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FS點計先合資格?2025/26資助專上課程學生資助計劃入息上限4步計清AFI (附計算機+真實個案)

正在計劃申請2025/26年度的「資助專上課程學生資助計劃」(TSFS),卻對複雜的入息審查感到困惑?要準確評估自己是否符合TSFS的入息上限,關鍵在於掌握「調整後家庭收入」(AFI) 的計算方法。「家庭全年總收入」如何定義?同住兄弟姊妹的收入應如何計算?AFI公式中的「+1」又是什麼意思?

本文將為你提供最清晰的四步教學,由計算家庭總收入、醫療開支扣減,到應用官方AFI公式,一步步拆解整個計算流程。我們更內置了AFI計算機讓你即時預估資助資格,並透過多個真實個案(包括單親及四人家庭)進行詳細示範,助你一次過弄清2025/26學年的資助資格,順利規劃升學財務。

TSFS重點摘要:2025/26入息上限與資助級別速覽

要成功申請學生資助,了解最新的資助專上課程學生資助計劃入息上限是關鍵的第一步。這項計劃並不是簡單地看家庭的每月總收入,而是透過一套官方標準來評估申請資格。簡單來說,學資處會將你的家庭資料代入一條特定公式,計算出一個名為「調整後家庭收入」(AFI)的數值。這個數值直接決定了你是否合資格,以及可以獲得多少資助。接下來,我們會先拆解這個核心概念,並且提供2025/26學年的最新入息上限數字。

資助資格核心:認識「調整後家庭收入」(AFI)

在深入計算之前,首先要認識整個評審機制的核心—「調整後家庭收入」(Adjusted Family Income,簡稱AFI)。你可以將AFI理解為一個標準化的評估指標,學資處用它來公平地衡量每個家庭的實際經濟負擔。它並非家庭成員的薪金總和,而是一個經過方程式調整後的收入數字。這個方程式會考慮家庭的全年總收入、家庭成員人數,以及一些可扣減的特殊開支(例如醫療開支)。計算出AFI這個數值後,學資處就會用它來對應不同的資助級別。所以,要評估自己的資助資格,理解AFI的構成是必須的。

2025/26年度入息上限:AFI不可超過$87,846

根據學資處公佈的最新資料,2025/26學年的專上學生資助計劃入息上限,以「調整後家庭收入」(AFI)計算,最高為$87,846。這個數字是釐定資助資格的最終分界線。如果你的家庭計算出的AFI超過$87,846,便不符合資格申請該學年的任何助學金或貸款。不過,資助並非一個「全有或全無」的制度。只要家庭的AFI低於這個上限,就有機會獲得資助。資助額度採用分級制,AFI數值越低,代表家庭的經濟需要越大,所能獲得的資助百分比就越高,最高可獲全額資助。

專上學生資助計劃入息上限計算機 (即時預估資助資格)

了解資助專上課程學生資助計劃入息上限的計算方式可能有點複雜。在深入研究官方的「調整後家庭收入」(AFI) 公式之前,你可以先利用我們設計的AFI計算機,快速評估你家庭的資助資格。這個工具可以讓你對可能獲得的資助級別有一個初步概念。

使用計算機非常簡單。你只需要準備好幾項核心資料,包括「家庭全年總收入」、家庭成員人數,以及「可扣減的醫療開支」。將這些數字輸入計算機後,系統就會根據官方公式,即時為你計算出AFI數值,並且顯示對應的資助百分比。

這個專上學生資助計劃入息上限的預估結果,可以幫助你判斷是否值得花時間準備完整文件提出申請。不過,請記得這個結果只是一個參考。最終的資助資格與金額,仍然要由學生資助處(學資處)根據你提交的完整資料作最終審核為準。準備好基本資料了嗎?立即試用,初步了解你的資助資格。

專上學生資助計劃AFI與資助級別總覽 (2025/26學年)

計算出家庭的「調整後家庭收入」(AFI) 之後,下一步就是將這個數字與官方的資助專上課程學生資助計劃入息上限作對比。學資處每年都會公布一個清晰的對照表,直接將AFI數值劃分成不同等級,讓你一眼就知道自己可以獲得多少百分比的資助。

以下是2025/26學年的AFI與資助級別對照,你可以將自己計算出的AFI數值,在這裡對號入座:

AFI組別 調整後家庭收入 (AFI) 介乎 (港元) 可獲最高資助百分比 (助學金及貸款)
第一級 $0 – $45,429 100% (全額資助)
第二級 $45,430 – $55,650 75%
第三級 $55,651 – $65,687 50%
第四級 $65,688 – $75,747 25%
第五級 $75,748 – $87,846 15%
第六級 超過 $87,846 0% (不獲資助)

簡單來說,如果你的家庭AFI計算結果是$60,000,對照上表,就屬於第三級資助,可以申請最高助學金同貸款額度的50%。如果AFI超過$87,846,就代表超出專上學生資助計劃入息上限,無法獲得任何資助。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申請「全額資助」的3人及4人家庭,學資處設有較為寬鬆的特別入息上限,讓這些家庭更容易獲得100%的資助。

  • 3人家庭: AFI不超過 $54,999,即可獲得全額資助 (100%)。
  • 4人家庭: AFI不超過 $50,600,即可獲得全額資助 (100%)。

這裡要留意,這個特別上限只適用於評估「全額資助」資格。如果一個4人家庭的AFI是$52,000,雖然超過了$50,600的特別上限,無法取得100%資助,但它仍然落在上表第二級的範圍內,所以依然可以獲得75%的部分資助。

如何計算AFI?四步評估是否符合入息上限

想知道自己是否符合資助專上課程學生資助計劃入息上限,關鍵一步就是準確計算出家庭的「調整後家庭收入」(AFI)。這個數值直接決定了你的資助資格和級別。整個計算過程可以分為四個主要步驟,只要跟著我們一步一步來,你就能清晰掌握計算方法,評估自己家庭的資助資格。

第一步:計算「家庭全年總收入」

第一步是把所有需要計算的家庭成員收入加起來,得出「家庭全年總收入」。這一步有幾個重點需要留意。

家庭收入成員定義

計算時,主要包括你和你的父母。如果你已經結婚,就會計算你和你的配偶,而不是你的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收入是不需要計算在內的。

需申報的收入類型(包括兼職及散工)

所有類型的收入都需要申報,不論是全職工作的薪金、花紅、雙糧,還是兼職、散工、自僱所得的收入,全部都要計算在內。簡單來說,只要是收入,就需要如實申報。

同住未婚兄弟姊妹收入的30%計算規則

一個特別的規則是,和你同住的未婚兄弟姊妹,他們的收入只需要計算30%。這個安排是考慮到他們雖然有收入,但同時也有自己的個人開支,所以不會將他們的收入全額計入家庭總收入。

第二步:計算「可扣減的醫療開支」

這一步是從家庭總收入中,減去部分合資格的醫療開支。

扣減條件:患有痼疾或永久殘疾的家庭成員

這不是指所有醫療費用都可以扣減。只有家庭成員中,有人患有痼疾或永久殘疾,而為此支付的醫療開支才可以扣減,並且需要提供相關的醫療證明文件。

2025/26學年扣減上限:每名$23,800

在2025/26學年,每位合資格家庭成員的可扣減醫療開支上限是$23,800。即使實際開支超過這個數額,最多也只能扣減$23,800。

第三步:確定家庭成員人數

這一步是數清楚你的家庭成員人數,因為這個數字會直接影響AFI的計算結果。

家庭成員的定義及計算方法

家庭成員通常包括申請人本人、你的父母,還有和你同住的未婚兄弟姊妹。如果你已經結婚,家庭成員就是你本人、你的配偶和同住的未婚子女。

第四步:應用AFI官方公式計算

最後一步,就是將前面三步得出的數字,代入AFI的官方公式。

AFI 公式:(家庭全年總收入 – 可扣減的醫療開支) / (家庭成員人數 + 1)

公式本身很直接,就是將第一步的總收入減去第二步的醫療開支,然後再除以第三步的家庭人數加一。

公式中「+1」因子的解釋

你可能會好奇,為什麼家庭成員人數要「+1」。這個「+1」因子的作用,是為了讓分母變大。當分母變大,計算出來的AFI數值就會變小。這樣可以讓更多處於邊緣個案的家庭,有機會符合專上學生資助計劃入息上限的資格,是一個比較寬鬆的計算安排。

特殊家庭情況與真實個案計算示範

計算資助專上課程學生資助計劃入息上限時,除了基本的公式,學資處也考慮到不同家庭的獨特情況。了解這些特殊規則,可以讓你更準確地評估自己的資助資格。我們一起來看看幾個常見的特殊情況,並用真實個案示範如何計算。

單親家庭的AFI計算優惠

學資處為單親家庭提供了一項很重要的計算優惠,目的是更準確地反映單親家庭的經濟負擔。

AFI公式調整:分母的家庭成員人數「+2」

對於2人或3人的單親家庭,計算AFI的公式分母會作出調整。原本的「家庭成員人數 + 1」會變成「家庭成員人數 + 2」。分母變大了,計算出來的AFI數值就會變小,這樣單親家庭就更容易符合資助資格或獲得更高額的資助。

應用範例:2人單親家庭視為4人家庭計算

舉個例子,一個2人單親家庭(例如媽媽和你),家庭成員人數是2。套用單親家庭的優惠後,分母就變成 (2 + 2) = 4。這等於是用4人家庭的標準來攤分家庭收入,大大減輕了計算上的收入壓力。

3人及4人家庭的特別全額資助入息上限

除了單親家庭,3人及4人家庭在申請「全額資助」(Full Grant) 時,也有一個更寬鬆的專上學生資助計劃入息上限。這兩個類別的家庭,即使AFI數值稍高於一般的全額資助線,仍然有機會獲得100%資助。

3人家庭:全額資助的AFI上限為$54,999

如果你的家庭是3人家庭,只要計算出的AFI不高於$54,999,便符合全額資助的資格。這個上限比一般標準的$45,429高出不少。

4人家庭:全額資助的AFI上限為$50,600

如果你的家庭是4人家庭,全額資助的AFI上限則是$50,600。這裡有一個有趣的地方,就是3人家庭的上限竟然比4人家庭還要高。這反映了計算公式中,家庭人數對攤薄收入的影響,以及政策上的一些細微考量。

AFI入息上限計算個案分析

理論講完了,我們用幾個常見的家庭個案來實際計算一次,這樣你會更清楚整個流程。

個案一:標準四人家庭(父母+申請人+在學妹妹)

  • 家庭狀況: 爸爸(全年總收入$320,000)、媽媽(家庭主婦,無收入)、你(申請人)、妹妹(中學生)。
  • 家庭成員人數: 4人
  • 計算步驟:
  • 家庭全年總收入 = $320,000
  • 可扣減醫療開支 = $0
  • AFI = $320,000 / (4 + 1) = $64,000
  • 結果分析: AFI為$64,000,對照資助級別總覽,這個家庭可以獲得50%的資助。

個案二:單親三人家庭(母親+申請人+在職哥哥)

  • 家庭狀況: 媽媽(全年總收入$220,000)、你(申請人)、哥哥(已投身社會工作,與家人同住,全年總收入$200,000)。
  • 家庭成員人數: 3人(單親家庭)
  • 計算步驟:
  • 計算哥哥需計入的收入:$200,000 x 30% = $60,000
  • 家庭全年總收入 = $220,000 (媽媽) + $60,000 (哥哥) = $280,000
  • 可扣減醫療開支 = $0
  • 因為是3人單親家庭,分母用「+2」計算:AFI = $280,000 / (3 + 2) = $56,000
  • 結果分析: AFI為$56,000。雖然超過了一般的50%資助線,但仍可獲得50%的資助。這個個案顯示了「在職兄弟姊妹收入的30%規則」和「單親家庭+2優惠」如何影響最終結果。

個案三:有殘疾成員的家庭(醫療開支扣減)

  • 家庭狀況: 爸爸(全年總收入$450,000)、媽媽(全年總收入$100,000)、你(申請人),其中爸爸患有需要長期治療的痼疾。
  • 家庭成員人數: 3人
  • 計算步驟:
  • 家庭全年總收入 = $450,000 + $100,000 = $550,000
  • 爸爸過去一年的醫療開支單據總額為$30,000。根據2025/26學年的規定,每名家庭成員的醫療開支扣減上限為$23,800。所以,可扣減的醫療開支是$23,800。
  • AFI = ($550,000 – $23,800) / (3 + 1) = $526,200 / 4 = $131,550
  • 結果分析: AFI為$131,550,這個數值已超過最高的資助入息上限$87,846,所以這個家庭不符合TSFS的資助資格。不過,這個例子清楚展示了醫療開支是如何在計算中扣減的。

準確申報收入:常見錯誤與後果

要成功申請並符合資助專上課程學生資助計劃入息上限,準確無誤地填寫申請表是關鍵一步。計算調整後家庭收入(AFI)雖然重要,但如果申報的資料出現錯漏,所有努力都可能白費。這一步需要格外小心,因為任何微小的失誤都可能影響整個審批流程與結果。讓我們一起看看一些常見的申報錯誤,並且了解漏報資料可能帶來的後果。

常見申報錯誤檢查清單

提交申請前,你可以用這份清單快速檢查一次,確保資料萬無一失。這就像是你和朋友一起對答案,多看一眼,總能發現一些之前沒留意到的細節。

  • 收入來源是否完整? 除了父母的固定月薪,記得要申報所有類型的收入。這包括家庭成員的兼職、散工、自由工作收入,甚至是年終花紅或雙糧。申請人自己的兼職收入也必須計算在內。
  • 同住兄弟姊妹收入計對了嗎? 根據規定,同住未婚兄弟姊妹的全年總收入,需要將其中30%計算入家庭總收入。這個部分很容易被忽略,或者錯誤地計算了全額。
  • 資產申報有沒有遺漏? 家庭資產不只是銀行存款和物業。所有具現金價值的投資,例如股票、基金、儲蓄保險等,都必須如實申報。很多人會忘記申報保險計劃的現金價值。
  • 家庭成員人數是否正確? 家庭成員人數是計算AFI公式中的重要一環。請再次確認你計算的成員,是否完全符合學資處的定義,例如是否包括了同住的未婚兄弟姊妹。
  • 所有數字是否準確? 填寫收入或資產時,切勿填寫大約的估計數值。所有數字都應該根據正式文件(如稅單、銀行月結單、糧單)上的實際金額填寫,確保申報資料與證明文件完全一致。

漏報或誤報資料的後果

準確申報不僅是為了順利獲得資助,更是一份責任。學生資助辦事處(學資處)會非常嚴格地審核每一份申請,如果發現有漏報或誤報的情況,後果可能比你想像中要嚴重。

  • 審批程序延誤: 如果學資處發現你提交的資料有不清晰或不一致的地方,他們會要求你澄清或補交文件。這一來一回,會大大拖慢你的申請進度,導致你延遲收到資助。
  • 資助被拒絕或調整: 明顯的錯報或漏報,可能導致學資處重新計算你的AFI。如果修正後的收入超出了專上學生資助計劃入息上限,你的申請資格可能會被取消。即使仍然合資格,資助金額也可能被調低。
  • 被要求退還資助: 如果資助已經發放,但學資處在之後的抽查中發現你有意或無意地漏報資料,他們有權向你追討所有或部分已發放的助學金及貸款。
  • 觸犯法律: 在極端情況下,如果申請人被證實是蓄意欺騙以獲取資助,學資處可以將個案轉交執法部門跟進。這可能涉及刑事檢控,後果非常嚴重。

專上學生資助計劃入息上限常見問題 (FAQ)

家庭收入剛好超過入息上限,有何選擇?

計算資助專上課程學生資助計劃入息上限後,發現家庭的「調整後家庭收入」(AFI) 只是輕微超出限額,這確實是個令人懊惱的情況。第一步,建議你先仔細覆核一次所有申報的資料和計算步驟。例如,是否已計入所有合資格扣減的家庭成員醫療開支?同住未婚兄弟姊妹的收入是否正確地只計算了30%?家庭成員人數有沒有錯漏?因為整個評估是基於既定公式,所以沒有酌情權。如果覆核後確認收入依然超出上限,那麼你將不符合TSFS的資格。不過,你依然可以考慮申請其他學生資助計劃,例如專為學費而設的「全日制大專學生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

家庭收入突變(如失業),能否重新評估資格?

可以的。如果在遞交申請後,或在學年中,家庭的經濟狀況出現突變,例如主要收入來源的家庭成員不幸失業、重病或離世,導致家庭總收入大幅下降,你應該立即以書面形式通知學生資助處(學資處)。你需要提供相關證明文件,例如公司發出的解僱信、醫生證明等。學資處收到通知和文件後,會根據你家庭最新的狀況,重新評估你的資助資格和資助金額。所以,主動和及時的溝通非常重要。

申請人本人的兼職收入是否需要計算?

是的,必須計算。在申報家庭全年總收入時,申請人本人在指定時期內的所有收入,包括全職、兼職、散工、實習津貼,甚至是自僱所得,都必須如實申報。專上學生資助計劃入息上限的評估原則,是審視整個家庭的經濟能力,而申請人自身的收入也是家庭資源的一部分。漏報任何收入都可能影響申請結果,嚴重者更可能被視為提供虛假資料,導致申請資格被取消和需要歸還已發放的資助。

TSFS的入息上限評估是否每年需重新申請?

是的,每年都需要重新申請。TSFS的資助是按學年審批的,因為一個家庭的財政狀況在一年間可能會改變。所以,即使你今個學年成功獲得資助,下一個學年仍然需要再次遞交全新的申請,並提供最新的家庭入息和資產證明文件。學資處會根據你提交的最新資料,重新評估你該學年的資助資格和金額。

收入超出上限的其他學生資助選項

如果你的家庭收入計算後,確定超出了TSFS的入息上限,不用灰心,政府還設有其他的資助途徑。最主要和最直接的選擇,就是「全日制大專學生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NLSFT),這個計劃正是為了協助不符合TSFS入息資格,或是在TSFS下資助不足的學生解決學費問題。

簡介:全日制大專學生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 (NLSFT)

「全日制大專學生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NLSFT) 是一個專為繳付學費而設的貸款。它最大的特點是「免入息審查」,意思是申請時不需要審核你家庭的收入和資產,只要你是合資格的專上課程學生便可申請。這筆款項是貸款性質,畢業後需要連同利息一併償還。需要注意,NLSFT的利息是由貸款發放日開始計算的。對於家庭收入超出TSFS上限的同學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實用的後備方案,確保學業不會因學費壓力而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