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數唔還會點?」這條問題,或許正困擾著無數在債務邊緣掙扎的人。當初標榜「免TU」、「即時批核」的方便之門,轉眼間變成高息、短還款期、連環追數的無間地獄。一旦斷供,生活隨時陷入被電話轟炸、甚至禍及家人的恐懼之中。
本文將為你徹底剖析「唔還電話數」的嚴重後果,由合法的法律追討程序,到恐嚇滋擾的非法追數手段,逐一拆解;並釐清當中涉及的民事與刑事責任,讓你清楚了解最壞情況。更重要的是,我們將提供實質的自救方案與求助資源,助你走出困局,重掌人生。
拆解「電話數」陷阱:由借款到「唔還電話數」的惡夢循環
許多人好奇電話數唔還會點,但其實整個惡夢循環,早在你接通電話的那一刻就已經開始。要徹底明白唔還電話數的後果,我們必須由頭拆解,看看這些不良財務中介如何一步步設下陷阱,讓你由最初的借款人,慢慢變成被追數網困住的獵物。
第一步:糖衣毒藥式的電話數招徠手法
鎖定目標:專攻急需現金、信貸紀錄不佳的群體
這些電話數中介的目標非常明確,他們專門尋找那些急需現金周轉,而且信貸紀錄(TU)不佳,難以向銀行或大型財務公司申請貸款的人。因為這個群體處於弱勢,所以更容易被看似方便快捷的貸款條件吸引。
宣傳誘餌:「免TU」、「即時批核」的真相
他們的宣傳口號總是充滿誘惑力,例如「免TU」、「無需證明」、「即時批核,現金到手」。事實上,「免TU」往往代表著極高的利息和苛刻條款,用來抵銷他們需要承擔的風險。「即時批核」則是以犧牲你的知情權為代價,讓你沒有足夠時間去細閱及理解合約的魔鬼細節。
轉介模式:中介人如何將你轉介至高息財務公司
很重要的一點是,打電話給你的中介人,通常並非最終的放債人。他們的角色是將你「轉介」給另一間持牌或無牌的高息財務公司。這個模式讓他們可以規避某些法律責任,同時又賺取高昂的轉介費用,而你則被蒙在鼓裡,直接面對條款更差的財務公司。
第二步:充滿壓力的簽約過程與隱藏條款
預先扣底:批核額不等於實收額,扣除高昂「手續費」
當你到達財務公司準備簽約時,第一個陷阱就是「預先扣底」。假設你申請批核了五萬元的貸款,他們會即時以「行政費」或「手續費」等名義扣起一大筆款項,你最終到手的可能只有四萬元甚至更少,但是你的借貸本金依然是按五萬元計算。
場外夾擊:簽約後被攔截強迫支付「中介費」
更惡劣的情況是,當你簽完約、拿到現金離開財務公司後,之前聯絡你的中介人可能會在樓下等你,然後以威嚇的態度強迫你即場支付一筆數千元的現金「中介費」。這筆費用不會有任何單據,讓你啞口無言。
霸王條款:設下不可能完成的還款條件,旨在逼使你違約
合約中的條款更是整個陷阱的核心。它們會設下極度不合理的還款條件,例如極短的還款期、模糊的利息計算方式、以及遲還一分鐘就需要支付巨額罰款等。這些「霸王條款」的目的並不是要你準時還款,而是旨在逼使你違約,從而觸發更多罰款條文。
第三步:一旦唔還電話數,後果不堪設想
超短還款期與高昂罰息:7至10日一期,逾期即罰巨款
與一般私人貸款以月為還款單位不同,電話數的還款期通常是每7日或10日一期。這種超短的還款週期,令還款壓力倍增。只要你逾期一日,甚至只是一小時,他們就會即時加上一筆高昂的罰息,令債務瞬間倍大。
強迫「債冚債」:威逼利誘你借新債還舊債
當你無力償還時,他們不會輕易讓你斷供,反而會「好心」介紹你到另一間關聯的財務公司借一筆新債,用來償還眼前的舊債。這種「債冚債」的操作,只會令你的債務越滾越大,利息支出越來越多,最終陷入一個無法自拔的債務旋渦。
非法追數:由電話轟炸升級至滋擾家人朋友
最後,一旦你徹底無法償還,真正的電話數追數行動便會開始。初階是無間斷的電話轟炸,讓你無法正常工作生活。然後,追數手段會升級,他們會根據你當初提供的資料,致電你的公司、家人、朋友,進行滋擾甚至恐嚇,對你和你身邊的人造成巨大的精神壓力。
電話數唔還會點?釐清民事與刑事責任
「唔還電話數」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僅屬民事糾紛
很多人遇到電話數唔還的問題,第一時間可能會想到報警求助,或者害怕會因此負上刑事責任。但事實上,在香港的法律框架下,絕大部分的債務問題,包括唔還電話數,都只會被視為民事糾紛。
為何警方不受理:釐清民事債務與刑事罪行之別
要理解這個情況,我們需要分清楚民事與刑事的分別。簡單來說,刑事罪行是指危害社會整體利益的行為,例如盜竊或傷人,所以由政府(即警方及律政司)提出檢控。而民事糾紛,則主要涉及個人或公司之間的權利和義務爭議,例如合約糾紛或債務問題。這類糾紛需要由當事人自己(即債主)循民事訴訟程序去解決,所以警方一般不會介入處理。
債主循民事追討的權利與6年訴訟時效
雖然警方不受理,但債主絕對有權透過法律途徑進行電話數追數。他們可以入稟法院,例如金額在$75,000或以下可入稟小額錢債審裁處。不過,這個追討權利並非無限期。根據香港法例第347章《時效條例》,一般的合約或債務糾紛,訴訟時效是6年。這個期限是由債務違約當天(即應還款但未還款的日子)開始計算。如果債主在6年內沒有採取法律行動,之後就會失去透過法庭追討的權利。
在甚麼情況下,「唔還電話數」可能構成刑事欺詐罪?
雖然一般情況下欠債不涉及刑事,但凡事總有例外。如果唔還電話數的行為,從一開始就涉及欺騙成分,情況就完全不同,有可能觸犯刑事法例。
關鍵在於「借款時的意圖」:剖析《盜竊罪條例》第16A條
區分民事欠債和刑事欺詐的關鍵,在於借款人「借款當時的意圖」。根據香港法例《盜竊罪條例》第16A條的欺詐罪,如果一個人透過欺騙手段,不誠實地讓自己或他人獲益,或導致另一方蒙受損失,就可能構成刑事罪行。應用在借貸上,就是看借款人在借錢那一刻,是否已經存心不還。
構成刑事欺詐的關鍵情況:提供虛假資料或借款後惡意逃債
那麼,甚麼行為會被視為有欺詐意圖?以下是一些常見情況。例如,在申請貸款時提供虛假的身份或入息證明,又或者故意隱瞞其他巨額欠債,藉此騙取貸款。另外一個情況是,借款人在成功取得款項後,隨即惡意失聯,例如更換所有聯絡方法或離港,這些行為都足以證明其借款時已存心不良,目的就是為了逃債。
如果「唔還電話數」,你將面臨的合法與非法追數手段
當考慮「電話數唔還」這個決定時,必須清楚了解隨之而來的後果。很多人想知道電話數唔還會點,事實上,債主會透過合法與非法兩種途徑進行追討。一方面,他們有權循法律程序追討欠款。另一方面,許多不良財務公司更傾向使用超越法律界線的手段,對債務人造成巨大壓力。
合法的追數程序:債主可採取的法律行動
即使是電話數,債主依然可以透過民事訴訟途徑追討。整個法律程序有既定步驟,過程公開透明,但每一步都對債務人構成實質的法律及財務壓力。
第一步:發出律師信 (Letter of Demand)
這是法律追討行動的正式開端。債主會委託律師,向你發出一封正式的律師信。信件內容會清楚列明欠款金額、還款限期,並且警告若你未能在限期內清還款項,債主將會採取進一步法律行動。這封信不僅是最後通牒,亦會成為日後呈上法庭的證據之一。
第二步:入稟法院追討欠款
如果在收到律師信後仍然唔還電話數,債主便會正式入稟法院。根據欠款金額的大小,案件會被分配到不同級別的法院處理。例如,港幣七萬五千元或以下的欠款會交由小額錢債審裁處處理。金額更高的則會入稟區域法院甚至高等法院。一旦進入司法程序,你就需要面對訴訟的壓力與時間成本。
第三步:申請強制執行判決(扣押財產、凍結戶口、釘契)
假設法庭最終判決債主勝訴,但你依然無法或拒絕還款,債主可以向法庭申請強制執行判決。這意味著法院會授權執達主任採取具體行動,例如直接從你的銀行戶口扣除款項(凍結戶口)、扣押你名下的財產(如汽車、貴重物品)並進行拍賣,或者針對你持有的物業申請「釘契」(押記令),限制你出售或轉讓該物業。
第四步:申請債務人破產
如果欠款達到一定數額,而債主有理由相信你已無力償還,他們可以採取最嚴厲的法律手段,就是向法院申請你破產。一旦破產令頒布,你的所有資產將由破產管理署接管,用以償還所有債權人。破產的後果非常深遠,會在你的信貸紀錄上留下長達數年的污點,嚴重影響你日後的生活與事業。
非法的追數手段:當滋擾行為超越法律底線
相對於耗時的法律程序,許多電話數公司更常採用非法的電話數追數手段。這些行為旨在透過騷擾與恐嚇,向債務人及其身邊的人施加巨大心理壓力,逼使他們還款。
常見的非法追數行為:貼街招、淋紅油、言語恐嚇
這些是典型且極具滋擾性的非法追數行為。收數人員可能會在你的住所、公司附近張貼印有你個人資料及相片的大字報(俗稱「貼街招」),意圖讓你名譽掃地。更激烈的手段包括到你的住所大門淋紅油、塞鎖匙孔,甚至是透過電話或親身作出言語恐嚇,威脅你與家人的安全。
如何應對非法追數電話及保存證據
面對非法的追數電話或訊息,保持冷靜並系統地保存證據至關重要。你可以記錄下所有來電的時間、對話內容,並且將恐嚇性的訊息截圖保存。如果情況許可,安裝電話錄音應用程式記錄對話,這些都可以成為日後向警方報案或尋求法律協助的有力證據。
追數行為觸犯《侵害人身罪條例》的嚴重後果
切記,淋紅油、刑事毀壞或言語恐嚇等行為,早已超越一般民事債務糾紛的範疇。這些行為已觸犯香港法例第212章《侵害人身罪條例》等刑事法例,屬於嚴重罪行。一經定罪,涉案的收數人員將面臨監禁等刑罰。因此,當你或家人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脅時,應立即報警處理。
債主委託收數公司的連帶法律責任
值得注意的是,債主不能將所有責任推卸給收數公司。根據法律原則,如果債主在委託收數公司時,明知或理應預見對方會使用非法手段追數,但依然放任其行為,那麼債主本人也可能需要為這些非法行為負上連帶的法律責任,包括民事賠償甚至刑事責任。
無力償還電話數的解決出路:求助資源與方案
當發現自己深陷電話數的債務漩渦,面對無止境的利息和追數壓力,最重要是知道解決問題的出口依然存在。處理「電話數唔還」的困局,不能單靠意志,而是需要尋求實際的財務、法律及情緒支援。以下將會介紹幾個正規而且有效的途徑,助你走出困境。
財務上的解決方案
尋求正規財務出路:了解結餘轉戶或債務重組(IVA)的可行性
要處理失控的債務,第一步是回歸正規的財務系統。市面上有兩種主要的方案,可以幫助整合高息債務,減輕還款負擔。
第一種是「結餘轉戶」。這個方案的概念,是由銀行或大型財務公司批出一筆利息較低的新貸款,讓你一次過清還所有高息的電話數及其他欠債。它的好處是將所有債務合併為一,你只需要向單一機構、以較低的固定利息和期數進行還款,令理財更有預算,也避免了利息疊加的惡性循環。這個方案比較適合尚有一定還款能力,信貸紀錄未算太差的人士。
第二種是「個人自願安排」(IVA),通常稱為債務重組。如果你的欠債情況非常嚴重,已經無法申請結餘轉戶,IVA就是一個避免破產的正式法律程序。你需要委託律師或會計師作為代理人,與所有債權人協商一個新的還款方案。方案會根據你的還款能力,重新釐定一個較長的還款期(通常為三至五年)和每月還款額。方案需要得到法庭頒令及大多數債權人同意才能生效。雖然IVA會對你的信貸評級有較長遠的影響,但它能即時停止債權人的法律追討和滋擾,讓你以一個可負擔的方式逐步解決債務。
法律及情緒上的支援
求助有門:香港免費債務輔導機構聯絡清單
處理財務問題的過程漫長而且充滿壓力,特別是面對非法電話數追數手段時,精神上的折磨絕對不容忽視。幸好,香港有多個非牟利機構提供免費、保密而且專業的債務及情緒輔導服務。他們不會借錢給你,但是會為你分析財務狀況、解釋不同債務處理方案的利弊、教你應對追數公司的技巧,並且提供情緒支援。
以下是一些提供免費債務輔導服務的機構:
- 東華三院健康理財家庭輔導中心
- 服務簡介:提供全面的理財教育、債務輔導及情緒支援服務,協助個人及家庭解決財務困擾。
-
查詢熱線:2548 0803
-
明愛向晴軒
- 服務簡介:提供24小時危機熱線及輔導服務,處理範疇廣泛,包括債務、家庭及情緒問題,為受困擾人士提供即時支援。
-
24小時熱線:18288
-
工業福音團契 – 債務及理財輔導服務
- 服務簡介:專為受債務問題困擾的在職人士提供輔導,協助他們制定可行的還款計劃,並處理因債務引起的家庭及工作問題。
- 查詢電話:2729 0287
關於「電話數唔還會點」的常見問題 (FAQ)
當面對電話數唔還的困境,心中自然會浮現許多疑問。以下整理了幾個最常見的問題,希望透過清晰的解答,幫助你更了解自己的處境和權利。
唔還電話數會影響我的信貸評級(TU)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取決於放債人的背景。絕大多數的「電話數」來自不正規或無牌的財務公司,它們並非環聯(TransUnion, TU)的會員。因此,它們沒有權限查閱你的信貸報告,同樣地,它們也無法將你的欠款紀錄上報至信貸資料庫。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唔還電話數,理論上也不會直接影響你的TU評級。
不過,如果該筆貸款來自屬於環聯會員的持牌財務公司,即使它們以電話作招徠,逾期還款或拖欠債務的紀錄就會被上報,直接對你的信貸評級造成負面影響。
家人需要為我孭起電話數的債務嗎?
從法律層面分析,債務是屬於個人的責任。只要你的家人沒有在任何貸款文件上簽署成為擔保人(Guarantor),他們就沒有任何法律責任為你償還債務。換句話說,債權人不能循法律途徑向你的家人追討欠款。
然而,現實中非法電話數的追數手段,往往會透過滋擾家人來施加精神壓力,逼使債務人還款。儘管家人沒有還款義務,但他們可能會因為不堪其擾而承受巨大困擾。
追數公司到我公司騷擾,應該如何處理?
當電話數的追數行為升級至辦公室,情況便相當嚴重。你應該保持冷靜,並採取以下步驟應對:
1. 保障人身安全:切勿與追數人員發生正面衝突或爭執。
2. 通知管理層:立即將情況告知你的上司或公司人事部,讓公司有所準備,並尋求他們的協助。
3. 記錄證據:盡可能記錄追數人員的樣貌、言行、騷擾時間和日期。如果情況許可及安全,可利用手機錄影或尋找同事作證。
4. 報警求助:追數人員的騷擾行為,例如在公司範圍內大聲叫囂、阻礙公司正常運作或作出恐嚇言論,可能已觸犯法例。應立即報警,交由警方處理。
無力償還電話數,申請破產是唯一的出路嗎?
申請破產是一個非常重大的決定,會對個人信貸、事業甚至生活帶來長遠而深遠的影響,它絕對不是唯一的出路,通常是所有方法都無效後的最後一步。
在考慮破產之前,其實還有其他可行的方案。你可以主動尋求專業協助,例如聯絡香港的非牟利債務輔導機構。這些機構會為你分析財務狀況,並提供專業意見。此外,你也可以了解債務重組(IVA)或債務舒緩計劃(DRP)等法律認可的債務解決方案,這些方案旨在讓你於毋須破產的情況下,在一個合理的時間內,以可負擔的方式逐步清還所有欠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