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擔保期延長至50年仍中伏?解構樓齡與按揭6大關鍵、擔保人迷思及計算實例

政府將居屋及公屋擔保期由30年大幅放寬至50年,看似是上車喜訊,讓高樓齡單位重獲新生。然而,不少準買家申請按揭時始發現,即使有政府「包底」,銀行審批仍有重重關卡,尤其「樓齡」更是決定按揭成數與年期的最大變數,隨時令首期預算大失,墮入「中伏」陷阱。

究竟50年擔保期的實際操作如何?樓齡如何觸發按揭成數與還款期的「搖搖板機制」?白表與綠表買家要借盡9成或9成半30年按揭,樓齡上限是多少?面對心儀的高樓齡單位,應犧牲按揭成數(增加首期)還是還款期(增加月供)?本文將透過最新政策剖析、銀行實務操作解密、詳盡計算實例,並釐清擔保人等常見迷思,為您全面拆解箇中關鍵,助您精明策劃置業預算,避開潛在的按揭陷阱。

2025年最新政策:政府擔保期50年新安排全方位剖析

什麼是「政府擔保期」?

定義:政府作擔保,豁免壓力測試及按揭保險

談及二手居屋或公屋的按揭,公屋擔保期絕對是關鍵中的關鍵。其實你可以想像,公屋政府擔保期就是由房屋委員會(房委會)為你的按揭貸款做的一個「擔保」。有這個擔保,銀行批核按揭時會感到非常安心,因為萬一業主無法償還貸款,房委會將會先向銀行還款。正因為銀行承擔的風險大大降低,所以他們願意為買家提供兩大「著數」:第一是豁免壓力測試,申請人無需擁有非常高的入息也能通過審批;第二是豁免按揭保險,買家無需支付額外保費,就能承造高成數按揭。這正是資助房屋按揭相較於私樓的最大優勢。

擔保期如何直接影響按揭成數與還款年期

這個擔保並非永久有效,它有年期限制。銀行的貸款保障,只在政府擔保期內生效。因此,擔保期的長短,會直接影響銀行願意批出的最長還款年期與最高按揭成數。簡單來說,一個單位的剩餘擔保期越長,銀行就越有信心提供「最優惠」的按揭條款,即最長的30年還款期及最高的按揭成數(綠表9成半,白表9成)。反之,如果單位樓齡太高,剩餘擔保期不足,銀行為了控制風險,便會相應縮短還款期或降低按揭成數。

新舊政策核心差異:一表看懂擔保期重大變革

舊政策回顧:30年擔保期及25年還款期的限制

在舊有政策下,政府擔保期最長只有30年,而最長還款期則為25年。這個安排對於一些樓齡較高的二手居屋或租置公屋構成了不少限制。例如一個樓齡20年的單位,其剩餘擔保期只有10年,買家很難向銀行申請長年期的按揭,導致每月供款額非常高,大大削弱了這些單位的市場吸引力。

新政策詳解:擔保期延長至50年,還款期放寬至30年

為了應對這個問題,2025年的新政策帶來了突破性的改變。政府擔保期由首次出售日期起計,由30年大幅延長至50年;同時,最長還款期也由25年放寬至30年。這個改動意義重大,它讓許多原本因樓齡問題而難以承造按揭的單位,重新獲得市場的入場券。現在即使是樓齡達35年的單位,仍然有長達15年的擔保期,讓買家有更大機會獲取理想的按揭條款。

【比較表格】新舊政府擔保期政策對比

項目 舊政策 新政策 (2025年3月1日起)
政府擔保期 由首次出售日期起計30年 由首次出售日期起計50年
最長還款期 25年 30年
對高樓齡單位的影響 樓齡超過20年的單位,按揭審批困難,市場流轉性低。 大幅放寬樓齡限制,樓齡30至40年的單位亦具吸引力。

新政策的主要受惠者及市場影響

活化高樓齡二手居屋及租置公屋市場

新政策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為市場上大量高樓齡的二手居屋及租置公屋注入了新的活力。以往許多業主可能因為單位樓齡太高,擔心潛在買家無法獲批按揭而打消放盤念頭。如今擔保期延長後,這些單位重獲融資能力,供應量自然增加,市場的流轉速度也預期會加快。

擴大綠表及白表買家的置業選擇

對於準買家而言,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以往不論是綠表或白表買家,選擇範圍大多局限於樓齡較新的屋苑。新政策實施後,他們可以將目光投向更多樓齡較高,但可能位處更成熟社區、交通更便利或呎價更相宜的單位。置業的選擇變得更廣闊,上車的彈性也隨之提高。

樓齡的決定性影響:按揭成數與年期的「搖搖板機制」

政府延長公屋擔保期至50年的確是好消息,但實際申請按揭時,你會發現樓齡才是真正的主宰。即使有長達半世紀的公屋政府擔保期,銀行審批時依然會考慮樓齡,形成了一套「搖搖板機制」。簡單來說,物業的按揭成數與還款年期,就如搖搖板的兩端,一邊升高,另一邊便會降低,兩者很難同時達到最理想的狀態,特別是對於高樓齡單位。

揭示銀行實際操作:為何有政府擔保仍設樓齡限制?

你可能會問,既然有政府做後盾,為何銀行不直接批出最長的年期和最高的成數?這背後涉及銀行的風險管理考量。

銀行風險管理與內部指引解密

銀行始終是商業機構,需要平衡風險與回報。雖然政府擔保能減低壞帳風險,但銀行仍需考慮物業本身的價值和流動性。樓齡過高的單位,意味著未來維修保養開支可能增加,轉售能力亦可能隨時間下降。萬一業主斷供,即使銀行最終能向政府追討,處理一個市場吸引力較低的物業,始終會增加行政成本和時間。因此,各大銀行內部都設有指引,根據樓齡去調整按揭條款,這就是官方指引以外的「潛規則」。

白表買家關鍵樓齡:34年(取盡9成30年按揭的分水嶺)

對於白表買家而言,請記住「34年」這個黃金數字。如果你選購的單位樓齡在34年或以下,恭喜你,你有極大機會可以同時獲批「9成按揭」及「30年還款期」這兩個最優越的條件。一旦超過這個樓齡,搖搖板便開始傾斜。

綠表買家關鍵樓齡:32年(取盡9成半30年按揭的分水嶺)

綠表買家的情況相若,但分水嶺更早一些,關鍵樓齡是「32年」。只要單位樓齡在32年或以內,要取得最高的「9成半按揭」和最長的「30年還款期」通常沒有太大問題。超過這個年期,就需要開始在成數和年期之間作出取捨。

深入理解高樓齡單位的按揭二選一困局

當你看中的單位樓齡不幸地超過了上述的黃金分水嶺,你便會面臨一個財務上的二選一困局。這時,你需要根據自己的首期預算和每月還款能力,作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

方案一:保證最高按揭成數,但需縮短還款期

如果你的首期預算比較緊張,希望盡量借足9成(白表)或9成半(綠表),銀行就會相應縮短你的還款年期。例如一個36年樓齡的單位,銀行可能只願意批出22年的還款期。這樣做的好處是首期壓力較小,但壞處是每月供款額會顯著增加。

方案二:保證最長還款年期,但需降低按揭成數(增加首期)

如果你希望將每月供款壓力減至最低,選擇拉長至30年還款期,銀行便會要求你降低按揭成數,例如由9成降至8成。這意味著你需要準備更多的首期資金去填補差額。這個方案適合手頭資金較充裕,但追求穩定現金流的買家。

【數據列表】樓齡與最高按揭年期遞減對照表

為了讓你更具體地掌握樓齡對按揭年期的影響,以下我們整理了一個對照列表,假設你選擇了方案一(保證最高按揭成數),看看還款年期會如何隨樓齡遞減。

白表買家:樓齡由35年至50年的按揭年期變化

(以維持最高9成按揭為前提)
* 樓齡35年:最長還款期約26年
* 樓齡36年:最長還款期約22年
* 樓齡37年:最長還款期約18年
* 樓齡38年:最長還款期約13年
* 樓齡39年:最長還款期約7年
* 樓齡40年至50年:最高按揭成數降至8成,詳情需向銀行查詢

綠表買家:樓齡由33年至50年的按揭年期變化

(以維持最高9成半按揭為前提)
* 樓齡33年:最長還款期約27年
* 樓齡34年:最長還款期約24年
* 樓齡35年:最長還款期約21年
* 樓齡36年:最長還款期約18年
* 樓齡37年:最長還款期約14年
* 樓齡38年:最長還款期約10年
* 樓齡39年:最長還款期約5年
* 樓齡40年至50年:最高按揭成數降至8成,詳情需向銀行查詢

超出擔保期:樓齡逾50年的單位如何處理?

當單位的樓齡超過50年,情況便會完全不同。這意味著物業已經超出了房委會的擔保範圍。

失去政府擔保,需按私樓標準審批

一旦失去政府擔保,銀行便會將其視為一般私人樓宇處理按揭申請。這代表:
1. 按揭成數大降:在不經按揭保險的情況下,最高按揭成數一般只有7成。
2. 須通過壓力測試:申請人必須提供足夠的入息證明,並通過嚴格的「供款與入息比率」及壓力測試。
3. 年期計算更嚴:最長還款年期會採用「75減樓齡」或銀行更嚴格的標準計算,很可能無法做到30年。

總括而言,樓齡是選擇二手資助房屋時,除地點和價格外,最需要優先考慮的財務因素。

實例解構:新政下高、低樓齡居屋按揭大比拼

了解新的公屋擔保期政策是一回事,但實際應用起來會是怎樣的光景?理論總是比較抽象,不如我們直接透過兩個真實案例,看看不同樓齡的居屋,在新政策下會怎樣影響你的首期預算和每月供款。這次我們會比較一個高樓齡和一個低樓齡的單位,讓你更具體地掌握箇中差異。

案例一:高樓齡單位(以樓齡36年富安花園為例)

物業背景及市場分析

位於馬鞍山的富安花園,樓齡約36年,是典型的高樓齡居屋屋苑。屋苑配套成熟,交通尚算便利,所以市場上有穩定的成交量。由於樓齡已超過銀行批出最優惠按揭條款的「黃金期」(即白表買家34年樓齡的分水嶺),這個案例正好用來解釋買家需要面對的財務抉擇。

白表買家的財務抉擇比較

假設一位白表買家看中了富安花園一個價值450萬的單位。由於單位樓齡是36年,他無法同時取得「9成按揭」和「30年還款期」這兩個最優條件。他必須在兩者之間作出取捨,這就是所謂的「搖搖板機制」。他有以下兩個選項。

選項A (保9成按揭):計算首期、縮短後還款期及每月供款

如果買家希望盡量減少首期支出,他可以選擇維持最高的9成按揭。但代價是銀行會將還款期縮短。以36年樓齡計算,最長還款期大約只有22年。

  • 樓價:$4,500,000
  • 按揭成數:90%
  • 首期:$450,000
  • 貸款額:$4,050,000
  • 還款年期:22年
  • 假設利率:4.125%
  • 每月供款:約$23,430

這個方案的好處是首期壓力較小,但每月供款額較高,對入息要求也相應提高。

選項B (保30年還款):計算增加後首期、8成按揭額及每月供款

如果買家希望每月供款輕鬆一些,他可以選擇維持最長的30年還款期。但這樣做的前提是需要降低按揭成數,例如降至8成,意味著首期開支會增加。

  • 樓價:$4,500,000
  • 按揭成數:80%
  • 首期:$900,000
  • 貸款額:$3,600,000
  • 還款年期:30年
  • 假設利率:4.125%
  • 每月供款:約$17,450

這個方案的每月還款壓力明顯較低,但首期要求增加了一倍,需要買家有更充裕的現金儲備。

案例二:低樓齡單位(以樓齡24年錦泰苑為例)

物業背景及市場分析

同樣位於馬鞍山的錦泰苑,樓齡約24年,屬於樓齡較低的熱門居屋。屋苑鄰近港鐵站,部分單位更有海景,一直深受買家歡迎。由於其樓齡遠低於34年的分水嶺,所以是展示最理想按揭條款的絕佳例子。

如何輕鬆獲取「9成30年」最優按揭條款

對於錦泰苑這類低樓齡單位,買家完全不需要面對兩難的抉擇。因為樓齡只有24年,銀行非常樂意批出最優惠的「9成30年」按揭條款。整個申請過程會相當直接,買家可以輕鬆鎖定最低的首期和最長的還款期。

計算首期、按揭額及每月供款

假設買家選購了一個價值580萬的錦泰苑單位,按揭計算就變得非常簡單。

  • 樓價:$5,800,000
  • 按揭成數:90%
  • 首期:$580,000
  • 貸款額:$5,220,000
  • 還款年期:30年
  • 假設利率:4.125%
  • 每月供款:約$25,290

這個方案讓買家能以最少的首期上車,同時將還款期拉到最長,有效分散還款壓力。

案例總結:樓齡對首期預算和供款壓力的實際影響

透過以上兩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到樓齡對按揭申請的決定性影響。即使在新的公屋政府擔保期政策下,樓齡依然是決定首期預算和每月供款的關鍵。

購買高樓齡單位,買家就要在「低首期、高月供」和「高首期、低月供」之間做選擇。而選擇低樓齡單位,則可以直接享受「低首期、長年期」的最佳組合。因此,大家在物色心儀單位時,除了考慮地點和價格,也必須將樓齡這個因素計算在內,才能準確規劃自己的置業預算。這也再次突顯了充分理解公屋擔保期規則的重要性。

不只居屋!各類資助房屋按揭申請須知

談到資助房屋,大家第一時間可能想起居屋。其實市場上主要有兩大提供者:房屋委員會(房委會)與房屋協會(房協)。兩者推出的單位,在按揭申請上可說是截然不同,當中的關鍵就在於「公屋擔保期」這項重要因素。

房委會物業(居屋/綠置居/租置公屋):盡享50年擔保期優勢

由房委會興建的居屋、綠置居及租置公屋,它們最大的按揭優勢,就是擁有長達50年的公屋政府擔保期。簡單來說,就是政府為你的按揭貸款作擔保。因為有這個「靠山」,銀行承擔的風險大大降低,所以在審批按揭時的標準會相對寬鬆許多。

一手市場:綠表95%、白表90%,最長30年還款期

如果購買的是一手新居屋或綠置居,按揭申請就十分直接。在政府擔保下,綠表申請人最高可承造九成半按揭,而白表申請人則可承造九成按揭,還款期最長可達30年。更重要的是,申請人無需通過銀行的壓力測試,也不用支付按揭保險費用,上車門檻相對較低。

二手市場(白居二/租置公屋):全面適用樓齡「搖搖板機制」

對於二手市場的未補價單位,例如白居二或租置公屋,雖然最高按揭成數原則上與一手市場看齊,但是實際操作會受樓齡影響。我們在之前文章提過的「搖搖板機制」會全面適用。樓齡會直接影響銀行最終批出的按揭年期與成數,買家需要在兩者之間作出平衡和取捨。

房協資助房屋:沒有政府擔保,須經按揭保險

與房委會物業不同,房協推出的資助房屋(例如「真善美村」、「樂滿大廈」等)是沒有政府直接提供擔保的。這個根本性的差異,導致其按揭申請流程與審批標準,更接近一般私人樓宇。

房協按揭為何必須申請按揭保險公司(HKMC)審批?

因為房協本身不作擔保,銀行若要批出高於金管局規定的按揭成數(例如六成以上),就必須尋求第三方保障以管理風險。這個角色就由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HKMC)擔當。換句話說,想借足九成按揭,就需要向按揭保險公司申請按揭保險計劃,並獲得其批准。

申請人須通過壓力測試及支付按揭保費

由於需要申請按揭保險,房協單位的按揭申請人就必須滿足私樓的審批標準。這包括需要提供足夠的入息證明,並且通過銀行的「供款與入息比率」及壓力測試。與此同時,申請人亦需要支付一筆按揭保險費用,這筆費用會根據貸款額和按揭成數而定。

【比較表格】房委會 vs 房協按揭核心差異(擔保方、壓測、保費)

比較項目 房委會物業(居屋/綠置居/租置公屋) 房協資助房屋
擔保方 香港房屋委員會 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高成數按揭)
壓力測試 豁免 必須通過
按揭保費 無需支付 必須支付

前瞻分析:未來5年哪些熱門屋苑將跌出按揭「黃金期」?

所謂的按揭「黃金期」,是指物業樓齡能讓買家輕鬆取得「最高按揭成數」及「最長30年還款期」的時期。在新政策下,這條分水嶺大約在樓齡32至34年。隨著時間推移,一些現時仍然熱門的居屋屋苑,將會陸續「超齡」,潛在買家的按揭條件將會變得更嚴格。

列出現時樓齡介乎27-34年的熱門居屋屋苑名單

以下是一些樓齡正步入關鍵期的熱門居屋屋苑(以2025年計算):
* 約27年樓齡(1997年落成): 天水圍天富苑、馬鞍山錦豐苑、筲箕灣東濤苑等。
* 約29年樓齡(1995年落成): 屯門富健花園、馬鞍山富寶花園等。
* 約31年樓齡(1993年落成): 將軍澳寶寧花園、青衣青宏苑(A-B座)等。
* 約33年樓齡(1991年落成): 天水圍天祐苑、柴灣山翠苑等。

分析其「超齡」時間表,提醒買家注意潛在風險

以上述屋苑為例,一個1997年落成的屋苑,在2025年樓齡約為27年。對於白表買家而言,距離34年的分水嶺尚有約7年時間,選擇仍然相對充裕。但是,一個1993年落成的屋苑,樓齡已達31年,意味著未來兩三年內,新買家要取得九成兼30年期的按揭將會變得困難,可能需要增加首期預算,或接受較短的還款期。有意購入這些屋苑的買家,應及早規劃財務,將樓齡因素納入重要考量。

申請人資格與特殊情況:擔保人、入息審查全攻略

在了解公屋擔保期的種種優勢後,我們來探討一些申請按揭時的實際操作問題,特別是關於擔保人、個人入息證明,以及信貸紀錄等關鍵環節。這些細節直接影響審批的成敗。

關於「擔保人」的迷思:房委會物業為何原則上不可加擔保人?

不少人以為,申請資助房屋按揭與申請私人樓宇按揭一樣,假如入息不足,便可以邀請家人作為擔保人。這其實是一個常見的誤解。由於房委會的居屋或租置公屋本身已有公屋政府擔保期作為後盾,對銀行而言,政府已是最終的擔保方。因此,在按揭申請機制上,房委會的物業原則上是不允許、也沒有必要再增加額外的個人擔保人。銀行的審批焦點,會完全集中在業主本人身上。

銀行實務操作:「諮詢人」的角色與限制

雖然規定上不能增加擔保人,但在實際操作中,部分銀行提供了一個彈性安排,就是容許申請人加入「諮詢人」(Consultant)。諮詢人與擔保人的角色截然不同,諮詢人並不需要為按揭貸款負上任何法律責任。銀行加入諮詢人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更全面地了解申請人的家庭背景與整體財政狀況,作為批核的輔助參考資料。通常,銀行會要求諮詢人必須是申請人的直系親屬,例如父母或子女。

房協單位的例外情況:何時可以增加擔保人?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不可加擔保人」的原則主要適用於房委會的物業。假如你購買的是房協的資助房屋,情況便有所不同。因為房協本身沒有為其單位提供按揭擔保,買家若想申請高成數按揭,便需要經由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HKMC)的按揭保險計劃。在這種情況下,申請流程與私人樓宇相似,因此是容許增加擔保人以協助通過壓力測試的。

退休或無固定入息人士的申請策略

對於退休長者,或是從事自僱、散工等沒有固定入息證明的申請人,申請按揭似乎是一大難題。不過,在房委會的資助房屋計劃下,這個問題有相對簡單的解決方法。

在政府擔保下,如何向銀行證明還款能力?

正因為有政府擔保,銀行在審批這類申請時的標準會非常寬鬆。申請人通常無需提供稅單、公司糧單或強積金證明等文件。他們只需要向銀行填寫一份聲明書,申報自己有足夠能力應付每月的供款。常見的申報理由包括擁有其他資產,或子女會提供家用作為供款來源等。這個安排大大簡化了申請程序,讓不少家庭能順利置業。

「以資產為基礎」的審批方法是否適用?

在私人樓宇按揭中,申請人可以透過「以資產為基礎」的方式申請貸款,即證明自己擁有一定價值的資產(如現金、股票、物業)來代替入息證明。然而,在房委會的資助房屋按揭申請中,銀行普遍不會採用此方法。原因是,前述的入息聲明書程序已經足夠簡便,足以滿足審批要求,沒有必要再啟動較為複雜的資產審核程序。

信貸評級(TU)的重要性

即使有政府擔保,申請人自身的信貸紀錄依然是銀行審批時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良好的信貸習慣是成功獲批按揭的基礎。

TU評級差,有政府擔保銀行仍會拒批嗎?

答案是肯定的。雖然公屋擔保期為銀行提供了保障,但銀行亦有責任確保借款人具備還款誠信。假如申請人的信貸報告(TU)顯示有嚴重的不良紀錄,例如曾經破產、有撇帳紀錄,或經常拖欠信用卡還款,銀行依然有權拒絕其按揭申請。銀行的考慮是,即使貸款最終有政府保障,處理違約個案仍涉及行政成本與時間,因此會盡量避免批出高風險的貸款。

保持良好信貸紀錄的建議

為了讓按揭申請過程更順暢,平日便應維持良好的信貸習慣。最基本的要求是準時償還所有信用卡結欠及私人貸款,盡量避免只繳付最低還款額。同時,在計劃申請按揭前的三至六個月內,應避免申請任何新的信用卡或無抵押貸款,因為密集的信貸查詢活動或會短暫拉低你的信貸評分。定期查閱自己的信貸報告,確保資料準確無誤,也是一個明智的做法。

居屋按揭計算機與常見問題 (FAQ)

一鍵即計:居屋按揭計算機助您輕鬆預算

計劃置業的第一步,往往是預算。與其自己慢慢計算,不如善用工具。網上的居屋按揭計算機,就是為您而設的理財好幫手。

輸入樓齡、買家類型、樓價,即時獲取個人化按揭方案

您只需要輸入幾個基本資料,例如心儀單位的樓齡、您是綠表還是白表買家,還有單位的目標價錢。計算機就會根據最新的按揭政策,即時為您計算出可行的按揭方案。

模擬不同方案下的首期及每月供款

計算機最大的好處,是讓您模擬不同情況。您可以比較在不同按揭成數或者還款年期之下,首期和每月供款的實際分別。這樣您就能更具體地掌握自己的財務狀況,為上車做好準備。

Q1. 新的50年擔保期政策,會否追溯至舊有個案?

不會。新的公屋擔保期政策是以交易完成日為準,並不會追溯至在這之前已完成的交易。具體來說,二手居屋及租置公屋市場的新安排,適用於2025年3月1日或之後完成買賣及簽訂法定押記的個案。

Q2. 物業超出50年擔保期後,是否完全無法承造按揭?

不是完全無法承造按揭。不過,當單位樓齡超過50年,就會失去了房委會提供的公屋政府擔保期。銀行會將這類單位視為一般私人樓宇去審批按揭。申請人需要提供入息證明,並且通過壓力測試。在沒有按揭保險的情況下,最高按揭成數通常會降至七成,而最長還款期亦會受「75減樓齡」等因素限制。

Q3. 申請政府擔保按揭,還需要支付按揭保險費嗎?

一般情況下是不用的。房委會提供的政府擔保,本身就已經扮演了高成數按揭的保險角色。所以,只要您的申請符合擔保期內的資格,就可以直接向銀行申請高達九成或九成半的按揭,無需再經按揭保險公司(HKMC)審批,自然也就不需要支付按揭保險費用。

Q4. 綠表及白表申請人的按揭成數為何不同?

這主要是源於兩種申請人類別的本質不同。綠表申請人本身是公屋租戶,他們購買居屋等同交還公屋單位。為了鼓勵公屋流轉,政策上會提供更優惠的條件,所以按揭成數可高達九成半。而白表申請人則是合資格的非公屋住戶,他們是新增的資助房屋需求者,所以按揭成數會稍低,為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