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A收數手法全面拆解:識別7大非法追數警號,保障權益必學4大自保步驟

面對UA(亞洲聯合財務)的催收電話或信函,不少人會感到徬徨無助,甚至寢食難安,更擔心遇上傳聞中「淋紅油」、「貼街招」等非法追數手段。究竟UA作為持牌放債人,其合法的收數手法是怎樣的?整個追收時間線如何發展?哪些行為已觸犯法例?當您不幸遇上違規追數時,又該如何保障自己?本文將為您全面拆解UA收數的完整流程,從最初的溫和提醒到最終的法律行動,助您清晰識別7大常見的非法追數警號,並提供4大必學自保步驟,教您如何有系統地保障自身法律權益,讓您在面對追討時不再被動,能沉著應對,避免權益受損。

UA收數法律框架:合法手法與非法追數的分野

作為持牌放債人,UA須遵守的法律約束

要了解UA收數手法,首先必須明白UA作為香港持牌放債人的法律地位。這意味著它的所有運作,包括UA收數流程,都受到嚴格的法律規管。這與坊間俗稱的「大耳窿」或「貴利」有著根本性的差異,後者常以非法手段追債,而正規財務機構則必須在法律框架內行事。

《放債人條例》的核心規定

香港的《放債人條例》(第163章)是規管所有持牌放債人(包括UA)的主要法例。條例詳細列明了放債人在利息、合約條款及追討債務等方面的規範。這意味著任何追討行動都不能超過法律容許的界線,例如使用恐嚇或不當的騷擾手段都是明令禁止的。

參照《銀行營運守則》的催收實務

雖然UA並非銀行,但是有信譽的財務公司通常會參照由香港金融管理局發出的《銀行營運守則》中的催收實務指引。這些指引建議催收應在合理時間內進行,並且在與欠款人溝通時保持專業。這套標準為正規的UA收數手法提供了清晰的作業準則。

正規收數與「大耳窿」或「貴利」的本質區別

正規的UA收數公司與「大耳窿」最大的分別在於手段的合法性。正規催收是基於合約與法律程序的民事追討,目標是收回欠款。相反,「大耳窿」的追數行為往往涉及刑事恐嚇、毀壞財物及騷擾家人等非法行為,其目的不僅是追債,更是製造恐懼。

合法催收的關鍵起點:正式書面通知

合法的催收程序,通常由一封正式的書面通知開始。這份文件是保障雙方權益的重要一步,它確保了整個過程的透明度,並且為日後可能發生的法律程序提供了依據。

通知書的法定內容(欠款額、逾期時間、聯絡方式)

一份合規的催收通知書,內容必須清晰明確。它需要準確列出當前的總欠款額、利息計算方式、逾期時間,以及UA的聯絡人及聯絡方式。這讓欠款人可以清楚核對資料,並且知道應該聯絡誰去處理債務。

委託第三方收數公司前的通知義務

如果UA決定將債務委託給第三方的收數公司處理,一般而言,它們有義務在事前以書面形式通知欠款人。這份通知書會告知欠款人,其個案將會轉交至哪一家UA收數公司,並且提供該公司的聯絡資料。

抵銷權(Right of Set-off)的應用與法律限制

抵銷權是金融機構一項重要的法律權利,但是它的應用並非沒有限制。了解這項權利的具體運作方式和法律界線,對保障個人資產相當重要。

UA有權從您戶口直接扣款的特定情況

「抵銷權」是指,如果您在UA同時擁有貸款戶口及存款戶口,而貸款出現逾期,UA有權在特定情況下,從您的存款戶口直接扣取款項以償還欠款。這個權利通常在您當初簽署的貸款合約條款中已經列明。

法律對聯名戶口或信託戶口的保障

法律同樣為特定類型的戶口提供了保障。一般來說,抵銷權不能隨意應用於聯名戶口,除非另一位戶口持有人是該筆貸款的擔保人。此外,信託戶口內的資金,因為在法律上不屬於戶口持有人本人,所以同樣受到保護,不能被用作抵銷個人債務。

UA收數時間線:由逾期第一天到法律行動的完整流程

想了解UA收數手法的具體流程,最直接的方法是掌握其追收時間線。一般而言,整個UA收數過程會根據逾期時間的長短,分為幾個清晰的階段,行動會由溫和提醒逐步升級。以下將完整拆解由逾期第一天到可能委託第三方UA收數公司的完整流程。

第一階段:逾期1至30天(內部溫和催收期)

官方溫和催收:短訊、App提示及電話提醒

在剛剛逾期的首個月,UA的催收方式相對溫和。你通常會先收到系統自動發出的提示,例如手機短訊(SMS)或者UA App內的還款提醒。這些通知主要是善意提醒性質,目的是確保你沒有忘記還款日期。如果幾天後仍未處理,UA內部的客戶服務或催收部門職員可能會致電給你,直接確認你的情況及提醒你盡快還款。

坊間經驗:催收電話的頻率、時間點與溝通語氣

根據不少人的經驗分享,這個階段的催收電話頻率不算太高,通常會在日間辦公時間內進行。來電職員的語氣一般比較有禮貌和專業,會先核實你的身份,然後查詢你逾期的原因,並提醒你相關的逾期費用。他們的主要目標是與你溝通,了解你是否遇到短暫困難,並促使你盡快清還款項。

第二階段:逾期31至90天(行動升級及委外前期)

官方行動升級:專員聯絡、書面信函及委外通知

當欠款逾期超過一個月,催收行動會明顯升級。你的個案可能會由一位指定的催收專員跟進,聯絡會變得更頻繁。除了電話之外,你還會開始收到由UA寄出的正式書面信函,信中會清晰列明你的欠款總額、逾期利息及警告字句。如果情況持續,你可能會收到一份「委託第三方收數公司通知書」,這是一個重要的預警,表示UA正準備將你的個案交由外部專業收數公司處理。

壓力升級:聯絡諮詢人及第三方預告

在這個階段,為了增加還款壓力,催收專員有機會聯絡你在申請貸款時所填寫的諮詢人(Reference Person)。他們的目的通常是透過第三方轉達訊息,希望你能主動聯絡並解決債務。需要注意的是,諮詢人並非擔保人,沒有法律責任代為還款。同時,催收專員在電話中可能會更明確地預告,如果再不處理欠款,個案將會正式交給UA收數公司跟進,屆時的追收行動將會完全不同。

第三階段:逾期90天以上(正式委外及法律程序啟動)

委託第三方收數公司:如何核實其合法性

如果欠款逾期超過90天,UA極有可能會將個案正式委託給合作的第三方收數公司。當你收到這些公司的聯絡時,首要步驟是保持冷靜,並核實對方的身份。你可以要求對方提供由UA發出的正式授權文件,或者直接致電UA客戶服務熱線,確認是否有將你的個案委託給該收數公司。合法的收數公司必須清楚表明其公司名稱及代表的債權人(即UA)。

高度警惕:上門收數的應對與識別違規手法

進入委外階段後,上門收數是可能出現的行動之一。合法的上門收數人員,其目的是與你直接溝通還款方案,他們不能使用恐嚇、威脅或破壞財物的手段。你必須高度警惕任何違規的UA收數手法,例如在門外大聲叫嚷、在公眾地方張貼你的個人資料、或者阻止你離開等行為。遇到這些情況,你應記錄過程並考慮向相關機構投訴或報警求助。

識別非法收數:7大違規追數警號及潛在法律後果

要分辨合法的UA收數手法和違法追數,其實並不困難。正規的UA收數公司或其委託的第三方機構,整個流程都必須恪守法律底線。如果遇到以下七種情況,便需要提高警覺,因為它們不僅是過界的行為,更加是明確的違法警號。

手法一:騷擾與威嚇

這類手法的核心是透過製造巨大的精神壓力,迫使欠款人就範。它們的目標是干擾您的正常生活,讓您在心理上無法承受。

社交媒體騷擾:公開個人資料或建立騷擾群組

在數碼時代,騷擾行為也轉移到線上。收數人員可能會將您的個人資料,例如姓名、相片甚至身份證號碼,發佈到社交平台。更常見的做法是建立即時通訊群組,然後將您的親朋戚友拉進群組內,公開您的欠債事宜,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和尷尬。

工作場所騷擾:致電公司或影響工作

另一種常見的壓力策略是干擾您的工作。收數人員會頻繁致電您的公司,有時會直接向您的上司或人事部同事透露您的債務狀況。這種行為的目的是製造麻煩,讓您擔心失去工作,從而被迫優先處理債務。

親友騷擾:向非擔保人施壓

將壓力轉移到您身邊的人身上,是另一種極具威脅性的手法。即使您的家人朋友並非貸款擔保人,收數人員也可能透過各種途徑取得他們的聯絡方式,然後致電騷擾他們。這種情感勒索,旨在利用您對親友的愧疚感來施加壓力。

手法二:公開羞辱與刑事毀壞

當騷擾升級,便會演變成更具實質威脅的行為。這些手法不但意圖公開羞辱您,更可能直接觸犯刑事法例。

街頭恐嚇:張貼街招或懸掛橫額

這是一種傳統但依然存在的公開羞辱方式。收數人員會在您的住所或工作地點附近,張貼印有您個人資料和欠債訊息的街招或橫額。這種行為旨在破壞您的聲譽,讓鄰居和同事都知道您的財務狀況。

實地威脅:淋潑油漆或破壞財物

最嚴重的追數行為,莫過於直接的刑事毀壞。例如在大門或牆壁淋潑油漆、用膠水堵塞鎖匙孔、破壞信箱等行為,都屬於實質的威脅。這些舉動不僅造成財物損失,更加是意圖製造恐慌,威脅您的人身安全。

法律剖析:為何以上行為必定違法?

以上提及的所有手法,沒有任何灰色地帶,它們都清晰地觸犯了香港的法律。

觸犯香港法例(如刑事恐嚇、刑事毀壞)

不斷的電話騷擾、揚言會對您或家人不利,這些行為可能構成香港法例第200章《刑事罪行條例》下的「刑事恐嚇」罪。而淋潑油漆、破壞財物等行為,則直接觸犯了「刑事毀壞」罪。一旦罪名成立,後果相當嚴重。

違反《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的行為

在社交媒體或公眾地方公開您的個人資料,例如身份證號碼、電話、住址等,是嚴重侵犯個人私隱的行為。這種「起底」行為,已觸犯香港法例第486章《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的相關規定。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有權對此類個案展開調查和提出檢控。

面對UA收數自保攻略:4大步驟保障您的法律權益

當您需要面對不同的ua收數手法時,保持清晰的頭腦與了解自身的法律權益至關重要。整個ua收數過程都受到法律規管,無論是UA內部團隊還是外判的ua收數公司,都必須遵守規則。以下四個步驟,是一個實用且有效的自保框架,助您在溝通過程中站穩立場,保障自己。

第一步:冷靜核實對方身份與欠款資料

確認對方是UA內部員工還是第三方收數公司

接到催收來電時,首要任務是保持鎮定,然後清晰地向對方查詢身份。您應該直接提問:「請問您的全名、員工編號,以及您是代表UA財務,還是哪一間受委託的收數公司?」這個問題非常關鍵,因為UA內部職員與第三方公司的溝通方式及約束力可能存在差異。準確記錄對方提供的資料,是保障自己的第一步。

要求對方提供清晰的欠款詳情及書面證明

在確認對方身份後,您有權要求對方提供完整的欠款資料。切勿單憑電話中的口頭陳述就確認任何事情。您應該要求對方以書面形式(例如電郵或信件),清楚列明欠款賬戶號碼、原始欠款金額、利息及附加費用明細,以及債權人(即UA)的正式名稱。一份清晰的書面證明,是後續所有溝通的基礎,也能有效避免任何口頭上的誤會或不實指控。

第二步:全面記錄所有溝通過程作憑證

保存所有短訊、信件及通話記錄

在整個收數過程中,所有往來的溝通都可能成為重要的憑證。您應該將所有相關的短訊截圖儲存,並把來往的信件及電郵整理歸檔。對於電話溝通,即使沒有錄音,也應該在每次通話後,立即記下通話的日期、時間、對方姓名及討論的重點。建立一個完整的溝通記錄檔案,在出現爭議時能提供有力的佐證。

如何有效記錄對話內容以備不時之需

要有效記錄電話對話,您可以準備一個專用的記事簿。每次通話後,按照「日期、時間、對方姓名及所屬公司、對話要點」的格式進行記錄。對話要點應盡量客觀,例如對方提出的還款要求、使用的語氣(如是否帶有威嚇成分),以及您作出的回應。這種系統性的記錄習慣,能確保您在需要時,可以準確回憶及陳述當時的情況。

第三步:了解並善用您的法律權利

您有權拒絕回答無關問題

在溝通過程中,您只需要圍繞欠款本身進行討論。如果對方提出的問題與債務無關,例如詢問您家人的職業或收入、詳細的工作內容,或非諮詢人的聯絡方式等,您有絕對權利拒絕回答。您可以禮貌而堅定地表示:「這個問題與本次的債務事宜無關,我選擇不回答。」

您有權要求對方在指定時間聯絡

如果您因為工作或其他原因,不希望在特定時間接聽催收電話,您有權向對方提出合理的聯絡時間要求。例如,您可以明確告知對方:「請在平日晚上七時至九時之間聯絡我,我在工作時間內不方便接聽電話。」正規的催收機構理應尊重您的要求,這亦是避免對您日常生活造成過度滋擾的合法權利。

您無需向第三方透露額外個人資料

除非法律程序另有規定,否則您沒有義務向催收人員提供任何新的個人資料,例如新的住址、公司地址或手提電話號碼。他們應基於您當初向UA提供的資料進行聯絡。保護個人資料是您的權利,避免將更多個人資訊透露給身份未完全核實的第三方。

第四步:尋求協助,向適當機構投訴

持牌放債人投訴:公司註冊處放債人牌照組

UA作為持牌放債人,其所有收數行為均受公司註冊處放債人牌照組的監管。如果您遇到的催收手法涉及騷擾或違反《放債人條例》的規定,您可以向此部門作出正式投訴。任何經查證屬實的違規行為,都可能影響其牌照資格。

銀行及金融機構投訴: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

雖然UA並非銀行,但正規的財務公司通常會參照由金管局發出的《銀行營運守則》作為其催收業務的實務指引。若您認為其手法嚴重偏離行業標準,亦可向金管局查詢及反映情況。

刑事恐嚇或騷擾:香港警務處

當催收行為升級至刑事層面,便必須立即尋求警方協助。這包括任何形式的刑事恐嚇(例如威脅您或家人的安全)、刑事毀壞(例如淋潑油漆、破壞財物),或持續對您造成極大精神困擾的嚴重騷擾。在這些情況下,請保留所有證據,並立即報警處理。

終極法律程序:當UA收數進入司法階段的6大可能行動

當內部催收和委外追討都未能解決欠款時,部分ua收數手法便會進入最後的司法程序。這代表UA收數公司會透過法律途徑,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令,以收回欠款。這些行動全部基於法律程序,具有強制性,以下是六種最常見的法律行動。

針對財產的法律行動

當案件進入司法階段,法院的首要目標通常是透過處理債務人的財產來清還債務。這些行動直接影響您的個人資產,而且過程非常迅速。

扣押債務人財產令狀:查封及拍賣您的資產

如果法院頒布此令狀,執達主任便有權進入您的住所或物業,查封並扣押有價值的動產。這些資產包括汽車、珠寶、名貴傢俬或電子產品等。然後,這些被查封的物品會被公開拍賣,所得款項將用作償還您拖欠UA的債務。

第三者債務人的法律程序:凍結您的銀行存款

這個程序又稱為Garnishee Proceedings,主要針對您存放在銀行的資金。簡單來說,法院會直接向您的銀行(即「第三者債務人」)發出指令,要求銀行凍結您的戶口結餘,並將款項直接支付給債權人UA,用作還款。這意味著您將無法動用相關戶口內的資金。

押記令與賣樓令:強制抵押或出售您的物業

假如您名下擁有物業,這是一個極為嚴重的法律行動。首先,UA可以向法院申請「押記令」(Charging Order),俗稱「釘契」,在您的物業業權上註冊一項押記。這項押記確保在您出售或轉讓物業時,必須優先償還欠款。如果獲得押記令後您仍未還款,UA可以進一步申請「賣樓令」(Order for Sale),強制將您的物業出售以償還債務。

針對個人及資產的限制令

除了直接處理財產,法院還可以頒布一系列限制令,旨在防止債務人逃避責任或轉移資產,這些命令直接限制您的個人自由和財產處置權。

禁止出境令:阻止您離開香港

如果債權人有理由相信您可能離開香港以逃避債務,便可以向法院申請「禁止出境令」(Prohibition Order)。一旦命令生效,您將在出境時被執法部門攔截,無法離開香港,直至債務問題解決或法院解除命令為止。

停止通知及限制令:防止您轉移資產

為了防止您在法律程序期間快速變賣或轉移資產(例如股票、基金或準備出售的物業),UA可以申請「停止通知」(Stop Notice)或「限制令」(Restraining Order)。這些法令的作用是通知相關機構(如證券行或土地註冊處)暫停處理您的資產轉讓指示,有效凍結資產,確保有足夠財產可供償還債務。

最終法律手段:破產或清盤

當所有方法都無法解決問題,而欠款金額達到法定要求時,債權人可以採取最極端的法律手段,即申請您個人破產。

頒布破產令:由破產管理署接管您的所有資產

UA作為債權人,有權向法院提交破產呈請,申請頒布您個人破產。一旦法院頒布「破產令」(Bankruptcy Order),您的所有資產,包括物業、車輛、存款及部分收入,都會由破產管理署署長或受託人接管。這些資產會被用來變現,並按法律規定的次序分配給包括UA在內的所有債權人。

UA收數常見問題 (FAQ)

當大家討論到UA收數手法時,心中總有許多疑問。畢竟,這關乎個人私隱與法律權益。以下我們整理了一些最常見的問題,用最直接易明的方式,為你逐一解答,讓你對整個UA收數流程有更清晰的理解。

UA收數會聯絡我的公司或家人嗎?

這是一個核心問題。根據行業普遍採用的《銀行營運守則》指引,正規的UA收數程序,其主要溝通對象應該是你本人。不過,在特定情況下,他們也可能聯絡第三方。

  • 聯絡諮詢人: 如果UA無法聯絡到你,他們有權致電你在申請貸款時所填寫的諮詢人。但請注意,他們的目的僅限於取得你的聯絡方式,而不能向諮詢人透露任何關於欠款的詳情。
  • 聯絡公司: 致電你的公司是收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壓力手段之一。他們可能會聯絡公司人事部,核實你的在職情況。如果這種聯絡變得頻繁,並對你的工作構成滋擾,就可能已超出合法催收的界線。
  • 聯絡家人: 除非你的家人是該筆貸款的擔保人,否則收數公司不應直接向他們追討或施壓。將債務情況告知非擔保人的家人,可能已涉及違反個人私隱條例。

作為擔保人,我會面臨同樣的追收程序嗎?

答案是肯定的。作為擔保人,你在法律上的責任與主債務人幾乎是相同的。當主債務人未能履行還款責任時,UA收數公司完全有權直接向你追討全數欠款。你會收到同樣的催收通知、電話,甚至面臨後續的法律行動。因此,在為他人作擔保前,必須清楚了解自己所承擔的法律責任和風險。

如何主動避免收數程序?聯絡UA協商還款是否有效?

主動溝通,遠比被動逃避來得有效。當你預見自己可能無法準時還款時,最佳做法是在逾期前主動聯絡UA。

直接向UA的客戶服務部門或相關的還款部門說明你的財務狀況,並提出一個你認為可行的還款方案,例如申請延長還款期或進行債務重組。雖然UA沒有必然的義務接受你的方案,但相對於一筆可能無法收回的壞帳,金融機構通常更願意與有誠意的還款人協商。採取主動,不但能展現你的責任感,更有機會避免個案進入正式的委外收數階段,從而保護你的信貸紀錄。

欠款已過6年,UA是否仍有權追討?(解釋法律訴訟時效)

這涉及香港法律中的「訴訟時效」概念。根據香港法例第347章《時效條例》,針對合約(包括私人貸款)的民事申索,其法律追溯期為6年。

這個6年的期限,是從「訴訟因由」產生當天開始計算的,也就是你違約(例如錯過還款日)的那一天。如果在這6年內,UA沒有對你採取任何法律行動,他們便會喪失透過法庭追討該筆債務的權利。

但有兩點需要特別注意:第一,時效屆滿不代表債務自動消失,收數公司仍可能聯絡你要求還款,只是不能告上法庭。第二,如果在這6年期間,你曾作出任何還款,或以書面形式承認該筆債務,這個6年的「計時器」便會從你作出該行為的當天重新開始計算。

UA是否需要為其委託的第三方收數公司行為負責?

是的,UA需要負責。在法律和監管層面上,UA作為委託人(Principal),對其聘用的第三方收數公司(Agent)的行為負有監督責任。這意味著UA不能將責任完全推卸給收數公司。

如果由UA委託的收數公司採用了任何違法或不合規的手法(例如騷擾、恐嚇),你有權直接向UA本身作出投訴。正規的金融機構設有內部監管機制,以確保其合作夥伴的行為符合法律及行業守則。因此,若你遇到不合理的追收對待,向源頭的UA投訴,往往是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