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產可以申請公屋嗎?一文看清破產人士申請公屋時間、步驟及7大常見問題

正陷於財務困境,甚至面臨破產,是否就與申請公屋無緣?這是許多人最憂慮的問題。答案是:破產人士絕對有資格申請公屋,但申請時間點、所需文件及步驟,均有特定要求。若不清楚箇中細節,隨時可能延誤申請或被取消資格。

本文將為您一文整合破產人士申請公屋的完整指南,從頒布破產令前後的法律分野,到申請公屋的最佳時機、詳細步驟、文件清單,再到對輪候時間的影響及7大常見問題,助您清晰了解整個流程,順利解決住屋需要。

把握黃金時機:何時是申請公屋的最佳時間點?

對於許多朋友來說,破產人士申請公屋時間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很多人都會問,破產人士可以申請公屋嗎?答案是可以的,但把握正確的申請時機至關重要。整個申請過程中最核心的分水嶺,就是法庭正式頒布「破產令」的那一刻。在破產令頒布之前和之後,你的法律身份和資產狀況有著根本性的區別,這直接決定了你是否符合房屋署的申請資格。所以,理解這個時間點的法律意義,是成功申請公屋的第一步。

關鍵分野:頒布「破產令」前後的法律差異

要了解何時才是破產申請公屋的最佳時機,我們首先要清楚「破產令」頒布前後的法律狀況。

在法庭正式頒布「破產令」之前,即使你已經向法庭提交了破產呈請(俗稱「入紙」),你在法律上仍然是你所有資產的合法擁有人。例如,你名下的物業、車輛或存款,在法律層面上依然屬於你。因為你仍然擁有這些資產,所以你不符合申請公屋的資產限額要求,房屋署不會接納你的申請。

當法庭正式頒布「破產令」之後,情況就完全不同了。一旦破產令生效,你的所有資產都會依法交由破產受託人(可能是破產管理署署長或私營執業者)接管和處理。從這一刻起,你在法律上就不再擁有這些物業或資產。因為你的資產已歸受託人管理,所以你在資產方面就有可能符合申請公屋的資格了。

正確流程:破產申請公屋的時間線

清楚了法律上的分別後,一個正確的破產人士申請公屋時間線就變得非常清晰。你可以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首先,你必須耐心等待,直到法庭正式向你頒布「破產令」。這是整個流程的起點,在未收到正式的破產令文件前,不應遞交公屋申請。

之後,當你取得法庭頒布的破產令文件後,你便達成了在資產審查上的基本條件。這個文件是你向房屋署證明自己不再擁有超額資產的關鍵證據。

最後,在準備遞交申請前,你還需要仔細核對自己的入息是否符合房屋署的規定。破產並不代表豁免入息審查。房屋署會計算你的總收入,而不是扣除還款給受託人後的餘額。所以,你必須確保總收入和資產淨值都同時符合公屋申請的限額,然後才正式遞交申請表格和相關證明文件。

申請公屋實戰篇:文件、表格及步驟全拆解

了解破產人士申請公屋時間的最佳時機後,現在就讓我們捲起衫袖,進入實際操作的環節。從核對資格到準備文件,再到正式遞交申請,每一步我們都會清晰拆解,讓你對整個流程瞭如指掌。

步驟一:覆核入息資格(破產不獲豁免)

許多人可能認為,既然已經破產,收入自然符合申請公屋的資格,但這其實是一個常見的誤解。房屋署在審核入息時,並不會因為申請人正在經歷破產而豁免其入息審查。

關鍵在於,房屋署計算的是申請家庭的「每月總收入」,這包括了你在扣除上繳給破產受託人的款項之前的全部薪金、津貼等收入。舉個例子,假設你的月薪是港幣$20,000,你需要將$8,000交予受託人,自己只剩下$12,000作為生活費。在房署的審核標準中,你的收入會被視為$20,000,而不是$12,000。因此,在提交申請前,你必須先查閱房屋署官方網站上最新的「入息及總資產淨值限額」,確保你的總收入符合你家庭人數的申請資格。

步驟二:準備破產人士專屬申請文件

破產人士申請公屋,除了需要準備所有申請者都必須提交的基本文件,例如身份證明文件、出生證明書等,還必須額外提供幾份關鍵文件,用以證明你的資產狀況符合規定。

這些專屬文件主要包括:
* 破產令副本: 這是由法庭頒布的正式法律文件,用來證明你已進入破產程序。
* 破產管理署或受託人發出的證明文件: 這類文件能夠證明你的資產正由第三方,即破產受託人接管及處理,你個人名下已沒有超出限額的資產。
* 有關物業的聲明書(如適用): 如果你破產前曾擁有任何住宅物業,即使該物業已被銀行或受託人接管,但在土地註冊處的紀錄上你可能仍是業主。在這種情況下,你需要填寫一份特定的聲明書(例如表格RCSU2-017C),向房屋署申報你已失去對該物業的控制權。

準備好這些文件,是為了讓房屋署清楚了解你的財務狀況,確認你在資產方面符合申請公屋的資格。

步驟三:正式遞交公屋申請及初步審核

當所有文件都準備齊全後,你就可以填妥公屋申請表,連同所有證明文件一併遞交。你可以選擇郵寄或親身交往房委會的申請分組。

房委會收到你的申請後,會進行初步審核,檢查表格資料是否完整,以及文件是否齊備。如果一切順利,而且你的情況初步符合申請資格,房委會便會向你發出一張載有申請編號的藍色確認卡(俗稱「藍卡」)。收到藍卡,代表你的申請已獲正式登記,並已進入輪候冊。詳細的資格審查,則會在接近配屋時才會進行。

雙軌核對清單:確保文件齊備無誤

為協助你順利完成申請,我們準備了一個簡單的雙軌核對清單,讓你可以在遞交前作最後檢查,確保萬無一失。

清單一:所有申請人基本文件
* 填妥的公屋申請表(HD300C)
* 申請人及所有家庭成員的香港身份證或出生證明書副本
* 家庭成員的關係證明文件副本(如結婚證書)
* 薪金證明書、銀行月結單等入息證明文件

清單二:破產人士附加文件
* 由香港高等法院頒布的「破產令」副本
* 由破產管理署或委任受託人發出的相關證明信件
* (如曾擁有物業)填妥並簽署的特定物業狀況聲明書

破產人士輪候時間解密:會加快或延長嗎?

談到破產人士申請公屋時間,許多人最關心的莫過於輪候隊伍會否因此變長或縮短。這是一個非常實際的考量,畢竟公屋輪候時間直接影響著生活規劃。其實,房屋署的編配制度有其既定準則,現在就為你詳細拆解破產身份對輪候時間的實際影響。

破產身份對輪候時間的直接影響:沒有

首先要釐清一個核心概念:房屋署的公屋輪候冊是一視同仁的。無論申請人是否正在經歷破產,其輪候次序主要取決於申請的類別(例如一般家庭、非長者一人申請等)以及其申請登記的日期。換言之,系統不會因為申請人是破產人士,而給予優先權或將其排序推後。你的申請編號,就是決定你位置的唯一憑證。因此,破產申請公屋的過程,在輪候時間上與普通申請者並無分別。

如何利用優先配屋計劃縮短輪候時間?

雖然破產身份本身沒有優勢,但這不代表你無法縮短輪候時間。關鍵在於,你是否同時符合房屋署設立的各項「優先配屋計劃」的資格。這些計劃旨在照顧社會上特定需要的群體,只要你符合條件,便能像其他合資格申請者一樣,從中受益。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計劃,可供你參考:

  • 「天倫樂優先配屋計劃」:如果家中有年滿60歲的長者,年輕家庭可以選擇與他們同住或分別入住就近的兩個單位。成功申請的話,輪候時間一般可以提早約六個月。
  • 「家有初生優先配屋計劃」:為鼓勵生育,凡家庭成員中有於2023年10月25日或以後出生,並年滿一歲或以下的嬰兒,其輪候時間可以直接縮減一年。
  • 長者相關計劃:若申請人為長者,亦可考慮「高齡單身人士」或「共享頤年」等優先配屋計劃,這些計劃的輪候時間通常會比一般家庭申請為快。

總而言之,想縮短輪候時間,重點應放在研究自己或家庭成員是否符合上述這些計劃的資格,而非聚焦於破產身份本身。

破產人士申請公屋常見問題 (FAQ)

在處理破產申請公屋的過程中,相信你心中會浮現不少疑問。關於破產人士申請公屋時間的掌握,以及各種細節,確實需要清晰的指引。這裡我們整理了一些最常見的查詢,希望透過問答形式,為你提供直接且實用的解答,讓你對整個流程有更全面的了解。

破產申請公屋7大必讀Q&A

Q1:破產人士可以申請公屋嗎?

絕對可以。房屋署審核公屋申請的核心標準,是申請家庭的入息及資產淨值是否符合規定限額,以及是否滿足其他基本申請資格(如年齡、居港年期等)。破產本身並不會直接導致申請資格被取消。事實上,在頒布破產令後,你的資產會交由破產受託人管理,這通常會使你的個人資產淨值降至符合公屋申請的水平,從而解決了因資產超額而無法申請的問題。

Q2:我剛提交破產呈請,但法院還未頒布「破產令」,現在可以遞交公屋申請嗎?

這是一個關於申請時機的關鍵問題。答案是:不可以。在法院正式頒布「破產令」之前,你名下的資產(例如物業、車輛)在法律上仍然屬於你本人。如果你此刻的資產總值超出公屋申請上限,房屋署會視為不合資格。因此,正確的破產申請公屋時間點,是在法院頒布「破產令」之後,當你的資產已依法轉交受託人處理時,才正式遞交公屋申請表。

Q3:破產後,我的物業被接管,但在土地註冊處的紀錄上,我仍然是業主,這樣會影響申請嗎?

會的,這是一個必須妥善處理的技術性問題。即使物業已被銀行或破產管理署接管,只要土地註冊處的紀錄顯示你仍是業主,房屋署在審查時便會視你為擁有物業人士。你需要主動向房屋署提交一份名為「關於擁有香港住宅物業的聲明書(適用於已宣布破產的公共租住房屋申請者)」的特定文件,正式聲明你已失去對該物業的控制權,這樣房屋署才會接納你的申請個案。

Q4:破產期間,部分收入需要上繳給受託人,房屋署在計算入息時會扣除這筆款項嗎?

不會。房屋署評估的是申請家庭的「總入息」,也就是你從工作或其他來源獲得的全部稅前收入,並不會扣除你上繳給破產受託人的部分。因此,在計算家庭總收入是否符合限額時,你必須以未扣除任何款項前的完整收入來計算。

Q5:如果家庭成員中只有我一人破產,會否影響整個家庭的公屋申請?

申請公屋是以整個家庭為單位進行審核的。如果你的破產解決了家庭因你持有物業而資產超額的問題,這對申請是有利的。然而,房屋署仍然會合併計算所有家庭成員(包括你本人)的總收入及總資產(破產後剩餘的資產),以判斷整個家庭是否符合申請資格。換言之,你的破產狀況只解決了你個人的資產部分,整個家庭仍需滿足入息及資產的整體要求。

Q6:我因為欠債而破產,房屋署會不會因為我的信貸紀錄不佳而拒絕我的申請?

公屋申請的審核重點在於申請家庭是否有真實的住屋需要,其評估標準是入息與資產,而非個人信貸紀錄。房屋署並不會查閱你的信貸報告,也不會因為你過往的債務問題或破產紀錄而拒絕你的申請。

Q7:「破產令」解除後,對我的公屋資格或已入住的單位有影響嗎?

「破產令」的解除,意味著你不再受破產法例的限制。這件事本身不會直接影響你的公屋資格或租約。不過,如果你在解除破產後,因工作或其他原因導致收入或資產有所增加,並超出了當時的公屋入息或資產限額,你便有責任向房屋署申報。屆時,你的居住資格將會根據當時的政策重新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