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餉轉名手續點辦?2025懶人包:7步教學搞掂網上申請、表格及避開自動轉帳陷阱

無論您是剛完成物業買賣的新業主,還是需要為新租客更新差餉繳納人資料,辦理「差餉轉名」都是一項必須處理的重要手續。由於政府不會自動更新繳納人資料,新舊繳納人均有法律責任主動通知差餉物業估價署。為免因延誤或錯漏而招致不必要的罰款,本篇2025年最新懶人包將提供最詳盡的指南,由網上申請的7步教學、填寫表格的注意事項,到釐清業主與租客的責任,並特別提醒您如何避開最常見的「自動轉帳失效」陷阱,助您一次過輕鬆搞掂所有差餉轉名手續。

為何需要辦理差餉轉名?釐清業主、租客及政府責任

講到買賣樓宇或轉換租客,辦理差餉轉名手續是不可或缺的一環。這不單是更新差餉單上的名字那樣簡單,它更是一項釐清法律與財務責任的重要程序。當物業的繳納人有變動時,主動通知差餉物業估價署,確保日後的差餉及地租通知書能準確寄到新的負責人手上,是避免不必要麻煩的基礎。

觸發差餉轉名的常見情況

在幾種特定情況下,就需要啟動差餉轉名程序。

物業業權轉讓(買賣成交)

這是最常見的情況。當物業成功買賣,業權由舊業主轉移至新業主,繳交差餉的責任也隨之轉移。新業主必須辦理差餉轉名,將繳納人更新為自己,以正式承擔相關責任。

租賃情況變更(新租客入住且租約訂明由租客繳付)

如果租約條款列明差餉由租客負責,那麼每當有新租客遷入,便需要進行差餉單轉名。這樣可以確保繳費通知書直接寄給現居租客,避免業主需要代為轉交或追收。

更換物業代理人

部分業主會委託物業管理公司或代理人代為處理包括差餉在內的大小事務。如果業主更換了代理公司,也需要更新繳納人資料,將其更改為新的代理人。

政府不會自動更新差餉單轉名資料的原因

一個常見的疑問是,既然土地註冊處有物業買賣的紀錄,為何差餉物業估價署不會自動更新資料?原因其實很直接。

繳納人身份的多樣性:業主、住客(租客)或代理人均可

根據法例,差餉的繳納人可以是物業的業主、實際使用物業的住客,或者是業主或住客的代理人。政府系統無法得知物業的最新使用情況及私人安排,所以不會假定繳納人必然是新業主。

繳納責任屬私人協議(如租約訂定),政府不作干預

由誰負責繳交差餉,本質上是業主與租客,或業主與代理人之間的私人協議,通常會在租約或管理合約中訂明。政府的角色是確保差餉按時繳納,但不會介入這些私人合約的具體執行細節。

因此,主動通知是新舊繳納人的法律責任

基於以上原因,法律將通知的責任明確地交給了相關人士。無論是舊的還是新的繳納人,都有法律責任主動向差餉物業估價署申報資料變更,例如提交差餉轉名表格,確保政府記錄的準確性。

誰應負責辦理差餉轉名?

釐清了為何要辦理,下一個問題就是誰應該負責。

新、舊繳納人均有責任通知差餉物業估價署

法律上,通知差餉物業估價署是新、舊繳納人的共同責任。雙方都應該採取行動,確保差餉轉名手續順利完成,避免日後因責任不清而產生爭拗。

買賣雙方律師或地產代理在交易中的角色與協助

在實際的物業買賣交易中,買賣雙方的代表律師通常會將差餉轉名作為交易流程的一部分,協助新業主處理相關文件。地產代理也會提醒並協助雙方完成此項手續,確保整個交接過程圓滿妥當。

【快速決策】如何選擇最合適的差餉單轉名方法

要有效處理差餉轉名手續,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具體情況。其實,不同的需求有完全不同的處理捷徑。我們將各種情況歸納為兩大類,讓您一看便知哪種方法最適合自己,省時又省力。

情況一:只更改通訊地址,繳納人姓名不變

如果差餉單上的繳納人姓名正確,您只是搬了家或想更新收取帳單的地址,那麼事情就非常簡單。

最佳途徑:致電熱線 2152 0111 直接辦理

最直接快捷的方法,就是致電差餉物業估價署的熱線。您只需要準備好差餉單上的帳目編號和新的通訊地址,職員就能即時為您更新資料。這個方法無需填寫任何表格,一通電話就能完成。

次選途徑:使用政府一站通「地址更改服務」

另一個選擇是使用政府一站通的「地址更改服務」。這個服務的好處是,您可以一次過通知多個政府部門更新地址,例如稅務局、運輸署等。如果您同時需要更新其他政府部門的通訊地址,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率的選擇。

情況二:需要辦理差餉單轉名

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物業買賣成交後,或租客開始負責繳交差餉時。當繳納人的姓名需要更改,處理方式便有所不同。

如果您手持差餉單,並有15位帳目編號

這是最常見的情境。如果您手上有最近一期的差餉單,並且能找到左上角的15位數字「帳目編號」,那麼使用網上服務處理差餉轉名就是最快的方法。後續章節會詳細介紹網上申請的每一個步驟,整個過程非常清晰。

如果您沒有帳目編號,或偏好紙本文件

如果您手上沒有帳目編號,或者比較習慣處理實體文件,可以選擇填寫差餉轉名表格(表格編號為RVD 1006)或親自撰寫信件通知差餉物業估價署。我們稍後也會詳細解說如何獲取和填寫表格,以及郵寄、傳真或電郵的遞交方法。

網上辦理差餉轉名:最快最方便的逐步教學

想處理差餉轉名手續,網上申請絕對是最快捷的選擇。你只需要一部電腦或手機,安坐家中就能完成整個差餉轉名流程,省卻了填寫和遞交實體差餉轉名表格的功夫。以下會一步步教你如何準備,以及網上申請的每個細節,讓你輕鬆辦妥。

網上申請前的準備工作

在正式開始網上申請之前,花幾分鐘準備好以下兩項關鍵資料,整個過程就會更加順暢。這就像是下廚前的備料工作,準備充足,自然事半功倍。

尋找及確認15位數字的「帳目編號」

這組15位數字的「帳目編號」是整個網上申請的鑰匙。你可以在任何一期「徵收差餉及/或地租通知書」(即差餉單)的左上角找到它。這個編號獨一無二,對應著你的物業。請務必核對清楚,因為登入網上系統時需要用它來識別你的物業身份。

準備新繳納人的中英文姓名、通訊地址及聯絡電話

接下來,請準備好新繳納人的完整個人資料。這包括了中英文全名、收取差餉單的通訊地址,以及一個有效的聯絡電話號碼。資料的準確性非常重要,因為這直接影響到日後能否準時收到繳費通知書。通訊地址不一定要是物業地址,可以是任何方便收取郵件的地方。

網上申請差餉轉名的詳細步驟

準備好資料後,就可以正式開始網上申請了。整個過程設計得相當清晰易明,跟著以下四個步驟,很快就能完成。

第一步:進入差餉物業估價署「更改繳納人資料」網上服務平台

首先,你需要進入差餉物業估價署的官方網站,然後尋找「更改繳納人資料」的網上服務。你也可以直接在搜尋引擎輸入關鍵字,通常第一個結果就是官方的服務平台。

第二步:使用15位帳目編號登入及核實物業身份

進入平台後,系統會要求你輸入之前準備好的15位「帳目編號」。這個編號就是登入憑證,用來確認你正在處理哪一個物業的差餉單轉名事宜。輸入後,系統會顯示相關的物業地址讓你核對。

第三步:準確填寫新繳納人資料及生效日期

核實物業身份後,你就可以在網上表格中填寫新繳納人的資料,例如姓名、通訊地址和聯絡電話。此外,你還需要選擇一個「生效日期」,這個日期通常是物業完成交易或租約開始的日子。請確保所有資料都準確無誤。

第四步:核對資料並提交申請

提交之前,系統會讓你預覽所有填寫的資料。這是最後的核對機會,請仔細檢查每一個欄目,確認無誤後才正式提交申請。提交成功後,系統通常會即時顯示一個確認通知,並提供一組「交易編號」作日後查詢之用。

提交差餉轉名申請後的流程與確認

完成網上申請只是第一步,接下來了解一下提交後的處理流程,讓你對整個進度更有預算。

處理時間:一個工作天內生效

網上申請的最大優勢就是效率。一般情況下,你的更改指示會在提交後的一個工作天內處理並正式生效。

如何確認:新繳納人將郵寄收到「更改繳納人資料確認通知書」

申請生效後,差餉物業估價署會郵寄一份正式的「更改繳納人資料確認通知書」到你填寫的新通訊地址。收到這封信,就代表整個差餉轉名手續已經圓滿完成。這份文件亦是重要的紀錄,建議妥善保存。

網上進度查詢功能:如何使用交易編號追蹤進度

如果你想追蹤申請的處理進度,之前獲得的「交易編號」就派上用場了。你可以回到差餉物業估價署的網站,使用這個編號查詢你的申請狀況,例如是否已經處理完成,讓你隨時掌握最新動態。

使用差餉轉名表格及書信辦理:傳統方式全攻略

雖然網上申請快捷方便,但透過傳統的紙本方式辦理差餉轉名手續,同樣清晰可靠。如果你偏好親手填寫文件,或者手頭上暫時沒有帳目編號,這個方法就非常適合。整個流程主要圍繞一份名為 RVD 1006 的差餉轉名表格,或者你也可以選擇自行撰寫書信通知。

如何獲取差餉轉名表格RVD 1006

要啟動紙本申請流程,第一步當然是取得這份重要的 RVD 1006 表格。你有以下幾個途徑可以輕鬆獲取。

網上下載PDF檔案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前往差餉物業估價署的官方網站,直接下載表格的PDF檔案。你可以隨時列印出來使用,非常方便。

致電24小時熱線 2152 2152 索取傳真本

假如家中沒有打印機,但有傳真機,可以致電差餉物業估價署的24小時自動電話查詢系統,按照語音指示輸入資料,系統便會將表格傳真給你。

親身前往差餉物業估價署或各區民政事務處索取

你也可以選擇親身走一趟。差餉物業估價署的辦事處,以及港九新界各區的民政事務處諮詢服務中心,都備有 RVD 1006 表格供市民索取。

填寫差餉轉名表格RVD 1006的注意事項

拿到表格後,準確填寫是成功辦理差餉單轉名的關鍵。有幾個部分需要你特別留意。

核心資料:物業地址、帳目編號必須準確

填寫時,最重要的資訊是物業的詳細地址及15位數字的帳目編號。這兩項資料是用來識別物業的唯一鑰匙,必須與差餉單上的資料完全一致,再三核對可避免申請因資料錯誤而被延誤。

新繳納人身份選擇:業主 vs 使用人 vs 代理人的分別

表格上需要你選擇新繳納人的身份,這點很重要。「業主」指物業的合法持有人。「使用人」通常是指租客,也就是實際居住或使用該物業的人。「代理人」則是獲授權處理差餉事宜的第三方,例如物業管理公司或親友。請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身份。

新舊業主/繳納人清繳欠款的責任聲明

表格上有一項聲明,提醒新舊繳納人需要自行協商處理在物業交接期間尚未繳清的差餉及地租。這意味著政府不會介入雙方的財務交接,因此在物業買賣或租賃交接時,務必計算清楚相關款項。

遞交差餉轉名表格或書信通知的方式

填妥表格或寫好書信後,可以透過以下任何一種方式遞交。

郵寄地址:九龍長沙灣道303號長沙灣政府合署15樓

將文件放入信封,貼上足額郵票,郵寄至差餉物業估價署的辦公室即可。

傳真號碼:2152 0113

這是最快的紙本遞交方式,將文件傳真至此號碼,便能即時送達。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

你也可以將填妥的表格掃描成電子檔案,或將書信內容以電郵形式,發送到署方的指定電郵地址。

書信通知的必要內容格式

假如你選擇不使用表格,而是自行撰寫書信,信件內容必須清晰包含以下幾項核心資料,才能被順利處理:
* 物業的15位帳目編號。
* 物業的準確地址。
* 新繳納人的中英文全名。
* 新繳納人的通訊地址。
* 新繳納人的聯絡電話號碼。
* 更改的生效日期。

【重要警告】完成差餉轉名後的自動轉帳陷阱

許多人以為辦妥差餉轉名手續後就一勞永逸,但其實自動轉帳服務之中,隱藏著一個十分常見的陷阱。如果你一直使用銀行自動轉帳繳交差餉,這個部分你一定要看清楚,因為忽略了這個細節,隨時會導致欠款及罰款。

為何差餉單轉名會導致自動轉帳(直接付款授權)失效?

這並非是政府部門或銀行的失誤,而是源於銀行授權系統的嚴謹核對機制。完成差餉轉名,意味著繳納人的身份紀錄已正式更改,這直接觸發了授權失效的條件。

銀行授權是與特定姓名及銀行戶口綁定

銀行的直接付款授權,是一份非常精確的協議。它將你的「銀行戶口號碼」與「指定繳納人姓名」緊密地綁定在一起。當差餉物業估價署向銀行發出收款指示時,銀行系統會嚴格核對署方提供的繳納人姓名,是否與你當初設立授權時登記的姓名完全一致。

即使是微小的拼寫更正,系統亦會視為不匹配而自動終止

所以,只要差餉單上的繳納人姓名有任何變動,銀行系統都會自動判定為「資料不匹配」。即使只是修正英文名的拼寫錯誤,或是由個人名義轉為公司名義,系統都會視為授權失效,然後自動終止該付款指示。

自動轉帳失效後的「空窗期」處理辦法

授權失效後,你需要為新的繳納人重新設立付款授權。但在新授權正式生效之前,就會出現一個繳費的「空窗期」。

在新授權生效前,必須使用其他繳費方式(如繳費靈、網上銀行、郵寄支票)

在這段空窗期內,你必須主動使用其他方式繳交差餉,例如透過繳費靈(PPS)、網上銀行轉帳、郵寄支票,或者親身到郵政局及便利店繳款,以確保不會因為系統問題而逾期。

如何為新繳納人設立新的直接付款授權指示

至於如何為新繳納人設立新的授權,你可以直接向你的銀行索取相關申請表格,或者透過差餉物業估價署的網站下載申請表,填妥後交回銀行辦理即可。

特殊情況:如何保留並更新同一銀行帳戶的自動轉帳?

如果只是更改繳納人姓名,但希望繼續使用同一個銀行戶口自動轉帳(例如家人之間轉名),其實有一個方法可以保留服務,避免服務中斷。

在差餉轉名表格上提供「帳戶持有人姓名」及「銀行帳目的最後4個數字」以作重新核對

你在填寫差餉轉名表格RVD 1006 時,記得要在指定欄目上,準確提供原有的「帳戶持有人姓名」以及「銀行帳目的最後4個數字」。這個步驟能讓差餉物業估價署協助你向銀行重新核對資料並更新授權,確保自動轉帳服務可以順利過渡到新繳納人名下。

未及時完成差餉轉名的嚴重後果

許多人可能輕視了準時完成差餉轉名手續的重要性,但這個看似簡單的行政程序,一旦處理不當,引發的連鎖反應絕對不容忽視。這些後果由小至大,從未能收到帳單開始,層層遞進,最終可能導致最嚴重的財產損失。

後果一:未能準時收到繳費通知書

最直接和常見的後果,就是未能準時收到「徵收差餉及地租通知書」。差餉物業估價署的系統,只會根據登記在案的資料郵寄帳單。如果沒有辦妥差餉單轉名,通知書便會繼續寄往舊的通訊地址或寄給舊的繳納人。新業主或租客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便會錯過繳款期限。

後果二:逾期繳款的附加費罰則

錯過了繳款期限,並不代表繳費責任會消失。相反,政府會立即啟動附加費罰則,罰款金額會隨著拖欠時間而增加。

第一階段:逾期即加徵 5% 附加費

在繳款期限日過後,任何未繳清的差餉及地租欠款,會立即被加徵 5% 的附加費。這是第一階段的罰則,沒有任何寬限期。

第二階段:逾期六個月後,再對「本金連同第一筆附加費」的總額加徵 10% 附加費

如果欠款(連同第一筆附加費)在原定繳款日期起計六個月後仍未清繳,差餉物業估價署會採取進一步行動。署方會對當時尚未清繳的總額(即原有的欠款本金,加上第一筆5%附加費),再額外加徵 10% 的附加費。

後果三:法律追討行動

附加費只是第一步。如果繳納人持續拖欠款項,政府絕對會採取法律行動追討所有欠款連同附加費。這意味著繳納人可能需要面對法庭程序,並承擔相關的法律費用。

最終後果:政府根據法例第126章《政府土地權(重收及轉歸補救)條例》收回物業

這一步是所有後果中最嚴重的一環。根據香港法例第126章《政府土地權(重收及轉歸補救)條例》,政府擁有最終的權力,可以啟動法律程序重收該物業。換言之,因為未有妥善處理差餉轉名而引致的欠款,最終可能導致業主失去其物業的業權。

差餉轉名常見問題 (FAQ)

在處理差餉轉名手續時,你可能會遇到一些疑問。我們整理了幾個最常見的問題,希望可以幫你釐清整個差餉轉名的流程。

Q1: 作為舊業主,若不知新買家姓名如何辦理差餉轉名?

你可以向差餉物業估價署提出申請,要求暫時將新繳納人的名稱設定為「業主/住戶」。這是一個權宜之計,確保差餉繳納責任得以轉移。

這個做法的主要影響是,日後所有相關的徵收通知書,將只會郵寄到該物業單位地址,而不會寄往任何其他通訊地址。

Q2: 完成差餉單轉名後,地租和地稅資料會自動更新嗎?

差餉和地租兩者均由差餉物業估價署負責徵收,因此當你更新繳納人資料時,這兩項資料會一次過處理及更新。

不過,地稅是由地政總署負責的,所以你必須另行通知地政總署。另一個方便的做法是,使用政府的一站式「地址更改服務」,便可以同時通知多個相關部門。

Q3: 辦理差餉轉名需要收費嗎?

不需要。整個申請流程,不論是網上辦理還是遞交差餉轉名表格,都是完全免費的。

Q4: 差餉單轉名後,通訊地址可否使用郵政信箱或海外地址?

可以的。通訊地址可以使用郵政信箱或海外地址,但差餉物業估價署不接受一些非標準的郵寄地址,例如只提供丈量約份(DD)、地段(LOT)或停車位等資料的地址。

Q5: 完成差餉轉名後,舊業主如何確保責任已免除?

為了保障自己,建議你務必妥善保存署方寄出的「更改繳納人資料確認通知書」副本,作為正式記錄。同時,在物業交接時,最好與新業主清晰地做好「對數」,釐清所有帳目結餘,確保責任交接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