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大眾財務追數電話/上門點算? 終極自救指南:拆解7大犯法手法與6大應對投訴步驟

一接到「大眾財務」的追數電話,甚至被追數人員上門拍門,難免心驚膽顫、手足無措。面對咄咄逼人的追數行為,許多人因不了解自身權利而啞忍,甚至被違法手法滋擾家人及公司,生活飽受困擾。其實,欠債不代表要失去尊嚴和保障。本篇終極自救指南將為你清晰拆局,從釐清自身權利與大眾財務的合法追數界線開始,詳細拆解7大常見的犯法追數手法,並提供由記錄證據、有效溝通到向官方機構投訴的6大實用應對步驟,助你重掌主導權,一步步保障自己與家人的安寧。

收到大眾財務追數通知?冷靜應對,先了解自身權利

收到大眾財務追數的電話或信件時,保持鎮定是處理問題的第一步。在情緒影響下作出的任何決定,都可能令情況變得更複雜。與其感到徬徨,不如將精力集中在了解自己的法律權利與應對步驟上,這才是保障自己的最佳方式。

為何會被大眾財務追數?

觸發條件:欠款、逾期還款的後果

被大眾財務有限公司追數,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未有按照貸款協議準時還款。這可能是一期供款逾期,也可能是累積了一段時間的欠款。當借款人出現違約情況,財務公司便會根據合約條款,啟動內部或委託第三方的追收程序,以收回相關的本金、利息及可能產生的額外費用。

擔保人責任:朋友借錢,為何我亦會被追數?

很多人會基於信任為朋友或家人作貸款擔保人,但未必完全理解其法律責任。作為擔保人,你在法律上的角色等同於向財務公司承諾:「如果借款人無法還款,我會代為清還。」因此,當原借款人未能履行還款責任時,大眾財務絕對有權依據擔保協議,直接向你追討全部或部分欠款。這項責任是具法律約束力的,並不會因為你沒有直接使用那筆貸款而免除。

接獲追數通知的初步應對心態

釐清迷思:欠債純屬民事,並非刑事罪行

首先要釐清一個重要觀念:在香港,拖欠債務屬於民事糾紛,並不是刑事罪行。這意味著你不會因為欠債而留有案底或被判監禁。警方並不會介入單純的債務追討。即使面對大眾財務追數佬上門,只要對方沒有作出任何恐嚇、暴力或刑事毀壞等犯法行為,警方的處理空間也十分有限。理解這一點,有助你以更平穩的心態去處理債務問題。

核實為先:確認對方身份及債務真偽是保障自己的第一步

當你收到聲稱是來自大眾財務追數電話時,切忌馬上承認任何債務或承諾還款。保障自己的第一步,是冷靜地核實資訊。你可以禮貌地向對方查詢以下資料:來電者的全名、職員編號、其代表的收數公司名稱、所追討的貸款賬戶號碼以及確切的欠款金額。然後,你可以表示需要時間直接向大眾財務有限公司查證,待確認資料無誤後再作跟進。這個步驟能有效過濾詐騙電話,並確保你掌握了準確的債務狀況。

【知己知彼】大眾財務的4大合法追數權力與界線

要有效應對大眾財務追數,首先需要清楚了解他們在法律框架下的權力範圍。知己知彼,才能保障自身權益。其實,大眾財務有限公司追數時,並非可以任意妄為,他們同樣受到法例和行業守則的約束。以下將會拆解他們擁有的四大合法權力,以及每項權力背後的法律界線。

權力一:委託第三方收數公司

《個人資料(私隱)條例》下的合法披露

大眾財務有權將你的個案委託給第三方的收數公司處理。很多人會質疑,這樣做是否侵犯了個人私隱。根據《個人資料(私隱)條例》,你在申請貸款時簽署的合約條款,通常已授權貸款機構在有需要時,可將你的個人資料(如姓名、聯絡方式、欠款金額)轉交予其代理人(即收數公司)作追收欠款之用。所以,這個資料轉移的過程,在法律上是合規的。

事前書面通知的責任及《銀行營運守則》要求

不過,這項權力並非沒有限制。雖然大眾財務是持牌放債人,不受《銀行營運守則》直接規管,但守則的最佳做法仍具參考價值。正規的金融機構在委託收數公司前,一般會向債務人發出書面通知,清楚列明將會採取此行動。這份通知書是一個重要的提示,讓你了解債務已進入下一階段,同時也給予你直接與原債權人解決問題的最後機會。

權力二:行使「抵銷權」(Right of Set-off)

動用債務人在該機構的其他戶口資金

「抵銷權」是債權人一項非常強大的權力。簡單來說,如果你在大眾財務或其集團下的關聯公司,除了有貸款戶口外,還有其他存款戶口(例如儲蓄戶口),他們有權在不作另行通知的情況下,直接從你的存款戶口中扣取資金,用以償還你拖欠的貸款。這個行動是建基於貸款合約中的授權條款。

「抵銷權」的限制:聯名戶口與信託戶口的保障

這項權力同樣設有重要界線。一般情況下,「抵銷權」不能隨意應用於聯名戶口。例如,你與家人的聯名儲蓄戶口,機構不能單方面因為你的個人債務而扣取其中的款項,除非貸款協議中有特別且清晰的條款列明此項權力。同樣地,信託戶口內的資金也受到法律保護,不能用作抵銷個人債務。

權力三:要求債務人承擔追收成本

貸款條款中關於法律及收賬代理費用的規定

當債務進入追收程序後,所有因此而產生的合理費用,例如委託收數公司的服務費、律師費等,大眾財務都有權要求由你一併承擔。這意味著你的總欠款額會隨著追收行動的展開而不斷增加。這項權力的法律基礎,同樣源於你當初簽署的貸款合約,當中必定包含了相關的追收費用條款。

權力四:持續查閱你的信貸報告(TU)

貸款期間信貸狀況被持續監察的原因

在你申請貸款時,大眾財務會查閱你的信貸報告(TU)作審批。在整個貸款期間,他們也有權持續查閱你的信貸報告。這樣做的主要原因是為了管理風險。機構需要持續監察你的整體信貸狀況,例如有否申請新的貸款、有沒有向其他機構逾期還款等。如果你的信貸評級轉差,他們可能會視之為警號,並採取更主動的跟進行動。

大眾財務追數過火點?7大常見違規追數手法及警號

面對大眾財務追數,清楚了解合法追收與違規手法之間的分界線,是保障自己的第一步。雖然財務公司有權追討欠款,但其追數行為必須在法律框架內進行。如果遇到以下七種情況,這就是重要警號,代表追數行為可能已經越界,甚至涉及大眾財務追數犯法的層面。

滋擾性手法

手法一:高頻率電話騷擾公司及家人

追數公司可能會透過高頻率的大眾財務追數電話,不斷致電你的公司、上司、同事甚至家人。他們的目的不僅是聯絡你,更是要透過滋擾第三方,對你施加精神壓力,讓你因感到尷尬和麻煩而盡快還款。這種行為嚴重影響你的工作和家庭生活,已經構成滋擾。

手法二:透過社交媒體公開追數(WhatsApp群組、Facebook留言)

現代追數手法已擴展至網絡世界。追數公司可能會擅自將你的親友、同事加入一個WhatsApp群組,然後在群組內公開你的債務詳情。或者,他們會在你的Facebook或Instagram等社交平台公開留言,貼出你的個人資料。這種做法旨在公開羞辱,讓你無法在社交圈中立足。

手法三:騷擾諮詢人、同事等非直系親屬

在你申請貸款時,可能曾提供諮詢人(Referee)的聯絡資料。但法律上,追討對象只限於債務人及擔保人。如果大眾財務有限公司追數的範圍,擴大至騷擾你的諮詢人、普通同事或其他不相關的第三方,這種行為已經超越了合法界線,對無關人士造成不必要的困擾。

恐嚇及侵犯私隱手法

手法四:張貼含個人資料的街招(「大字報」)

在你住所大堂、公司附近或家門外張貼印有你姓名、相片、身份證號碼及欠債字句的街招,俗稱「大字報」,是一種常見的恐嚇手段。這種行為不但讓你飽受鄰居和同事的奇異目光,更嚴重觸犯了《個人資料(私隱)條例》,是絕對不可接受的。

手法五:上門追數時的言語威嚇及恐嚇行為

當大眾財務追數上門時,你需要留意追數人員的言行舉止。他們可能會大力拍門、高聲叫罵、使用帶有威嚇或恐嚇成分的言詞,例如「禍及家人」等。即使沒有肢體接觸,這種營造恐懼氣氛的行為,亦可能構成刑事恐嚇。大家俗稱的「大眾財務追數佬」若有此類行徑,便已違法。

手法六:跟蹤或在住所及公司附近徘徊

另一種心理施壓方式,是派員在你住所樓下或公司附近長時間徘徊、守候甚至跟蹤。這種行為會讓你感到無時無刻都被人監視,缺乏安全感,造成巨大的精神困擾。

刑事毀壞及暴力行為

手法七:淋紅油、塞鎖匙孔等財物破壞及暴力威脅

如果追數行為升級至淋紅油、用膠水塞鎖匙孔、刮花大門等破壞財物的程度,這已經是嚴重的刑事毀壞罪行。任何形式的暴力威脅或行為,都絕不應容忍,應立即報警處理。這類行為清晰地顯示,追數手段已完全失控並觸犯法律。

【自救手冊】應對大眾財務追數的3大步驟及實用溝通範本

當正面處理大眾財務追數問題時,慌亂並不能解決問題。相反,清晰的思路和具體的步驟才是保護自己的最佳方式。這份自救手冊會提供一套實用流程,由收集證據到有效溝通,再到保護身邊的人,一步步助你取回主導權。

第一步:全面記錄所有追數證據

無論你計劃如何處理債務,保留完整記錄都是最基本而且最重要的一步。這些證據是日後協商、投訴甚至法律程序的重要依據。

電話錄音:保障對話內容的合法方式

每一次接聽追數來電,都應該進行電話錄音。香港法律允許任何通話參與方在未告知對方的情況下單方面錄音,而該錄音可用作法律證據。錄音能準確記錄對方的語氣、措辭和具體要求,避免口同鼻拗的情況。

訊息截圖:即時備份WhatsApp、SMS等文字記錄

任何透過WhatsApp、SMS或其他即時通訊軟件收到的追數訊息,都應立即截圖備份。截圖時,應確保能清晰顯示發訊人的號碼、發送日期和時間。這些文字記錄是證明對方追數頻率和內容的最直接證據。

文件保存:保留所有信件及街招正本

大眾財務有限公司追數過程中,可能會寄出信件,甚至在你的住所附近張貼街招。切勿隨意丟棄這些文件,應將所有信件和街招正本妥善保存。這些實物證據,特別是含有威嚇性言詞或公開你個人資料的街招,是證明追數行為是否越界的有力物證。

第二步:有策略地進行溝通

與追數人員溝通需要技巧,目標是減少言語衝突,並將溝通引導至對你有利的書面形式。

範本一:應對追數電話的標準回覆腳本

當收到大眾財務追數電話時,保持冷靜,並可參考以下腳本回應:

「你好,請問你係邊間公司同埋你嘅姓名?(等待對方回答)好多謝你嘅來電,關於你提及嘅賬戶事宜,我明白而且會處理。為咗確保所有溝通內容清晰準確,避免誤會,我希望轉為書面溝通。請將詳細嘅欠款資料、賬戶號碼同埋你哋嘅聯絡方式,透過電郵(或郵寄)方式傳送俾我。我收到後會盡快處理。電話入面我唔會再作其他回應,多謝。」

範本二:要求轉為書面溝通的電郵/短訊範本

在通話後,你可以主動發送電郵或短訊,以白紙黑字形式確立你的要求:

主旨:要求書面溝通 – 關於 [你的姓名] 之賬戶事宜

敬啟者:

本人 [你的姓名](身份證號碼:[你的身份證號碼頭4位數字]),今日曾與貴公司職員 [如知道對方姓名] 通電話,談及有關賬戶事宜。

為確保所有溝通清晰無誤,本人現正式要求,未來所有關於此賬戶的溝通,請以書面形式(電郵或郵寄)進行。請將詳細的賬戶資料及還款方案建議電郵至 [你的電郵地址] 或郵寄至 [你的通訊地址]。

在收到書面文件前,本人將暫不回應任何電話查詢。

此致
[你的姓名]
[日期]

第三步:劃清界線,保護家人與工作

追數行為不應影響你的家人和工作。你需要主動設立防火牆,將影響減到最低。

如何知會家人及公司前台應對追數來電

你可以簡單地告知同住家人或公司接待處同事:「如果收到搵我嘅電話,而對方又唔肯透露身份,或者態度唔友善,請直接話『佢唔方便聽電話,請佢留低姓名同聯絡電話,我會覆佢。』請唔好同佢哋有任何爭論或透露我嘅任何資訊。」這樣能有效過濾滋擾性來電。

追數上門的標準處理程序:切勿開門、立即報警

假如遇到大眾財務追數上門,必須緊記以下標準程序。首先,無論追數佬如何叫門或威嚇,絕對不要開門。你可以隔著門回應:「我唔會開門,有咩事請你哋用書面聯絡。如果你哋再唔離開,我會即刻報警。」如果對方繼續逗留、大力拍門或作出任何刑事毀壞行為,這已可能構成大眾財務追數犯法。你要立即致電999報警,向警方清晰說明有人在門外非法禁錮或作出恐嚇行為,要求派員協助。

追數行為越界?3大官方投訴及法律求助渠道

當大眾財務追數的行為讓你感到受威脅或困擾,你並非孤立無援。香港有清晰的法規與渠道,可以保障你的合法權益。以下將會逐一介紹三個層面的官方求助途徑,由直接溝通到法律行動,助你有效應對不當的追數情況。

渠道一:向大眾財務有限公司直接投訴

很多時候,最直接的方法是先向機構本身提出正式投訴。大眾財務有限公司設有內部的投訴處理機制,正式的書面記錄亦是你為日後可能升級的行動所作的重要部署。

聯絡內部投訴主任的官方途徑

你可以透過官方渠道,將你的個案直接反映給大眾財務的投訴主任。根據他們的公開資料,聯絡方式如下:

  • 電話: (852) 2525 9351
  • 郵寄地址: 香港中環德輔道中71號永安集團大廈11樓 大眾財務有限公司投訴主任收
  • 電郵或傳真: 你亦可以從其官方網站下載「顧客投訴表格」,填妥後以電郵或傳真方式提交。

官方投訴處理流程與時間表(7天內確認,30天內回覆)

根據大眾財務的服務承諾,他們有一套標準的投訴處理流程。在你提交投訴後,一般會在7天內發出確認通知書,表示已收到你的個案。之後,他們會在30天內完成調查,並告知你跟進結果。清楚了解這個時間表,有助你追蹤進度。

附:致大眾財務投訴部信件範本

為方便你作出書面投訴,這裡提供一個簡單範本,你可以根據個人情況修改使用。


主旨:有關貸款戶口 [你的貸款戶口號碼] 之追數行為的正式投訴

致大眾財務有限公司投訴主任:

本人 [你的姓名] (香港身份證號碼:[你的身份證號碼頭4位數字]),現就 貴公司或 貴公司委託之第三方收數公司的不當追數行為,提出正式投訴。

在 [日期],約 [時間],本人接獲來自電話 [對方電話號碼,如適用] 的追數來電/經歷上門追數事件。過程中,對方作出以下不當行為:
(請在此清晰、簡潔地陳述事件經過,例如:言語威嚇、頻繁致電公司滋擾、向無關的第三者披露債務等。請盡量提供確實的日期、時間、地點及對話內容。)

上述行為已對本人/本人的家人/工作造成嚴重困擾,而且可能已構成違規甚至犯法的追數行為。

本人現要求 貴公司立即停止所有不當的追數活動,並且在30天內就此事作出書面回覆及解釋。本人保留向相關監管機構及執法部門申訴的一切權利。

此致

[你的姓名] 謹啟
[聯絡電話]
[日期]


渠道二:向監管機構及法定組織申訴

如果向大眾財務有限公司直接投訴後情況未有改善,或者你認為事態嚴重,你可以向外部的監管機構尋求協助。

針對持牌放債人:向公司註冊處轄下放債人牌照組投訴

大眾財務是根據《放債人條例》領有牌照的放債公司。公司註冊處轄下的放債人牌照組負責監管持牌放債人的操守。如果他們的追數行為違反了牌照條件,例如涉及不誠實或不當的手法,你可以向牌照組投訴。持續的投訴記錄,有機會影響其日後的牌照續期。

針對銀行或附屬機構:向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投訴

大眾財務是馬來西亞大眾銀行的附屬公司。雖然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主要監管銀行,但根據《銀行營運守則》,銀行亦有責任確保其委託的第三方收數公司遵守相關規定。你可以就其附屬機構的不當追數行為,向金管局作出投訴。

針對私隱洩漏:向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PCPD)申訴

如果追數過程中涉及洩漏你的個人資料,例如張貼含有你個人資料的街招(俗稱「大字報」),或向你的同事、鄰居等無關人士披露你的債務狀況,這就可能違反了《個人資料(私隱)條例》。你可以備妥證據,向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PCPD)作出投訴。

渠道三:尋求執法部門及法律援助

當追數行為升級至刑事層面,或你需要了解自身的法律權益時,就需要尋求執法部門及法律專業人士的幫助。

涉及刑事行為:立即報警(999)處理

請緊記,欠債本身是民事性質,但追數手法可以是刑事罪行。如果大眾財務追數佬的行為涉及以下情況,請立即報警(999)處理:

  • 刑事恐嚇: 例如「斬你全家」、「會對你不利」等威脅你或家人人身安全的言論。
  • 刑事毀壞: 例如淋紅油、塞鎖匙孔、破壞你的財物等。
  • 暴力行為: 任何形式的肢體衝突或襲擊。

報警是保障你人身安全最重要的一步,警方會處理當中的刑事部份。

了解法律追溯期:民事訴訟的6年時效

在法律層面,一般的民事債務(包括私人貸款)的法律追溯期為6年。這意味著債權人(例如大眾財務)必須在欠款到期日或你最後一次還款日的6年內,向你提出法律訴訟。了解這個時效,有助你評估自身的法律處境。

尋求免費法律諮詢服務的途徑

如果你希望就自身情況尋求專業法律意見,但又擔心費用問題,可以考慮使用香港的免費法律諮詢服務。當值律師服務的「免費法律諮詢計劃」在全港多個民政事務處,為市民提供免費的初步法律意見。你可以預約此服務,向律師諮詢你應有的權利及可行的法律途徑。

大眾財務追數常見問題 (FAQ)

面對大眾財務追數的壓力,心中自然會浮現許多疑問。從會否被限制出境,到家人會否受牽連,我們整理了幾個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並且提供清晰、直接的解答。

Q1:欠大眾財務錢會被限制出境嗎?

一般民事債務,不會直接導致禁止出境

首先要釐清,在香港拖欠貸款屬於民事糾紛,並不是刑事罪行。因此,單純欠債本身並不會自動導致你被禁止出境。不過,如果大眾財務有限公司向法院提出民事訴訟,而且有充分理由相信你企圖離開香港以逃避債務,他們可以向法院申請「禁止令」(Prohibition Order)。只有在法院頒佈此命令後,你的出境才會受到限制。所以,這並非一個必然的結果。

Q2:申請破產後,大眾財務追數會立即停止嗎?

破產令可停止合法追數,但違法滋擾或會持續

當法院頒佈破產令後,法律上所有針對你的追討行動都必須停止。這代表大眾財務有限公司不能再透過法律途徑追數,而需要向破產管理署申報債權。理論上,所有合法的追數行為,包括大眾財務追數電話和信件,都應該會終止。但是,現實中一些受委託的收數公司或俗稱的「大眾財務追數佬」,未必會立即停止所有滋擾行為。這些持續的滋擾屬於大眾財務追數犯法的灰色地帶,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況,應該記錄證據並且向相關機構投訴。

Q3:家人會因我的債務而被大眾財務追數嗎?

債務屬個人責任,家人除非是擔保人否則不受影響

這一點可以很明確,債務是屬於個人的。只要你的家人不是該筆貸款的擔保人,他們在法律上就沒有任何責任為你償還債務。大眾財務追數的對象只應是你本人。有些追數公司可能會嘗試聯絡你的家人,甚至上門施加壓力,但這種行為其實是想透過影響家人來迫使你還款,並不代表家人有還款的法律義務。若遇到大眾財務追數上門騷擾家人的情況,你的家人有權拒絕對話並且直接報警。

Q4:除了投訴,還有其他根本的債務解決方案嗎?

考慮債務重組(IVA)或債務舒緩(DRP)從根本解決問題

投訴主要是針對不合法的追數手段,但是無法解決根本的債務問題。要真正擺脫困境,你可以考慮更具建設性的方案,例如「個人自願安排」(IVA)或「債務舒緩計劃」(DRP)。IVA是透過法庭申請,與包括大眾財務在內的所有債權人達成一個具法律約束力的還款協議,通常能大幅降低利息和延長還款期。DRP則是直接與個別債權人協商,過程較簡單。這兩種方法都能讓你以一個可負擔的金額,有系統地清還債務,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停止無了期的追數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