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追數電話點算?電話數追數終極攻略:7大自救步驟與法律武器

突如其來的追數電話,不僅打亂生活,更可能伴隨威嚇與滋擾,令人惶恐不安。面對窮追不捨的電話攻勢,您或許會不知所措:對方是誰?這筆債務是否真的存在?我應該如何回應才能保障自己?更甚者,若不幸墮入俗稱「電話數」的高利貸陷阱,債務更會如雪球般越滾越大,難以脫身。本篇終極攻略將為您拆解所有疑難,提供由即時應對到法律行動的7大自救步驟,助您釐清狀況、掌握法律武器,從容應對各種追數電話,徹底擺脫困擾。

接到追數電話?應對電話追數的三大步驟

當你面對電話數追數的壓力,保持鎮定是首要任務。其實,應對各種追數電話有一套清晰的步驟,讓你能夠有條不紊地處理問題,保障自己的權益。以下三大步驟,將由淺入深,引導你如何從被動接聽,轉為主動掌握形勢。

第一步:即時查證,釐清三大關鍵問題以掌握主導權

收到電話時,先不要急於回應或解釋。你應該保持冷靜,透過詢問以下三個關鍵問題,即時查證對方資訊的真確性,從而掌握對話的主導權。

問題一:對方是誰?債主是誰?

首先,你需要清楚知道電話另一端是誰。你可以直接有禮地詢問對方的姓名、所屬的收數公司全名,以及最重要的——他們是代表哪一位債主(即原來的債權人)進行追討。合法的追數行動,必然能夠提供這些基本資料。

問題二:我是否為欠債人本人?

你需要確認對方追討的對象是否確實是你本人。很多時候,收數公司可能只是根據過時或不準確的資料聯絡你。即使你認識欠債人,也必須釐清你的法律角色。你可能只是貸款申請時的諮詢人,並無任何還款責任;只有在簽署了正式擔保文件的情況下,才需要負上擔保人的法律責任。

問題三:是否有實質欠債證據?

合法的債務必然有文件支持。你可以直接要求對方提供欠債的實質證據,例如貸款合約副本或相關法庭文件。如果對方以「資料保密」或任何其他藉口拒絕提供,這本身就是一個需要留意的警號,其追數的合法性也值得懷疑。

第二步:反守為攻,根據自身情況策略性回應

在你掌握了基本資訊後,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採取不同的策略性回應,變被動為主動。

情況一:你與債務完全無關

如果你已確認自己並非欠債人,也非法定擔保人,應直接清晰地告知對方,他們找錯了人,你與這筆債務沒有任何關係。同時,你可以要求對方停止再致電,並從他們的聯絡名單中移除你的資料。

情況二:債務人是前住戶或舊同事

這是一個常見情況。你可以平靜地向對方說明,欠債人已經搬離或離職多久,並表示你與對方已無聯絡。如果情況許可,你甚至可以主動提出提供證明(例如現時住址的水電費單),要求他們更新紀錄,以終止對你的騷擾。

情況三:對方持續用追數電話進行騷擾

如果對方無視你的澄清,持續進行電話追數騷擾,你需要開始系統地記錄。記下每次來電的日期、時間、對方使用的電話號碼,以及對話的重點內容。這些記錄在後續行動中會成為非常重要的證據。

第三步:升級行動,採取法律途徑徹底解決問題

當口頭溝通無效,騷擾行為持續甚至升級時,你就需要採取更進一步的法律行動來保護自己,徹底解決問題。

書面警告:寄出掛號信

以書面形式,透過掛號信寄給收數公司,正式要求他們停止一切騷擾行為。掛號信能提供郵寄證明和簽收記錄,這在法律上證明了你已經正式向對方發出警告。這一步能顯示你的決心,也為將來的法律程序鋪路。

直接報警:當追數行為涉及刑事恐嚇

純粹的電話滋擾,警方未必能夠即時介入。但是,一旦追數行為涉及人身安全的威脅、刑事恐嚇(例如揚言會對你或家人不利)或毀壞財物的言論,就已經觸犯了刑事法例。在這種情況下,你應立即報警處理,並將之前記錄的證據一併提交給警方。

尋求專業協助

如果情況變得複雜,或者你感到無法獨自應對,尋求專業協助是明智的選擇。你可以諮詢律師,了解你的法律權利與可行的法律行動,或聯絡專業的債務輔導機構,獲取更全面的支援與建議。

拆解「電話數」陷阱:為何一筆小額貸款會滾成巨債?

面對突如其來的電話數追數,很多人會感到困惑,一筆看似無關痛癢的小額貸款,為何最終會演變成一筆難以承受的巨額債務?這並非偶然,而是一套精心設計的陷阱。這些借貸模式的目標,從來都不是賺取合約上的利息,而是透過一連串不合法的手段,迫使借款人支付遠超本金的費用。要有效應對,首先必須了解其運作的全過程。

「電話數」的運作模式:由低息引誘到高壓追討的四步曲

「電話數」的運作極具迷惑性,它通常以低息、無需審查作招徠,吸引急需現金周轉的人士。一旦借款人上釣,對方就會啟動一套環環相扣的流程,讓債務在短時間內倍增。整個過程可以歸納為以下四個步驟。

第一步:無預警縮短還款期

這是觸發整個陷阱的關鍵。放債人會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突然要求借款人於極短時間內還款。例如在早上九時致電,要求對方必須在同日下午二時前還清全數。這種不合常理的要求,目的就是要製造一個借款人必然會「逾期還款」的局面,為下一步徵收高額費用鋪路。

第二步:徵收天價「收數費」

一旦借款人未能在指定時間內還款,對方就會立即以此為藉口,聲稱借款人已違約,並馬上加上一筆金額巨大的「收數費」或「罰款」。這筆費用的金額往往與本金相若,甚至更高,令債務瞬間倍增。這筆費用才是他們真正的利潤來源。

第三步:誘導「債冚債」

當債務倍增後,借款人自然更無力償還。此時,放債人或其中介便會「好心」地提出解決方案,就是介紹借款人到另一家財務公司借一筆更大的貸款,用以償還第一筆已滾大的債務。這就是典型的「債冚債」,借款人只是跌入一個更深的債務旋渦,而這些財務公司之間往往互有關連。

第四步:啟動全方位電話追數及滋擾

經過幾輪「債冚債」後,當債務金額大到借款人再也無法透過借貸解決時,真正的電話追數騷擾便會開始。放債人會利用借款人當初提供的所有個人資料,對其本人、家人、朋友甚至公司同事發動高密度的追數電話攻勢,旨在透過施加巨大的精神壓力,逼使借款人想盡一切辦法籌錢。

霸王條款與違法收費:簽約前後的雙重陷阱

除了操作流程上的陷阱,電話數的合約本身亦充滿了不合法的霸王條款與隱藏收費,讓借款人在簽約前後都處於極為不利的位置。

簽約時暗藏的違法收費

根據香港《放債人條例》,持牌放債人不得收取利息以外的任何費用。但「電話數」公司常會巧立名目,在簽約時即時從本金中扣除高昂的「手續費」或「行政費」,導致借款人實際到手的金額遠低於借貸額。更有甚者,在借款人離開後,會安排所謂的「中介人」現身,再強行索取一筆「介紹費」。這些收費全部都是違法的。

合約中的不合常理懲罰性條款

合約中會包含一些極度嚴苛且不合常理的懲罰性條款。例如,條款可能規定「若未能準時上傳入數證明,須罰款五萬元,並於一小時內繳清」。這些條款的目的並非為了規範還款,而是有意設立一個極容易觸犯的細則,作為濫收罰款的法律藉口。

最終結果:實際年利率高達200%的真相

在一連串的違法收費、高額罰款和債務疊加操作下,一筆數萬元的貸款,在短短數月內滾存至十數萬甚至數十萬元是常見情況。若將所有費用和罰款計算在內,其實際年利率(APR)可以輕易地超過200%,遠高於法例規定的48厘上限,完全構成非法借貸。

香港法律如何規管電話追數?了解你的法律權利與對方底線

面對層出不窮的電話數追數手段,很多人都會感到不知所措。其實,了解香港法律如何規管電話追數,就等於為自己裝備了最重要的防護網。清楚知道自己的法律權利,以及對方不能逾越的底線,你才能在應對時更有底氣。

關於利息及收費的法律上限:《放債人條例》的保障

香港的《放債人條例》(第163章)是規管放債人與財務公司的核心法例,當中對利息和收費有非常清晰的規定。了解清楚這些規管,才能有效應對各種追數電話。

年利率上限:不得超過48厘

根據《放債人條例》第24條,任何貸款協議的實際年利率,都不得超過48%。如果收數方向你追討的利息換算成年利率後超過了這個上限,該筆貸款協議在法律上便可能被視為「敲詐性」交易,法庭有權宣布該協議不可強制執行。

禁收雜費:不得收取任何手續費或中介費

法例同樣嚴格禁止放債人收取利息以外的任何費用。根據條例第27條,除了本金和訂明的利息,放債人不得收取任何形式的開支、酬金、獎金、續期費或保證金等。如果你在借貸時曾被收取所謂的「手續費」或「中介費」,這些收費本身就是不合法的。

哪些追數手段已構成刑事罪行?

當電話追數的手段升級,由言語滋擾變成實質威脅或行動,就可能觸犯刑事法例。以下是一些絕對不能容忍的紅線行為。

刑事恐嚇與毀壞

如果追數行為包含威脅你或家人的人身安全,例如說「知道你住哪裡」、「會對你的子女不利」,或者做出實質的毀壞行為,例如在你家門外淋紅油、塞鎖匙孔等,這些都已構成《刑事罪行條例》(第200章)下的刑事恐嚇及刑事毀壞罪行,是嚴重的刑事罪案。

嚴重暴力行為

任何涉及實際暴力的追數行為,例如上門毆打、非法禁錮,甚至縱火等,都屬於極其嚴重的罪行。這些行為會根據其嚴重程度,觸犯《侵害人身罪條例》(第212章)等法例,最高刑罰可達終身監禁。

法律灰色地帶:純粹的電話滋擾

值得留意的是,純粹的電話滋擾,例如短時間內不斷致電,但言談間沒有構成刑事恐嚇的內容,很多時候會處於法律的灰色地帶。雖然這種行為對生活造成極大困擾,但要達到刑事檢控的門檻有一定難度。即使如此,詳細記錄這些滋擾行為,依然是保障自己的重要一步。

自保實用工具包:應對電話追數的完整資源

面對電話數追數的滋擾,除了理解應對步驟,手上擁有實際可用的工具同樣重要。這個工具包為你整理好一系列實用資源,從即時回應的腳本,到書面交涉的範本,再到蒐證清單與求助機構聯絡方式,讓你更有系統地處理各種電話追數情況。

電話應對腳本範例:一字一句教你如何回應

在接到追數電話時,保持冷靜並掌握對話主導權是關鍵。你可以參考以下腳本,清晰、直接地獲取所需資訊,同時保障自己。

對話情境:

對方:「請問係咪陳先生/小姐?我係XX財務公司,你有一筆$50,000嘅數未清。」

你:「你好。為了保障我的個人資料,請先提供你的全名、員工編號,以及你代表的財務公司全名和商業登記號碼。」

對方:「我哋係XXX財務,你唔使理咁多,快啲處理條數就得。」

你:「我需要核實你的身份。另外,請你講出債權人的公司全名,即是最初借貸的公司是哪一間?」

對方:「總之就係XXX財務啦。」

你:「好的。請你將相關的欠債證明,例如借貸合約副本,郵寄到我的登記地址。合約上必須清楚顯示我的簽名。收到文件核實後,我會再作處理。在未收到實質文件前,我無法確認任何事,亦請你停止用電話聯絡我。所有溝通請以書面形式進行。多謝。」

(然後直接掛斷電話,無需等待對方回應或與其爭論。)

這個腳本的核心目的,是將舉證責任交還給對方,並將溝通方式由被動的電話轉為主動的書面形式,為日後蒐證鋪路。

書面交涉:要求停止騷擾的掛號信範本

如果電話滋擾持續,你可以寄出一封正式的掛號信,以書面形式要求對方停止。這封信亦可作為你已正式表態的法律證據。


[收數公司或財務公司全名]
[公司地址]

主旨:要求立即停止就個案編號 [如有] 之電話騷擾

敬啟者:

本人 [你的全名](香港身份證號碼:[你的身份證號碼,例如 A123XXX(X)]),近期多次收到由貴公司打出的電話(來電號碼包括:[列出相關電話號碼]),內容關於一筆聲稱與本人有關的債務。

本人現以書面形式,正式作出以下聲明及要求:
1. 本人否認與該筆債務有任何關連。
2. 請貴公司立即停止以任何電話形式聯絡本人、本人的家人、朋友及工作地點。
3. 如貴公司認為本人對此債務負有法律責任,請提供所有相關證明文件之副本,包括但不限於本人親筆簽署的借貸合約或擔保文件,並郵寄至本人以下地址。
4. 由本信發出日起,所有相關事宜的溝通,均必須以書面形式進行。

若貴公司繼續進行電話騷擾,本人將會記錄所有證據,並向香港警務處及相關機構舉報。

此致

[收數公司或財務公司名稱]

[你的全名] 簽署
[你的全名](正楷)
[你的聯絡地址]
日期:[年/月/日]


提示: 請務必以掛號信(Registered Mail)形式寄出,並保留郵寄收據。

蒐證清單:如何有效記錄追數證據

有效的證據是保護自己的最強武器。當你開始受到追數電話滋擾,可以按照以下清單系統地蒐集證據:

  • 通話記錄:
  • 詳細記下每次來電的日期、準確時間、來電顯示號碼。
  • 記錄通話時長。

  • 通話錄音:

  • 在安全及合法的情況下,將通話內容錄音。錄音前無需知會對方。

  • 對話內容筆記:

  • 記錄對方職員的姓名或代號、所屬公司名稱。
  • 逐字記下對方的恐嚇性、威脅性或侮辱性言論。
  • 記下對方提出的具體要求,例如還款金額、限期等。

  • 訊息及書面記錄:

  • 完整截圖所有相關的短訊(SMS)、WhatsApp、WeChat 等通訊內容。
  • 保留所有收到的信件、追數單張或任何書面文件,並儲存在安全地方。

  • 其他證據:

  • 如果滋擾行為發生在住所或公司,請記錄相關日期時間,並檢查是否有閉路電視(CCTV)錄到過程。
  • 如有目擊證人,可記下其聯絡方式。

香港求助機構及熱線一覽表

面對難以處理的狀況,尋求專業協助是正確的做法。以下是香港主要的求助機構資料:

警方

如果追數行為涉及刑事成分,你應立即報警。刑事行為包括:
* 刑事恐嚇: 例如聲稱會傷害你或你的家人。
* 刑事毀壞: 例如向你的住所或公司淋油、塞鎖匙孔。
* 自稱三合會成員。

在非緊急情況下,可到就近警署報案;若感到人身安全即時受到威脅,請立即致電 999

法律援助

如果你需要透過民事訴訟解決問題,但無法負擔相關的律師費用,可以考慮向法律援助署求助。申請人需要同時通過經濟審查(Means Test)及案情審查(Merits Test)。

  • 法律援助署
  • 查詢熱線:2537 7677
  • 網址:www.lad.gov.hk

債務及情緒輔導服務

持續的電話追數會帶來巨大的精神壓力。尋求專業的輔導服務,不但能協助你處理債務問題,更能為你提供情緒支援。

  • 東華三院健康理財及債務輔導服務
  • 電話:2548 0803

  • 明愛向晴軒 – 債務及理財輔導服務

  • 電話:3161 2929

  • 香港家庭福利會理財教育中心

  • 電話:2342 3399

關於電話追數的常見問題 (FAQ)

Q1:收數公司如何得到我的個人資料?

處理電話數追數時,很多人第一個疑問就是對方如何找到自己。其實,收數公司取得個人資料的途徑比你想像中要多。最直接的來源,自然是當初債務人申請貸款時所填寫的資料,這包括了聯絡人、諮詢人甚至工作地點的電話。其次,他們也會利用公開的公共記錄,例如公司註冊處的董事資料、土地註冊處的物業記錄等。有時,資料可能來自一些數據庫買賣,或者只是透過簡單的社交媒體搜尋。因此,即使你與債務完全無關,也可能因為資料被不當處理或過時,而成為追數電話的目標。

Q2:如果滋擾對象是我的家人或公司,應該如何處理?

當電話追數的滋擾範圍擴大至你的家人、朋友或工作場所,這代表對方正試圖透過施加間接壓力來迫使你就範。這時候,你需要有系統地應對。首先,應立即知會所有受影響的人,請他們保持冷靜,不需要與追數人爭論或透露任何你的個人資訊,只需清晰表明自己並非欠債人,然後掛斷電話。同時,請他們協助記錄每一次滋擾電話的日期、時間及對話內容。掌握這些記錄後,你可以向原債權人及收數公司發出正式的書面警告,要求他們停止騷擾第三方。如果行為持續並且帶有恐嚇成分,就應該整理好所有證據,直接報警處理。

Q3:我只是擔保人,為何會被追討全額欠款?

這是一個常見的法律誤解。擔保人的法律責任,並不僅僅是「擔保」這麼簡單。在你簽署擔保合約的那一刻,就等於向債權人作出了法律承諾:假如主債務人無法償還債務,你將會承擔起還款的全部責任。在許多擔保協議中,都存在「連帶責任」條款。這意味著債權人有權選擇直接向主債務人追討,或者直接向你追討全額欠款,甚至可以同時向雙方追討。他們不需要先向主債務人追討失敗後,才能轉向你。因此,簽署任何擔保文件前,必須徹底理解其法律後果。

Q4:面對追數電話,與對方衝突會有什麼後果?

面對追數電話的持續騷擾,感到憤怒是人之常情,但與對方發生正面衝突或言語對罵,通常不會帶來任何好處。首先,專業的追數人員對此類反應早有預備,你的怒火可能正中他們下懷,讓他們有藉口將行動升級。其次,在激動的情緒下,你很可能會說出一些不該說的話,例如作出無法兌現的承諾,甚至無意中承認了某些責任。更重要的是,對方可能正在為通話錄音,你的激烈言詞日後或會成為對你不利的證據。保持冷靜,按照既定策略回應,堅守自己的立場,遠比一時的口舌之快來得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