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借糧買樓?解構「借大糧」3大陷阱,善用房屋津貼避開壓測伏位終極攻略

公務員俗稱「鐵飯碗」,收入穩定,在申請按揭上無疑佔有優勢。然而,面對高昂樓價,單靠房屋津貼,要儲足首期「上車」仍非易事。政府提供的「借大糧」(非實報實銷貸款計劃)看似是解決首期煩惱的捷徑,但這條路暗藏三大陷阱,隨時令您在按揭壓力測試中「觸礁」,反而削弱總借貸能力。本文將為您全面拆解新舊制公務員房屋津貼的運用秘訣,深入剖析「借大糧」與高成數按揭的利弊對決,並提供銀行審批津貼收入的內部準則,助您避開所有壓測伏位,善用公務員身份優勢,制訂最精明的置業終極攻略。

第一步:全面拆解公務員房屋津貼(新舊制)

對於計劃公務員借糧買樓的朋友來說,第一步並非直接研究公務員買樓貸款或所謂的「公務員借大糧」計劃,而是要先徹底了解政府提供的房屋津貼。這筆津貼不單純是一筆額外收入,它更是影響你按揭策略與最終借貸能力的關鍵工具,理解清楚新舊制度的分別,是成功置業的基礎。

按揭計算機:即時計劃你的房屋津貼及額外貸款力

輸入月薪及入職年份,即時估算你的津貼額、壓力測試總收入,以及預計可增加的按揭貸款額。

新制公務員房屋津貼 (2000年6月1日後入職)

津貼形式:非實報實銷現金津貼 (HLISS / HPS)

如果你是在2000年6月1日之後入職,你所享有的就是非實報實銷的現金津貼。簡單來說,政府每月會直接發放一筆固定金額的現金給你,這筆錢與你實際的按揭供款額沒有直接關係。

津貼計算方式:月薪的特定百分比,設有10年領取上限。

津貼金額通常是你月薪的一個特定百分比,發放期最長為120個月,也就是十年。這代表津貼的金額會隨著你的薪酬調整而變動,但總領取年期是固定的。

按揭策略:為何H按(銀行同業拆息按揭)是必然之選?

由於你的津貼是固定金額,理財上的目標自然是盡量減低實際的按揭利息支出。H按的利率一般較P按為低,選擇H按可以讓你的利息支出最少化。在低息環境下,這筆固定的津貼甚至有機會完全覆蓋你的每月供款,產生現金盈餘。

提升借貸力秘訣:盡早申請津貼,將其計入壓力測試的穩定收入。

新制津貼的一大優勢,是即使你尚未置業,也可以先行申請領取。銀行會將這筆已發放的津貼視為你的恆常穩定收入,直接加到你的月薪上用作壓力測試計算。這個簡單操作能顯著提高你的總入息,讓你更容易通過壓力測試,獲批更高的貸款額。

舊制公務員房屋津貼 (2000年6月1日前入職)

津貼形式:實報實銷,政府直接支付部分按揭供款 (HFS)

對於在2000年6月1日前入職的公務員,津貼形式則是實報實銷。這代表政府會根據你每月實際的按揭供款單據,支付相應金額的津貼,形同直接幫你償還部分或全部按揭。

津貼上限:設有每月津貼上限及120個月總發放期。

這種實報實銷的津貼同樣設有每月津貼的上限,並且總發放期最長也是120個月。你的目標是在這個框架內,最大化政府為你支付的金額。

按揭策略:為何P按(最優惠利率按揭)能最大化政府實報實銷的津貼?

在這個制度下,選擇利率較為穩定且通常較高的P按,反而是一個更明智的策略。因為政府是根據你的實際供款去「實報實銷」,一個較高的供款額意味著你可以從政府獲得更多的津貼額。相反,如果選用H按,其利率浮動較大,而且政府在計算津貼時,對拆息(H)的基準可能與銀行不同,有機會導致政府計算出的津貼額少於你的實際供款,你需要自行彌補差額,未能完全善用福利。

關鍵決策:「借大糧」vs 高成數按揭,首期方案大對決

談到公務員借糧買樓,不少人首先會想起政府提供的「借大糧」計劃,視為解決首期問題的靈丹妙藥。不過,在拍板前,你必須知道還有另一條路可走,就是透過按揭保險申請高成數按揭。究竟應該選擇低息的政府貸款,還是靈活的高成數按揭?這是一個關乎你未來十年財務狀況的重大抉策,讓我們一步步拆解。

決策樹:一張圖助你選擇「借大糧」或高成數按揭

根據你的首期預算、月供能力及財務彈性,引導你選擇最合適的方案。

在腦海中,你可以畫出一個簡單的決策樹,問自己以下幾個關鍵問題,答案就會引導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案。

第一問:你的首期資金極度有限嗎?
假如你的首期預算連樓價的一至兩成都非常勉強,那麼,能夠借到高達九成按揭的按揭保險計劃,可能是你唯一的上車途徑。因為「借大糧」後,你最多只能向銀行申請七成按揭。

第二問:你追求未來財務的彈性嗎?
如果你希望數年後能夠透過轉按或加按,從物業中套現資金作其他投資或周轉,那麼選擇按揭保險會給予你更大的自由度。相反,「借大糧」方案在轉按時限制重重。

第三問:你能否承受首十年較高的總供款壓力?
「借大糧」的還款期短,加上物業本身的按揭供款,會令你買樓後首十年的每月總還款額非常高。若你的收入穩定且充裕,足以應付,這或許不成問題。如果想每月供款輕鬆一點,還款期長達三十年的高成數按揭會更適合你。

公務員「借大糧」計劃 (NPLSS) 深入分析

計劃詳情:貸款額度(最高月薪48倍)與還款年期。

公務員「借大糧」計劃,正式名稱為「非實報實銷現金津貼計劃」,是其中一種公務員買樓貸款方案。合資格的公務員可以申請一筆過貸款,用作支付首期。貸款額最高可達申請時月薪的48倍,還款期最長為10年(120期)。

優點:解決首期資金不足的低息政府貸款方案。

這個計劃最大的吸引力,在於它提供了一筆利率極低的資金,直接幫助公務員解決最頭痛的首期問題。對於儲蓄不多,但月薪相對穩定的公務員來說,這無疑是實現置業夢想的一條捷徑,讓公務員借錢買樓的門檻降低。

缺點:無法同時申請按揭保險,最高按揭成數受限。

計劃最關鍵的限制是,一旦申請了「借大糧」,你就不能再申請按揭保險公司的按揭保險。這代表銀行最多只會批出七成按揭(70% LTV)。換言之,你必須自己準備至少三成的首期資金,「借大糧」的金額就是用來填補這筆首期差額。

「借大糧」陷阱:如何嚴重拖累按揭壓力測試?

表面上,「借大糧」看似是政府福利,但它在銀行審批按揭的過程中,卻可能成為你成功獲批貸款的最大阻礙。公務員借糧時,必須留意以下幾個環環相扣的風險。

風險一:銀行視為「二按」,總債務比率 (DSR) 計算更嚴格。

在銀行的角度,「借大糧」的本質是一筆額外的物業相關貸款,所以會將它視為「第二按揭」。當物業涉及二按時,銀行計算你的總債務比率(DSR,即每月總債務佔總收入的比例)時,標準會比一般按揭更為嚴格,門檻隨之提高。

風險二:「借大糧」的每月還款額會計入壓測,大幅削減最終按揭貸款額。

這是最致命的一點。你在申請主要按揭時,銀行進行壓力測試,不但要計算未來按揭的供款,還必須將「借大糧」的每月還款額一併計算在你的總債務之內。因為「借大糧」還款期只有十年,每月還款額相對較高,這筆款項會大幅佔用你的借貸能力,結果就是銀行最終批出的按揭貸款額會被大幅削減。很多時候,申請人會發現即使有「借大糧」幫助,最終的總貸款額反而比直接申請高成數按揭更少。

風險三:轉按限制多,日後轉按或加按套現需政府同意,失去彈性。

透過「借大糧」置業後,你的物業業權會被政府「釘契」。日後當你想轉按至其他銀行以獲取更優惠的利率,或者想加按套現資金周轉,都必須先向庫務署申請同意書,程序繁複。而且,政府通常不批准加按套現,這令你完全失去了利用物業升值進行財務規劃的彈性。

終極方案比較:「借大糧」vs 按揭保險

表格對比:從適用情況、首期要求、總供款壓力、轉按彈性等角度全面分析。

比較項目 公務員「借大糧」計劃 按揭保險(高成數按揭)
適用情況 自身能應付最少三成首期,但資金稍有不足 首期資金極有限,僅能應付一至兩成
首期要求 最少三成(「借大糧」用作填補差額) 最少一成(九成按揭)
按揭成數 最高七成 最高九成
總供款壓力 首十年極高(按揭供款 + 「借大糧」還款) 相對平均(最長30年攤還)
壓力測試 較難通過(「借大糧」還款額計入DSR) 相對容易(沒有額外貸款負擔)
轉按彈性 低(需政府同意,不能加按套現) 高(可自由轉按及加按套現)

決策建議:首期有限、追求穩定月供者 vs 儲蓄較多、能承受短期較高供款壓力者。

總結來說,選擇哪一個方案,完全取決於你的個人財務狀況與目標。

選擇按揭保險:
適合首期預算極度有限,希望將還款期拉長以降低每月供款壓力,並且重視未來財務彈性的申請人。這是現時市場上較主流及靈活的選擇。

選擇「借大糧」:
適合本身已有一定儲蓄,接近三成首期目標,只是稍欠餘額,而且個人收入非常高,有信心能輕鬆通過計入「借大糧」還款後的壓力測試,同時不介意未來十年財務彈性較低的申請人。

特殊身份優勢:醫管局及紀律部隊置業福利全覽

除了適用於大部分公務員的房屋福利,如果你是在醫院管理局 (HA) 或紀律部隊任職,考慮公務員借糧買樓時,你手上還有一些獨有的置業優勢。這些計劃各有特點,了解清楚有助你作出最精明的財務決策。

醫院管理局 (HA) 員工置業貸款計劃

福利二選一:購屋貸款利息津貼 (HLISS) vs 5%現金津貼。

醫管局員工的置業福利,主要圍繞兩個核心選擇,分別是「購屋貸款利息津貼計劃」(HLISS) 與直接發放的「5%現金津貼」。兩者只能選擇其一,而且一旦選定,通常不能更改,因此在申請前必須仔細比較兩者的長遠影響。

HLISS 詳解:津貼額度、申請資格及轉按限制。

HLISS計劃表面上十分吸引,津貼額度按薪級釐定,最高可達月薪的百分之六,以實報實銷形式發放。申請資格通常要求員工為長期僱員及符合特定服務年期。不過,這個計劃的最大限制在於其靈活性。申請人通常只能選用P按(最優惠利率按揭),並且只可向指定的大型銀行申請按揭。日後如果想轉按至其他銀行,或者進行加按套現,都必須先向醫管局申報並取得批准,過程繁複,大大限制了利用物業進行財務規劃的彈性。

5% 現金津貼詳解:為何其理財彈性及對借貸力的幫助通常更優勝?

相比之下,雖然5%現金津貼的百分比較低,但它的操作方式卻簡單直接得多。這筆津貼會直接計入你的每月薪金,銀行在審批公務員買樓貸款時,會將其視為你的恆常收入。這做法直接提高了你在壓力測試中的總收入水平,讓你更容易獲批更高的按揭貸款額。更重要的是,領取現金津貼沒有任何按揭限制,你可以自由選擇市場上任何一間銀行,選用利率通常更低的H按計劃,未來轉按或加按也無需向醫管局申請,財務自由度極高。因此,從長遠理財及提升借貸力的角度看,5%現金津貼通常是更優勝的選擇。

紀律部隊人員置業獨有福利

「遮仔會」儲蓄:銀行壓力測試中的「秘密武器」,可視為資產證明。

紀律部隊人員多數都會聽過俗稱「遮仔會」的儲蓄互助社。它除了提供相當不錯的儲蓄利率外,更是申請按揭時的一件「秘密武器」。關鍵在於,銀行在計算壓力測試時,只會看你的總薪金,並不會預先扣除你每月存入「遮仔會」的儲蓄款項。換句話說,你可以一邊享受高息儲蓄,快速累積首期資金,同時又完全無損你的按揭借貸能力。在申請按揭時,這筆持續的儲蓄紀錄更能成為有力的資產證明,增加銀行批核的信心。

宿舍與房屋津貼的取捨:規劃買樓前必須作出的重要抉擇。

對於紀律部隊人員來說,規劃置業藍圖前,還有一個必須面對的重大抉擇,就是在部門宿舍與房屋津貼之間作出取捨。規定十分清晰,兩者不能同時擁有。假如你選擇領取任何形式的房屋相關津貼,就必須遷出部門宿舍。這個決定直接影響你的居住安排及財務預算,所以在開始物色樓盤及研究公務員借錢買樓的方案之前,務必先想清楚自己未來的居住規劃,衡量住宿舍節省租金的優勢與領取津貼幫助上車的利弊。

最大化貸款額:銀行如何審批公務員的津貼收入?

了解銀行如何審批你的各項津貼,是成功申請公務員借糧買樓的致勝關鍵。公務員的收入結構較為多元,除了固定月薪,還包括房屋津貼、超時工作津貼等。這些額外收入能否計入壓力測試,直接影響最終的公務員買樓貸款額度。以下將會詳細拆解銀行的審批邏輯,助你做好萬全準備。

申請按揭必備:公務員收入證明文件 Checklist

公務員借錢買樓,準備充足的文件是成功第一步。我們為你準備了一份清晰清單,讓你一目了然,避免申請時有所遺漏。

提供可下載清單,列明申請時需準備的穩定及非穩定津貼證明文件。

基本收入證明文件:
* 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
* 臨時買賣合約
* 最近三至六個月的薪金入帳銀行月結單
* 最新年度的稅務局評稅通知書 (稅單)
* 僱傭合約及政府發出的聘書

穩定津貼證明 (如房屋津貼):
* 政府發出的房屋津貼批准信件
* 顯示津貼金額及發放期的相關文件
* 最近三至六個月顯示津貼存入的銀行月結單

非穩定津貼證明 (如超時工作津貼、署任津貼):
* 最近六個月的薪金結單 (糧單),清晰列明各項津貼金額
* 部門發出的相關津貼計算或發放證明 (如有)

審批核心原則:津貼的「穩定性」與「持續性」

銀行在審批按揭申請時,最核心的考量原則,就是你的收入來源是否足夠「穩定」和具有「持續性」。因為銀行需要確保你在未來數十年的供款期內,都有可靠的還款能力。

銀行接納的津貼類型:恆常發放的房屋津貼 vs 非經常性款項(如超時工作津貼)。

基於這個原則,銀行會將你的津貼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恆常發放的津貼,例如新制公務員的房屋津貼 (HLISS / HPS)。因為這類津貼金額固定、每月發放,而且有明確的發放年期,所以銀行會視其為非常穩定的收入。第二類是非經常性或非保證發放的款項,例如超時工作津貼 (OT Pay) 或署任津貼 (Acting Allowance)。這些收入的金額每月都可能不同,甚至未必每月都有,因此穩定性較低。

計算方式:穩定津貼100%計入,非穩定津貼可能需打折或取平均數。

在計算入息時,銀行對這兩類津貼的處理方式截然不同。對於房屋津貼這類穩定收入,銀行通常會將其金額100%全數計入你的總收入作壓力測試。但對於超時工作津貼等非穩定收入,銀行的計算方法會保守得多,一般會取過去六個月的平均數,然後再打一個折扣(例如五成至八成)計算,甚至可能完全不予計算。

按揭成數如何影響津貼計算方式?

你需要申請的按揭成數高低,也會直接影響銀行對非穩定津貼的審批尺度。簡單來說,你借的成數越高,銀行的審批就越嚴格。

八成或以下按揭:審批較寬鬆,可計算部分非恆常津貼的平均數。

如果你申請的是八成或以下的按揭,審批主要由銀行自行決定。在這種情況下,銀行通常會有較大的彈性。對於你的超時工作津貼等非恆常收入,它們較願意參考過去六個月的記錄,取其平均數再打折計入總收入。

八成以上高成數按揭:審批極嚴格,通常只計算保證發放的恆常津貼。

如果你需要申請八成以上的高成數按揭(例如九成按揭),申請就必須經由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HKMC)審批。按揭保險公司的審批標準極為嚴格,風險管理非常保守。因此,它們通常只會計算你的固定月薪和保證每月發放的恆常津貼(如房屋津貼)。對於超時工作津貼、署任津貼等所有非保證的浮動收入,一概不會納入計算。

特殊情況:已獲批但未生效的加薪信能否計入壓測?

一個常見的疑問是,如果已經收到政府發出的加薪信,但新的薪酬尚未正式生效和發放,這筆「未來收入」能否用於壓力測試計算?

銀行處理方法:並非所有銀行均接納未來收入,申請前必須向銀行查詢清楚。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視乎個別銀行的政策而定。有部分銀行會接納已確認但未生效的加薪證明,並將其計入入息。但是,亦有不少銀行堅持必須看到實際的薪金入帳記錄才會承認。因此,如果你正處於這種情況,在遞交按揭申請前,必須主動向你的按揭顧問或銀行職員查詢清楚,確認他們的具體審批準則,這樣才能準確預算你的借貸能力。

公務員買樓FAQ:熱門疑問快速解答

在計劃公務員借糧買樓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疑問。這裡我們整理了一些最常見的問題,並提供直接明瞭的解答,幫助你快速釐清思路,順利完成公務員借錢買樓這件人生大事。

新制公務員買樓,應該選擇P按還是H按?

答案:強烈建議H按。新制公務員領取的是定額現金津貼,這筆錢每月金額固定。所以,你的目標應該是盡量降低利息支出。H按(銀行同業拆息按揭)的利率通常比P按(最優惠利率按揭)低,所以選擇H按可以讓你支付最少的利息。在低息環境下,你的定額津貼甚至有機會覆蓋大部分供款,讓你的財務安排更有彈性。

政府的「借大糧」計劃是否最佳首期方案?

答案:不一定。考慮「公務員借大糧」時要非常小心,因為它有兩個主要限制。第一,申請了「借大糧」,你就不能再申請按揭保險,這代表你無法承造高成數按揭(例如八成或九成)。第二,銀行會將「借大糧」的每月還款額,計入你的總債務之中,這會直接影響壓力測試的結果。最終,你能夠申請的公務員買樓貸款總額度,反而可能會因此減少。

房屋津貼如何直接幫助我通過壓力測試?

答案:房屋津貼是你通過壓力測試的強力後盾。銀行在審批按揭時,會將新制公務員的每月房屋津貼,視為穩定而且可靠的固定收入。計算供款與入息比率(DSR)時,銀行會直接將津貼金額加到你的基本月薪上。例如,你的月薪是五萬元,房屋津貼是五千元,銀行就會以五萬五千元的總收入來進行壓力測試計算。收入基礎提高了,自然讓你更容易獲批更高的貸款額。

我的超時工作津貼 (OT Pay) 能否計入按揭收入?

答案:視乎按揭成數。銀行審批的核心是收入的穩定性,而超時工作津貼(OT Pay)屬於非固定收入。如果你申請九成按揭,由於審批非常嚴格,這類收入通常完全不被計算。如果你申請的是八成或以下的按揭,部分銀行會比較寬鬆。它們可能會計算你過去六個月的平均OT Pay,但通常會打一個折扣(例如只計算平均值的50%),然後才加到你的總收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