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週期下,想為白表居屋轉按慳息,但聽聞手續比私樓繁複得多?無錯,未補地價居屋轉按的最大關鍵,在於必須先取得房屋署(房署)的「轉按同意書」,而且申請原因受嚴格限制。想知道自己是否符合資格?轉按賺到的現金回贈,能否覆蓋律師費等開支?整個申請流程需時多久?本文將為您提供終極教學,由申請房署同意書的四大原因、H按P按選擇,到詳解四步申請流程、剖析「明賺暗蝕」與「估價不足」兩大陷阱,更附上獨家轉按計數機,助您一鍵計算轉按是否「划算」,避開所有潛在風險,輕鬆完成慳息大計。
甚麼是未補地價居屋轉按?一文看清申請原因與先決條件
考慮為你的物業進行白表居屋轉按,是精明理財規劃中實際的一步。簡單來說,未補地價居屋轉按是指在未向政府補回地價的情況下,將現有的居屋按揭貸款,由一間銀行轉移到另一間提供更佳條款的銀行。不過,這個過程與私樓轉按的最大分別,在於它並非一項可以隨時自由進行的財務操作,而是設下了特定的門檻與先決條件。
核心前提:必須先獲房署批准「轉按同意書」
與私樓轉按的根本分別:業權限制
私樓轉按程序相對直接,只要過了罰息期,業主便可自由選擇銀行。但是,未補地價居屋的情況完全不同。由於政府仍是單位的擔保人,而且業主尚未支付地價,所以在業權上受到限制。因此,任何關於按揭的重大變動,都必須先取得房屋署(房署)的書面批准。
「轉按同意書」為何是整個流程的入場券?
這份由房署發出的「轉按同意書」,正是整個申請流程的入場券。沒有這份文件,任何銀行都無法啟動你的轉按申請。它代表房署已經審核過你提出的轉按理由,並且同意你更改按揭安排。所以,整個流程的第一步,並非向銀行查詢,而是準備充足理據,向房署提出申請。
房署接納的四大轉按申請原因
房署不會無故批准轉按,你必須提出一個或多個在其接納範圍內的合理原因。目前,主要有以下四大類申請原因會獲考慮:
1. 業權轉變(離婚、繼承等)
因家庭狀況出現變化,例如離婚或分居導致需要分割資產,或因家庭成員去世需要辦理遺產繼承,這些情況都涉及物業業權人的變更,因此需要重新辦理按揭,房署會接納此類轉按申請。
2. 爭取更佳按揭條件(減息或賺回贈)
這是最常見的申請理由。如果你找到另一間銀行提供更低的按揭利率或更吸引的現金回贈,能夠證明轉按有助減輕你的財務負擔或帶來實際收益,房署一般會接納這個商業原因。
3. 因轉職而無法享用原有僱主貸款
假如你原有的按揭是透過前僱主的員工房屋貸款計劃承造,離職後便不再符合該計劃的資格。在這種情況下,你需要將按揭轉至其他銀行,這是一個房署會接納的合理原因。
4. 為享用新僱主提供的房屋貸款福利
這與上一個原因正好相反。如果你的新公司提供更優惠的員工置業貸款福利,你也可以申請轉按,以享用這項新福利,從而減輕供款壓力。
轉按目標:H按 vs P按,如何選擇最划算的按揭計劃?
成功取得房署同意後,下一步就是選擇最適合你的按揭計劃。自2022年起,居屋按揭申請人也可以選擇H按計劃,讓你在傳統的P按之外有更多選擇。
H按(銀行同業拆息按揭):減息週期的潛在優勢與利率波動風險
H按的利率是跟隨銀行同業拆息(HIBOR)浮動。在減息週期,你的實際供款利率有機會變得更低,有助節省利息。不過,它的缺點是利率波動較大,在加息週期時供款壓力亦會隨之增加,所以需要對利率走勢有一定預期。
P按(最優惠利率按揭):利率穩定性高的傳統選擇
P按則以最優惠利率為基礎,利率相對穩定,變動次數較少。雖然它未必能讓你享受到市場利率急跌時的好處,但勝在供款額較為穩定,讓你更容易規劃每月的個人財政,是較為穩健的選擇。
【獨家工具】白表居屋轉按慳息計數機:一鍵即知轉按賺定蝕
考慮白表居屋轉按,最令人煩惱的環節莫過於計數。新舊利息差多少、現金回贈有多少、律師費和申請費又要多少?這些數字加加減減,很容易令人感到混亂。為了讓您清晰掌握整個財務狀況,我們設計了這個簡單易用的慳息計數機,助您一鍵計算出轉按交易到底是賺還是蝕。
如何使用計算機,助您作出最明智財務決策
這個工具的目標很簡單,就是將所有收入和支出項目數據化,讓您一眼看清轉按的實際財務效益。您只需要準備好幾項基本資料,然後輸入到對應的欄目中。
輸入欄目:
現有貸款餘額及利率
首先,您需要知道現時按揭的「本金餘額」和「實際按揭利率」。這些資料在您每月的銀行按揭月結單上都能清楚找到。這是計算利息支出的基礎,所以請務必準確輸入。
新計劃利率及現金回贈
接下來,輸入您向新銀行查詢到的「新按揭計劃利率」和承諾的「現金回贈百分比」。現金回贈是轉按最直接的誘因之一,而新的低利率則是長期慳息的關鍵。您可以比較幾間銀行的方案,然後將最心儀的一個方案資料輸入作比較。
預估總成本(律師費約 HK$5,000 – $10,000 + 房署申請費 HK$2,040)
轉按涉及一些固定成本,主要包括律師費和向房署申請「轉按同意書」的費用。我們已預設律師費約 HK$5,000 至 $10,000,加上房署的 HK$2,040 申請費。將這些總成本輸入,才能得出最貼近現實的計算結果。
計算結果:
總現金回贈金額
輸入新計劃的貸款額和回贈百分比後,計算機將自動顯示您可以獲得的「總現金回贈金額」。這是您完成轉按後,新銀行直接存入您戶口的獎賞。
總支出成本
計算機會將您輸入的律師費和房署申請費相加,得出這次轉按的「總支出成本」。這是您需要預備的現金開支。
預計首年淨收益/節省利息
這是整個計算機最重要的結果。它會顯示「總現金回贈」減去「總支出成本」後的淨額,再加上因為利率降低而在首年節省下來的利息。這個數字直接反映了您在轉按後第一年實際賺取了多少錢。
結論:轉按交易是否「划算」
最後,計算機的結果會給您一個清晰的答案。如果「預計首年淨收益」是一個正數,並且金額符合您的期望,那這次白表居屋轉按交易就是「划算」的。這個客觀的數據,將會是您作出明智財務決策的最有力依據。
【風險評估】居屋轉按前必讀的兩大陷阱
考慮為白表居屋轉按,除了看利率和回贈,更要留意潛在的風險。許多業主在申請過程中,才發現一些意料之外的開支和問題,令原本的慳息計劃大失預算。以下我們將會剖析兩個最常見的陷阱,助你在申請前做好全面的財務評估。
陷阱一:律師費等雜費成本高昂,隨時「明賺暗蝕」
銀行宣傳的現金回贈看似吸引,但這筆錢並非純利潤。在計算轉按的實際收益時,必須先扣除一籃子的雜項開支。如果忽略了這些成本,很容易陷入「表面上賺了回贈,實際上卻是虧損」的窘境。
拆解隱藏成本:律師費、房署行政費、銀行手續費
整個居屋轉按過程,涉及幾項固定開支,是無法避免的。
首先是律師費。轉按牽涉解除舊銀行的按揭契,再與新銀行簽訂新的按揭契,這些法律文件必須由律師處理。市場上處理一宗轉按的律師費,普遍介乎港幣$5,000至$10,000不等。
其次是房署的行政費用。由於未補地價居屋的業權受限制,轉按前必須先向房屋署申請「轉按同意書」。這份文件的申請費用現時為港幣$2,040,而且不論申請成功與否,費用都不會退還。
最後是銀行的手續費。雖然大部分銀行為了吸引客戶,會豁免轉按申請的手續費,但申請前最好還是問清楚,以免有額外支出。
案例分析:為何貸款額低,現金回贈或不足以覆蓋開支?
貸款餘額的高低,直接影響現金回贈的金額,也是決定轉按是否划算的關鍵。
假設你的貸款餘額尚有港幣$300萬,新銀行提供1.5%現金回贈,金額就是$45,000。扣除約$7,000律師費及$2,040房署費用後,你仍有約$36,000的淨收益,這宗轉按便相當划算。
不過,如果你的貸款餘額只剩下港幣$80萬,同樣是1.5%回贈,金額便只有$12,000。扣除相同的律師費和房署費用(約$9,040)後,淨收益就只剩下不足$3,000。考慮到花費的時間和精力,這樣的收益可能並不吸引。假如現金回贈率再低一點,例如只有1%,回贈金額只有$8,000,扣除開支後便會直接虧損。
陷阱二:樓市下行,「估價不足」或需「抬錢轉按」
另一個主要風險來自物業估價。轉按等於向新銀行重新申請一次按揭,銀行會委託估價行對你的單位進行重新估價。如果遇上樓市調整期,銀行的估價可能比你預期中低,甚至低於你現有的按揭餘額,這時就會出現「估價不足」的問題。
解釋何謂「抬錢轉按」:新銀行估價低於舊按揭餘額
「抬錢轉按」是指新銀行批出的貸款額,不足以全數清還舊銀行的按揭欠款,業主需要自己拿出額外現金來填補差額。
舉個例子,假設你現時在A銀行的按揭餘額為港幣$250萬。你向B銀行申請轉按,但由於市況轉差,B銀行對你的單位估價只有$300萬。根據未補地價居屋最高九成按揭計算,B銀行最多只能批出$270萬貸款,這足以還清舊債。
但如果B銀行的估價更保守,只有$270萬,那麼最高貸款額便只有$243萬($270萬 x 90%)。這筆$243萬的貸款,並不足以還清A銀行的$250萬欠款。其中的$70,000差額,就需要由你自掏腰包補上,才能完成轉按手續。這就是「抬錢轉按」的實際情況。
申請前關鍵一步:向多間銀行索取口頭估價
要避免陷入「抬錢轉按」的困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提交正式申請前,做好估價的準備工作。
你可以主動聯絡幾家心儀的銀行,例如滙豐銀行、中國銀行或恒生銀行,向他們的按揭部門提供你的單位地址,索取一個免費的「口頭估價」。這個步驟完全免費,也不會留下任何信貸紀錄。透過比較不同銀行的估價,你可以找出估價最「足價」的銀行,然後才集中火力向其提交正式申請,這樣便能大大減低因估價不足而產生額外開支的風險。
【視覺化流程】四部曲詳解:由申請房署到銀行批核
想順利完成白表居屋轉按,關鍵在於掌握整個流程。雖然過程牽涉業主、房屋署、新舊銀行和律師等多方,但只要跟隨以下四大步驟,就能有條不紊地辦妥手續。我們將複雜的程序拆解,讓你對每一步都心中有數。
[圖解懶人包] 未補地價居屋轉按流程時間軸
圖表簡介:簡化複雜流程,清晰展示各方角色與時序
為了讓你更易理解整個未補地價居屋轉按的過程,我們特別製作了一個流程時間軸。這個圖表以視覺化的方式,清晰呈現由申請開始到完成轉按的每一個階段,以及當中各個參與方的角色和互動,讓你對所需時間和步驟一目了然。
圖表內容:時間線、參與方(業主、房署、新舊銀行、律師)、各階段關鍵文件
圖表主要包含幾個核心元素。首先是時間線,標示出每個步驟的大約所需時間。其次是參與方,清楚列明在不同階段,業主、房屋署、原有貸款銀行、新貸款銀行以及律師各自的職責。最後是關鍵文件,點明在特定環節需要處理和簽署的重要文件,例如「轉按同意書」及其各項附件。
第一步:向房署遞交申請,索取「轉按同意書」
填寫申請表格及準備 HK$2,040 劃線支票
這是整個轉按程序的起點。你需要填妥一份名為《轉變按揭安排申請書》的表格,然後準備一張港幣2,040元的劃線支票,抬頭寫上「香港房屋委員會」。將填好的表格連同支票,一併遞交至相關的租約事務管理處。
等待審批(同意書有效期為6個月)
遞交申請後,便需要等待房屋署審批。一旦申請獲批,你將會收到一份「轉按同意書」正本。請特別留意,這份同意書的有效期為6個月,你必須在這段時間內完成整個轉按手續。
第二步:憑同意書向新銀行正式申請
新舊銀行之間的文件往來(附件I、附件IV)
取得房署的「轉按同意書」後,你就可以正式向心儀的新銀行遞交轉按申請。新銀行會隨即啟動法律程序,並與你現有的貸款銀行進行文件交接。當中包括由舊銀行發出的「證明書」(附件I),列明你目前的按揭狀況,以及由新銀行簽署的「確認書」(附件IV),確認承接按揭。
關鍵時限:簽署新按揭契據前最少14個工作天,需將文件傳真至房署
這一步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時間規定。你必須在與新銀行簽訂新按揭契據的日期前,預留最少14個工作天,將已簽妥的「轉按同意書」、「證明書」(附件I)和「確認書」(附件IV)等文件傳真至房署作最終審核。
第三步:與房署會面及簽訂新貸款協議
房署核對文件正本後,正式指示舊銀行解除按揭
房署收到並核對所有傳真文件無誤後,便會聯絡你安排會面。會面當日,你需要帶齊所有文件的正本以供查閱。確認一切妥當後,你會與房署簽訂一份新的貸款協議,然後房署便會發出正式書面指示給你的舊銀行,指令其解除現有的按揭。
第四步:簽訂新按揭契,完成轉按
與新銀行律師簽訂新按揭契據
收到房署的解除舊按揭指示,就代表轉按已進入最後階段。你可以按照約定,前往代表新銀行的律師樓,正式簽署新的按揭契據。
關鍵時限:新銀行需於10天內將「按揭契簽立通知書」(附件II)送交房署
簽署新按揭契據後,新銀行方面也有責任跟進。新銀行必須在10天之內,將一份名為「按揭契簽立通知書」(附件II)的文件送交房署存檔。
新銀行律師發出最終確認書(附件III),完成程序
作為最後的確認步驟,代表新銀行的律師會向房署發出一份最終確認書(附件III),證明新的按揭契據已經正式簽立。至此,整個白表居屋轉按程序便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