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政府清拆、天災等突發情況而頓失居所,中轉屋是香港房屋委員會為合資格人士提供的臨時居所,以解燃眉之急。然而,中轉屋申請資格嚴格,程序亦與一般公屋有別,加上近年「過渡性房屋」的出現,不少人對此感到混淆。本文將為你整合中轉屋申請全攻略,由申請資格、輪候時間、租金費用,到與過渡性房屋的分別,一次過為你清晰拆解,助你掌握申請的每一步。
甚麼是中轉屋?定義、歷史與政策目的
提到香港的公共房屋,你可能馬上會想起公屋。但是在房屋階梯之中,中轉屋一直扮演著一個非常重要而且特別的角色。它並非一個永久的家,而是一個為特定人士提供臨時居所的緩衝區,了解它的歷史與目的,有助我們更全面地認識香港的房屋政策。
中轉屋的起源與歷史背景
取代臨時房屋區的過渡角色
中轉屋的出現,與香港的城市發展歷史息息相關。在1990年代中期以前,政府主要使用臨時房屋區(前身為安置區)來安置受寮屋或天台屋清拆影響的居民。但是,這些臨時房屋區的居住環境普遍較差,很多時候需要多個住戶共用廚房和洗手間,衛生情況並不理想。所以政府決定尋找一個更好的過渡方案。
政府清拆政策下的安置安排
到了1997年,政府定下一個明確目標,就是在2000年年底前,徹底清拆所有居住環境惡劣的臨時房屋區。為了安置受影響的居民,同時提供比臨屋區更完善的居住環境,具備獨立廚廁單位的中轉屋便應運而生,成為了當時安置政策下的重要一環。
中轉屋的核心功能與目的
為頓失居所人士提供臨時住宿
中轉屋最核心的功能,就是為突然失去居所、情況緊急的人士提供一個臨時的安身之處。這包括了受政府發展清拆或市區重建計劃影響的住戶,還有因火災、水災等天災而變得無家可歸的災民。
作為輪候公屋前的中轉站
對於許多正在輪候公屋的家庭來說,中轉屋也是一個重要的中轉站。如果他們符合特定的中轉屋申請資格,就可以在漫長的中轉屋輪候時間中,先入住中轉屋,解決燃眉之急的住屋需要,等待獲派公屋。
與傳統公屋的核心分別
中轉屋與傳統公屋有幾個根本性的分別。第一,它的居住性質是臨時的,並非永久安排。第二,入住者每月繳付的並非傳統意義上的「中轉屋租金」,而是一種名為「暫准證費用」的款項,這也反映了其法律地位是臨時許可佔用,而非正式的租賃關係。
香港中轉屋的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改裝舊式公屋(如石籬中轉屋)
香港中轉屋的發展,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出現在1990年代中期,當時為了應急,房委會直接改裝一些即將清拆的舊式公屋大廈,例如將石籬(二)邨的第10及11座改裝為中轉屋使用。
第二階段:興建低層組件屋(如朗邊中轉屋)
到了1998年左右,政府開始在一些臨時土地上,興建專為中轉用途而設的樓宇。這些是低層的組件式建築,樓高通常只有數層,建造速度較快。元朗的朗邊中轉屋(現已清拆)就是這個時期的代表。
第三階段:發展高密度多層式大廈(如寶田、天恩中轉屋)
為了應付更大的安置需求,第三階段的中轉屋規模變得更大,發展成高密度的多層式大廈。例如屯門的寶田邨及天水圍的天恩邨,樓高可達二十多層,外型與新型公屋相似,但單位面積一般較小,以符合其過渡性的功能。
中轉屋、過渡性房屋、臨時收容中心比較:一張圖看清核心分別
好多朋友一聽到中轉屋、過渡性房屋與臨時收容中心,可能會覺得有點混淆。它們聽起來都是臨時的住處,但其實無論目標對象、營運機構,以至居住環境都有很大分別。清晰了解三者的差異,才能在有需要時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選項,避免因混淆而延誤申請。我們特意準備了一個清晰的比較,讓你一眼就能看懂它們之間的核心差異。
三者核心區別比較表
比較項目 | 中轉屋 | 過渡性房屋 | 臨時收容中心 |
---|---|---|---|
目標對象 | 受政府清拆、市區重建或天災影響的合資格住戶 | 輪候公屋一段時間、居於不適切居所的基層市民 | 因突發事故(如火災、樓宇變成危樓)而頓失居所的緊急庇護人士 |
營運機構 | 房屋署 | 非政府機構 (NGO) | 房屋署 |
居住期限 | 較長,一般可居住直至成功獲派公屋 | 設有固定期限,通常為2至3年 | 非常短暫,一般最長為3個月 |
建築類型 | 多為永久建築的多層大廈,提供獨立單位 | 多為「組裝合成」建築法興建的新式樓宇 | 一般設於中轉屋或社區中心內,提供宿舍式床位 |
申請渠道 | 由相關政府部門(如地政總署)評估後轉介 | 經中央平台「住得易」或直接向營運機構申請 | 由消防處、屋宇署等緊急部門即時安排入住 |
為何要清晰區分中轉屋與過渡性房屋?
你可能會問,既然都是臨時居所,為何要分得這麼清楚?原因很簡單,因為這直接關係到你的申請資格與方向,搞錯了隨時會浪費寶貴時間。
政策方向轉變:過渡性房屋成新趨勢
首先要理解的是,中轉屋屬於較早期的安置政策,現時規模已大幅縮減,基本上已沒有新的中轉屋供應。近年政府房屋政策的焦點,已轉向大力推動由非政府機構營運的過渡性房屋,視之為紓緩基層住屋困難的重要一環。換言之,對於正在輪候公屋的家庭而言,過渡性房屋是目前更主流和 доступен 的選項。
申請資格與途徑各異,避免混淆延誤
兩者的申請門檻與方法截然不同。中轉屋申請資格極為嚴格,並非主動申請,而是需要符合特定條件(如受清拆影響)並經由政府轉介。假如你只是一般輪候公屋的市民,是無法自行提交中轉屋申請表的。相反,過渡性房屋的申請資格較為廣泛,主要針對輪候公屋已達一定時間的家庭或個人,申請途徑亦相對直接。清晰區分兩者,才能讓你集中精力尋找正確的申請渠道,避免因錯誤理解而錯失良機。
中轉屋申請全攻略:資格、流程、費用詳解
誰符合中轉屋申請資格?
想了解自己的情況是否符合申請中轉屋的資格,其實並不複雜。中轉屋主要是為突然失去居所、情況緊急的人士提供一個臨時的安身之所。房屋署為中轉屋申請資格設定了清晰的指引,主要分為三大類別,但所有申請人都必須先滿足一個核心條件。
核心要求:必須通過「無家可歸評審」
不論你屬於哪一類申請人,都必須首先通過房屋署的「無家可歸評審」。這個評審的目的,是核實申請人確實沒有其他居所,並且情況緊急,需要臨時住宿援助。這是整個申請過程中最關鍵的一環,只有通過評審,才會進入後續的資格審核階段。
合資格類別一:受政府清拆或市區重建影響的住戶
如果你現時的居所,因為受到政府的發展清拆計劃,或者市區重建局的重建項目影響而需要遷出,你就屬於第一類合資格人士。這類住戶在失去原有居所後,會被視為有緊急的住宿需要。
合資格類別二:受天災影響的災民
另一類常見的合資格人士,是因天災而頓失家園的災民。例如,居所不幸遇上火災、水浸,或者是因山泥傾瀉而變得不安全,導致無法繼續居住。在這些突發情況下,受影響的家庭可以申請臨時住宿安排。
合資格類別三:經由社署轉介的特殊體恤個案
除了以上兩類,社會福利署(社署)亦會轉介一些有特殊困難和緊急需要的個案。例如,面對家庭暴力或其他特殊家庭問題,導致申請人無法安全地留在家中。這些個案會由社署的社工進行專業評估,再轉介至房屋署跟進。
特別注意:須符合公屋申請資格及對離婚住戶的安排
要特別留意,申請中轉屋的人士,同時也必須符合申請公共租住房屋(公屋)的基本資格,包括不能超出指定的入息及資產限額,並且在香港沒有擁有任何住宅物業。
對於因離婚而需要遷離原有公屋單位的住戶,也有特別安排。假如你是離婚後未獲所有子女管養權的一方,並因此需要搬走,在自行安排住宿有困難時,可以透過社署社工評估及轉介,申請入住中轉屋的一人單位。
中轉屋申請流程與輪候時間
了解資格後,申請流程又是怎樣的呢?整個過程可以分為三個主要步驟,而大家關心的中轉屋輪候時間,其實主要就是第一步的審核階段。
第一步:入住臨時收容中心及等候審核
合資格的受影響人士,首先會被安排入住臨時收容中心,例如屯門的寶田臨時收容中心。入住首三個月是免費的。在這段期間,房屋署和社署等相關部門會正式處理你的個案,包括協助你填寫中轉屋申請表及進行資格審核。
第二步:獲批資格及編配單位
當你的個案通過審核,確認符合資格後,房屋署便會根據當時可供編配的單位情況,為你安排入住中轉屋。獲派單位後,你便可以準備遷離臨時收容中心,搬進新的臨時居所。
第三步:簽署暫准證及繳付費用
在正式入住前,你需要與房屋署簽署一份「暫准證」(Licence to Occupy),這份文件並非正式的租約。簽署後,便需要開始按月繳付費用,準備展開在中轉屋的過渡生活。
中轉屋費用:暫准證收費標準
入住中轉屋並非完全免費,住戶需要繳交俗稱「租金」的費用。不過,這筆費用的正式名稱是「暫准證費用」,其收費標準會根據住戶的經濟狀況而定。
每月「暫准證費用」計算方法
這個費用相當於大家理解的「中轉屋租金」。如果住戶的入息或資產超出了申請公屋的限額,他們仍可暫住中轉屋,但就需要繳交費用。金額會根據家庭人數和入息等因素釐定,現時大約介乎數百元至千多元不等。
綜援受助人的費用豁免安排
對於正在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的住戶,有一個很重要的安排。他們的暫准證費用可以獲得全額資助,換句話說,他們可以豁免繳交這筆費用,大大減輕了經濟上的負擔。
全港中轉屋名單與現況
談及香港的中轉屋,可能不少人會想起石籬中轉屋、朗邊中轉屋等名字。事實上,隨著房屋政策的演變,這些早期的中轉房屋,例如葵盛、西貢、朗邊及天恩中轉屋,已經拆卸或完全轉為公屋用途。而最後一個由舊式徙置大廈改建而成的石籬中轉屋,亦已於2022年底完成歷史任務並清拆,準備重建為新的公營房屋。這意味著,香港中轉屋的版圖已大幅改變。
現存中轉屋:屯門寶田邨
目前,全香港僅餘下一個屋邨的部分單位,仍維持著中轉屋的用途,就是位於屯門的寶田邨。對於正在了解中轉屋申請資格的人士而言,寶田邨是唯一需要留意的選擇。
寶田
寶田邨於2000年落成,屬於較新式的多層式中轉房屋,樓高達28層,建築密度相當高。它的出現,標誌著中轉屋發展的第三階段。不過,時至今日,寶田邨大部分單位已陸續轉為一人及二人公屋單位出租,只有第8座等小部分單位,仍然保留作中轉房屋,用以安置有緊急及短暫住屋需要的人士。這種混合模式,也影響著實際的中轉屋輪候時間。
由於其特殊的歷史背景與定位,寶田邨的社區結構亦有其獨特之處。邨內單身住戶比例相對較高,居民背景也很多元。對於申請人來說,除了考慮中轉屋租金(即「暫准證費用」)等硬件條件,了解這裏的社區環境與生活配套,也是作出決定前的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