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產失敗原因】怕「破產唔批」?專家拆解8大致命錯誤,避開延長破產期陷阱

面對沉重債務,申請破產或許是重見曙光的唯一出路,但您是否也正為「破產會唔批」而寢食難安?事實上,只要符合「無力償還債務」的條件,破產申請本身鮮有被拒絕。真正的「破產失敗」,並非申請不獲批准,而是在過程中觸犯了各種致命錯誤,最終導致破產令無法順利解除,破產期由四年被延長至最長八年,令重獲新生的日子遙遙無期。本文將由專家為您徹底拆解由申請前到監管期間最常見的8大致命錯誤,助您釐清所有法律灰色地帶,避開延長破產期的陷阱,確保您能順利完成整個程序,真正重新開始。

釐清核心迷思:申請破產本身會「唔批」嗎?

很多人在考慮申請破產時,最先想到的破產失敗原因,就是怕申請會「破產唔批」。這個想法其實源於一個普遍的誤解。讓我們一起釐清,在法律層面上,申請破產這件事本身,究竟是不是一個會被輕易「拒絕」的程序。

剖析「破產唔批」的真實含意

指出「無力償還債務」是申請破產的唯一核心條件

很多人以為申請破產就像申請信用卡或貸款一樣,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批。但實際上,法律對破產申請的門檻相當清晰。申請破產的核心條件只有一個,就是證明自己「無力償還債務」。只要你能向法庭證明這一點,法庭通常就會頒布破產令。所以,申請程序本身被駁回的情況其實非常罕見。

強調真正的「失敗」並非申請被拒,而是破產令無法順利解除

真正的破產失敗,並不是指申請被拒絕,而是指破產令頒布之後,你無法在法定的4年(首次破產人士)後順利解除破產身份。失敗的後果,是破產期被延長,最長可達8年。這意味著你將需要更長的時間去承受破產帶來的種種限制,嚴重影響重啟新生活的計劃。

區分兩種失敗:破產前的無效申請 vs 破產期間的違規行為

解釋破產前轉移資產等行為,會令破產失去意義

為了更清晰理解,我們可以將導致破產失敗的行為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在申請破產之前的不當行為。例如,有人試圖在申請前將名下資產轉移給親友。這種行為不但會被受託人追討,更可能構成刑事罪行,令整個破產程序失去其重新開始的正面意義。

強調破產期間的不合作或違規,是導致破產期延長的主因

第二類,也是更常見的失敗原因,是在破產令生效期間的違規行為。這正正觸及了「破產有咩唔做得」的核心問題。例如,你沒有與破產受託人充分合作、隱瞞任何收入變動、維持奢侈的生活方式,或者在未申報的情況下獲取信貸等。這些行為都會被視為不合作或違反《破產條例》,是導致受託人或債權人向法庭提出反對,最終令你的破產期被延長的主要原因。

剖析8大失敗原因:由破產前行為到破產期監管的致命錯誤

講到破產失敗原因,許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申請「破產唔批」,但真正的挑戰,其實是在破產令頒布之後。整個破產程序就像一場長達四年的考試,任何一步行差踏錯,都可能導致「肥佬」,最終無法順利解除破產令。以下我們將會深入剖析八個最常見的致命錯誤,從你與受託人的日常溝通,到破產期間的生活限制,逐一拆解。

原因一:不與破產受託人合作

在整個破產過程中,破產受託人是你最重要的聯繫人。保持良好及坦誠的溝通,是順利完成破產期的基本要求。任何形式的不合作,都會被視為嚴重問題。

拒絕或延遲提供受託人要求的資料(如資產、收入證明)

受託人有法定權力要求你提供所有關於個人財務狀況的資料,這包括銀行月結單、入息證明、資產詳情等。如果你刻意延遲,甚至拒絕提供這些文件,受託人根本無法執行其職務,這會直接構成反對你解除破產的理由。

未能出席首次或其後的債權人會議

債權人會議是你向債權人及受託人交代財務狀況的重要場合。無故缺席會被視為不合作及不尊重整個法律程序,後果可以十分嚴重。

未能按時提交周年《收入及取得的財產說明書》

每年,你都需要向受託人提交一份詳細的周年收入及財產說明書。這是一項必須履行的責任,作用是讓受託人掌握你過去一年的財務變化。如果逾期未交,將直接影響破產程序的進度。

原因二:隱瞞資產或提供誤導性資料

誠信是破產制度的基石。任何試圖欺騙或隱瞞的行為,都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遠不止是破產失敗那麼簡單。

隱瞞香港本地或海外的任何資產(物業、存款、股票等)

不論資產位於香港還是海外,你都有絕對責任向受託人全面披露。千萬不要心存僥倖,以為海外資產難以追查。一旦被發現,後果非常嚴重。

提供虛假或具誤導性的財務陳述

在填寫任何財務報表時,所有資料必須真實準確。誇大支出、虛報負債或提供任何誤導性資訊,都會嚴重破壞你的誠信。

警告此類行為不僅導致破產失敗,更可能構成刑事罪行

請務必記住,隱瞞資產或提供虛假資料,已經超越了不合作的層面,可能觸犯《破產條例》中的刑事罪行,一經定罪,有機會被判處監禁。

原因三:違反破產期間的生活及財務限制

破產期間,你的生活會受到一系列限制,這正是許多人關心「破產有咩唔做得」的地方。違反這些規定,等於向受託人表明你沒有決心重新理財。

維持奢侈消費(如非必要乘搭的士、自費海外旅遊)

破產生活的核心是節儉。受託人期望你的生活開支維持在一個基本而合理的水平。例如,除非有充份理由(如健康問題),否則不應乘搭的士。所有自費的海外旅遊,亦會被視為奢侈消費。

在未有披露破產身份下,獲取超過$100港元的信貸

法例規定,在獲取任何超過$100港元的信貸前,你必須主動向對方披露自己正處於破產狀況。這包括使用信用卡、申請私人貸款,甚至向朋友借錢。

違規處理財務資產(如繼續為人壽保險供款)

在受託人眼中,具有儲蓄或現金價值的人壽保險屬於資產。除非得到受託人批准,否則你不能繼續為這類保單供款。

從事受限制的職業或商業活動(如出任有限公司董事)

破產期間,你不能擔任有限公司的董事,亦可能無法從事某些專業工作,例如律師、會計師或地產代理。

原因四:未有妥善處理收入及供款

破產期間,你的收入需要交由受託人管理,確保在扣除合理生活費後,能盡量償還給債權人。

未有將扣除合理生活開支後的收入餘額上繳予受託人

受託人會根據你的家庭狀況,評估一個合理的每月生活開支標準。超出這個標準的收入餘額,必須準時上繳給受託人。

未有主動申報收入變動(如加薪、獲發花紅)

你的收入並非一成不變。如果獲得加薪、轉工或收到任何形式的花紅、雙糧,你有責任立即主動向受託人申報,以便重新計算供款額。

原因五:破產前進行「低於市值的交易」

法律會追溯你在破產前的行為,以確保所有債權人得到公平對待。其中一種嚴格審查的行為,就是低價轉移資產。

定義:將資產無償贈予或以遠低於市價轉讓(可追溯長達5年)

這指你在破產前5年內,將名下資產(如物業、汽車)無條件送給別人,或以一個極不合理的低價賣給他人。

案例說明:將市值800萬物業以200萬售予親屬

一個常見的例子是,在申請破產前,將一個市值800萬的物業,以200萬的「友情價」賣給家人。這種交易會被受託人視為無效,並有權向法庭申請追回該資產。

原因六:破產前作出「不公平優惠」

這是另一種會被追溯的破產前行為,核心在於你意圖優待某位債權人。

定義:在無力償債時,意圖優待某位債權人,如優先還款給家人(可追溯長達2年)

當你明知自己已無力償還所有債務時,卻選擇性地優先清還某位債權人(特別是親友)的欠款,這種行為的追溯期最長可達2年。

解釋此舉如何損害其他債權人的利益

破產制度的精神,是將你剩餘的資產,按比例公平地分配給所有債權人。你的優先還款行為,等於讓某位債權人「插隊」,獲取了比其他人更多的償還款額,這對其他債權人造成了直接的損害。

原因七:因賭博、投機或奢侈生活等行為招致債務

破產法例的設立,是為了幫助那些「誠實而不幸」的債務人,而不是為不負責任的理財行為提供出路。

解釋《破產條例》中,此類行為是反對解除破產令的法定理由

如果你的債務主要是由於賭博、高風險的投機活動,或遠超個人能力的奢侈浪費所造成,受託人或債權人可以此為由,向法庭提出反對解除你的破產令。

強調破產制度旨在幫助「誠實而不幸」的債務人

法庭在審理反對申請時,會評估你陷入財困的原因。如果你是因為生意失敗、失業或疾病等不幸情況而欠債,會較容易被接納。反之,則可能面對更長的破產期。

原因八:未有備存妥善的業務帳目

這項原因主要針對曾經營商的破產申請人。

針對曾營商的破產人,未能解釋其業務虧損原因

如果你曾是生意人,你必須能夠提供清晰、完整的業務帳目,以合理解釋業務虧損及最終資不抵債的原因。

指出此項是防止濫用破產制度的關鍵審查點

備存妥善帳目是營商者的基本責任。如果無法提供,受託人會懷疑你是否利用業務作掩飾,或企圖隱瞞真實的財務狀況,這是防止有人濫用破產制度的重要審查環節。

法律後果總結:「不開始令」與延長破產期

以上種種錯誤,最終都會導向非常實在的法律後果,令你的破產期變得遙遙無期。

解釋「不開始令」(Non-commencement Order) 如何凍結破產期計算

如果破產人沒有履行基本責任(如出席會議或提供資料),受託人可以向法庭申請「不開始令」。一旦法庭頒下此命令,你的4年破產期計算將會即時「暫停」,直到你糾正錯誤、履行責任為止,你的破產期倒數才會重新啟動。

講解受託人或債權人可根據《破產條例》第30A(4)條提出反對

條例清晰列明了多項反對理由,涵蓋了上文提到的不合作、隱瞞資產、奢侈浪費等行為。受託人或任何一位債權人,都可以依據這些理由正式提出反對。

強調以上錯誤是導致破產期由4年延長至最長8年的主因

總結而言,觸犯上述任何一項錯誤,都足以構成延長破產期的理由。一旦法庭接納反對,你的破產期將不再是4年,而是可能被延長至5年,甚至最長的8年。

主動出擊:如何用實用工具預防破產失敗

了解眾多潛在的破產失敗原因後,與其被動地等待結果,不如主動出擊,為自己的破產申請做好萬全準備。其實,許多導致「破產唔批」或者破產期被延長的陷阱,都是可以透過事前規劃來避免的。這裡為你準備了兩款實用工具,助你清晰掌握全局,由申請前到破產令解除,每一步都行得穩妥。

互動式風險評估問卷

這是一份專門設計的線上問卷,讓你可以在正式申請前,快速進行一次自我檢測,防患於未然。

透過5-7條關鍵問題,助你初步評估潛在失敗風險

整個過程非常簡單,只需花幾分鐘回答數條核心問題,就能讓你對自己的狀況有初步了解。這不是繁複的法律文件,而是一個清晰的自我評估工具。

涵蓋資產轉移、生活限制、合作意願等範疇

問卷的問題都經過精心設計,重點涵蓋了最常見的失敗原因。例如,問題會觸及你在申請前有否進行資產轉移、你對破產期間的生活限制是否已有心理準備,以及你與受託人合作的意願程度等關鍵領域。

即時提供個人化的風險提示及建議

完成問卷後,系統會根據你的答案,即時生成一份簡單的風險評估。它會點出你潛在的高風險項目,同時提供初步的應對建議,讓你能夠針對性地尋求專業意見或作出調整。

可下載《成功解除破產預防清單》(PDF)

這份清單是一份更詳盡的實用指南,你可以下載並列印出來,作為整個破產過程中的行動手冊。它將複雜的法規要求,轉化為清晰易懂的待辦事項。

申請前禁區:列出5大絕對不能做的行為

很多人關心破產有咩唔做得,這份清單就明確列出了申請破產前絕對要避免的五大行為。例如優先償還款項給個別親屬或朋友,或以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資產等,這些行為都可能構成「不公平優惠」或「低於市值的交易」,是導致破產失敗的致命傷。

破產期間必做清單:羅列每月/每年需履行的責任

破產令頒布後,你需要履行一系列責任。這份清單會清楚羅列出你每月需要處理的事項,例如提交收支記錄,以及每年必須完成的責任,例如準時遞交《收入及取得的財產說明書》,確保你不會因無心之失而違反規定。

生活守則速查表:清晰界定各項生活限制

破產期間的生活開支受到嚴格規管。這份速查表會以最直接的方式,清晰界定各項生活限制的具體標準,例如在什麼情況下可以乘搭的士、信貸額度的限制等。當你對某項開支有疑問時,可以隨時查閱,避免不必要的誤會或違規行為。

從源頭避險:如何選擇專業可靠的破產顧問

要從根本上減低破產失敗原因的風險,第一步就是選擇一位專業可靠的破產顧問。這個決定幾乎主宰了整個破產程序的順暢程度,甚至影響最終能否成功解除破產令。一個不慎,不但可能令你陷入更深的困境,更可能構成導致「破產唔批」或延長破產期的主因。

辨識非專業或不良中介的警號

在尋求協助時,保持警覺,留意以下幾個明顯的警號,就能有效過濾掉不良中介。

過度承諾或聲稱能「合法保留資產」

有些中介會作出聽起來非常吸引的承諾,例如聲稱有「秘訣」或「法律漏洞」可以讓你「合法地」保留物業、汽車或大額存款。這是一個極度危險的警號。根據香港的《破產條例》,一旦破產令頒布,破產人的所有資產(獲豁免的財產除外)都會歸屬於受託人管理。任何聲稱能繞過此核心法律原則的說法,都極可能涉及誤導,甚至引導你作出隱瞞資產等違法行為。

收費模式不透明,或不斷追加隱藏費用

專業顧問會提供一份清晰的收費表,詳細列明所有服務項目和對應費用。相反,不良中介的收費模式往往很模糊。他們可能會用一個極低的價錢吸引你,然後在程序中途,以各種名目不斷要求你支付額外費用,例如「文件處理費」、「加急費」等。這種做法不單令你預算大失,更會在你的困難時期增添不必要的精神和財政壓力。

缺乏實體辦公地址及專業資格證明

一間正規的顧問公司,理應有固定的實體辦公地址,方便你親身會面諮詢。同時,他們應該能提供其專業資格證明,例如會計師或律師等相關牌照。如果對方只能提供手提電話或即時通訊軟件作聯絡,而且對辦公地址或專業背景含糊其辭,這代表他們可能缺乏問責性。一旦出現問題,你可能無法追討。

選擇可靠專業顧問的標準

既然知道了要避開的陷阱,那麼選擇可靠顧問時,應該留意哪些正面標準?

具備處理破產個案的豐富經驗和良好信譽

經驗是無法取代的。一位處理過大量破產個案的顧問,能預見潛在問題,並且懂得如何妥善處理與破產管理署或受託人的溝通。你可以留意對方的成立年份,或者查詢他們過往處理的個案數量和成功率。良好的市場信譽和客戶評價,也是重要的參考指標。

能清晰解釋整個流程、潛在風險及所有失敗原因

在首次諮詢時,專業的顧問不會只說好的一面。他們會鉅細無遺地向你解釋整個破產流程的每一個步驟,由入稟到解除破產令。更重要的是,他們會主動說明所有潛在的破產失敗原因,清楚講解破產有咩唔做得,讓你對所有限制和責任有充分的理解和心理準備,而不是含糊帶過。

提供持續跟進服務,直至破產令順利解除

破產申請不是一次性的服務,而是一個長達四至五年的法律程序。一個可靠的顧問,其服務承諾應該是持續性的。他們會在你破產期間,協助你處理周年報表、解答受託人的查詢,以及提醒你履行各項責任,確保你最終能順利解除破產令,真正重新開始。

關於破產失敗的常見問題 (FAQ)

在處理破產申請的過程中,很多人都會對各種細節感到困惑,這也是構成破產失敗原因的其中一環。以下我們整理了一些常見問題,希望用最清晰直接的方式,為你解答心中的疑問。

如果不小心違反了某項規定,會立即導致破產失敗嗎?

這不一定會立即導致破產失敗。後果的嚴重性,主要取決於違規的性質和破產人的後續態度。如果只是無心之失,例如忘記申報一筆數額不大的額外收入,受託人通常會先發出通知,要求你解釋和補交資料。只要你態度誠懇,並立即合作糾正,事情通常可以解決。

不過,如果是蓄意或嚴重的違規行為,例如刻意隱瞞重要資產,或者在未披露破產身份下獲取大額信貸,這就完全不同了。這些行為會被視為不合作或試圖欺騙債權人,受託人極有可能會向法庭提出反對,導致你的破產期被延長。因此,關鍵在於要清楚了解破產有咩唔做得,並時刻保持與受託人的坦誠溝通。

破產期被延長後,有什麼方法可以補救?

一旦破產期因法庭命令而被延長,情況就變得比較棘手。這通常意味著破產人的行為已構成嚴重違規。想補救的話,首要任務是必須立刻停止所有不當行為,並且針對導致延長的原因作出徹底改善。

例如,如果延長是因為你沒有提交周年的收入說明書,那你必須立即補交所有文件。如果你一直表現出不合作的態度,那你需要轉為完全配合受託人的一切要求。在展示出一段時間的良好行為和完全遵守規定後,你可以嘗試向法庭提出申請,請求重新審視或撤銷延長破產期的命令。不過,這過程並不簡單,而且結果也沒有保證。最好的方法,始終是從一開始就避免犯錯。

除了延長破產期,隱瞞資產還有什麼更嚴重的後果?

隱瞞資產是破產過程中最嚴重的錯誤之一,其後果遠不止延長破產期那麼簡單。根據香港的《破產條例》,故意不向受託人披露任何財產,或作出任何虛假陳述,都屬於刑事罪行。

一旦被證實,破產管理署可以對你提出刑事檢控。如果罪名成立,你將可能面臨罰款甚至監禁。這不僅意味著破產程序徹底失敗,更會為你的人生留下一個永久的刑事紀錄,對未來的工作和生活造成深遠的負面影響。所以,誠實申報所有資產,是整個破產程序中不可逾越的底線。

家人在我不知情下幫我還了一筆錢,會構成「不公平優惠」嗎?

這個情況比較複雜,關鍵在於你的「意圖」和「知情」程度。「不公平優惠」的核心定義,是指破產人有意圖地去優待某一位債權人,使該債權人獲得比其他債權人更有利的待遇。

如果你對家人還款一事完全不知情,也未曾授意或安排,理論上你就缺乏了作出優惠的「意圖」。然而,破產受託人依然會對這筆還款進行調查,以確定資金的來源,以及整件事是否間接由你促成。最好的處理方法是,一旦你得悉此事,應立即主動向你的受託人報告,並清楚解釋所有你知道的情況。保持透明和合作,是證明你沒有意圖作出不公平優惠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