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未補地價居屋】想合法放租?小心犯法!一文看清2大途徑、11個關鍵步驟終極懶人包

不少未補地價居屋業主,眼見租金回報吸引,或因自身財務需要,心思思想將單位出租幫補收入。但請注意,此舉隨時誤墮法網!非法出租未補地價居屋屬刑事罪行,業主與租客均需承擔嚴重法律風險,輕則罰款,重則可致監禁及單位被收回。

想合法放租,其實並非無計可施。目前主要有兩大官方認可途徑:一是免補地價參與房委會的「資助出售單位出租計劃」;二是徹底完成補地價程序,將單位轉為私人物業自由出租。本文將為你整合終極懶人包,一文看清兩種途徑的申請資格、11個關鍵步驟、財務規劃,以至租客查證方法,助你避開法律陷阱,安心賺取租金回報。

違法出租未補地價居屋:業主租客雙重法律風險

在深入探討合法途徑前,我們必須先正視一個關鍵問題:私下出租未補地價居屋,其實是一件違法行為。許多人可能以為這只是業主單方面的問題,但事實上,這種操作為業主和租客雙方都帶來了嚴重的法律風險。這不單是違反租約條款那麼簡單,而是直接觸犯了香港的法律。

業主篇:觸犯《房屋條例》的嚴重後果

對於業主來說,將未補地價的資助房屋單位出租,等於是將政府提供的自住福利轉化為牟利工具。這種行為直接違反了《房屋條例》的規定,後果可以非常嚴重,遠超於一般租務糾紛。

刑事責任:最高罰款50萬港元及監禁1年

首先,這是一項刑事罪行。根據現行法例,任何業主如果將未補地價的居屋單位出租,一經定罪,最高可面臨高達50萬港元的罰款以及長達1年的監禁。這並不是危言聳聽,過去已有不少業主因此被檢控和判刑的真實案例。

單位收回風險:房署有權撤銷買賣協議

除了罰款和監禁,業主還可能面臨一個更具毀滅性的後果,就是失去單位本身。房屋署(房署)有絕對的權力,可以針對違規出租的單位採取行動,包括撤銷當初的買賣協議。這意味著業主需要將單位交還給房署,過往支付的樓價和心血都可能付諸流水。

租客篇:無效租約與潛在刑責

很多人會誤以為,在出租未補地價居屋的事件中,租客只是無辜的第三方。實際上,如果租客在知情的情況下租用這類單位,同樣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為何租客亦會被檢控?「明知故犯」的法律定義

法律上,租客同樣有機會被檢控。關鍵在於是否構成「明知故犯」。假如在租賃過程中,有證據顯示租客清楚知道該單位是未補地價居屋但依然選擇租住,例如業主曾口頭告知、租金遠低於市價得不合常理,或者租約上有特殊條款等,執法機構就有理由相信租客是知情者。在這種情況下,租客也會被視為共犯,面臨與業主相若的刑罰。

租賃關係不受保障:隨時被逼遷的風險

就算不談刑事責任,租客的租賃權益也完全沒有保障。因為這份租約本身是建立在違法的基礎上,所以在法律層面上是無效的。一旦房署介入調查,或者業主想單方面終止租約,租客幾乎沒有任何法律依據去保障自己的居住權。最直接的風險,就是隨時可能收到通知,需要在短時間內搬離,之前繳付的按金和上期租金也可能難以追討。

合法途徑一:免補地價!「資助出售單位出租計劃」詳解

想合法出租未補地價居屋,目前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參與由香港房屋協會(房協)推出的「資助出售單位出租計劃」。這個計劃提供一個正式且合規的渠道,讓合資格的業主,可以將手上未完成補地價的單位或個別房間,出租給正在輪候公屋的家庭或人士。這是一個官方特設的安排,旨在善用現有房屋資源,增加過渡性房屋的供應,可以說是未補地價居屋出租計劃中最重要的一環。

計劃參與資格一覽:業主與租客申請條件

這個計劃並非開放給所有人,業主與租客雙方都必須符合特定的資格,申請門檻相當清晰。

業主資格:持有單位年期及單位類型限制

首先,作為業主,必須擁有單位的業權滿十年或以上。這項規定是為了確保單位已由業主自住一段長時間,而非用作短線投資。同時,單位必須是房委會或房協轄下指定的資助出售房屋,而且從未補地價。

租客資格:須為輪候公屋的合資格人士

另一方面,租客的資格審核也相當嚴格。申請人必須是正在輪候房委會公屋的申請者,並且持有有效的申請編號。一般家庭申請者需要輪候滿三年或以上;至於非長者一人住戶,輪候時間的要求更長,需要達到六年或以上。

申請流程四部曲

整個申請流程設計得相當清晰,主要分為四個步驟,讓業主和租客可以自行配對。

步驟一:網上申請並獲取「出租資格證明書」

合資格的業主和租客,需要各自向房協提交申請,並繳付指定費用。成功獲批後,雙方會分別獲發一份名為「業主證書」或「租客證書」的官方文件,這份文件是參與計劃的入場券。

步驟二:透過官方平台自行配對租客

獲取證明書後,業主和租客就可以利用房協提供的資訊共享平台,查閱合資格的出租單位或租客資料。雙方可以根據各自的需求,在這個平台上自行尋找合適的配對。

步驟三:協議租金及簽訂標準租約

當業主與租客成功配對後,便可以自行商議租金及其他租賃條款。雙方達成共識後,必須使用房協提供的標準租約來簽訂合約,以保障雙方的權益。

步驟四: 辦理加蓋印花(打釐印)及其他手續

簽訂租約後,最後一步就是要到稅務局為租約辦理加蓋印花(俗稱「打釐印」)。完成後,雙方需要將已加蓋印花的租約副本,分別呈交給房協及差餉物業估價署作記錄。

計劃須知:租賃模式、租金釐定及有效期

在參與計劃前,還有一些關於出租模式與租金的重要細節需要了解。

出租形式:可分租睡房或出租整個單位

計劃提供了兩種靈活的出租方式。業主可以選擇將整個未補地價出租居屋單位租出。如果單位擁有兩間或以上的睡房,業主也可以選擇只分租個別睡房,並與租客共用廚房和洗手間等設施。

租金參考:由業主與租客雙方自由議定

計劃本身並沒有為租金設定上限或下限。租金水平完全由業主與租客雙方自由協商決定。雙方可以參考市場上鄰近地區的租金水平,再根據單位本身的條件來釐定一個合理的價格。

計劃有效期及官方查詢途徑

這個出租計劃設有有效期,有意參加的人士應留意房協官方網站的最新公布。如果對計劃的申請資格、流程或任何細節有疑問,最直接的方法是致電房協的熱線(8108-0678)或瀏覽其官方網站,以獲取最準確的資訊。

合法途徑二:完成補地價程序,獲取永久出租及轉售權

想將手上的單位自由放租,徹底解決出租未補地價居屋的法律問題,最一勞永逸的方法就是完成補地價程序。一旦完成補地價,你的居屋就會正式「解鎖」,與市場上的私樓無異,擁有永久的出租權和轉售權,日後想出租或賣樓都完全無限制。

我何時可以申請補地價?不同年份居屋的轉讓限制期

不過,申請補地價並不是隨時都可以。政府為了確保資助房屋資源用於自住,為不同年份首次出售的居屋設定了不同的轉讓限制期。你必須先過了這段「禁售期」,才可以向房署或房協申請補地價。我們根據首次購入單位的年份,整理了最新的轉讓限制,讓你一看就明白。

2018年及以前購入的居屋

如果你是在這個時期買入單位,限制相對寬鬆。由首次轉讓契據日期起計五年後,你就可以補地價,然後在公開市場將單位出租或出售。由於距今已久,大部份在這段時期購入的業主都已符合資格。

2019年至2021年購入的居屋

這個時期的限制變得更嚴格。業主需要由首次轉讓契據日期起計滿十年後,才可以申請補地價,並在公開市場上自由出租或出售單位。

2022年及以後購入的居屋

政府在2022年進一步收緊轉讓限制,如果你是在這之後成為一手居屋業主,就需要等上十五年。由首次轉讓契據日期起計滿十五年後,你才能為單位補地價,繼而合法出租或轉售。

補地價五大步驟懶人包

了解清楚自己的單位符合申請資格後,就可以啟動補地價程序。整個過程聽起來可能有點複雜,但其實只要跟著以下五個步驟,就能清晰掌握。

步驟一:向房署或房協遞交評估申請

首先,你需要根據你的單位類型,向房屋署或房屋協會遞交「評估補價申請書」。遞交申請時,你需要附上樓契副本及繳付相關的行政費用。

步驟二:等待估價師上門評估市值

房署或房協收到申請後,會委派專業的測量師行,聯絡你安排上門視察單位,以評估單位在申請當刻的十足市值。這個市值是計算補價金額的關鍵基礎。

步驟三:計算補價金額(附公式及實例)

評估完成後,你就會收到正式的補價通知書。補價金額的計算公式看似複雜,但概念很簡單,就是將你當年買樓時政府給你的折扣,按今天的市價計算出來,然後交還給政府。

公式如下:
補價金額 = 補價時單位市值 × (購入時十足市值 – 當年買入價) / 購入時十足市值

舉個例子:
假設陳先生的單位在補價時的估值为600萬港元。
他當年以180萬港元買入,而當時的十足市值是300萬港元。
他的買入折扣率就是 (300萬 – 180萬) / 300萬 = 40%。
他需要支付的補價金額就是:600萬港元 × 40% = 240萬港元。

步驟四:在指定限期內繳付補價

收到補價通知書後,你必須在指定的限期內(通常是兩個月)繳清全部補價款項。如果逾期未付,這次的評估就會失效,將來若要再申請,就需要重新估價,到時的補價金額可能會因市價變動而有所不同。

步驟五:領取並註冊「解除轉讓限制證明書」

成功繳付補價後,你就會收到一份極其重要的文件——「解除轉讓限制證明書」。這份文件證明你的單位已經 сня除所有轉讓限制。最後一步,你需要委託律師將這份證明書在土地註冊處進行註冊,整個補地價程序才算正式大功告成。

補地價財務規劃:銀行按揭注意事項

對於仍在償還按揭的業主來說,補地價和出租的計劃需要更周詳的財務安排,特別是與銀行的溝通。

處理現有按揭:為何需要銀行「出租同意書」?

即使你已經完成補地價,如果單位本身還有按揭,你並不能直接將單位出租。因為當初申請按揭時,你是以「自住」名義申請,才能獲得較高的按揭成數。現在單位用途變更為「出租」,物業的風險性質改變,你必須先向承按銀行申請一份「出租同意書」。

資金安排:補地價對按揭成數及壓力測試的影響

銀行在批核「出租同意書」時,會重新審視你的財務狀況。一般來說,出租物業的按揭成數上限只有五成。如果你的按揭成數高於五成,銀行可能會要求你先償還部分貸款,將貸款額降至估值的五成或以下,才會同意你出租。同時,銀行亦會以更嚴格的標準為你進行壓力測試,確保你的租金及其他收入足以應付供款,所以事前準備好充足的資金和入息證明非常重要。

租客必讀:如何查證單位合法性及常見問題 (FAQ)

面對心儀的居屋單位,尤其當租金吸引時,你可能會考慮租住。但在簽約前,查證單位是否可以合法出租是保障自己的關鍵一步,這直接關係到你的租住權益和法律風險。想避免誤墮非法出租未補地價居屋的陷阱,其實有幾個簡單直接的方法可以幫到你。

如何查證居屋單位是否已補地價?

要確認一個居屋單位是否已經完成補地價程序,成為可在市場自由出租的物業,主要有兩個最權威的方法。

方法一:查閱土地註冊處紀錄(查冊)

查冊是最穩妥和客觀的方法。你可以透過土地註冊處的「綜合註冊資訊系統」(IRIS)進行網上查冊。查冊報告會詳列單位的業權資料和所有相關的法律文件。

你需要留意的關鍵文件是「解除轉讓限制證明書」(Certificate of Removal of Alienation Restrictions)。如果查冊報告的「註冊摘要部分」清楚顯示這份文件已經註冊,就代表該單位已完成補地價,業主擁有權利將其合法出租。相反,如果找不到這份文件,該單位極有可能仍未補地價,其出租行為便屬於違法。

方法二:要求業主出示「解除轉讓限制證明書」

另一個直接的方法,是請業主出示由房屋署或房屋協會發出的「解除轉讓限制證明書」正本。這份文件是單位已補地價的鐵證。一位誠實和合法的業主,理應很樂意提供這份文件以茲證明。你可以核對文件上的地址和資料是否與你打算租住的單位一致。為求萬全,你甚至可以將這份文件的副本,與自行查冊的結果作對比,確保萬無一失。

出租居屋與補地價常見問題

關於未補地價出租居屋,租客總有各種疑問。以下整理了幾個最常見的問題,助你更清晰了解整個情況。

Q1:「出租計劃」的租約期是多長?

這裡指的是合法的「未補地價居屋出租計劃」。根據官方規定,參與計劃的業主與租客須簽訂為期兩年的標準租約。這份租約包含了首年固定租期(俗稱「生約」)和次年可選擇是否續租的租期(俗稱「死約」),為雙方提供了清晰的租賃框架。

Q2:非法出租居屋的租約有法律效力嗎?

答案是沒有。由於出租未補地價居屋這件事本身已違反《房屋條例》,所以建基於違法行為之上的租賃合約,在法律上是無效的。這意味著租客的權益完全不受保障,例如業主可以隨時終止租約要求你遷出,而你亦很難循法律途徑追討按金或任何損失。

Q3:地產代理會處理未補地價居屋租盤嗎?

正規的持牌地產代理,一般不會處理未補地價居屋的租盤。因為協助或促成這類違法交易,會令他們面臨紀律處分,甚至吊銷牌照的風險。所以,如果你在社交平台或非正式渠道看到這類租盤,就需要加倍警惕,因為它們很可能是業主私下放租的「暗盤」。

Q4:完成補地價後,出租流程與私樓有何分別?

當居屋單位完成補地價,並在土地註冊處登記了「解除轉讓限制證明書」後,它在法律上已等同於私人樓宇,沒有任何分別。整個出租流程,包括簽訂租約、支付按金和上期、辦理加蓋印花(打釐印)等,都與一般私樓租務市場的操作完全相同,租客的權益亦同樣受到《業主與租客(綜合)條例》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