承順位、兩大核心審查(入息資產及物業權)、豁免審查的特殊情況,到詳細申請流程,以至成功轉名後可能面對的「富戶政策」及「寬敞戶」調遷影響,一文為你清晰拆解,助你順利完成業權繼承。

公屋戶主去世,子女可否繼承?釐清繼承順位與核心條件

關於「公屋戶主去世可否轉子女當戶主」這個問題,答案並非簡單的是或否。房屋署對公屋戶主去世轉名設有清晰的繼承順位,以確保珍貴的公共房屋資源能合理分配。整個安排的核心在於申請人與戶主的關係,以及是否符合特定的居住和審查條件。想順利完成轉名,首先要理解這個繼承順序。

第一順位:在生配偶享無條件繼承優先權

如果戶主過身,其在生的配偶擁有絕對的優先權。只要這位配偶本身是租約上的認可成員,並且一直居於單位之內,便可以無條件繼承戶主之位。這裡的「無條件」是一個關鍵,意思是指在生的配偶無需接受入息及資產審查,轉名手續相對直接簡單。這是政策中最明確和優先處理的情況。

第二順位:子女申請繼承的核心資格與審查限制

假如戶主沒有在生的配偶,或者配偶並非單位內的認可成員,繼承的機會便會輪到其他家庭成員,而子女是緊隨其後的順位。不過,子女申請繼承的門檻就比配偶高得多。申請的子女必須符合幾個核心資格:首先,必須是年滿18歲的認可家庭成員,而且在戶主去世前已長期並固定地在該單位居住。更重要的是,子女的申請並非無條件,他們必須通過房屋署兩項嚴格的審查,包括「全面經濟狀況審查」(審查入息及資產)及「住宅物業權審查」。這代表子女及其家庭成員的經濟狀況和物業持有情況,都會成為能否成功轉名的決定性因素。

子女繼承公屋的兩大審查:入息資產與物業權

當考慮公屋戶主去世可否轉子女當戶主這個問題時,除了要符合繼承資格,申請人還必須通過房屋署兩項非常嚴格的審查。這兩大關卡,分別是「全面經濟狀況審查」和「住宅物業權審查」,目的是確保公共房屋資源能繼續分配給真正有需要的人。讓我們一步步拆解這兩項審查的具體要求。

審查一:全面經濟狀況審查(入息及資產上限)

這項審查,簡單來說就是檢查申請人及其家庭成員的經濟狀況。房署會評估整個家庭的總收入和總資產淨值,確保它們沒有超出指定限額。除非申請人屬於可獲豁免的特殊情況,否則所有年滿18歲的家庭成員都需要申報。

家庭總入息限額標準

家庭總入息指的是所有家庭成員的每月總收入,包括薪金、雙糧、花紅、津貼、各類投資收益等。房署每年都會根據最新的經濟數據調整公屋的入息限額,而這個限額會按家庭人數而有所不同。例如,一個二人家庭的入息上限會比四人家庭為低。想知道最新的標準,最準確的方法是直接查閱房屋署官方網站公布的「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表」。

家庭總資產淨值限額標準

家庭總資產淨值則涵蓋了家庭成員在香港及香港以外所擁有的各類資產,例如存款、股票、基金、車輛、的士牌照、物業(非住宅)等,然後減去所有負債(如按揭、貸款)。與入息限額一樣,資產限額也會按家庭人數劃分,並會每年更新。申請人需要非常仔細地計算和申報,因為任何遺漏都可能影響申請結果。

適用於長者家庭的資產特別計算方法

房署對長者家庭設有較寬鬆的安排。如果申請繼承的家庭,所有成員均年滿60歲或以上,他們的總資產淨值限額會獲得放寬,通常會以較高人數級別的家庭資產限額作計算標準。這個安排體現了對年長住戶的體恤,讓他們在經濟上能有更多保障。

審查二:住宅物業權審查(「不能擁有物業」的嚴格定義)

這是另一項關鍵的審查,要求申請人及所有家庭成員在香港境內都不能擁有任何住宅物業。這條規定非常嚴格,沒有灰色地帶。只要家庭中任何一人被界定為「擁有物業」,整個公屋戶主去世轉名的申請就很大機會不獲批准。

如何界定「擁有香港住宅物業」?

「擁有物業」的定義比一般人想像中更廣泛,並不僅限於持有物業的業權。根據房署的指引,以下任何一種情況都視為擁有香港住宅物業:

  • 直接或與他人共同擁有物業的業權。
  • 已簽訂任何協議(包括臨時買賣合約)購買住宅物業。
  • 持有公司一半或以上的股權,而該公司直接或間接持有一所香港住宅物業。
  • 作為遺產的受益人,而該遺產包含香港住宅物業。

這個審查涵蓋所有類型的住宅,包括私人樓宇、資助房屋、村屋(丁屋)、甚至只是住宅地皮。所以,在提出申請前,必須仔細檢視自己及家人的物業持有狀況。

豁免審查的特殊情況:子女直接繼承的黃金機會

很多人都想知道公屋戶主去世可否轉子女當戶主。一般來說,子女申請繼承公屋需要通過嚴格的「全面經濟狀況審查」。但是,房屋署也設立了一些特殊的豁免情況。如果你的家庭符合指定條件,就有機會豁免這項審查。這個豁免可以讓公屋戶主去世轉名的程序變得直接簡單,是一個難得的黃金機會。

可豁免「全面經濟狀況審查」的三類家庭

要符合豁免資格,你的家庭通常需要屬於以下三類情況之一。這些安排主要是為了照顧社會上較有需要的人士,讓他們能夠安居。

第一類是「全長者家庭」。如果單位內所有的認可家庭成員,年齡都已經達到60歲或以上,整個家庭就可以豁免審查。

第二類是「領取綜援家庭」。如果單位內所有成員都是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的受助人,申請轉名時同樣不需要進行經濟狀況審查。

第三類是上述兩種情況的「組合家庭」。例如,家庭成員中部分人年滿60歲,而其餘成員則正在領取綜援,這樣的組合也符合豁免資格。

傷殘津貼受助家庭的特別豁免安排

除了以上三類家庭,領取傷殘津貼的家庭也設有特別的豁免安排。如果家中的所有成員都正在領取,或者符合資格領取由社會福利署發放的傷殘津貼,整個家庭就可以豁免「全面經濟狀況審查」。

這項安排還有一個彈性處理。即使家庭的入息或資產超出了上限,只要他們仍然通過「住宅物業權審查」,即在香港沒有持有任何住宅物業,房屋署仍有機會批准他們繼續居住。不過,他們就需要按照富戶政策的規定,繳交倍半或雙倍租金。

一分鐘自我評估:快速判斷你的轉名及豁免資格

看完以上的解釋,你可以用下面幾個簡單問題,快速評估一下你的家庭是否符合資格。

  1. 家中的所有成員,是否都年滿60歲?
  2. 家中的所有成員,是否都在領取綜援?
  3. 家中的所有成員,是否都在領取傷殘津貼?

如果以上任何一條問題的答案是「是」,你的家庭就很有可能符合豁免資格,可以直接申請轉名。如果所有答案都是「否」,你就需要準備家庭的入息及資產文件,進行「全面經濟狀況審查」。這個快速評估可以給你一個清晰的方向,幫助你準備下一步的申請。

公屋戶主過身轉名申請流程:文件、步驟全指引

了解清楚公屋戶主去世可否轉子女當戶主後,下一步就是處理實際的申請程序。整個公屋戶主去世轉名流程其實很清晰,只要跟著以下步驟,就能有條不紊地完成申請。這裡為你整合了由準備文件到遞交申請的完整指引。

步驟一:準備申請表格及證明文件

申請的第一步,是集齊所有需要的文件和填妥指定表格。準備充足可以讓之後的流程更加順暢。

索取及填寫指定申請表格

你需要向房屋署索取兩份主要的申請表格。你可以親身到所屬的屋邨辦事處領取,或者在房委會的官方網站下載。

  • 轉換戶主申請書 (表格HD465): 這是提出轉名申請的核心文件。
  • 入息及資產申報表 (表格HD1022C): 用於申報新戶主家庭的經濟狀況,以供房屋署審核資格。

填寫時要確保所有資料準確無誤,特別是家庭成員的個人資料和入息資產部分。

必備證明文件清單 (附下載)

除了申請表格,你還需要準備一系列證明文件。建議你用清單逐一核對,確保沒有遺漏。

  • 原戶主的文件:
  • 死亡證副本。
  • 新戶主申請人及所有家庭成員的文件:
  • 香港身份證或出世紙副本。
  • 與原戶主的關係證明文件副本,例如出世紙或結婚證書。
  • 入息證明文件,例如糧單、稅單或僱主證明信。
  • 資產證明文件,例如銀行存摺、月結單等,以顯示過去一段時間的資產狀況。
  • 如果家庭成員正在就學,需要提供學生證明文件。

(你可以在房委會網站找到相關表格的最新版本。)

步驟二:親身遞交申請及進行宣誓

準備好所有文件和填妥的表格後,你需要將整份申請親身交回所屬的屋邨辦事處。辦事處職員會初步核對文件是否齊備。

之後,房屋署會安排時間,要求新戶主申請人及所有年滿18歲的家庭成員,到指定辦事處進行宣誓。這是一個法律程序,目的是聲明所提交的資料全部屬實。宣誓是整個申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步驟三:靜待房屋署審批及家訪

遞交申請和完成宣誓後,就需要耐心等候房屋署的審批結果。在這個階段,房屋署職員會詳細審核你的入息、資產及物業權狀況。

同時,房屋署也可能會安排進行家訪。家訪的目的是親身確認單位內的居住情況,核實所有家庭成員是否真正在該單位內長期居住。這是一個標準的核實程序,之後房屋署便會根據所有資料作出最終的審批決定。

成功轉名後的兩大影響:富戶政策與寬敞戶調遷

成功辦理公屋戶主去世轉名,對子女來說是解決了眼前的住屋問題,但這並不代表一勞永逸。成為新戶主後,整個家庭的狀況會被重新評估,隨之而來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潛在影響,分別是租金可能因「富戶政策」而上調,以及家庭可能因人數減少而被界定為「寬敞戶」,面臨調遷安排。這兩點都直接關係到日後的居住成本和穩定性,值得你仔細了解。

影響一:新戶主家庭如何計算「富戶」租金?

當你成功繼承戶主身份後,房屋署會根據新的家庭成員組合,重新審視你們的經濟狀況。這意味著,整個家庭的總收入和總資產,將會納入「富戶政策」的恆常審查機制。日後你需要每兩年申報一次家庭的入息及資產,而租金水平將直接與申報結果掛鈎。簡單來說,繳交的租金不再是基於過往舊戶主的狀況,而是完全按照新戶主家庭的實際經濟能力來釐定。

租金釐定級別:1.5倍及2倍租金

根據現行的富戶政策,租金的調整主要分為幾個級別。如果新家庭的總入息超出了指定的公屋入息限額,便需要繳交額外租金:

  • 1.5倍租金:家庭總入息若超過公屋入息限額2倍,但未滿3倍,便須繳交「倍半淨租金」另加差餉。
  • 2倍租金:家庭總入息若超過公屋入息限額3倍,但未滿5倍,則須繳交「雙倍淨租金」另加差餉。

需要特別留意的是,如果家庭總入息超出公屋入息限額5倍,或家庭總資產淨值超出限額的100倍,房屋署便會發出遷出通知書,終止租約。

影響二:會否因人數減少而成為「寬敞戶」被調遷?

處理公屋戶主去世轉名後,另一個常見的影響是家庭成員人數減少。例如,一個原本四人家庭的單位,在戶主離世後可能只剩下兩名子女。這時候,單位的人均居住面積便會增加。如果超出了房委會訂立的編配標準,該住戶就會被界定為「寬敞戶」。這項政策的目的是為了更有效地運用珍貴的公共房屋資源。一旦被列為寬敞戶,房屋署有權要求你們調遷至一個面積較小,但符合家庭人數標準的單位。

轉名後影響試算:評估新租金及調遷風險

在正式成為新戶主後,建議你主動為家庭狀況做一次初步評估。你可以計算一下現時所有家庭成員的每月總收入,並對照房委會最新的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表,看看是否會觸及繳交額外租金的水平。同時,你也可以了解自己所住單位的內部樓面面積,再除以現居人數,評估成為「寬敞戶」的風險。提前做好準備,能讓你對未來的租金開支和居住安排有更清晰的預算和規劃。

公屋戶主去世轉名常見問題 (FAQ)

處理公屋戶主去世轉名的過程中,你可能會遇到不少疑問。我們整理了四個最常見的問題,希望可以為你提供清晰的解答,讓你對整個程序有更充分的準備。

Q1. 如果子女申請轉名失敗會怎樣?

這確實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如果子女申請「公屋戶主去世轉名」失敗,房屋署會向現時居住在單位內的家庭成員發出「遷出通知書」。

申請失敗的主要原因,通常是申請人未能通過「全面經濟狀況審查」(即入息或資產超出上限),或者未能通過「住宅物業權審查」(即在香港持有住宅物業)。收到通知書後,住戶需要在指定期限內遷出單位。有實際困難的家庭可以申請「暫准居住證」,獲得短暫的臨時居所,但這個安排有時間限制,目的是給予住戶時間另覓居所。如果你對審批結果有異議,可以在收到通知書後的指定期限內提出上訴。

Q2. 整個轉名申請過程需時多久?

整個申請過程沒有一個固定的時間表。處理時間的長短,會受到多個因素影響,例如個案的複雜程度、遞交的文件是否齊全,還有房屋署的審批進度。

一般來說,由遞交申請表格到收到最終結果,整個過程可能需要數個月。如果申請資料有遺漏,或者房屋署需要安排家訪核實資料,時間就會相應延長。所以,想加快進度,最好的方法是在遞交申請前,仔細核對所有文件都已準備妥當。

Q3. 持有海外物業會影響轉名資格嗎?

這個問題需要從兩個層面理解。首先,房屋署的「住宅物業權審查」主要針對申請人是否在香港境內持有住宅物業。所以,單純持有海外物業,並不會直接導致你不符合這項審查。

但是,重點在於第二層的「全面經濟狀況審查」。你持有的海外物業,其價值必須如實申報,並會被計算在家庭總資產淨值之內。如果海外物業的價值,加上你其他的資產總和,超出了房委會訂立的資產上限,你的轉名申請一樣會被拒絕。因此,準確申報所有海內外資產是十分重要的。

Q4. 辦理戶主過身轉名,最重要的第一步是什麼?

辦理戶主去世後轉名事宜,最重要和最緊急的第一步,是帶備戶主的死亡證明文件,立即前往所屬屋邨的辦事處,正式通知職員有關戶主已離世的消息。

這一步非常關鍵,因為這是啟動整個轉名程序的正式起點。屋邨辦事處的職員在收到通知後,會根據你的家庭情況,提供初步的指引,並給你索取指定的申請表格和所需文件清單。及早通報,可以確保你不會錯過任何重要的程序或時限,讓後續的申請流程更加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