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裝修津貼2025/25】申請全攻略:一文看清4大資格、最新資產限額、7步流程與注意事項

隨著樓宇日漸老化,家居維修成為不少長者業主的沉重負擔。為協助有需要長者改善居住環境,市區重建局(市建局)推出「長者家居維修津貼」計劃,為合資格業主提供最高$80,000的資助。本文為您整理2025/25年度「長者家居維修津貼」的申請全攻略,一文看清四大申請資格、最新的入息及資產限額、由準備文件到領取津貼的七步詳細流程,以及申請前必須留意的關鍵事項,助您輕鬆掌握整個申請過程,順利為安樂窩進行維修。

長者裝修津貼核心:計劃目的、資格與金額

想為家中長輩申請長者裝修津貼,或者自己準備申請,第一步就是要了解整個計劃的核心內容。這筆津貼主要是幫助有需要的自住業主改善家居安全,所以我們首先要弄清楚它的目的、誰有資格申請,還有大家最關心的資助金額,為計劃申請長者裝修津貼 2025做好準備。

「長者家居維修津貼」是什麼?

這個計劃的正式名稱是「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由市區重建局(市建局)負責推行。計劃的目的很直接,就是為經濟上有需要的自住業主提供財政資助,讓他們可以維修保養自己的物業,處理樓宇失修的問題,提升居住環境的安全。

誰合資格申請?四大申請人類別詳解

要成功申請,申請人除了要符合一些基本條件,還要屬於以下四個類別其中之一。

共通基本申請條件

無論你屬於哪一類申請人,都必須先符合以下幾個基本條件:
* 持有香港身份證。
* 是申請維修物業的業主。
* 申請人及其配偶(如已婚)必須居住在該物業內。
* 申請人並非未獲解除破產令的破產人士。

第一類:60歲或以上長者業主 (須符合入息及資產限額)

這是最常見的申請類別,申請人只要年滿60歲,並且個人或與配偶的收入和資產沒有超過指定限額,就可以循這個途徑申請。關於長者裝修津貼資產限額的詳細數字,下面會再詳細說明。

第二類:長者生活津貼受惠人

如果你正在領取長者生活津貼,申請手續會相對簡單。因為領取長者生活津貼本身已經通過了政府的經濟審查,所以通常會被視為直接符合資格。

第三類:綜合社會保障援助 (綜援) 受助人

領取綜援的人士也可以申請,但需要符合一些附加條件,例如同住的家庭成員中必須有65歲或以上的長者、經公立醫生證明的殘疾或健康欠佳人士,或者家庭中沒有50歲以下的健全成年人。

第四類:傷殘津貼受惠人 (須符合入息及資產限額)

正在領取傷殘津貼的人士同樣是計劃的受惠對象,不過他們也需要符合特定的入息及資產限額,而這個限額標準與60歲以上長者的標準是不同的。

2025/25 最新入息及資產限額

申請長者裝修津貼,入息和資產限額是關鍵。以下是截至長者裝修津貼 2025/2025年度的最新資料,大家可以對照一下。

60歲或以上長者申請限額

申請人類別 每月總入息限額 資產總值限額
單身人士 $10,770 $1,218,000
夫婦 $16,440 $1,848,000

傷殘津貼受助人申請限額

此類別的限額是按家庭人數計算的,人數越多,限額也相應提高。

家庭人數 每月總入息限額 資產總值限額
1人 $13,090 $291,000
2人 $20,230 $394,000
3人 $25,100 $514,000
4人 $31,000 $600,000
5人 $38,650 $666,000
6人 $45,440 $721,000
7人 $49,930 $770,000
8人 $55,830 $805,000
9人 $61,570 $892,000
10人或以上 $67,180 $961,000

最高資助$80,000:津貼計算與發放方式

了解資格後,就來看看資助金額是如何計算的。每宗申請的津貼上限是港幣80,000元,但實際能收到多少,還涉及一些計算方式。

每宗申請資助上限

這個$80,000的上限,是每個物業、每位申請人(連同其配偶)的總上限。換句話說,就算一個物業有多位都合資格的業主,整個物業最多也只能獲批共$80,000。如果申請人之前已成功申請過房協的舊計劃,兩個計劃加起來的總津貼額同樣不能超過$80,000。

津貼申請次數及年期

津貼的發放很有彈性。申請人在首次成功申請後的10年內,最多可以分4次申請,直到用完$80,000的總額度為止。這也方便應對不同時間出現的維修需要。

按業權比例計算資助額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細節。津貼的實際金額,會根據申請人及其配偶在物業所佔的業權份數按比例計算。舉個例子,如果一位合資格的申請人只擁有物業的50%業權,那麼他最多只可以申請到$80,000的一半,也就是$40,000的資助。

長者裝修津貼資助範圍:涵蓋工程與限制

在計劃申請長者裝修津貼時,最重要的一環就是了解清楚津貼的資助範圍。這筆津貼並非用於美化家居的室內設計,而是專門為提升長者居住安全及樓宇結構穩固而設。以下為你詳細拆解,讓你清楚知道哪些工程符合資格,避免申請時產生誤會。

哪些維修工程符合資助資格?

長者裝修津貼2025的涵蓋範圍相當廣泛,主要集中在解決樓宇失修及潛在安全風險的工程項目。只要維修工程屬於以下類別,便符合資助資格。

樓宇結構安全工程

這包括處理樓宇結構或外牆的維修,例如修葺石屎剝落、鬆脫或破損的批盪,以及鞏固或更換窗戶旁的橫樑等,確保樓宇結構安全。

改善滲水或漏水

處理室內或公用地方的滲水問題,例如修補天花、牆壁的漏水,或重鋪天台、平台的防水層,以解決因滲漏而引起的居住衛生及安全問題。

窗戶安全維修

這項津貼可用於檢驗、修理或更換失修及有潛在危險的窗戶,確保窗戶符合屋宇署的相關安全規定。

提升消防安全設施

改善樓宇的消防安全設施也符合資格,例如維修消防喉轆、更換防火門、改善走火通道的照明系統等,以提升應對火警時的安全性。

改善屋宇裝備及衛生設施

津貼亦可用於維修或更換大廈的屋宇裝備,例如升降機、電線、食水管、污水渠及公用地方的照明等。改善家居的衛生設施,如更換破損的坐廁或洗手盆,也屬於資助範圍。

清拆違例建築工程

如果物業內有屋宇署發出清拆令的違例搭建物(俗稱僭建物),例如違規的天台搭建物,清拆工程的費用也可申請資助。

其他相關專業費用

因進行上述合資格工程而衍生的專業費用,例如聘請認可人士進行檢驗、草擬維修方案的顧問費,同樣可以納入資助申請。

特別用途:償還樓宇維修貸款

這項津貼有一個非常實用的特別用途,就是可以用來償還申請人因為進行樓宇維修而在屋宇署、市區重建局或香港房屋協會借貸的未償還餘額,並支付撤銷相關法定押記令的費用,為已背負維修貸款的長者業主提供財務上的彈性。

注意!哪些工程不獲資助?

申請人必須注意,長者裝修津貼的目的是改善家居安全,而非純粹的裝飾美化。因此,所有與樓宇結構及安全無關的室內裝修工程,均不獲資助。例子包括:
* 純粹美化性質的油漆工程
* 更換新款式的地磚或牆紙
* 室內設計及間隔改動
* 添置或更換傢俬、電器
* 更換沒有安全問題的廚櫃或潔具

在規劃工程時,務必將津貼的焦點放在合資格的維修項目上。

長者裝修津貼申請全攻略:流程、文件與途徑

想順利申請長者裝修津貼,清楚了解整個流程和所需文件是成功的第一步。無論是長者裝修津貼 2025或是未來的長者裝修津貼2025,申請的核心流程都相當一致。這裡為你整理了一份詳盡的申請攻略,由遞交文件到成功獲取津貼,讓你對每個環節都心中有數。

申請流程七步曲 (附預計時間)

整個申請過程環環相扣,我們將它拆解成七個清晰的步驟,讓你更容易掌握。

第一步:準備文件及遞交申請

首先,你需要準備好所有申請文件,然後透過指定途徑遞交給市區重建局(市建局)。這是整個流程的起點。

第二步:市建局進行資格審核

市建局收到你的申請後,就會開始審核你的資格。他們會核對你是否符合申請條件,包括年齡、業主身份,以及是否達到長者裝修津貼資產限額等要求。這個階段通常需要數個星期。

第三步:單位實地視察與工程報價

資格通過初步審核後,市建局職員會聯絡你,然後預約時間到你的單位進行實地視察。他們會評估你需要維修的項目是否符合資助範圍,同時審批你提交的工程報價單。

第四步:簽署津貼協議及宣誓

當視察和報價都審批完成後,市建局會邀請你到辦事處簽署津貼協議。簽署協議時,你還需要進行宣誓,確認所提供的資料全部屬實。

第五步:獲「原則上批准」後展開工程

簽署協議後,你會收到一份由市建局發出的「原則上批准通知書」。這份文件非常重要,收到它之後,你才可以正式安排承建商展開已獲批准的維修工程。

第六步:完工後提交證明文件

維修工程完成後,你需要向市建局提交相關的完工證明文件。這些文件是用來證明工程已經按照協議要求妥善完成。

第七步:工程核實及發放津貼

市建局收到你的完工文件後,會再次派員到單位視察,核實工程項目和質量。一切確認無誤後,市建局就會安排發放津貼給你。

申請必備文件清單

準備齊全的文件,可以讓你的申請過程更順暢。以下是申請時必須提交的基本文件:

  • 已填妥的申請表格正本
  • 申請人及其配偶的香港身份證副本
  • 證明業權的文件副本(例如:樓宇買賣合約或土地註冊處的查冊紀錄)
  • 證明申請人為合資格類別的文件(例如:長者生活津貼、綜援或傷殘津貼的證明文件)
  • 如需審查入息及資產,須提交相關證明文件(例如:銀行月結單、糧單)
  • 最少一份由合資格承建商發出的維修工程報價單副本
  • 承建商的有效商業登記證副本

申請途徑及聯絡資料

你可以選擇以下任何一種方式遞交申請:

網上申請:「樓宇復修平台」

最方便快捷的方法是透過市建局的「樓宇復修平台」網站進行網上申請。你可以在線上填寫表格和上載所需文件,省時又方便。

親身或郵寄遞交

你也可以選擇親身前往或郵寄申請文件到市建局的辦事處。地址是:九龍汝州西街777-783號地下B室,「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辦事處。遞交前,建議先檢查清楚所有文件是否已經準備齊全。

申請前必讀:四大關鍵注意事項

在正式提交長者裝修津貼申請前,有幾個重要的細節需要特別留意。清楚了解這些事項,可以令你的申請過程更加順利,並且確保津貼能夠成功獲批。不論是處理長者裝修津貼2025的申請,還是為長者裝修津貼2025作準備,以下這四點都非常關鍵。

注意事項一:謹記「先批准,後施工」原則

整個申請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則就是「先批准,後施工」。申請人必須先向市建局遞交所有文件,並且要耐心等待,直至收到由市建局發出的「原則上批准通知書」。這份文件代表你的申請已初步獲批。收到這份正式通知書之後,你才可以安排承建商展開工程。如果在收到批准前就動工,所有相關的工程費用將不會獲得資助,所以務必遵守這個次序。

注意事項二:必須聘用合資格註冊承建商

津貼計劃規定,所有維修工程都必須由合資格的註冊承建商進行。這不單是為了保障工程質素及家居安全,也是津貼發放的必要條件。在選擇工程公司時,你需要確認對方持有有效的商業登記,而且是根據《建築物條例》註冊的相關承建商。工程完成後,市建局會核實承建商的資格。如果聘用了不合資格的人員,即使工程完成,已發放的津貼也可能被追討。

注意事項三:了解業權變動對津貼的影響

津貼是與申請人及申請時的物業業權狀況掛鉤的。如果在申請期間,或者在津貼發放之前,物業的業權出現任何變動,例如出售物業或將業權轉讓給家人,都可能會直接影響津貼資格。市建局有權因此終止申請或撤銷已批准的津貼。所以,如果在申請前後有任何關於物業業權的計劃,最好先向市建局查詢清楚,了解相關影響。

注意事項四:確保最終工程與申報項目一致

津貼是根據你最初申報並獲批准的維修項目而發放的,所以必須「專款專用」。最終完成的工程,必須與當初申請表格上所列明、並且獲市建局批准的項目完全一致。例如,你申請的項目是維修外牆滲水,就不能將津貼款項改為用作更換廚櫃。在工程完成後,市建局會派員上門核實,確保所有工程都符合申報內容,然後才會發放津貼。

長者裝修津貼常見問題 (FAQ)

在了解長者裝修津貼的各項細節後,你可能還有些具體情況的疑問。這裡我們整理了幾個最常見的問題,希望可以為你提供清晰直接的解答,讓你對整個長者裝修津貼2025及2025的申請更有把握。

租客可以申請此津貼嗎?

答案是不可以。這個津貼計劃的全名是「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關鍵在於「業主」身份。申請人必須是該物業的業主,並且在單位內自住。所以,租客並不符合申請資格。

津貼可用於室內設計或全屋翻新嗎?

這也是一個常見的疑問。長者裝修津貼的設立目標,是協助業主改善樓宇安全及處理失修問題,而不是用作美化家居。所以,津貼不能用於純粹的室內設計、裝飾工程、更換傢俬或全屋翻新。資助範圍主要集中在結構安全工程,例如修補石屎、處理滲水、更換窗戶及改善消防設施等。

如果物業由我與子女聯名持有,津貼如何計算?

如果物業由多於一人持有,津貼金額會按照合資格申請人在該物業所佔的業權份數,按比例計算。舉個例子,假設你與子女以聯名方式各佔一半業權,而只有你符合申請資格。如果維修工程獲批的總費用是$80,000,那麼你最多可獲的津貼金額就是$80,000乘以你的50%業權,即$40,000。這個計算方法確保了津貼的公平分配。

我已有其他樓宇維修貸款在身,仍可申請嗎?

可以的。即使你本身已經有由屋宇署、香港房屋協會或市區重建局批出的樓宇維修貸款在身,仍然可以申請這項長者裝修津貼。而且,這個津貼的其中一個特定用途,就是用來償還這些樓宇維修貸款的餘額。這為背負舊有維修貸款的業主,提供了額外的財務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