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署裝修申請表填錯會被罰?公屋裝修5大關鍵步驟,由申請到施工避錯全攻略

為安樂窩換新裝,本是開心事,但一想到要處理房屋署繁複的裝修申請程序,不少公屋戶主便感到頭痛。擔心填錯申請表會延誤工程?更害怕未經批准擅自施工,會面臨罰款甚至被勒令還原?公屋裝修絕非小事,由主力牆、間隔改動,到鋪設地台、更換廚櫃,每項工程都受房署嚴格規管。為免因不熟悉程序而誤墮陷阱,本攻略將由零開始,整合公屋裝修五大關鍵步驟,手把手教你釐清工程限制、正確填寫申請表,並掌握由申請、審批到施工期間的所有須知,確保裝修過程合法合規,順利竣工。

為何必須申請?了解公屋裝修的法律責任與自身權益

在開始規劃你的安樂窩之前,第一件要處理的事,就是正確提交房屋署裝修申請表。這一步不只是行政程序,更加直接關係到你的法律責任和住戶權益。很多人以為小型改動可以自行處理,但任何關於房屋署申請裝修的程序,都有嚴格規定。我們就來仔細看看,為何正確的房屋署裝修申請是保障自己的第一道防線。

租戶必須遵守的法律程序

「先申請,後施工」的基本原則

談到公屋裝修,有一個金科玉律必須記住,就是「先申請,後施工」。意思是,無論工程大小,只要涉及房署指引中的乙類項目,都必須先遞交申請表,並且要收到屋邨辦事處發出的書面批准通知,才可以正式動工。這個原則確保了房屋署能夠在工程開始前,審核改動是否符合樓宇結構和安全標準,是保障所有住戶安全的基本要求。

違反租戶承諾書的嚴重後果與賠償責任

你在遞交申請表時,需要簽署一份租戶承諾書。這份文件具有法律約束力,代表你承諾會對所有工程的質量和後果負上全部責任。一旦工程對房委會的固定裝置,例如牆身、喉管或公共設施造成任何損毀,你便需要根據租約條款,承擔全部維修和賠償費用。所以,違反承諾書的後果可能比你想像中嚴重,當中包括明確的賠償責任。

未經批准施工的罰則與還原命令

如果未經批准就擅自動工,一旦被發現,房屋署有權發出書面通知,要求你在指定期限內,自費將單位還原至原本的標準間隔和裝置。假如你未有遵從,房屋署可以終止租約,收回你的單位。這個後果非常嚴重,所以千萬不要抱持僥倖心態,所有改動都應依足程序申請。

正確申請如何保障你的權益

釐清「自行裝修」定義:為何親友協助亦須申報?

很多人會有一個迷思,以為「自行裝修」只是指戶主親自動手。根據房署的定義,這個範圍其實廣闊得多。只要工程不是由房委會指定的承辦商進行,無論是由你本人、你的親戚朋友,或你在外面聘請的裝修公司負責,全部都界定為「自行裝修」。在這種情況下,所有申請責任和工程監督的責任,都完全由你這位戶主承擔。所以,即使只是找朋友幫忙鋪設地磚,也必須依程序申報。

申請記錄:避免日後維修及責任糾紛的最佳證明

一份獲批准的房屋署裝修申請表副本,是你保障自己的最佳證明。這份文件清楚記錄了房屋署批准你進行的工程項目。日後如果單位出現任何維修問題,例如滲水或結構異常,這份申請記錄可以清晰界定責任。它可以證明相關改動是經官方許可,避免你與房署或鄰居之間出現不必要的糾紛和爭議,讓你住得更安心。

裝修限制全攻略:提交申請前必讀的房署規範

在準備填寫房屋署裝修申請表時,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先完全理解房屋署對公屋裝修的各項規範。房署將所有工程分門別類,制定了清晰的指引,目的就是為了保障整座樓宇的結構安全和所有住戶的居住品質。了解這些規則,不僅能讓你的房屋署裝修申請過程更順暢,更能避免因無心之失而引致的麻煩。

甲、乙、丙三類工程:釐清工程改動的許可等級

房屋署將所有裝修工程劃分為「甲」、「乙」、「丙」三大類,每類代表著不同的改動權限。你可以把它們想像成交通燈,清楚指示哪些工程是紅燈禁區,哪些是黃燈要先申請,哪些是綠燈可以自由發揮。在規劃裝修項目時,第一時間就要將工程清單對應這三類進行分類。

甲類(嚴禁改動):影響樓宇結構安全的項目(如主力牆、廚廁間隔牆)

甲類工程是絕對的「紅燈區」,嚴禁任何形式的改動。這些項目直接關係到樓宇的結構穩定和安全,例如承托整座大廈重量的主力牆、橫樑、柱,以及廚房和廁所的原有間隔牆。改動這些部分,後果可能非常嚴重,甚至影響整座樓的住戶安全,因此房署對此採取零容忍政策。

乙類(須書面批准):必須入則申請的項目(如鋪設地台瓦、更換廚櫃、加裝電掣)

乙類工程屬於「黃燈區」,是進行房屋署申請裝修時最常接觸到的類別。這些工程雖然不直接影響樓宇主體結構,但仍需獲得房署的書面批准才能施工。常見項目包括鋪設地台瓦、更換廚房或廁所的牆身瓦、更換廚櫃、加裝或改動電掣位、安裝防盜鐵閘等。提交申請的目的,是讓署方確保你的工程符合消防、電力及防水等安全規格。

丙類(無須申請):可自由進行的 decorative 工程(如髹油、更換室內門)

丙類工程就是「綠燈區」,給予你最大的自由度去美化家居。這些主要是裝飾性的工程,因為不涉及結構或固定裝置的重大改動,所以無須向房署申請。例如為牆身髹上心儀的顏色、更換睡房或客廳的室內門(非大門或廚房門)、安裝門鐘、更換水龍頭等。你可以根據個人喜好,自由發揮創意。

圖解公屋裝修限制:紅色、黃色、綠色區域一看就懂

為了讓住戶更直觀地理解裝修限制,房署通常會在派發單位時,提供一份標示了不同顏色區域的單位平面圖。這份圖則是你進行裝修規劃時最重要的參考文件,將上述的甲、乙、丙三類工程概念,直接視覺化地呈現在你的單位佈局上。

單位平面圖解讀:禁止、須申請、可自行決定的工程區域劃分

在這份平面圖上,通常會用顏色來劃分:紅色區域代表甲類工程,是絕對禁止改動的結構部分;黃色區域代表乙類工程,即是進行任何改動前,都必須填表申請並取得批准的範圍;而綠色或未標示顏色的區域,則對應丙類工程,你可以自由進行裝飾。開工前仔細核對這份圖則,就能確保所有工程都在許可範圍內。

特別裝置的獨立申請須知

除了上述三類工程,有幾項特別裝置的安裝,因為涉及外牆安全或特定的專業規格,需要使用獨立的表格作額外申請,不能單純包含在一般的裝修申請內。

冷氣機安裝的額外表格與規定

安裝冷氣機是幾乎每戶的指定動作,但這項工程需要遞交一份專門的「安裝冷氣機申請書」。申請書會列明冷氣機的安裝位置、支架規格、喉管處理等規定,確保安裝過程穩固安全,不會對樓下住戶構成威脅。

熱水爐更換的安全規格與申報程序

更換氣體或電熱水爐同樣有嚴格的安全要求。住戶需要向房署申報,並確保安裝工程由合資格的註冊技工進行。這是為了保障你和家人的安全,確保電力負荷或氣體接駁符合法例訂明的最高安全標準。

手把手填表教學:輕鬆完成房屋署裝修申請表

提交房屋署裝修申請表,可說是整個公屋裝修工程的入場券,也是最關鍵的法律文件。這份表格的填寫質素,直接影響審批的順利程度。以下我們將整個流程拆解成三大步驟,由事前準備到遞交跟進,讓你清晰了解如何準確完成這份重要的房屋署裝修申請。

步驟一:獲取申請表及事前準備

在動筆之前,充分的準備可以讓後續流程事半功倍。首先要確保你使用的是最新版本的表格,並且備妥所有必要資訊。

最新「裝修申請表」官方下載途徑

最穩妥的方法,是親身前往你所屬屋邨的物業服務辦事處索取表格。你也可以在房屋委員會的官方網站上,尋找名為「自行裝修申請表」(表格代號:HD1086C)的文件下載。使用官方途徑獲取表格,可確保你不會錯用過期版本,導致申請延誤。

填表前備妥:工程項目清單與承辦商資料

填寫表格前,你心中必須有一份詳盡的工程項目清單。這份清單應與你的裝修師傅或承辦商一同擬定,內容越清晰具體越好。同時,準備好承辦商的公司全名、聯絡電話等基本資料,因為這些都是表格上需要填寫的內容。有了這兩份資料在手,填表時自然更加得心應手。

申請表一式兩份的法律效力與用途

你會發現表格上註明「須填寫一式兩份」。這並非單純的後備用途,而是具有法律意義的。正本會由房屋署存檔,作為官方記錄;副本則會在辦事處簽署批准後交還給你。這份經簽署的副本,是你合法施工的唯一憑證,也是日後若出現工程範圍爭議時,保障你權益的重要文件。

步驟二:圖解填表教學,逐步拆解甲乙兩部

表格主要分為甲、乙兩部分。甲部由你(戶主)填寫,用作申報工程;乙部則由辦事處回覆,用作批核。理解兩者的功能,是準確填表的關鍵。

甲部(戶主填寫)指南:工程位置與說明的填寫技巧

甲部最核心的部分,是逐項列明工程內容。在「工程位置」一欄,應盡量寫得精準,例如「客廳近窗戶牆身」會比單純寫「客廳」更佳。在「工程說明」部分,則要使用清晰的動詞描述工程,例如「新安裝13A電掣位兩個」、「拆除房間與客廳之間非主力牆間隔」等。避免使用「美化牆身」、「改動電位」等模糊字眼,清晰的描述有助審批人員理解你的意圖。

乙部(辦事處回覆)解讀:如何理解已批准及不獲批的項目

當你收到辦事處交還的副本時,焦點便要放在乙部。辦事處職員會在這裡清楚列出「已批准工程項目之編號」。假設你在甲部申報了五項工程(編號1至5),而乙部只列出「1, 2, 4」,這代表第3項及第5項工程不獲批准,你絕對不能施工。任何未被列出的項目,都應視為不獲批准。

步驟三:遞交申請與後續跟進

完成填寫後,就進入最後的遞交與等待階段。清楚整個流程,能讓你對進度更有預算。

遞交至所屬屋邨物業服務辦事處的流程

將填妥的一式兩份申請表,直接交往所屬屋邨的物業服務辦事處即可。辦事處職員會檢查基本資料是否齊全,然後收下表格。建議你遞交前先為表格拍照存底,以作個人記錄。這是完成房屋署申請裝修的最後一個步驟。

審批時間、查詢進度及領取批准通知書

一般而言,審批時間約需一至兩星期,視乎工程的複雜程度及辦事處的工作量。遞交申請後約一星期,你可以致電辦事處查詢進度。當申請獲批後,辦事處會致電通知你前往領取已簽署的申請表副本。領取這份「批准通知書」後,你的裝修工程便可以正式展開。

申請獲批後:施工期間的關鍵守則

當你手上那份蓋了印的房屋署裝修申請表獲批後,確實值得高興,但這也代表裝修工程進入了另一個關鍵階段。整個房屋署裝修申請流程尚未完結,接下來的施工監管,同樣是戶主的責任。有幾項守則必須嚴格遵守,才能確保工程順利完成,並且避免違規。

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在裝修師傅踏入單位前,有兩件非常重要的準備工作必須完成。這兩步是保障工程合法合規的基礎,絕對不能忽略。

於單位當眼處張貼已批准的申請表副本

首先,你需要將房屋署發還給你、已批准的申請表副本,張貼在單位內顯眼的位置,例如大門背後或客廳的牆壁上。這份文件是你的正式施工許可證。當屋邨辦事處職員巡查時,他們會第一時間查看這份文件,確認你的工程是已獲授權的。這一步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誤會和查問。

確保裝修人員已領取屋邨發出的「裝修工作許可證」

其次,你聘請的每一位裝修人員,都必須向屋邨物業服務辦事處登記,並且領取「裝修工作許可證」。在施工期間,他們必須隨身佩戴此證件。這是屋邨管理的基本保安要求,確保只有已登記及授權的人員才能進入大廈施工,這對保障所有住戶的安全都很重要。

施工期間的規定與時限

工程正式開始後,你和你的裝修團隊便要嚴格遵守房屋署訂立的規定和時限,特別是施工噪音和工程期限方面。

遵守屋邨訂明的施工時間(平日、週末及公眾假期)

為了維持屋邨的安寧環境,所有裝修工程都有嚴格的時間限制。一般而言,產生噪音的工序只能在平日的上午9時至下午5時進行。星期六或可進行較小規模或無噪音的工程,但星期日及公眾假期則嚴禁進行任何產生噪音的工程。具體時間可能因應不同屋邨的規定而略有差異,最好在施工前向辦事處確認清楚。

新入伙及調遷戶的裝修期限與免租期關係

對於新入伙及調遷戶,裝修時間的管理尤其重要。新入伙住戶通常享有14天的免租期,這個時段就是讓你進行基本裝修的黃金時間。租約會由簽約日起計,所以裝修工程必須盡快展開並完成。若工程時間過長,你便要開始支付租金。而調遷戶則有交還舊單位的期限壓力,必須在指定時間內完成新居裝修並遷入,否則延遲交還舊單位將會產生額外費用。因此,妥善規劃工程進度,是順利入伙的關鍵。

裝修承辦商選擇:對申請流程的三大影響

在處理房屋署裝修申請表的過程中,選擇哪一位裝修師傅或公司,其實不只是關乎手工和價錢。這個決定會直接影響整個房屋署裝修申請的流程順暢度,以及日後工程的責任誰屬,是你在動工前需要想清楚的關鍵一步。

不同裝修方式的責任歸屬

公屋裝修主要有三種方式:自己或親友幫忙、聘用房委會名冊上的承辦商,或是光顧外面的裝修公司。這三種選擇,在法律責任和申請程序上都有明顯的分別。

自行或親友裝修:戶主須自行承擔全部申請責任

不少人為了節省開支,會選擇自己動手,或者請親戚朋友幫忙。根據房署的定義,這種情況屬於「自行裝修」。在這種模式下,戶主本人就是唯一的責任方。從準備工程清單、填寫申請表,到確保所有施工細節都符合房署的甲、乙、丙類工程規範,全部責任都需要由你一力承擔。萬一工程出現任何問題,例如對大廈結構造成影響或違反規定,房署只會直接向戶主追究責任。

房委會「參考承辦商名冊」:熟悉房署規範,簡化溝通

房委會提供了一份「參考承辦商名冊」,名冊上的公司都對公屋裝修的限制有深入了解。選擇他們的最大好處,是他們熟悉房屋署申請裝修的整套流程和規範。他們知道哪些改動是絕對禁止的甲類工程,哪些是需要書面批准的乙類工程,因此在協助你準備和提交申請表時,可以減少出錯的機會。由於他們有與屋邨辦事處溝通的經驗,整個申請過程通常會更加順暢。

外聘裝修公司:如何確保其了解並遵守房署規定?

你當然也可以選擇名冊以外的裝修公司,可能設計上更有彈性。不過,由於他們未必有處理公屋裝修的經驗,戶主就需要擔任起溝通和監督的橋樑。在委託前,你應該主動向他們提供房署的裝修指引,並在合約中清楚列明,所有工程必須嚴格遵守房署的規定。建議在報價單和合約上,要求承辦商逐項確認工程內容符合公屋裝修規範。這樣做,既能確保對方了解限制,也能在出現問題時,作為保障自己權益的依據。記住,即使聘請了專業公司,最終向房署負責的仍然是戶主本人。

公屋裝修申請常見問題 (FAQ)

計劃裝修時總會遇到各種疑問,特別是關於房屋署裝修申請的細節。我們為你整理了幾個最常見的問題,讓你對整個流程有更清晰的掌握。

申請獲批後,工程可以更改項目嗎?

答案是,原則上不可以。房屋署的批准是針對你最初提交的「房屋署裝修申請表」上所列明的具體項目。這份已蓋章的申請表,就如同一份協議,約束了可施工的範圍。如果想更改或增加任何工程項目,例如本來申請更換廚櫃,後來決定連同地磚一併更換,你就必須重新提交申請,或者向屋邨辦事處查詢是否需要填寫一份新的申請表,待再次批准後方可動工。切勿自作主張,否則新增的項目會被視為未經批准的工程。

每項小型改動都需要重新提交申請嗎?

這是一個好問題。界定何謂「小型改動」非常重要。例如,在已批准的牆身上多鑽幾個孔安裝層架,與加裝一個新的電掣位,兩者的性質便大不相同。後者涉及電力工程,必須申報。最穩妥的做法是,無論改動多小,只要與原先提交的房屋署裝修申請內容有出入,都應先向所屬的屋邨物業服務辦事處查詢。主動溝通,可避免因誤解而引致的違規風險。辦事處職員會根據情況,判斷該項改動是否需要重新入紙申請。

未經申請便施工,被發現後應如何補救?

假如真的發生了未經申請便施工的情況,首要行動是立即停止所有相關工程。然後,應主動聯絡屋邨辦事處,坦誠說明情況。切勿採取觀望或隱瞞的態度,因為房屋署職員有權隨時巡查。主動申報,並補辦相關的房屋署申請裝修程序,是尋求解決方案的第一步。辦事處會評估違規工程的性質,如果改動不涉及樓宇結構安全,或許只需補辦手續;但如果涉及違規改動(例如拆除結構牆),署方有權發出「修復通知書」,要求你在指定期限內將單位還原,所有費用均由租戶承擔。

「參考承辦商」的工程質素,房屋署會負責嗎?

這點必須釐清:房屋署並不會為「參考承辦商名冊」上任何承辦商的工程質素、手工、用料或商業糾紛負上任何責任。這個名冊僅僅是提供一個已符合基本資格(如商業登記、年資)的公司列表供租戶參考。租戶與承辦商之間的協議屬私人商業合約,工程的監督、驗收以及付款安排,全部由租戶自行負責。因此,選擇承辦商前,仍需仔細審視其過往工程、報價單細節及口碑。

申請批准後,工程有沒有施工期限?

工程期限視乎你的住戶類別。對於新入伙或調遷的租戶,通常有較明確的時間限制。新租戶一般應在免租期內及之後一段合理時間(例如一至兩個月內)完成基本裝修。而調遷戶則須在指定日期前(通常為60天內)交還舊單位,裝修時間更為緊迫。對於一般居住中的租戶進行翻新,雖然沒有硬性的完工期限,但工程必須遵守屋邨規定的施工時間(例如平日的指定時段),避免對鄰居造成長時間滋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