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2025年,在利率環境變幻莫測之際,高息定期存款依然是資金避險、穩健增值的首選。面對市面上逾20間傳統與虛擬銀行推出的琳瑯滿目優惠,要找出真正「高息」的計劃,同時避開宣傳廣告中的魔鬼細節,絕非易事。
這份【2025高息定期存款懶人包】將為你一文睇清各銀行的最新利率,從存款期、金額門檻及新資金要求等多角度進行全面比較。我們更會深入拆解4大常見的「高息陷阱」,助你精明決策,確保賺盡應得回報。立即往下看,輕鬆鎖定最適合你的高息方案!
2025港元定期存款利率速覽 (最高息銀行一覽)
市面上的高息銀行選擇眾多,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高息銀行戶口,第一步就是清晰了解最新的利率行情。不同銀行的存款計劃,會因為存款期、金額甚至新舊資金而有很大分別。為了讓你更輕鬆地比較,我們整理了市場上最矚目的高息銀行存款優惠,從不同角度為你分析,助你快速鎖定目標。
【懶人包】最高息定期存款 Top 5 推薦
時間不多,想立即知道哪幾間銀行的利率最吸引?以下是我們為你精選的市場Top 5高息選擇,讓你一眼看清重點。
銀行 | 參考年利率 | 存款期 | 最低存款額 | 備註 |
---|---|---|---|---|
工銀亞洲 | 高達 5.0% | 3個月 | HK$1,000 | 僅限全新「e開戶」客戶 |
天星銀行 | 2.30% | 12個月 | HK$1,000 | 虛擬銀行,手機App開戶 |
富邦銀行 | 1.90% | 6個月 | HK$500,000 | 經Fubon+ App辦理 |
中信銀行(國際) | 2.00% | 12個月 | HK$10,000 | 一般客戶適用 |
滙豐銀行 | 1.20% | 6個月 | HK$10,000 | 適用於尚玉及卓越理財客戶 |
註:以上利率為2025年8月參考利率,僅供參考,最新利率請以銀行官方公佈為準。
按存款期比較:短期 vs 中長期利率
決定把資金鎖定多久,是選擇定期存款的關鍵一步。存款期的長短直接影響利率高低與資金的靈活性,你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財規劃作出選擇。
3個月或以下:短期高息之選
如果你的資金只是短暫停泊,或者你預期未來幾個月需要動用資金,3個月或以下的短期定存就是理想選擇。這類存款既能賺取比活期高的利息,又不會鎖死資金太久。部分銀行,特別是虛擬銀行,或者傳統銀行針對新客戶的推廣,常常在短期存款上提供非常吸引的利率。
6個月:平衡靈活性與回報
6個月的存款期是市場上最受歡迎的選擇之一。它的利率通常比3個月定存高,同時鎖定期又不像一年期那麼長,在回報與資金靈活性之間取得了很好的平衡。假如你有一筆在半年內都確定不會動用的資金,選擇6個月定存通常能獲得不錯的回報。
12個月或以上:鎖定高息回報
若你有一筆長期閒置的資金,而且想在當前的利率環境下鎖定一個較高的回報,12個月或以上的長期定存就非常適合。當市場預期未來利率可能下調時,提早鎖定一年的高息,可以確保未來一整年的穩定利息收入。
按存款金額比較:小額 vs 大額資金
除了存款期,你投入的本金金額也是影響利率的重要因素。銀行通常會為不同資金級別的客戶提供差異化的利率,簡單來說就是大小額資金的待遇有所不同。
小額資金 (HK$10萬以下) 低門檻推薦
對於初入職場的年輕人或小資族來說,即使只有數千或數萬元的儲蓄,同樣可以參與定期存款。虛擬銀行在這方面非常有優勢,例如ZA Bank、WeLab Bank等,它們的入場門檻極低,有些甚至HK$1元就可以開立,而且利率劃一,不會因為資金少而降低,非常適合小額資金的存戶。
大額資金 (HK$50萬以上) 專屬優惠
如果你擁有一筆較大額的資金 (例如HK$50萬或以上),很多傳統銀行都會提供更優厚的「大額優惠」或「貴賓理財」利率。例如滙豐卓越理財、渣打優先理財或花旗Citigold的客戶,在存放高息銀行定期存款時,往往能享有比一般客戶更高的利率。開立前,可以先向銀行的客戶經理查詢專屬優惠。
新舊資金利率差異及定義
在比較利率時,你一定會經常看到「新資金」這個詞。很多最高最吸引的利率,都標明只適用於「新資金」。那麼,銀行是如何定義「新資金」的?
簡單來說,「新資金」是指你從其他銀行轉帳過來,或以現金、支票等方式存入的全新款項。如果你只是將同一家銀行內活期戶口的錢轉去做定期,這筆錢就會被視為「舊資金」或「現有資金」,通常無法享受最高的推廣利率。銀行推出「新資金」優惠的目的,是為了吸引市場上的新存款流入,增加銀行的總存款額。因此,在比較高息銀行定期計劃時,記得要先確認自己的資金是否符合「新資金」的資格。
【傳統銀行】港元高息定期存款利率大比拼
在尋找高息銀行戶口時,傳統銀行的港元高息定期存款絕對是穩健之選。這些大行提供的利率或許不是市場上最高,但是勝在服務全面和分行網絡廣闊。傳統高息銀行的策略稍有不同,它們的利率通常與客戶等級、資金來源(新舊資金),以及開戶渠道(網上或分行)掛鈎。以下我們就來逐一拆解,看看哪間銀行的條款最適合你。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 (HSBC)
卓越理財 vs HSBC One 客戶利率差異
滙豐銀行採用客戶分層制度,不同戶口級別的利率有明顯分別。一般來說,「卓越理財」客戶享有的年利率會高於「HSBC One」或其他綜合戶口的客戶。這種差異是銀行回饋高端客戶的常見做法,所以開立高息銀行存款前,可以先了解自己所屬的客戶級別。
新資金與網上開戶優惠
滙豐經常為「新資金」提供額外利率優惠,鼓勵客戶從其他銀行轉入資金。而且,透過網上理財或手機應用程式開立定期存款,通常能獲得比在分行辦理更吸引的利率。這是銀行推動數碼化服務的策略,對客戶來說也是一個方便又划算的選擇。
最低存款額及存款期要求
滙豐的高息定期存款門檻不算高,通常最低存款額為港元10,000。存款期選擇亦多,由1個月到12個月不等,讓你可以根據自己的資金安排,選擇最合適的存款期。
中國銀行 (香港)
中銀理財 vs 一般客戶利率比較
與滙豐類似,中國銀行(香港)也會為高端客戶提供更佳利率。「中銀理財」客戶所享有的利率,通常會優於一般綜合戶口的客戶。如果你是中銀的長期客戶,不妨查詢一下自己的戶口級別是否能獲取更高回報。
港元、美元、人民幣新資金利率表
中國銀行(香港)的定期存款優惠涵蓋多種貨幣,除了港元,美元和人民幣的新資金優惠也相當普遍。如果你手上有不同貨幣,可以留意它們為不同幣種新資金所設的利率。
附帶外幣兌換條件的特優利率分析
中銀的一個特色是推出附帶外幣兌換條件的「特優利率」。例如,客戶需要將外幣兌換成港元後,才能開立一個超短期(如7天)的特高息定期存款。這類優惠的年利率數字非常吸引,但是實際利息不多,因為存款期極短。在選擇前,需要計算清楚兌換成本和實際收益。
渣打銀行
「馬拉松活期存款」與高息定期比較
渣打銀行除了提供傳統的高息銀行定期,還有一個特色產品「馬ラソン活期存款」。它屬於活期存款,資金可以隨時提取,靈活性高。它的利率會隨時間分階段遞增,存放時間越長,利率越高。相比之下,傳統定期存款的利率在期內是固定的,但資金會被鎖定。
階梯式利率結構詳解
「馬ラソン活期存款」採用階梯式利率。例如,首兩個月的利率是一個水平,之後兩個月會提升至更高水平,如此類推。這種設計鼓勵客戶長期存放資金,同時保留活期戶口的彈性。
網上 vs 分行開戶的最低存款額影響
開戶渠道會影響最低存款額要求。一般經網上銀行或手機App開立「馬ラソン活期存款」的門檻較低,而經分行辦理的門檻則可能較高。
恒生銀行
優越理財客戶專享優惠
恒生銀行非常重視其「優越理財」客戶,經常為他們推出專屬的高息定期存款優惠。這些優惠的利率通常較標準利率吸引,是其維持客戶關係的重要一環。
網上開戶與分行利率對比
如同其他大行,透過恒生銀行的數碼渠道開立定期存款,往往能比在分行獲得更佳的利率。開戶前,建議先在網上銀行或手機App查看最新利率。
花旗銀行 (Citibank)
Citigold / 私人客戶的新資金利率
花旗銀行的目標客戶群較為高端,其Citigold或私人客戶戶口的新資金定期存款利率非常有競爭力。如果你符合相關的資產要求,花旗銀行的高息戶口會是不錯的選擇。
獲取最高利率的附帶條款
要獲得花旗銀行的最高利率,通常需要滿足一些附帶條款,例如維持指定的戶口總結餘,或者存款資金必須為「新資金」。這些細節在開戶時需要了解清楚。
其他傳統銀行高息定期利率一覽
東亞銀行
東亞銀行會為不同級別的客戶(如顯卓理財)提供分層的利率優惠,存款額越高,利率也可能越高。
富邦銀行 (Fubon+)
富邦銀行近年在數碼渠道上相當積極,透過其Fubon+手機App開立定期存款,常常能找到比傳統大行更吸引的利率。
中信銀行 (國際) (大富翁存款)
中信銀行(國際)的「大富翁存款」是類似渣打「馬ラソン」的階梯式高息活期存款,利率會逐月遞增,適合追求靈活性和遞增回報的存戶。
工銀亞洲 (e開戶新客優惠)
工銀亞洲時常推出針對全新客戶的「e開戶」優惠,新客戶透過網上渠道開戶並設立定期存款,可享特高迎新利率。
大眾銀行、創興銀行、星展銀行等
此外,大眾銀行、創興銀行和星展銀行等,也會不時推出具競爭力的高息銀行存款計劃,值得大家在比較時一併考慮。
【虛擬銀行】高息定期存款利率比較 — 低門檻與高靈活性
提到高息銀行,近年興起的虛擬銀行絕對是不可忽視的選擇。它們憑藉全網上操作的優勢,省卻了實體分行的成本,因此能夠提供更具吸引力的高息銀行存款利率。而且,虛擬銀行的最大賣點就是低門檻與高靈活性,讓小額資金也能輕鬆賺取回報,非常適合剛開始理財的朋友。
WeLab Bank (滙立銀行)
GoSave 2.0 定期存款各期限利率
WeLab Bank 的「GoSave 2.0」核心客戶定期存款是一個相當受歡迎的選擇。它讓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儲蓄目標,靈活設定不同期限的存款,例如3個月、6個月或12個月,每個期限都提供具競爭力的年利率,用戶可以透過手機應用程式輕鬆管理多筆高息銀行定期存款。
HK$10 超低入場門檻
WeLab Bank 的定期存款入場門檻極低,最低存款額僅為港幣10元。這意味著就算只有少量閒置資金,也能即時開始賺取利息,真正實現了「全民理財」的概念,讓開設高息銀行戶口變得毫無難度。
ZA Bank (眾安銀行)
港元、人民幣、美元高息存款利率
ZA Bank 的一大特色是提供多種貨幣的高息存款選擇,除了港元外,人民幣和美元的定期存款利率也相當吸引。對於持有外幣或有相關需求的用戶來說,ZA Bank 提供了一個方便且回報不錯的資金停泊選擇。
HK$1 最低存款額優勢
ZA Bank 將存款門檻降至極致,最低存款額僅需港幣1元。這個幾乎是零門檻的設定,讓任何人都可以隨時隨地開立定期存款,體驗賺取被動收入的樂趣,是其在高息銀行市場中的一大優勢。
Airstar Bank (天星銀行)
中長期 (9個月及12個月) 定存利率
如果你有一筆資金,並且確定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不會動用,可以留意 Airstar Bank 的中長期定期存款。它在9個月及12個月等期限的年利率通常較為突出,適合希望鎖定較高回報的儲蓄者。
最低存款額要求
Airstar Bank 的最低存款額要求為港幣1,000元。雖然不是市場上最低,但這個金額對於絕大部分用戶來說依然是非常親民的水平,開立戶口並無太大難度。
Mox Bank
活期與定期結合的利率模式
Mox Bank 提供了一種創新的高息銀行戶口模式,它將活期與定期的概念結合。用戶可以在主賬戶外,設立多個「目標」儲蓄戶口,放入這些「目標」戶口的資金可以享有媲美定期存款的較高利率,同時又保留一定的靈活性,操作上比傳統定期存款更方便。
開戶及操作流程
作為一間虛擬銀行,Mox 的所有操作都在手機應用程式上完成。從開戶、設立儲蓄目標到資金轉移,整個流程都非常流暢和直觀,用戶體驗良好,讓管理資金變得簡單快捷。
其他虛擬銀行利率概覽
Fusion Bank (富融銀行)
Fusion Bank 提供結構簡單的定期存款產品,利率透明,並且時常針對不同存款期推出推廣優惠,值得用戶在開立定存前作比較。
PAO Bank (平安壹賬通銀行)
PAO Bank 的定期存款利率具備一定競爭力,尤其在某些指定期限可能提供驚喜利率,其手機應用程式操作簡易,適合追求直接快捷操作的用戶。
Livi Bank (理慧銀行)
Livi Bank 同樣提供低門檻的定期存款服務,並且結合其消費獎賞生態系統,用戶可以將日常消費的回贈轉入儲蓄戶口,輕鬆累積財富。
拆解高息定期陷阱:教你看懂廣告魔鬼細節
市面上不少高息銀行戶口廣告都非常吸引,但高息背後往往隱藏著一些普通人不易察覺的細節。想精明地選擇高息銀行存款,就要先學會拆解這些廣告中的「魔鬼細節」。以下我們將逐一分析幾種常見的高息定期陷阱,讓你懂得如何保障自己的回報。
陷阱一:超短期「體驗高息」定期
案例分析:7天13%年利率的真實利息計算
你可能見過「7天享13%年利率」這類極高息的宣傳,這個數字的確很震撼。不過,我們需要計算一下實際能收到的利息。這裡的13%是「年利率」,意思是如果存款一整年,才能獲得13%的回報。
計算公式是:本金 x 年利率 x (存款日數 / 365日)
假設你存入HK$100,000,實際利息是:
HK$100,000 x 13% x (7 / 365) ≈ HK$249.3
計算結果顯示,這筆為期7天的高息銀行定期存款,最終利息只有大約二百五十元。雖然這仍然是利息,但與13%這個數字給人的期望有很大差距。
銀行推出此類優惠的營銷目的
銀行推出這種超短期高息優惠,主要有幾個營銷目的。首先,用一個極高的利率數字作為宣傳噱頭,可以快速吸引市場注意力和新客戶。其次,這類優惠通常要求客戶存入「新資金」,目的就是為了吸納更多市場上的資金流入。最後,銀行希望客戶在7天優惠期結束後,會因為方便而將資金繼續留在該銀行的普通儲蓄戶口,而這些戶口的利率通常會低很多。
陷阱二:必須「兌換資金」的存款優惠
隱藏成本:匯率差價與潛在風險
有些高息優惠,會要求客戶必須將一種貨幣兌換成另一種貨幣才能享受。例如,將美元兌換成港元後,開立一個港元高息定期。
這裡的隱藏成本就是銀行的「匯率差價」(或稱買賣差價)。銀行提供的買入價和賣出價之間存在差距,這個差價就是銀行的利潤,也是你的兌換成本。有時候,這個兌換成本可能已經蠶食了大部分的高息回報。
此外,還有匯率波動的潛在風險。當你的定期存款到期後,如果你想將資金兌換回原來的貨幣,當時的匯率可能已經變動。如果匯率對你不利,即使賺取了利息,本金也可能出現虧損。
如何評估此類優惠是否划算
要評估這類優惠,可以簡單做兩步計算。第一步,計算高息優惠能帶來的總利息收入。第二步,計算貨幣兌換的即時成本,即是你將一筆資金兌換後,再立刻兌換回原貨幣所產生的損失。如果利息收入明顯高於兌換成本,並且你沒有計劃在短期內將資金兌換回原貨幣,這個優惠才值得考慮。
陷阱三:「階梯式」或「馬ラソン式」利率
如何計算平均年利率與總回報
「階梯式」利率是指存款利率會隨時間分階段遞增,例如首三個月利率為2%,之後三個月升至3%,最後六個月達到最高的5%。廣告通常只會重點宣傳最高的5%利率,但這並不代表你的整筆存款在整個存期內都能享受這個利率。
要計算真實回報,你需要計算每個階段的利息,然後將它們全部加起來,得出總利息。再用總利息除以本金,就能得出整個存款期的實際平均年利率。這個平均利率,通常會比廣告中宣傳的最高利率低。
提前取款的利率損失風險
這種存款結構最大的風險在於流動性。如果你在存款期未完結前提早取款,你將無法獲得後續更高利率階段的利息。更重要的是,根據銀行條款,提早取款可能只能獲得一個遠低於階梯利率的活期利率,甚至可能需要支付罰款或手續費,最終得不償失。
陷阱四:高息定期自動續期條款
優惠期後,續期利率可能大幅降低
許多高息定期存款都設有「自動續期」選項。意思是存款到期後,如果你沒有發出新指示,銀行會自動將你的本金,有時甚至連同利息,再做一筆相同年期的定期存款。
這裡的陷阱是,自動續期的利率通常是銀行當時的「牌價利率」,而不是你當初開戶時的優惠利率。這個牌價利率可能非常低,導致你的資金在不知不覺中被鎖定在一個低回報的存款裡。
如何設定到期提醒以避免損失
要避免這個情況,最好的方法是採取主動。首先,在開立定期存款時,立即在你的手機日曆或記事本中設定一個到期提醒,最好在到期前幾天就提醒自己。其次,檢查銀行的到期指示選項,盡量選擇「到期後將本金及利息存入儲蓄戶口」,而不是「自動續期」。這樣可以確保資金到期後由你重新決定如何安排,去尋找當時市場上最好的高息銀行存款機會。
如何挑選最適合你的高息戶口:新手決策指南
面對市面上眾多的高息銀行選擇,有時候會感到花多眼亂,不知道從何入手。其實,只要跟著以下三個簡單步驟,你就能輕鬆理清思路,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高息銀行戶口。
第一步:評估你的資金狀況與流動性
在比較不同銀行之前,最重要的一步是先了解自己。清楚自己的財務狀況,是做出明智決定的基礎。
決定可鎖定的存款金額與時間
首先,問問自己:有多少資金可以安心鎖定一段時間,而不會影響日常生活?這筆錢是你短期內不會動用的閒置資金。然後,想一下你可以接受鎖定這筆資金多久,例如三個月、六個月還是一年。一般來說,存款期愈長,利率可能愈吸引。想清楚這兩點,你就能初步篩選出適合自己的高息銀行定期存款計劃。
辨別你的資金是否符合「新資金」定義
你可能經常看到銀行宣傳「新資金」優惠,利率特別高。這個定義非常關鍵。簡單來說,「新資金」通常指你在指定時期內,從其他銀行轉入或以現金存入的款項。銀行用這個方法來吸引新客戶或新資金,所以如果你打算用的錢本身已存在同一家銀行的戶口,就可能不符合資格了。開立高息銀行存款前,一定要看清楚條款。
第二步:比較不同銀行的核心條款
當你對自己的資金狀況有了基本概念後,就可以開始比較市場上的選擇了。除了看宣傳單張上最搶眼的利率數字,還有幾個重點值得留意。
比較實際年利率 (APR)
廣告上的利率可能非常吸引,但記得要看清楚「年利率」(APR)。例如,一個為期7天的10%年利率優惠,實際利息並不是本金的10%,而是需要按比例計算。比較不同存款期的產品時,統一用年利率作標準,才能公平比較。
注意最低及最高存款金額限制
每款高息銀行存款產品都有門檻。有些虛擬銀行可能HK$10就能開戶,但一些傳統銀行的高息優惠,可能需要HK$10萬甚至更高的入場費。同時,也要留意有沒有存款上限,超過上限的金額可能無法享有宣傳利率。
了解不同客戶層級的利率差異
傳統銀行經常為不同的客戶層級提供差別待遇。例如,「卓越理財」或「私人銀行」客戶看到的利率,通常會比普通儲蓄戶口的客戶高。如果你本身已是某銀行的尊貴客戶,記得查詢有沒有專屬優惠。
第三步:了解傳統與虛擬銀行的分別
近年虛擬銀行興起,為我們提供了更多選擇。了解兩者的運作模式和策略,有助你找到更貼合個人習慣的銀行。
服務模式:實體分行 vs 全網上操作
這點很直接。傳統銀行有實體分行,你可以親身處理事務,感覺比較實在。虛擬銀行則完全依賴手機App或網站操作,所有手續都在網上完成,勝在方便快捷。
利率策略:客戶關係定價 vs 標準化高息
傳統銀行傾向「客戶關係定價」,你的存款額、是否使用其他投資產品,都會影響利率。虛擬銀行由於營運成本較低,傾向提供標準化、具競爭力的高息,對所有客戶一視同仁,門檻也較低。
選擇建議:哪種銀行更適合你?
總結一下,如果你偏好親身服務,而且在某家傳統銀行已建立了良好關係,可以先從那裡查詢優惠。如果你追求操作方便,對手機理財得心應手,而且資金額不高,那麼虛擬銀行靈活又低門檻的高息戶口,可能更適合你。
香港定期存款常見問題 (FAQ)
大家在比較不同高息銀行的優惠時,心中總會浮現一些常見疑問。這裡整理了幾個最常見的問題,希望可以幫到你更清晰地了解高息銀行定期存款的操作。
香港的存款受保障嗎?存款保障計劃是什麼?
在香港的銀行體系中,存款是受到保障的。這個保障來自於「香港存款保障計劃」(簡稱存保計劃),由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負責營運。這個計劃為每位存款人在每間成員銀行提供最高50萬港元的保障,保障範圍包括港元及外幣的合資格存款。無論是傳統銀行還是虛擬銀行,只要是計劃的成員,你的存款就享有這份保障。所以,大家在選擇高息銀行戶口時,可以放心,你的資金有著堅實的安全網。
如果提早取回定期存款會怎樣?
定期存款的原理,是以鎖定資金一段時間來換取較高的固定利息。假如你在存款到期前需要動用這筆資金,銀行一般會視為提早取款。最直接的後果,通常是損失全部或大部分原本應得的利息。此外,部分銀行還可能根據條款收取一定的手續費或罰款。因此,在開立高息銀行存款戶口前,務必先評估好自己的資金流動性,選擇一個自己能 comfortably 鎖定資金的存期。
銀行如何定義「新資金」?
「新資金」是許多高息銀行定期優惠中的關鍵字眼。它的定義並非指任何新存入的款項。一般來說,銀行會定義「新資金」為客戶在指定時間內,從其他銀行透過轉賬、本票、支票或現金等方式存入的款項。由同一銀行內的其他戶口轉賬過來的資金,通常不會被計算為新資金。每間銀行對新資金的定義、計算基準日都可能有些微差異,建議在申請優惠前,花少少時間閱讀清楚相關條款,確保自己符合資格。
網上開立定期與在分行辦理有何不同?
兩者最主要的分別在於便利程度、利率和最低存款額。網上銀行或手機應用程式讓你可以隨時隨地辦理開戶,過程快捷,不受分行營業時間限制。為了鼓勵客戶使用數碼渠道,銀行給予網上開戶的利率通常會比分行更吸引,而且最低存款門檻也可能更低。相對地,親身到分行辦理的好處是可以直接與職員溝通,獲得詳細解釋和協助,對於不熟悉網上操作的朋友來說會比較安心。
存款利息收入需要報稅嗎?
這是一個好問題,答案亦很清晰。在香港,個人從銀行存款所賺取的利息收入,是無須繳納任何稅款的。根據香港現行的稅務條例,存款利息並不屬於應課稅的收入類別。因此,你在高息銀行定期存款中獲得的所有利息,都可以全數落袋,這是定期存款作為穩健理財工具的一大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