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於2025年宣布暫停壓力測試,消息一出,不少準買家以為上車門檻大降。然而,對於需要申請二按(第二按揭)以達成高成數按揭的買家而言,這項政策轉變並非簡單的「減辣」。銀行在審批時,依然採用極為嚴謹的「供款與入息比率」(DTI)作為核心標準,尤其在計算二按部分時,更會採用其未來最高利率作評估,令實際門檻可能比想像中更高。
究竟在壓力測試暫停後,二按的DTI實質如何計算?申請前有哪些「先甜後苦」的利率陷阱及轉按困難必須正視?單人或與伴侶聯名申請,入息又應如何合併計算才能順利過關?本文將為您提供2025年最完整的二按DTI實戰攻略,由最新審批標準、單人及兩人入息計算實例,到拆解四大常見陷阱,一步步助您釐清所有疑慮,精明規劃置業及「甩二按」之路。
【2025最新政策】壓力測試暫停,現行銀行審批標準解構
談及置業上會,二按壓力測試向來是準買家必須跨過的門檻。但自2025年起,遊戲規則出現了重大變化,金管局正式宣布暫停這項實施多年的措施。這是否代表上車從此暢通無阻?讓我們一起深入解構現行的審批標準,看看箇中細節。
金管局暫停壓力測試的背景與影響
為何暫停?與環球利率週期的關係
這次政策轉變並非憑空而來。金管局的主要考量,是基於環球利率週期的變化。自2022年起,美國聯儲局為應對通脹展開了急進的加息週期,香港亦步亦趨。壓力測試作為一項逆週期措施,原意是在低息環境下,模擬加息情景,確保業主有足夠的還款能力。來到2025年,市場普遍預期加息週期已步入尾聲,甚至有機會掉頭減息。在利率已處於高位的情況下,未來進一步大幅上升的風險降低,因此金管局認為,再額外增加假設性的加息壓力,已無太大必要。
新政策適用於何時簽訂的物業合約?
這個新政策並非適用於所有按揭申請。根據金管局的指引,暫停壓力測試的安排,只適用於在2025年2月28日或之後簽訂臨時買賣合約的物業交易。換言之,假如您的臨約是在此日期前簽訂,即使按揭申請在之後才遞交,銀行理論上仍需按舊有規定進行壓力測試。
現行核心審批標準:供款與入息比率 (DTI) 詳解
壓力測試暫停後,銀行審批按揭的核心指標,回歸到「供款與入息比率」(Debt-to-Income Ratio, DTI)。這是一個相對直接的計算,用以衡量您每月所有債務供款(包括新申請的按揭)佔您每月總入息的百分比。
首次置業及自住物業的DTI上限 (50%)
對於首次置業的申請人,並且購入物業是用作自住,金管局規定的DTI上限為50%。舉個例,如果您的每月總入息為$60,000,您每月包括按揭在內的所有債務總供款,就不能超過$30,000。銀行會根據這個上限,去計算出您可以負擔的最高貸款額。
非首次置業或涉及擔保人的DTI收緊標準 (40%)
如果申請人並非首次置業(即本身已持有或擔保其他按揭物業),或者在申請按揭時需要加入擔保人,DTI的審批標準就會收緊至40%。這亦是進行壓力測試兩人申請時需要特別留意的部分。例如,一對情侶聯名買樓,即使合併入息後足以通過50%的DTI,但若其中一方本身已是家人物業的擔保人,整個申請的DTI上限便會自動降至40%,直接影響最終的貸款額。
新舊制度對比:為何仍要理解已暫停的壓力測試?
銀行風險評估思維不變:DTI計算中的「壓力」元素
雖然官方的壓力測試已經暫停,但這並不代表銀行會完全無視利率波動的風險。銀行的風險評估思維其實沒有改變,它們的內部審批模型,依然會考慮申請人的財政穩健度及對利率變化的承受能力。尤其在審批二按申請時,銀行在計算DTI時,仍會採用二按未來息率最高的部分來計算每月供款,這本身已是一種內含的「壓力」評估。
利用舊壓測框架,評估個人在逆境下的還款能力
對準買家而言,將舊有的壓力測試框架當成一個個人財務的「壓力演習」,是一個非常明智的做法。您可以自行利用舊有的壓力測試2厘假設(即假設現有利率再加2%),計算一下自己的供款會增加多少,以及屆時的DTI會否大幅超出負荷。這能幫助您更客觀地評估自己在經濟逆境或利率回升時的還款能力,為自己建立一個更穩健的安全網,避免因過度借貸而陷入財困。
二按核心概念:釐清一按、二按與壓力測試關係
要真正掌握二按壓力測試的計算方式,我們首先需要釐清幾個基本概念。很多人對一按、二按和壓力測試的關係感到混亂,但其實它們環環相扣。理解它們各自的角色和互動方式,是您作出明智財務決策的第一步。
何謂二按(第二按揭)?
二按的定義與常見應用場景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二按(第二按揭)是在物業已有一份按揭(即「一按」)的基礎上,向另一家貸款機構申請的第二份按揭貸款。它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總貸款額,讓買家可以用較少的首期資金上車。這種情況最常見於購買新盤,發展商為了促銷,會提供高成數按揭計劃,當中就包含了二按部分。
二按提供者:發展商關聯財務公司 vs. 私人財務公司
提供二按的機構通常不是銀行。市場上的二按主要來自兩大源頭:第一是發展商旗下的關聯財務公司,它們專門為購買自家樓盤的買家服務;第二是獨立的私人財務公司,它們的業務範圍更廣,但審批和條款可能更多樣化。兩者的共通點是,它們都不受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嚴格監管,因此可以提供銀行無法批出的高成數貸款。
一按(第一按揭)的基礎角色
金管局對銀行一按的成數限制
一按(第一按揭)是整個按揭結構的基石,它是由銀行批出的第一筆貸款。銀行受到金管局的嚴格規管,對於按揭成數有明確上限。例如,價值1,750萬至3,000萬港元的物業,銀行最多只能批出樓價六成的按揭。正因為有這個限制,才衍生了二按的需求,用來填補首期與銀行貸款之間的資金缺口。
申請二按為何必須獲一按銀行同意?
這是一個絕對不能忽視的關鍵。因為物業的第一抵押權屬於提供一按的銀行,所以在物業上增加任何額外的按揭(如二按),都必須先獲得一按銀行的書面同意。如果未經同意私下申請二按,便會違反一按的合約條款。銀行一旦發現,有權要求您立即全數清還貸款(俗稱Call Loan),後果非常嚴重。
壓力測試的本質:評估還款能力的風險工具
壓力測試的歷史:應對樓市風險的逆周期措施
壓力測試並不是為了為難申請人而設的。它是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金管局為穩定銀行體系而推出的一項「逆周期措施」。它的設計初衷,是確保借款人在利率上升的逆境下,依然有足夠能力應付每月供款,避免出現大規模斷供潮而衝擊金融系統。
「假設加息」概念如何助您作個人財務風險評估
壓力測試的核心,就是一個「假設加息」的情景模擬。銀行會假設現行利率上升(政策暫停前,標準是壓力測試2厘,即加息2%),然後計算您在加息後,每月總供款佔總入息的比率是否仍在安全水平。雖然這項監管要求現已暫停,但這個概念本身是一個極佳的個人財務風險評估工具。不論是單人申請,還是進行壓力測試兩人合併計算,您都可以利用這個框架,評估一下家庭在利率上升時的財政抗壓能力,為未來做好準備。
實戰演算:二按DTI計算完整步驟(附單人及兩人案例)
暫停了傳統的壓力測試,不代表銀行會放寬審批,計算二按壓力測試的核心邏輯其實轉移到供款與入息比率(DTI)的審核上。要精準預算您的借貸能力,關鍵在於掌握銀行如何評估您的「入息」與「負債」。以下我們將會一步步拆解,由準備資料到實際計算,讓您完全掌握整個流程。
計算前準備:準確計算總入息與總債務
在按下計算機之前,最重要的一步是準備好所有財務數字,因為準確的輸入才能得出有參考價值的結果。這一步等於是模擬銀行審批,預先檢視自己的財務狀況。
如何計算銀行認可的「每月總入息」?
銀行計算入息的方法,並非簡單地將所有收入相加。他們有一套嚴謹的標準,用以評估收入的穩定性與持續性,確保您具備長期的還款能力。
固定與非固定收入(薪金、佣金、花紅)的處理
對於擁有固定月薪的申請人,計算方式最為直接。銀行通常會要求您提供最近三個月的糧單及銀行月結單,並以這三個月的平均薪金作為您的每月入息。至於非固定的收入,例如佣金或年終花紅,銀行的處理會比較審慎。一般會要求您提供最少六個月至一年的收入證明,然後計算其平均數,再按收入的穩定性打上一個折扣(例如七至八折),才會計入您的總入息。
聯名申請的入息合併計算方式
如果以個人名義申請,入息可能不夠通過審批,這時候可以考慮聯名申請。在處理壓力測試兩人或以上的申請時,銀行會將所有申請人的認可入息直接相加,作為計算DTI的基礎。例如,申請人A的月入是30,000元,申請人B的月入是25,000元,那麼合併計算的總入息就是55,000元。這種方式可以顯著提高總入息水平,讓原本不達標的申請變得可行。
資產水平與租金收入的計算方式
如果您持有物業並正在出租,租金收入也可以計入總入息。銀行普遍會將租約上訂明的租金,乘以六至七成,作為您的認可租金收入。這個折扣是為了預留單位空置期或維修開支等潛在成本。此外,雖然龐大的資產(如現金、股票)不能直接當作入息,但在審批過程中,可以作為還款能力的輔助證明,增加銀行批核的信心。
H44: 盤點所有債務(信用卡、私貸、分期付款)及其影響
計算入息的同時,您必須誠實地盤點所有個人債務。這包括信用卡結欠、私人貸款、汽車貸款、學生貸款,甚至任何正在進行的商品分期付款。銀行會將這些債務的每月還款額,全部加總,然後計入您DTI中的「供款」部分。任何未申報的債務,都會在查閱信貸報告時表露無遺,因此清晰整理所有債務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DTI 計算步驟化詳解:以800萬物業為例
理論講完,我們用一個實際案例來演練一次。假設您看中一個價值800萬的單位,打算承造六成一按(480萬)及兩成二按(160萬),總貸款額為640萬。
步驟一:計算一按部分的每月供款
首先計算由銀行提供的一按部分。
– 貸款額:HK$4,800,000
– 按揭利率:假設為 4.125% (P-2%)
– 還款年期:30年
根據按揭計算機,一按部分的每月供款大約是 HK$23,235。
步驟二:計算二按部分的每月供款(關鍵:採用未來最高利率)
這是整個計算中最關鍵,也是最多人忽略的地方。即使壓力測試 2 已暫停,銀行在計算二按部分的供款時,依然會採用二按合約中「未來最高」的利率作基準,而不是首兩年的低息優惠利率。
– 貸款額:HK$1,600,000
– 還款年期:25年
– 計算用利率:假設二按「先甜後苦」,首2年利率為3.5%,但第3年起會跳升至 P+1% (即7.125%)。銀行會以後者,即 7.125% 來計算您的還款能力。
基於7.125%的利率,二按部分的每月供款大約是 HK$11,500。
步驟三:合併總供款,確保不超出DTI上限
現在,將一按與二按的每月供款相加,得出您的每月總供款。
– 總供款:HK$23,235 (一按) + HK$11,500 (二按) = HK$34,735
假設您是首次置業,DTI上限為50%。您的最低入息要求便是:
– 最低月入要求:HK$34,735 / 50% = HK$69,470
因此,您(或您與聯名申請人)的每月總入息需要達到至少 HK$69,470,才能順利通過審批。
善用DTI計算:規劃您的「甩二按」安全路線圖
了解如何計算DTI,不單是為了成功申請二按,更是為了規劃未來如何「甩二按」。
透過精確計算,預測「甩二按」前需達到的財務目標
「甩二按」的目標,是在二按低息優惠期結束前,將整筆貸款(一按及二按的餘額)轉按至傳統銀行,以享受較低的利率。要成功轉按,您的總貸款額必須符合銀行的按揭成數要求(例如不多於當時物業估值的六成)。透過上述的DTI計算,您可以預先設定一個清晰的財務目標:例如,在未來兩年內,您的家庭總收入需要提升多少,或者您需要償還多少本金,才能在轉按時,單靠銀行一按便能覆蓋剩餘的總貸款額,從而順利逃離二按的高息期。
二按四大潛在陷阱:申請前必須正視的風險
很多人以為二按是解決首期不足的靈丹妙藥,特別在二按壓力測試計算變得相對簡單後,更容易忽略其背後的風險。實際上,二按就像一把雙面刃,雖然能助您即時上車,但當中暗藏的四個陷阱,隨時可能讓您未來的財務規劃陷入困境。在簽署文件之前,讓我們像朋友一樣,一起看清這些潛在的風險。
風險一:利率結構(「先甜後苦」的蜜月期)
首兩至三年的低息優惠期詳解
發展商或財務公司提供的二按計劃,最吸引人的地方,莫過於首兩至三年的低息「蜜月期」。在這段期間,二按的利率可能與銀行一按相若,甚至更低,營造出還款非常輕鬆的假象。這個設計主要是為了降低買家初期的入市門檻,讓供款數字看起來更「划算」,吸引買家選用。
優惠期結束後利率如何大幅飆升(可高達P+)
真正的考驗在蜜月期結束後才開始。踏入第三或第四年,二按利率會大幅跳升至一個預設的較高水平,常見的計算方式是P+(最優惠利率加某個百分比),實際年利率隨時可達5厘至6厘,甚至更高。這個加幅遠超於以往壓力測試 2厘的假設,令您的每月供款額突然倍增,財務壓力也會隨之急劇上升。
還款年期較短如何加劇每月還款壓力
另一個加劇還款壓力的因素,是二按的還款年期通常較短。銀行一按最長可達30年,但是二按的還款期普遍最長只有25年,甚至更短。較短的年期意味著即使在利率相同的情況下,每月的還款本金部分已經更高。當蜜月期結束,利率飆升,再加上較短的還款期,兩者疊加起來的效果,會令您的每月供款負擔變得非常沉重。
風險二:轉按困難(「甩二按」的隱藏門檻)
為何總貸款額過高導致轉按至銀行難度大增?
當二按的高息期來臨,最理想的做法自然是將整筆貸款(一按加二按)轉按至銀行,享受較低的利率,這就是俗稱的「甩二按」。但是,這一步操作的門檻非常高。因為銀行審批轉按時,仍然需要遵守金管局的按揭成數限制。假如您當初借足八成或九成按揭,您的總貸款額遠高於銀行正常的六成上限。不論是單人申請,或是進行壓力測試兩人合併計算,結果都一樣。所以,您幾乎不可能在短期內將高成數的總貸款,直接轉按至傳統銀行。
案例分析:物業需升值多少才能成功「甩二按」?
舉一個簡單例子:假設您購入一個800萬的物業,承造了銀行六成一按(480萬)及發展商兩成二按(160萬),總貸款額為640萬。三年後,假設貸款餘額還剩下約600萬。您想將這600萬轉按至銀行,銀行最高只能批出估值的六成。這代表您的物業估價,需要由原來的800萬,升值至最少1,000萬(1,000萬 x 60% = 600萬),您才有機會成功「甩二按」。要在短短兩、三年間樓價有如此可觀的升幅,並非必然。
風險三:審批不透明與違約風險
財務公司的「配額制」如何影響申請結果?
與銀行的標準化審批不同,財務公司的審批準則相對不透明。坊間有指部分財務公司設有「配額制」,即是為同一個樓盤的二按申請設定了總貸款上限。這意味著即使您的財務狀況完全符合要求,但如果申請時配額已用盡,您的申請也可能被拒絕。這種不確定性會打亂您的置業預算。
未經一按銀行同意申請二按的後果(Call Loan風險)
這是二按中最嚴重的風險。所有正規的二按申請,都必須先取得一按銀行的書面同意。如果您繞過銀行,私下向財務公司申請二按,便已構成違約。一按銀行有權要求您立即全數清還所有按揭貸款(俗稱Call Loan)。面對突如其來的巨額還款要求,業主通常難以應付,最終可能需要被逼賣樓。
土地註冊處「電子提示」如何杜絕隱瞞二按
自2017年起,土地註冊處已推出「電子提示」服務。只要物業有新的按揭或押記文件進行註冊,系統便會自動通知相關的一按銀行。在這個機制下,業主基本上已無法像以往一樣,在一按銀行不知情下悄悄地申請二按。所以,千萬不要試圖隱瞞。
風險四:對物業價值的影響
二按紀錄會否影響未來買家承造按揭?
物業的按揭紀錄會在土地註冊處公開存檔。當您未來出售物業時,如果有二按紀錄,下一位買家及其承造按揭的銀行都會看到。這個紀錄有機會被解讀為前業主曾面臨財務壓力,需要額外借貸。部分較審慎的銀行,可能會因此對物業的估價更為保守,或者對新買家的審批更嚴格,這或會間接影響物業的議價能力和轉售速度。
「甩二按」終極目標:由申請第一天起開始規劃
選擇二按,很多時是為了跨越首期的門檻,它本身是一個財務工具,而非長遠的負擔。因此,從您簽署二按合約的第一天起,終極目標就應該非常清晰:在低息優惠期結束前,順利「甩二按」,將所有貸款整合回傳統銀行的一按。雖然二按壓力測試的官方規定已經暫停,但規劃這條退場路線時,評估還款壓力的思維依然非常關鍵。一個周詳的計劃,能助您避免墮入高息陷阱,真正掌握財務主導權。
您的個人化二按退場策略
要成功「甩二按」,並非單靠運氣或等待樓價上升,而是需要一套為您度身訂造的退場策略。這個策略的核心,是清晰了解您的財務現況與目標之間的差距,並且按部就班地縮短這個距離。以下幾個步驟,將構成您個人化退場策略的藍圖。
將DTI計算結果作為您退場計劃的起點
您的退場計劃,應由一份精確的供款與入息比率(DTI)計算開始。您需要計算兩個數字:第一,是您目前「一按+二按」的總供款佔入息的比例;第二,是當您成功轉按後,新一按的預計供款將佔入息的比例。銀行的目標是確保您轉按後的DTI不高於50%。這個計算結果,能讓您清楚知道,為了達到銀行的門檻,您的收入需要提升多少,或者總貸款額需要降低多少。
設定明確財務目標:在低息期結束前,總貸款額需降至哪個水平?
「甩二按」的最大挑戰,在於總貸款額通常超出了銀行的按揭成數上限。因此,您的核心財務目標,就是在低息期結束前,透過儲蓄還款或等待物業升值,將總貸款額降低至銀行可接受的水平。一個明確的計算方式是:將兩年後物業的預估市值乘以銀行當時的最高按揭成數(例如60%),得出的數字就是您的目標貸款額。您需要確保屆時的未償還總貸款額,低於這個數字。
二按週期行動清單(24個月倒數計劃)
將「甩二按」的目標分拆成一個為期24個月的行動清單,能讓整個過程更有預算和效率。您可以將低息優惠期視為一個倒數時鐘,按階段完成特定任務。
第1-12個月:優化信貸紀錄、減少非按揭債務
計劃的前半段是鞏固財務基礎的黃金時期。您應集中處理所有非按揭的債務,例如清還信用卡結欠或私人分期貸款。這些舉動能直接改善您的信貸評級(TU),並且降低您在申請轉按時的DTI。對於聯名借款人,這一步尤其重要。在規劃壓力測試兩人共同的財務狀況時,任何一方的額外債務都會影響最終的審批結果。
第13-20個月:密切追蹤物業估價與市場利率走勢
進入計劃的下半場,您需要開始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定期透過不同銀行的網上估價系統,了解自己物業的市值變化,這直接關係到您能否成功轉按。同時,留意市場利率的走勢,因為這會影響您未來轉按時的供款額。掌握這些資訊,有助您判斷最佳的轉按時機。
第21-24個月:接觸銀行,啟動轉按前期諮詢與申請
切勿等到最後一刻才行動。在距離低息期結束約三至四個月前,就應該開始接觸不同銀行,進行轉按的前期諮詢。您可以向銀行提供您的財務資料,獲取初步的批核評估。這讓您有充足時間比較不同銀行的方案,並且在遇到問題時(例如估價不足),仍有時間作出應對。
最壞情況應對預案:當無法順利「甩二按」時
即使計劃周詳,市場變化亦可能帶來挑戰。假如在低息期結束時,因樓價下跌或自身財務狀況改變而無法順利轉按,預先準備應對方案,能讓您處變不驚。
評估其他融資方案(如私人貸款)的可行性
如果距離成功轉按只差一步(例如總貸款額僅略高於銀行上限),您可以評估申請一筆私人貸款的可行性。利用這筆資金,先償還部分二按本金,將總貸款額降至目標水平,然後再向銀行申請轉按。這個方案的成本較高,需要仔細計算私人貸款的利息支出是否划算。
考慮出售物業的利弊與時機
在極端情況下,如果預見未來無法負擔二按的高息供款,而市場上又沒有合適的轉按方案,出售物業或許是終止虧損的理性選擇。作出這個決定前,必須全面評估相關的交易成本(如印花稅、代理佣金),並分析當時的市場環境,權衡利弊後再作定奪。
二按申請流程、文件及費用一覽
了解二按的運作模式後,下一步自然是關心實際的申請細節。申請二按的過程、所需文件和相關費用,會因為二按提供者的不同而有很大分別。我們將發展商二按和財務公司二按分開解說,讓你對整個流程有更清晰的掌握。
發展商二按 vs. 財務公司二按申請流程
這兩種二按的申請路徑截然不同,事前了解清楚,有助你規劃好整個置業預算和時間表。
發展商二按的標準申請步驟
發展商二按的流程相對規範,因為它必須與銀行的一按申請同步進行。整個過程像一個團隊合作,每一步都環環相扣。
首先,你需要向發展商表明申請二按的意向。然後,你會向指定的一按銀行提交按揭申請。這一步是關鍵,銀行在審批一按時,會將你未來二按的供款一併納入計算,去評估你的供款與入息比率(DTI)。雖然金管局已暫停壓力測試,但銀行的風險評估邏輯不變,依然會用類似舊有二按壓力測試的思維,審視你在利率變動下的還款能力。
當一按銀行確認你的總還款能力符合要求,並且批出一按後,會發出一封正式的同意信。你拿著這份關鍵的同意文件,才能正式向發展商關聯的財務公司遞交二按申請。整個過程確保了合法合規,一按銀行從始至終都知情並同意。
財務公司二按的申請流程與注意事項
相比之下,直接向市場上的財務公司申請二按,流程可能快得多,有些甚至標榜即日批核。你只需要直接聯絡財務公司,提交所需文件,它們便會進行內部審批。
這裡最大的注意事項是,你必須再三確認,該財務公司會否主動為你尋求一按銀行的同意。如果對方跳過這一步,或者暗示你無需通知銀行,這就是一個極大的警號。私下承造未經同意的二按,會直接違反你與一按銀行的合約,銀行有權要求你立即清還所有貸款(俗稱Call Loan),後果可以非常嚴重。所以,申請過程的便捷,絕對不能以犧牲合規性為代價。
申請所需文件清單
無論申請哪一種二按,準備一套完整的文件都是必須的。這就像準備個人履歷一樣,讓貸款機構了解你的財務背景。特別是進行壓力測試兩人聯名申請時,雙方都需要各自準備一份。
身份證明與信貸報告(TE)
這是最基本的文件組合。你需要提供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副本。同時,貸款機構會要求你授權查閱你的環聯(TransUnion)信貸報告,俗稱TE報告。這份報告詳列了你所有的信貸紀錄,包括信用卡數、私人貸款等,是評估你信貸健康度的重要依據。
入息證明(糧單、稅單、銀行月結單)
這是證明你還款能力的核心文件。一般而言,固定收入人士需要提供最近三個月的糧單、銀行月結單,以及最新的稅務局評稅通知書(稅單)。如果你的收入來源不穩定,例如以佣金或花紅為主,貸款機構或會要求你提供更長時間,例如六個月至一年的入息證明,用以計算一個較穩定的平均收入。
物業文件與臨時買賣合約
你需要提供打算用作抵押的物業相關文件。如果是一手新盤,需要出示臨時買賣合約。如果是現有物業加按,則需要提供樓契等證明文件。這些文件用以確認物業的業權和基本資料。
相關費用與成本
除了貸款利息,申請二按的過程中還會涉及一些額外費用。清楚了解這些成本,才能準確計算總開支。
律師費由誰承擔?
一個大家都很關心的問題是律師費。處理二按的按揭契及相關法律文件,都會產生律師費。不論是發展商二按還是財務公司二按,這筆費用通常都由借款人,也就是買家你本人承擔。即使是經由發展商指定的律師樓處理,費用依然是由你支付。
是否有申請手續費或其他隱藏收費?
部分財務公司在處理二按申請時,可能會收取一筆申請手續費或評估費。在正式提交申請前,你應該主動問清楚,這筆費用是否不論批核結果成功與否,都不會退還。同時,也要仔細閱讀貸款合約的條款,留意有沒有其他隱藏收費,例如提早還款的罰息條款等,確保自己對所有潛在成本都心中有數。
二按以外選擇:與按揭保險計劃全面比較
當首期資金有限,又想購入心儀物業時,除了考慮二按,其實市場上還有一個更主流、風險更低的高成數按揭方案,就是由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HKMC)推出的按揭保險計劃。這兩個方案都能幫助您達成超越金管局規定的按揭成數,但它們的運作原理、成本結構和風險程度截然不同。接下來,讓我們為您全面比較,助您看清哪一個選擇更適合自己的財務狀況。
按揭保險計劃如何達成高成數按揭
按揭保險並不是直接向您借錢,而是一種為銀行提供的保險。當您向銀行申請按揭保險時,等於是邀請按揭證券公司為您向銀行「擔保」超出常規成數的貸款部分。因為有了這份保險,銀行承擔的風險降低了,所以便願意批出更高成數的按揭貸款,例如八成甚至九成。整個貸款由始至終都由銀行提供,您只需要向銀行供款,而按揭保險的費用則以「保費」形式支付。
適用樓價與最高按揭成數
按揭保險計劃主要為中小型物業的首次置業人士而設,其適用的樓價與按揭成數有明確規定。一般來說,價值1,000萬港元或以下的物業,首次置業人士最高可申請九成按揭。對於1,000萬港元以上至1,125萬港元以下的物業,最高按揭成數則為八成。這些清晰的指引讓準買家能夠在睇樓前,已能準確評估自己的借貸能力。
保費計算方式與豁免壓測安排
使用按揭保險的代價是需要支付一筆保費,保費的多少取決於貸款額、按揭成數和還款年期。您可以選擇一筆過支付,也可以將保費加借入按揭貸款中,分期攤還,後者是較常見的做法。在金管局暫停壓力測試前,按揭保險計劃提供一個彈性安排:如果申請人的入息未能通過壓力測試,可以選擇支付額外約15%的保費,以豁免壓力測試的要求,只需符合基本的供款與入息比率即可。這個安排曾幫助不少入息處於臨界點的買家成功上會。
二按 vs. 按揭保險:優劣對比分析
了解完按揭保險的基本操作後,現在是時候將它與二按並列,進行一次全方位的優劣對比。我們會從利率、還款年期、審批、總成本及風險五個核心維度出發,讓您一眼看清兩者的根本差異。
比較維度:利率、還款年期、審批嚴格度、總成本、風險程度
-
利率:這是兩者最顯著的分別。按揭保險讓您整筆貸款(例如九成)都能享受銀行的低按揭利率(P按或H按)。相反,二按是一個混合利率結構:一按部分是銀行低息,但二按部分的利率極高,尤其在首兩至三年的「蜜月期」過後,利率會大幅抽升,長遠利息支出驚人。
-
還款年期:按揭保險的整筆貸款還款期最長可達30年。二按的一按部分雖然可長達30年,但二按部分的還款期通常較短,最長可能只有25年甚至更短,這直接增加了每月的總供款壓力。
-
審批嚴格度:按揭保險的審批由銀行及按揭證券公司負責,標準清晰透明,與一般銀行按揭審批無異。二按的審批則較複雜,即使財務公司本身的審批看似寬鬆,但提供一按的銀行在計算供款能力時,仍需進行嚴謹的二按壓力測試,而且會採用二按未來最高的利率作計算基準,導致入息要求大幅提高。不論是單人或壓力測試兩人申請,這個計算方式都極為嚴格。
-
總成本:按揭保險的主要額外成本是按揭保費,雖然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但通常可以分攤在貸款中。二按的表面成本看似較低,因沒有保費,但其高昂的利息支出,在數年內累積的總成本,幾乎肯定會遠遠超過按揭保費的金額。
-
風險程度:按揭保險是一個受嚴格規管的標準化產品,利率跟隨市場,風險較為可控。二按則隱藏著「利率斷崖」的巨大風險,一旦低息期結束而又未能成功轉按(俗稱「甩二按」),業主便會被高息鎖死,財務狀況可能陷入困境。整體而言,按揭保險的風險遠低於二按。
關於二按壓力測試的常見問題 (FAQ)
談到二按壓力測試,即使政策有所變動,大家心中總有不少疑問。這裡我們整理了幾個最常見的問題,希望用最直接的方式,為你一次過解答清楚。
Q1: 既然壓力測試已暫停,我是否完全無需理會舊有計算方法?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雖然金管局已暫停硬性的壓力測試要求,但不代表可以完全忽略其背後的風險評估邏輯。銀行在審批貸款時,核心目標從未改變,就是要確保你有足夠的還款能力。
所以,銀行內部評估你的供款與入息比率(DTI)時,依然會審慎考慮利率上升的可能性。換句話說,那套「假設加息」的思維模式,仍然是銀行風險管理的一部分。了解舊有的計算方法,可以幫助你用銀行的角度去評估自己的財務狀況,預計在加息環境下的還款壓力,這對個人財務規劃來說,是一個非常穩健的做法。
Q2: 銀行在計算DTI時,真的會用二按未來最高的利率來計算嗎?
答案是肯定的。銀行計算一按及二按的總供款時,的確會採用二按合約中未來可能出現的最高利率來計算。
原因很簡單,許多二按計劃都有「先甜後苦」的特性,首兩至三年的低息期只是優惠。銀行需要評估的是長遠的還款能力,所以它們必須以最壞的情況,也就是優惠期過後的高利率時期,來作為計算基準。這確保了即使未來利率大幅抽升,你的還款能力依然在可控範圍內。這也是為何計算出來的入息要求,往往比預期中高出不少的關鍵原因。
Q3: 如果我的入息不穩定(如佣金收入),申請二按會否特別困難?
如果你的主要收入來自佣金或花紅等非固定收入,申請過程確實會比較複雜,但並非不可能。
銀行處理這類申請時,一般會要求你提供較長時間的入息證明,例如過去六個月甚至一年的糧單及銀行月結單,用來計算你的平均收入。然後,銀行會因為收入的不穩定性,將計算出來的平均月入打一個折扣,例如七折或八折,再用這個折後收入去計算DTI。所以,你需要有更充裕的收入水平,才能滿足審批要求。
Q4: 我與伴侶聯名申請,入息如何合併計算?有甚麼注意事項?
與伴侶聯名申請,是提升借貸能力的常見方法。計算時,銀行會將兩人的認可入息直接相加,作為家庭總收入來計算DTI。在考慮壓力測試兩人合併計算時,這能顯著提高通過審批的機會。
不過,有幾點需要注意。第一,銀行會同時審查兩人的信貸報告(TE),任何一方的不良紀錄都可能影響整個申請。第二,兩人的所有現有債務,例如私人貸款、信用卡分期等,都會被合併計算在總負債內。最後,聯名物業意味著雙方共同承擔所有債務,法律上需要共同負責。
Q5: 申請過程中,我可否向一按銀行隱瞞自己正申請二按?
絕對不可以,而且現在的機制下也無法隱瞞。自2017年起,土地註冊處設有「電子提示」服務。當你的物業有任何新的押記文件(例如二按)進行註冊時,提供一按的銀行會即時收到通知。
在未經一按銀行同意下申請二按,是嚴重違反按揭合約的行為。銀行一旦發現,有權採取法律行動,最嚴重的後果是要求你立即全數清還一按貸款(俗稱Call Loan),這會讓你陷入極大的財務困境。因此,申請二按必須光明正大,取得一按銀行的書面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