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屋2018終極懶人包】一文看清7大關鍵:由攪珠結果、揀樓攻略到按揭轉售限制

房委會宣佈居屋2018改以市價「五二折」出售,震撼全城。長沙灣凱樂苑「樓王」劈價逾160萬,東涌裕泰苑入場費更低至118萬,令上車希望重燃。面對這項歷史性政策轉變,無論你是準備入表的「無殼蝸牛」,還是手握揀樓機會的幸運兒,是否對全新的申請資格、入息限額、屋苑選擇、按揭財務及轉售限制感到千頭萬緒?本「終極懶人包」為你一文整合由申請程序、攪珠結果、三大屋苑深度分析,到揀樓攻略、按揭預算及禁售期等7大關鍵,助你清晰掌握全局,踏穩上車每一步。

解構歷史性「五二折」:居屋2018全新定價機制如何影響你?

談到居屋2018,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相信就是政府破天荒推出的「五二折」定價。這項政策不單純是折扣上的數字變動,而是整個資助房屋理念的重大革新。它直接影響到居屋2018攪珠結果公佈後,每個家庭在準備居屋2018揀樓時的財務預算與選擇。接下來,我們將會為你深入拆解這個全新定價機制。

從「市價掛鉤」到「負擔能力掛鉤」:政策核心轉變

舊有七折定價機制回顧

在過往很長一段時間,居屋的定價方式是與私人樓宇市場價格直接掛鉤的。房委會會先評估單位的市值,然後再提供一個固定的七折優惠。這個方法雖然清晰,但在樓價持續飆升的環境下,即使打了七折,售價對於不少家庭來說依然是個沉重的負擔,甚至偏離了資助房屋的原意。

全新五二折定價核心理念

居屋2018的定價機制則迎來了根本性的改變。政策的核心理念,是從過往跟隨市價,轉為優先考慮申請家庭的「負擔能力」。簡單來說,政府不再以高昂的市價作為定價基礎,而是改為確保售價與中低收入家庭的實際購買力相稱。這就是「五二折」的由來,標誌著資助房屋政策由「與市價掛鉤」邁向「與負擔能力掛鉤」的新里程。

新舊機制售價實例比較:啟朗苑、凱樂苑減價多少?

政策的轉變,最實際的體現就是樓價的大幅下調。相信大家最關心的,就是實質上到底便宜了多少。

整體平均售價下調幅度分析

在新機制下,居屋2018的三個屋苑,包括啟德啟朗苑、長沙灣凱樂苑及東涌裕泰苑,整體平均售價下調了約26%。這個減幅相當可觀,直接降低了上車的門檻,讓更多家庭有機會實現置業夢。

長沙灣凱樂苑「樓王」減價162萬實例

以當時最矚目的市區項目長沙灣凱樂苑為例,其條件最佳的「樓王」單位,在舊有的七折機制下原售價高達630萬。但在全新的五二折定價下,售價調整為468萬,減價金額足足達到162萬元。這個數字的差距,足以讓一個家庭的財務壓力得到極大緩解。

啟德啟朗苑「樓王」減價125萬實例

另一個備受追捧的市區盤,啟德啟朗苑的情況也相當類似。其「樓王」單位的售價,由原先的488萬減至363萬,減幅高達125萬元。這些實例清晰地展示了新定價機制為市民帶來的直接好處,令居屋回歸其可負擔的本質。

我有資格申請嗎?居屋2018綠表白表入息及資產限額一覽

萬眾期待的居屋2018,其吸引的售價確實令人心動。在幻想居屋2018揀樓的美好畫面之前,最關鍵的第一步,是確認自己是否符合申請資格。申請主要分為「綠表」和「白表」兩大類別,兩者的要求截然不同,我們一起來清晰地了解一下。

綠表申請資格詳解

誰是合資格綠表申請者?(公屋住戶及輪候者)

綠表資格主要是為現時正享用或即將享用公營房屋資源的人士而設。如果你屬於以下任何一個類別,你就可以用綠表資格申請:

  • 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轄下公共租住房屋(公屋)的住戶。
  • 香港房屋協會(房協)轄下甲類出租屋邨的住戶。
  • 持有由房屋署或市區重建局發出有效《綠表資格證明書-只適用於出售居者有其屋計劃單位》的人士。
  • 持有由房屋署簽發有效《保證書》的房屋署屋宇事務助理職系人員。
  • 已通過詳細資格審查,並將於指定時間內獲編配公屋的「公屋輪候冊」申請者。

白表申請資格詳解

如果你不屬於上述任何綠表類別,就需要循白表途徑申請。白表申請者需要符合特定的入息、資產,以及物業持有權限制。

家庭及單人申請入息限額

申請者的入息是房委會審核的重要一環。居屋2018的入息限額如下:

  • 單人申請者:每月入息限額為28,500港元。
  • 2人或以上家庭申請者:家庭每月總入息限額為57,000港元。

在計算入息時,可以扣除法定的強積金或公積金供款。

家庭及單人申請資產限額

除了入息,申請者擁有的總資產淨值也不能超過上限。資產包括存款、股票、車輛及物業等。

  • 單人申請者:資產限額為98萬港元。
  • 2人或以上家庭申請者:家庭總資產限額為196萬港元。

「無殼蝸牛」條款:不得持有任何香港住宅物業

這是白表申請的一項硬性規定。由申請截止日期前的24個月起,直到簽署買賣協議購買居屋單位為止,所有名列申請表上的申請者及家庭成員,都不能以任何形式(例如個人或聯名)擁有或與他人共同擁有任何香港住宅物業的權益。簡單來說,你必須是真正的「無殼蝸牛」,才能符合資格。這項規定確保了居屋資源能真正幫助到有置業需要的人士,讓他們有機會在公布居屋2018攪珠結果後,實現上車夢想。

【行動指南】居屋2018申請、攪珠及揀樓全流程

想成功申請居屋2018,整個過程就好似一場需要精心策劃的挑戰,由遞交申請表、等待攪珠結果,到最後的揀樓程序,每一步都環環相扣。了解清楚整個時間線和流程,是成功上車的第一步。以下為你整理了完整的行動指南,讓你清晰掌握每個關鍵節點。

重要日期一覽:申請、攪珠、揀樓時間線

要參與這場置業盛事,首先要記低以下幾個極為重要的日子,錯過任何一個都可能與心儀單位擦身而過。

10月重啟申請日期

由於定價機制出現重大調整,房委會決定於2018年10月3日至10月16日重啟申請,為期兩星期。無論是新申請者,還是在政策變動前已遞交申請的人士,都要留意這個全新的時間窗口。

11月公佈攪珠結果

遞交申請後,最緊張的環節自然是攪珠。房委會已預計在同年11月進行電腦攪珠,以決定申請者的優先次序。屆時公佈的居屋2018攪珠結果,將直接影響你獲得揀樓機會的先後,記得密切留意官方公佈。

翌年2月啟動揀樓程序

攪珠結果出爐後,房委會將根據號碼次序,分批邀請合資格申請者前往樂富的客戶服務中心進行居屋2018揀樓。整個揀樓程序預計於2019年2月正式啟動,意味著成功中籤的幸運兒,距離實現業主夢又邁進一大步。

一步步教你申請:表格、文件、費用全攻略

了解時間線後,就要準備好實際的申請工作。整個申請過程並不複雜,只要跟足指引,準備好所需文件和費用便可。

申請表格索取及遞交途徑

申請表格可以於房委會客務中心、各區民政事務處諮詢服務中心索取,亦可於房委會官方網站下載。填妥後,申請者可選擇親身遞交至房委會客務中心,或以郵寄方式遞交。需要特別留意截止日期及各辦事處的辦公時間,確保申請準時送達。

申請費用及繳交方式

遞交申請時,需要繳付港幣240元的申請費用。申請者可以透過劃線支票或銀行本票繳付,抬頭請註明「香港房屋委員會」。記得在支票或本票背面寫上申請者的姓名及身份證號碼,以作識別。

已申請者注意:自動保留資格及取消申請安排

對於在政策變動前(即同年4月)已經遞交申請的人士,房委會設有特別安排。你的申請資格會被自動保留,並納入重啟後的申請之中,無需重新遞交表格或繳費。假如你因任何原因決定取消申請,亦可以填寫指定表格申請退回款項。

如何提升中籤機會?綠白表配額及選表策略分析

在居屋申請中,綠表和白表申請者有不同的配額。居屋2018的綠白表配額比例為50:50。綠表申請者主要為公屋住戶,由於有政府房屋資源背景,他們的中籤機會相對較高。白表申請者則包括所有符合入息及資產限額的私營房屋住戶。若家庭成員中有合資格的綠表人士,以綠表身份申請,無疑能增加成功揀樓的機會。

揀樓必睇:啟朗苑、凱樂苑、裕泰苑三大屋苑深度剖析

收到居屋2018攪珠結果,知道自己有機會揀樓,心情一定相當興奮。接下來最關鍵的一步,就是在居屋2018揀樓日,從三大屋苑中選出最適合自己的安樂窩。這一步絕對不能馬虎,因為選擇會直接影響未來的生活品質與財務安排。以下就為你逐一剖析啟朗苑、凱樂苑和裕泰苑的優劣,助你做好萬全準備。

三大屋苑快速比較:位置、呎價、伙數一目了然

在深入分析之前,我們先快速概覽一下三個屋苑的基本資料,讓你心中有個底。

  • 長沙灣凱樂苑:市區核心之選,鄰近港鐵站,交通最方便,單位伙數最多,提供罕有的三房單位,售價最高。
  • 啟德啟朗苑:市區潛力股,坐落啟德發展區,未來發展潛力巨大,呎價是三者中最高,但總價較凱樂苑相宜。
  • 東涌裕泰苑:上車首選,入場費最低,一百多萬便能上車,適合預算有限的家庭,但位置相對遠離市區。

市區樓王之選:長沙灣凱樂苑

地理位置與交通優勢

凱樂苑位於長沙灣荔盈街,最大的賣點是其無可比擬的交通便利性。屋苑鄰近港鐵南昌站及長沙灣站,南昌站更是東涌線與西鐵線的轉車站,無論是前往港島中環,還是新界西北地區都非常快捷。加上周邊的巴士網絡成熟,生活配套齊全,稱得上是居屋2018的「樓王」。

戶型分佈及售價範圍 (217萬至468萬)

凱樂苑提供超過2,500個單位,戶型選擇多樣,由一房到三房單位都有。售價介乎217萬至468萬之間。特別值得留意的是,凱樂苑提供了在居屋項目中相當罕見的三房連主人套房單位,實用性非常高,對於家庭成員較多的申請者極具吸引力。

揀樓策略:景觀、座向及戶型優劣分析

揀樓時,景觀是重要考量。凱樂苑部分向西南的單位,高層有機會享有昂船洲海景,景觀最為開揚,是屋苑的優質選擇。不過,這些單位可能會有西斜問題。向東北的單位則主要望向市區樓景及公路,景觀較為遜色,亦可能有噪音影響。戶型方面,三房單位無疑是搶手貨,其次是間隔方正的兩房單位。揀樓次序較後的申請者,可以考慮座向內園的單位,環境會相對清靜。

預計關鍵日期與財務準備

凱樂苑的預計關鍵日期較早,部分座數甚至在揀樓後短時間內便可入伙。這代表買家需要有充足的財務準備,在揀樓後便要馬上處理按揭申請、支付印花稅和律師費等開支。相比起遠期樓花,準備資金的時間會比較緊迫。

市區潛力之選:啟德啟朗苑

地理位置與啟德發展潛力

啟朗苑位於啟德發展區,鄰近港鐵啟德站,隨著屯馬線全線通車,交通已變得相當方便。啟德作為政府重點發展的新區,未來將有大型體育園、商場及社區設施落成,整個區域的潛力不容忽視。選擇啟朗苑,不單是買一個單位,更是投資在整個社區的未來發展。

戶型分佈及售價範圍 (169萬至363萬)

啟朗苑提供近700個單位,戶型包括開放式、一房及兩房單位,售價由169萬至363萬不等。雖然屋苑的平均呎價是三個項目中最高,但由於提供的單位面積較小,所以總價門檻比凱樂苑低。

揀樓策略:戶型平面圖實用性評析

啟朗苑的單位設計以實用為主,大部分單位的廳房佈局方正,沒有太多「走廊位」或玄關,提高了實用率。揀樓前,仔細研究平面圖非常重要。例如,部分單位的廚房是開放式設計,適合喜歡空間感的年輕家庭,但若經常在家煮食,則需考慮油煙問題。此外,應留意單位的窗戶座向和大小,這會直接影響室內採光和通風效果。

上車首選:東涌裕泰苑

地理位置與生活配套

裕泰苑坐落東涌滿東邨旁,雖然距離市中心較遠,但勝在入場門檻極低,是預算有限申請者的上車希望。交通方面,住戶可以接駁巴士前往港鐵東涌站,再轉乘東涌線出市區。隨著東涌東站的規劃以及區內發展日漸成熟,生活配套和交通網絡亦會逐步完善。

戶型分佈及售價範圍 (最平118萬)

裕泰苑是居屋2018入場費最低的選擇,最便宜的單位僅售118萬,為不少家庭提供了難得的置業機會。屋苑提供超過1,200個單位,戶型涵蓋開放式至三房,能滿足不同大小家庭的需求。

揀樓策略:如何平衡地點、價格與景觀

選擇裕泰苑,最核心的策略是如何在價格、地點與景觀之間取得平衡。如果預算是首要考慮,那麼低層或望向樓景的單位會是最佳選擇。如果對生活環境有要求,可以考慮選擇較高層、望向山景或遠景的單位,空氣和寧靜度會更佳,當然售價亦會稍高。申請者需要根據自己的工作地點、家庭需要和每日通勤時間的接受程度,去判斷裕泰苑的性價比是否適合自己。

中籤者必讀:由揀樓到收樓的財務規劃藍圖

恭喜各位居屋2018的幸運兒,在居屋2018攪珠結果公佈後,下一步就是關鍵的居屋2018揀樓流程。這不只是挑選一個安樂窩,更是一場需要周詳準備的財務規劃。從踏入揀樓中心到最後收樓,每一步都涉及金錢,讓我們一步步拆解,為你鋪設一條清晰的置業路。

揀樓前準備:首期、銀行本票及壓力測試

揀樓當日,你需要即時簽署臨時買賣合約,並支付訂金,所以事前準備非常重要。首期方面,綠表申請者需要準備樓價5%的訂金,而白表申請者則需要準備樓價10%的訂金。

這筆訂金必須以銀行本票(Bank Draft/Cashier’s Order)支付,抬頭人為「香港房屋委員會」。個人支票或現金一概不被接納。由於你尚未知道最終單位的確實售價,一個聰明的做法是預先到銀行準備數張不同面額的本票,例如準備幾張十萬元及幾張一萬元的本票,屆時再按實際樓價組合支付,這樣就最有彈性。

至於讓不少私樓買家頭痛的壓力測試,居屋申請者可以鬆一口氣。由於新居屋有房委會作為擔保人,所有申請者均毋需通過銀行的壓力測試,大大降低了上車的門檻。

按揭申請全攻略:綠白表按揭成數、年期及銀行選擇

簽訂臨約後,便要馬上開始處理按揭申請。綠表申請者最高可承造九成半按揭,而白表申請者最高可承造九成按揭,還款期最長可達25年。這意味著你有更充裕的資金去應付其他開支。

政府擔保期的重要性

房委會為居屋單位提供的按揭擔保期,是整個按揭申請中的關鍵。房委會由單位首次售出日期起計,提供30年的擔保期。只要在這段期間內申請按揭,銀行便很樂意提供高成數的按揭貸款,並且豁免壓力測試及按揭保險。居屋2018的單位屬於全新一手物業,自然享有完整的擔保期,這也是一手居屋的最大優勢之一。

比較不同銀行按揭計劃

雖然有政府擔保,但不同銀行提供的按揭計劃依然有細微分別。你應該貨比三家,向匯豐銀行、中國銀行(香港)、恒生銀行等主要銀行查詢。比較的重點應包括:按揭利率(P按為主)、現金回贈的比例、罰息期的長短,以及有沒有其他優惠,例如火險或家居保險折扣。選擇一個最適合你財務狀況的計劃,長遠可以節省一筆可觀的利息開支。

上會開支預算:律師費、印花稅及其他雜費清單

除了樓價本身,辦理買賣手續及按揭(俗稱「上會」)的過程中,還會產生一系列的雜項開支。你必須將這些費用納入預算,當中主要包括律師費、印花稅、土地註冊處的註冊費、契據文件費等。

各項「上會」費用計算方法

律師費:市場上一般律師樓會提供一個「全包」套餐,處理買賣合約及按揭契,費用大約由數千至一萬港元不等,視乎律師樓的規模和服務範圍。

印花稅:這是最大的一筆雜費開支。由於你是首次置業的香港永久性居民,可以按稅務局的「第2標準稅率」計算。稅率按樓價以階梯式遞增,例如200萬以下的物業稅款為100元,超過200萬至329萬的物業,稅率則為1.5%。你可以在簽署正式買賣合約後,交由律師代為處理。

其他雜費:包括數百元的土地註冊處登記費、查冊費等,雖然金額不大,但也應計算在內。總括而言,預留樓價約2-4%的資金作「上會」之用,會是比較穩妥的預算。

收樓後裝修及傢俬預算

成功收樓後,最後一項重要的財務規劃就是裝修及添置傢俬的費用。這筆開支的彈性很大,豐儉由人。建議先根據單位間隔和家庭需要,訂立一個清晰的裝修清單。簡單的「天地牆」(即地板、天花及牆身)工程,加上現成傢俬,預算可能在十多萬港元。若需要改動廚房、浴室,甚至重新間隔,費用則可能需要數十萬港元。提早規劃這筆費用,甚至在申請按揭時諮詢銀行可否將部分裝修費納入貸款,都能讓你的入伙過程更順利。

買入後須知:居屋2018全新轉售限制(禁售期)詳解

成功通過居屋2018攪珠結果的考驗,又順利完成揀樓程序後,接下來必須了解清楚單位的轉售限制。居屋2018採用了全新的禁售期安排,目的在於確保公共資源能優先照顧自住需要,因此,透徹了解這些規則,對你日後的財務規劃相當重要。

首兩年禁售期:只能原價售予房委會提名人

在你買入單位後的首兩年,轉售限制是最嚴格的。在這段期間,你不能自由定價放售單位。你只能以買入時的原價,將單位轉售給房屋委員會提名的買家。這些獲提名的買家,通常是來自「白表居屋第二市場計劃」(俗稱「白居二」)的合資格人士。簡單來說,這項規定的意思是,首兩年內你無法透過轉售單位來獲取任何利潤。

第三至第五年:未補地價於「居屋第二市場」轉售

當你持有單位踏入第三年至第五年,限制就會有所放寬。你可以將單位在毋須補地價的情況下,於「居屋第二市場」出售。這個市場的買家,主要是持有有效證明的綠表人士,或者透過「白居二」計劃抽中配額的白表申請者。在這個階段,你可以按照當時居屋第二市場的行情自由定價,不再受買入時的原價所限制,單位有機會隨著市場升值。

五年後鬆綁:補地價後於自由市場出售

持有單位滿五年後,你就迎來了最大的自由度。只要你向政府補回地價差額,你的居屋單位就可以在公開的自由市場上出售。這時候,單位性質就與一般私人樓宇無異,你可以賣給任何人士,不再受買家資格的限制。

補地價計算方法

補地價的金額並不是一個固定數目,而是根據一個特定公式計算。這個公式的核心,是你當初買入單位時所享有的折扣率。

計算方法是:補價 = 單位在轉售時的十足市值 x (買入單位時的折扣率)

舉例說明,居屋2018是以市價五二折發售,即是說,你享有的折扣率為48%。假設五年後,你的單位經評估後的市值升至600萬元,那麼你需要補的地價就是:600萬元 x 48% = 288萬元。補價後,你就可以用600萬元的市價在自由市場出售。

評估單位在公開市場的潛在價值

那麼,單位的「十足市值」是由誰來決定呢?在你正式向房屋署申請補地價時,署方會委託專業的獨立測量師行為你的單位進行估價。這個評估出來的價格,就是計算補價的基礎。測量師行會參考單位所在地區、樓齡相若的私人屋苑近期成交價,同時也會考慮單位本身的座向、樓層、景觀及內部狀況等因素,務求評估出一個最貼近當時市況的價值。

居屋2018常見問題 (FAQ)

攪珠結果的號碼次序如何影響揀樓機會?

談到居屋2018,攪珠結果絕對是大家最關心的環節。這個結果直接決定了你的揀樓次序。簡單來說,房委會攪珠時會產生一組號碼,這組號碼的先後次序,就形成了申請者的「揀樓隊列」。

你的申請編號最後兩個數字,就是你用來對應攪珠結果的號碼。如果攪珠抽出的第一個號碼是「38」,那麼所有申請編號尾數是「38」的申請者,就排在隊伍的最前面。之後抽出的第二個號碼,就屬於第二批,如此類推。號碼越先被抽出,獲邀參與居屋2018揀樓的機會就越大。

不過,在同一組號碼之中,房委會還會根據申請類別再作排序。一般而言,綠表家庭申請者會比白表家庭申請者優先,而家庭申請者又會比單人申請者優先。所以,攪珠結果的號碼是決定你排在哪一個大組別,而你的申請類別則決定你在那個組別裡的位置。

「白居二2018」與「居屋2018」有何分別?

很多人會將「白居二2018」與「居屋2018」混淆,其實它們是兩個截然不同的計劃。

「居屋2018」是指購買由房委會直接出售的全新居屋單位。這些單位是第一手物業,售價是根據當時的定價機制,以市價五二折計算,所以價格非常吸引。你申請的是一個直接購買新樓的機會。

而「白居二2018」的全名是「白表居屋第二市場計劃」。這個計劃並非直接賣樓給你,而是提供一個「配額」或「資格」。中籤者會獲發一張「購買資格證明書」,讓他們可以在「居屋第二市場」上,購買其他業主出售的未補地價二手居屋單位。樓價由買賣雙方自由議定,選擇也遍佈全港各個已落成的居屋屋苑。

總結來說,一個是向政府買全新樓,另一個是獲取資格去二手市場向現有業主買樓。

購買居屋單位後,可以出租嗎?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而答案很清晰:在補地價之前,居屋單位絕對不可以出租。

居屋是政府資助的房屋,原意是協助合資格市民自置居所,並非用作投資工具。因此,所有居屋單位都設有轉讓限制,業主必須遵守單位只供本人及名列申請表上的家庭成員居住的規定。

假如業主在未補地價前將單位出租,不論是全部出租或部分分租,都屬於違法行為。一旦被發現,房委會有權採取法律行動,最高刑罰是罰款及監禁。同時,房委會也可以要求業主將單位以原價售回。只有在五年禁售期屆滿後,業主向政府繳付補地價,解除轉讓限制,單位才等同於私人樓宇,屆時便可以在公開市場上自由出租或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