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自己層公屋、居屋或租置單位值幾錢?無論您是準備上車的「白居二」買家、計劃換樓的綠表業主,抑或考慮加按套現,一個準確的物業估價都是所有決策的基礎。資助房屋估價程序比私樓複雜,涉及補地價、政府擔保期等多重因素,往往令業主及準買家感到困惑。
本文為您提供一站式公屋估價全攻略,由3步即時免費網上估價開始,深入拆解影響樓價的5大關鍵因素,再到剖析銀行估價與成功申請按揭的秘訣,以至解答加按、轉名等常見疑難。立即跟隨我們的指南,全面掌握您的單位價值,為您的置業或財務部署踏出最關鍵一步。
即時免費公屋估價:三步獲取您的單位價值
想知道您的單位現在值多少錢?我們提供的免費公屋估價服務,讓您安坐家中,也能即時掌握物業的大約價值。整個過程簡單快捷,只需幾個步驟,一份詳盡的估價報告就在眼前。
如何使用我們的AI估價工具
第一步:輸入單位地址
首先,您只需在我們的公屋估價網頁面,準確輸入單位的詳細地址,包括地區、屋苑名稱、座數及單位號碼。清晰的地址資料是準確估價的基礎。
第二步:選擇物業類型(居屋/綠置居/租置)
然後,從選單中選擇您的物業類型。因為居屋、綠置居和租者置其屋計劃單位的市場定位和估價基礎各有不同,所以準確選擇物業類型是獲取貼市估價的關鍵一步。
第三步:獲取即時詳細估價報告
最後,點擊確認按鈕。我們的人工智能系統就會即時運算,生成一份詳細的估價報告,讓您全面了解單位的潛在市場價值、近期成交參考及價格走勢。
為何我們的估價更準確?獨家三重數據驗證
AI智能估價:結合最新市場數據與單位特點
我們的AI智能估價系統,會分析全港最新的市場成交數據。它還會綜合考慮您單位本身的獨有特點,例如樓層、座向與面積等因素,所以估價結果能夠更貼近現實情況。
官方成交對比:即時比對房委會第二市場成交記錄
同時,系統會即時交叉比對香港房屋委員會官方發布的第二市場成交記錄。所有數據均有來源可溯,這樣可以確保我們的估價建基於穩固可靠的數據支持之上。
市場放盤參考:分析市場同類單位現行叫價
我們還會分析各大物業市場上,同類型單位的現行叫價。這一步讓我們能夠掌握最新的市場氣氛和業主的叫價策略,所以估價結果更具前瞻性及參考價值。
網上估價 vs. 銀行估價:釐清兩者差異
為何銀行最終估價與網上結果或有出入?
您可能會發現,銀行最終批核的估價與網上初步估價結果存在差異。這是因為銀行除了參考市場數據,還會加入其內部風險評估模型,甚至可能委託測量師進行實地視察,因此估價結果或會相對保守。
如何向銀行爭取更理想的按揭估價
如果您希望向銀行爭取更理想的按揭估價,可以主動提供一些輔助資料。例如準備好單位內部狀況良好的相片,或者整理一份附近同類型單位的近期高價成交記錄。這些資料有助銀行更正面地評估您的單位價值。
重要免責聲明
估價結果由第三方數據分析提供,僅供參考
本平台提供的估價結果,是由專業的第三方數據分析公司提供。所有資料僅作為市場參考用途,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財務建議或法律承諾。
最終銀行估價以按揭批核為準
關於物業的最終可承造按揭價值,一切均以銀行最後批出的按揭審核結果為最終依據。
解讀估價報告:影響公屋、居屋價格的關鍵因素
當您透過公屋估價網獲取了單位的估值後,下一步就是理解報告上的數字。其實,公屋估價並非一個單純的計算,而是綜合了多個關鍵因素的結果。了解這些因素,不單可以讓您明白物業的真正價值,更有助您在買賣過程中掌握主導權。
影響估價的5大核心因素
以下我們將逐一拆解影響估價的五個核心元素。
樓齡與政府擔保期
樓齡是影響估價的基本盤。一般來說,樓齡越高,估價可能越保守。更重要的是,資助房屋設有由房委會提供的按揭擔保期,通常為30年。如果單位樓齡太高,剩餘的擔保期縮短,銀行在批核按揭時會更加審慎,甚至可能縮減還款年期或按揭成數,這會直接影響單位的市場吸引力與最終估價。
樓層、座向與景觀
這三項是影響居住體驗的直接因素,自然也反映在價格上。高層單位通常比低層單位開揚,享有更佳景觀,估價亦會較高。座向方面,「坐北向南」的單位冬暖夏涼,最受歡迎。如果單位擁有開闊的海景、山景或公園景,相比望向樓景或馬路的單位,估價可以有明顯的差距。
內部裝修與間隔
雖然網上估價未必能完全反映內部裝修的質素,但在實際交易中,一個保養良好、設計企理的單位絕對更具吸引力。實用、間隔分明的單位比經過大幅改動的「奇則」單位更容易獲銀行批出理想估價。需要留意的是,華麗的裝修未必等於高估價,實用性和保養狀況才是關鍵。
屋苑成交活躍度
一個屋苑的成交量是市場信心的指標。如果近期成交頻繁,代表市場對該屋苑有需求,估價的參考數據充足,價格會比較穩固。相反,如果一個屋苑長時間沒有成交,銀行在估價時會相對保守,因為缺乏最新的市場數據支持。您可以透過房委會網站或我們的數據庫,查閱近期的成交記錄。
補地價狀況(自由市場 vs. 第二市場)
這是資助房屋估價中最獨特的一環。未補地價的單位只能在第二市場(或稱居屋第二市場)轉售給合資格的綠表及白居二人士,其估價會低於市價。已補地價的單位則可以在自由市場上自由買賣,對象是任何買家,其估價會與同區的私人樓宇看齊。因此,在進行估價時,必須先釐清單位屬於哪個市場,兩者價值可以相差很遠。
各類資助房屋估價要點
不同類型的資助房屋,在估價時亦有各自的考慮重點。
租者置其屋計劃(租置)單位估價特點
租置屋邨的樓齡普遍較高,很多單位的業主都是第一手買家,因此內部狀況可能比較參差。估價時會特別考慮屋邨的整體維修狀況、單位內部保養,以及該屋邨在第二市場的流通性。由於部分租置屋邨位置優越,即使樓齡較高,只要成交活躍,估價亦有一定支持。
居者有其屋(居屋)及綠表置居(綠置居)估價分別
居屋的樓齡跨度很大,由八十年代的舊式居屋到近年落成的新居屋都有,估價差異可以很大。新式居屋的質素貼近私人樓宇,估價自然較高。綠置居則相對較新,屋苑設施和單位設計較現代化,其估價基準通常會參考同區較新的居屋及樓齡相若的私人屋苑(折扣後)。
市場溫度計:掌握估價趨勢與議價空間
估價報告不只是一個靜態的數字,它更是反映市場動態的溫度計。
從估價趨勢看買賣雙方市場
如果一個屋苑的估價持續向上,反映市場處於升勢,業主叫價會比較進取,議價空間較小,這是一個「賣方市場」。反之,若估價橫行甚至向下調整,則代表買家有更大的選擇權和議價能力,市場偏向「買方市場」。密切留意估價走勢,有助您判斷入市或放售的最佳時機。
分析近期成交的平均議價幅度
除了估價,成交價同樣重要。您可以比較近期的最終成交價與其最初的叫價或銀行估價,從中計算出平均的議價空間。例如,如果單位普遍以低於估價5%的價格成交,您在出價時便心中有數。這個數據可以幫助您制定更實際的議價策略,避免出價過高或過低。
公屋估價與按揭:從估價到成功上會全攻略
準確的公屋估價是成功申請按揭的第一步,它直接影響銀行批核的貸款額。當你透過公屋估價網對心儀單位的價值有了基本概念後,下一步就是深入了解資助房屋獨有的按揭世界。從按揭成數計算到申請流程,掌握這些關鍵資訊,能讓你的置業之路更加順暢。
計算最高按揭成數:綠表、白居二、租置資格詳解
資助房屋的按揭成數遠比私人樓宇寬鬆,主要因為有政府作為擔保人,銀行承擔的風險較低。不過,你能借到多少,完全取決於你的申請資格。不同資格對應的最高按揭成數各有不同,這將決定你需要準備多少首期資金。
綠表資格:最高95%按揭
如果你是公屋租戶或持有有效的《綠表資格證明書》,就符合綠表資格。無論是購買一手居屋、綠置居,還是在第二市場購買未補地價的二手居屋,銀行最高可提供高達九成半(95%)的按揭貸款。這意味著,你最低只需準備樓價5%的資金作為首期,大大減輕了置業初期的財政壓力。
白表資格(白居二):最高90%按揭
透過「白表居屋第二市場計劃」(簡稱「白居二」)取得購買資格的申請人,可以在居屋第二市場購買未補地價的單位。由於買家不屬於公屋租戶,銀行的審批會相對審慎一些,因此最高按揭成數為九成(90%)。換言之,白居二買家需要準備至少一成(10%)的首期資金。
租置計劃:最高100%按揭
「租者置其屋計劃」(租置計劃)為現有租戶提供一個極具吸引力的置業階梯。合資格租戶購買自己現居的公屋單位時,銀行最高可提供十足(100%)按揭。這幾乎等同於「零首期」上會,申請人只需準備律師費、印花稅等雜費便可成為業主。
資助房屋按揭申請流程與文件清單
資助房屋的買賣分為「第一市場」和「第二市場」,兩者的按揭申請流程略有不同。清晰了解每個步驟,有助你更好地規劃時間和預算。
第一市場(向房委會購買)按揭步驟
第一市場是指直接向房屋委員會(房委會)或房屋協會(房協)購買一手單位。
1. 收到揀樓通知書後,前往指定地點揀選單位。
2. 簽署臨時買賣合約,並繳付訂金。
3. 憑臨時買賣合約,向銀行正式提交按揭申請。
4. 銀行批核按揭後,在律師樓簽署正式買賣合約及按揭契。
5. 等待物業落成,辦理收樓手續,按揭貸款便會正式發放。
第二市場(向私人業主購買)按揭步驟
第二市場是指在市場上向現有業主購買未補地價的資助房屋單位。
1. 買方先向房委會申請《購買資格證明書》。
2. 在市場上物色心儀單位,與賣方議價後簽訂臨時買賣合約。
3. 憑臨時買賣合約及《購買資格證明書》,向銀行申請按揭。
4. 銀行批出貸款後,在律師樓簽署正式買賣合約及按揭契。
5. 在成交日,由銀行發放貸款餘額予賣方,完成交易並收樓。
申請按揭所需文件一覽
不論是哪個市場,申請按揭時銀行一般需要你提供以下文件,建議提早準備:
* 臨時買賣合約
* 房委會發出的《購買資格證明書》或相關資格證明文件
* 申請人及擔保人(如適用)的香港身份證副本
* 最近三至六個月的入息證明(例如糧單、銀行月結單、稅單)
* 住址證明(例如最近三個月內的水電煤費單)
智能按揭配對:尋找最佳銀行貸款方案
成功取得按揭批核後,你還需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貸款方案。現時市場上的銀行計劃五花八門,利率、回贈及條款都各有不同,仔細比較才能找到最划算的選擇。
H按 vs. P按計劃比較
香港的按揭計劃主要分為「H按」和「P按」兩種。
* H按(同業拆息按揭):利率以銀行同業拆息(HIBOR)為基礎,再加一個固定點子。利率浮動較頻密,通常設有「鎖息上限」(Cap Rate),當利率飆升時提供保障。在低息環境下,H按的實際利率一般較低。
* P按(最優惠利率按揭):利率以最優惠利率(Prime Rate)為基礎,再減一個固定點子。P利率相對穩定,變動不頻繁,讓你的每月供款額更具可預測性。
還款期與還款方式選擇
由於有政府擔保,資助房屋按揭的最長還款期一般可達25年,甚至有部分銀行可提供長達30年的還款期。選擇較長的還款期,可以降低每月的供款額,但總利息支出會相應增加。你可以根據自己的財務狀況和未來規劃,選擇一個最舒適的還款年期。大部分計劃均採用每月定額還款,方便你作出財務預算。
數據來源:我們如何確保估價權威可信
要做好公屋估價,最重要是數據基礎要穩固。您可能會好奇,我們的估價報告背後,究竟是依據甚麼資料?我們的數據並非憑空想像,而是建基於最權威的官方記錄,再透過系統化整合與分析,為您提供一個可靠的公屋估價網參考。
剖析房委會官方成交數據
我們的核心數據,直接源自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官方公布的第二市場成交記錄。這是市場上最公開、最透明,亦是最具公信力的資料來源。所有經由「居者有其屋計劃」、「綠表置居計劃」及「租者置其屋計劃」在第二市場轉讓的單位,其成交資料都會被記錄在案。
網上成交記錄查詢(2002年至今)
房委會網站提供了一個公開的數據庫,用戶可以查詢由2002年起至今的所有第二市場成交個案。這些數據詳細列明了屋苑、成交日期、單位面積以及成交價,是我們進行估價分析的基石。
歷史成交數據查閱(1997年至2001年)
對於更早期的市場狀況,房委會將1997年至2001年的成交記錄以文件形式存放。雖然查閱方式與現時的網上數據庫不同,但這些歷史數據對於分析樓市的長遠週期與趨勢,依然具有不可或缺的價值。
理解「臨約簽署日期」的數據基準
有一點需要特別留意,房委會所有成交記錄均以「簽署臨時買賣合約」的日期為準。這代表數據反映的是買賣雙方達成初步協議時的價格。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指標,讓我們可以捕捉到最即時的市場價格變動。
我們數據庫的優勢
單純擁有官方數據並不足夠,如何運用這些數據才是關鍵。我們的平台在官方數據的基礎上,進行了多方面的優化,讓您能更輕鬆、更有效地掌握市場資訊。
每日更新:緊貼最新市場變化
市場瞬息萬變,昨日的價格未必能完全反映今日的市況。我們的系統會每日監察並更新數據庫,確保您獲取的估價資訊,能夠緊貼最新的市場成交動態,不會因為數據滯後而影響您的判斷。
數據整合:一站式獲取估價所需資料
您不再需要在不同年份的數據庫與歷史文件之間來回尋找。我們已經將房委會由1997年至今的所有公開成交記錄整合在同一個系統中。您只需輸入單位資料,就能一站式獲取橫跨不同年份的數據作比較。
數據可視化:圖表展示價格走勢與成交量
面對密密麻麻的數字列表,很難直觀地看出市場趨勢。我們的平台將複雜的數據轉化為清晰易明的圖表,讓您可以一眼看清您關心的屋苑在過去一段時間的價格走勢、成交量變化,更宏觀地理解物業的市場價值。
公屋估價與按揭常見問題 (FAQ)
進行公屋估價或處理按揭時,總會遇到一些疑問。我們整理了幾個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希望透過清晰的解答,幫助你更順利地完成整個流程。
免費估價服務準確嗎?
許多公屋估價網都提供免費的即時估價服務,這確實是非常方便的參考工具。這些估價通常是透過電腦程式,分析大量市場成交數據及單位特點計算出來的,能夠為你提供一個相當貼市的初步印象。
但是,網上估價與銀行最終批核的估價可能存在差異。因為銀行會委託專業測量師進行實地或更詳細的評估,測量師會考慮到單位的內部狀況、維修保養、景觀,甚至是同層是否有特殊單位等更細微的因素。所以,你可以將免費估價視為重要的起點,但最終按揭申請仍須以銀行的專業估價為準。
銀行估價不足怎麼辦?
當心儀單位的成交價高於銀行估價時,俗稱「估價不足」,買家就需要支付更多的首期資金去填補差額。假如遇上這種情況,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應對方案:
- 提供更多成交證明:嘗試向銀行提供更多同屋苑,甚至是同座大廈的近期成交記錄,特別是那些成交價與你購入價相近的個案,以證明你的成交價是合理的市場水平。
- 嘗試其他銀行:不同銀行可能委託不同的測量師行,對物業的估值標準或有些微差別。多向幾家銀行查詢估價,或許能獲得更理想的結果。
- 與賣家重新商議:以銀行估價報告作為理據,與賣家坦誠溝通,看看是否有下調成交價的空間。
- 準備額外資金:如果以上方法都不可行,最後就需要準備更充裕的首期資金,以彌補估價與成交價之間的差額。
現有單位如何申請加按或轉按?
持有未補地價的資助房屋單位,業主同樣可以申請加按或轉按,以獲取更優惠的按揭利率或套現資金。不過,這與私人樓宇的最大分別是,任何加按或轉按申請,都必須先取得房屋委員會(房委會)發出的「加按/轉按同意書」。
申請「加按/轉按同意書」的關鍵步驟
要成功向房委會申請同意書,並非易事,因為房委會有嚴格的審批準則,確保資助房屋的資源被妥善運用。
- 備妥合理原因:業主必須提供房委會接納的申請理由,例如籌集醫藥費、家庭成員的教育開支、殮葬費,或生意周轉等個人財務困難。單純為了投資或個人消費等原因,通常不會獲批。
- 提交證明文件:根據申請原因,提交相關的證明文件,例如醫療報告、學費單、商業登記證及財務報告等。
- 正式遞交申請:填妥指定的申請表格,連同所有證明文件,一併遞交予房委會審批。
- 取得同意書後申請按揭:成功取得同意書後,便可以攜同信件,正式向銀行提交加按或轉按的申請。
加按套現的資金用途限制
正如上述,房委會對加按套現的資金用途有嚴格規定。獲批的資金必須用於申請時所申報的指定用途。業主需要保留相關的開支單據,因為房委會有權在事後要求業主提交證明,以核實資金的實際去向。若資金被發現用於非申報用途,可能會構成違規行為。
業權轉名會影響估價及按揭嗎?
為資助房屋單位轉名(例如轉給近親),在法律及按揭層面上,等同於一次全新的交易。
- 對估價的影響:估價主要基於物業本身,所以轉名本身不會直接影響單位的估值。
- 對按揭的影響:影響非常顯著。由於業主變更,原有的按揭貸款必須全數清還。新業主需要以自己的名義,重新向銀行申請按揭。銀行會全面審核新業主的入息、信貸紀錄及還款能力,然後再批出新的按揭條款,包括貸款額、利率及年期都可能與之前完全不同。
轉名前後的法律與按揭程序
- 申請房委會同意書:首要步驟是向房委會申請「轉名同意書」,資助房屋的業權轉讓僅限於指定的近親關係。
- 處理法律文件:取得同意書後,需委託律師樓辦理業權轉讓的法律手續,例如簽訂轉讓契。
- 新業主申請按揭:新業主以買家身份,向銀行提交全新的按揭申請。
- 完成交易:銀行批出新按揭後,會發放貸款用作清還舊有的按揭餘額,並完成整個業權轉讓程序。
「白居二」買家的估價及按揭有何特別之處?
「白居二」買家在第二市場購買未補地價單位時,在估價與按揭申請上,有以下幾點需要特別留意:
- 估價基礎:估價方式與一般第二市場單位無異,都是基於該單位在第二市場(未補地價)的價值。
- 按揭成數:白表資格的買家,最高按揭成數一般為九成(90%)。
- 政府擔保期:這是最關鍵的因素。房委會為每個資助房屋單位提供由首次出售日期起計的擔保期(通常為30年)。只要單位仍在擔保期內,買家便較易獲批高成數按揭,而且無需通過銀行的壓力測試。假如單位的擔保期已過,銀行會視之為一般私人樓宇處理,按揭成數會大幅降低,審批亦會更嚴格。
「凶宅」或嚴重事故單位對估價的影響有多大?
不論是公屋或私樓,「凶宅」或曾發生嚴重事故的單位,都會對其價值及按揭申請構成重大影響。
- 估價影響:市場對這類單位的接納程度較低,其估價通常會較市價有顯著折讓,折扣幅度可由兩成至五成不等,視乎事件的嚴重性及知名度。
- 按揭影響:這是最大的難題。大部分銀行對為「凶宅」承造按揭的態度非常保守,甚至會直接拒絕申請。即使有少數銀行願意考慮,其估價亦會極為保守,批出的按揭成數及年期亦會大打折扣,買家需要準備非常充裕的首期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