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假冒收數公司電話/WhatsApp恐嚇?終極自保天書:5步應對、3大特徵分辨真假及報警處理全攻略

突然收到自稱收數公司的陌生電話或WhatsApp訊息,對方不但能準確說出您的全名和身份證號碼,更聲稱您有一筆從未聽聞的欠款,並以「上門追收」、「淋紅油」等言語威嚇,令您徬徨無助?面對這種真假難分的恐嚇,您可能會感到極度恐慌,擔心家人安全,甚至考慮息事寧人。先別衝動!這很可能是一場利用您個人資料外洩而設的精心騙局。本文將化身您的「終極自保天書」,從真實案例拆解騙徒劇本,教您憑3大特徵迅速識破假冒收數公司的破綻,並提供清晰的5步應對策略,由冷靜蒐證到主動報警,助您一步步從容應對,徹底擺脫威脅。

真實案例:拆解假冒收數公司威嚇劇本

要有效應對假冒收數公司的威嚇,首先需要了解他們的劇本。這些騙徒的手法萬變不離其宗,都是依賴一套精心設計的心理威嚇流程。一旦您洞悉了他們的劇本結構,便能保持思路清晰,從容應對。

騙徒劇本重現:由恐嚇電話到偽造律師信

一個典型的假冒收數公司騙案,通常會依照以下幾個步驟展開,旨在一步步擊潰您的心理防線。

開場白:準確說出您的全名、身份證號碼

騙徒來電的第一步,就是為了給您一個下馬威。他們會直接並準確地讀出您的全名,甚至香港身份證號碼。這種開場白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利用您的個人資料已被洩漏的事實,營造出他們掌握您一切的假象,讓您在震驚中初步相信對方是來自具備權威的機構,這亦是常見的假冒收數公司手法之一。

指控:聲稱您有一筆聞所未聞的欠款

在成功引起您的驚慌後,騙徒會立即進入主題,聲稱您有一筆數萬元不等的欠款尚未清還。當您追問欠款來源、債權人或相關合約時,他們通常會含糊其辭,甚至以「你自己欠的錢自己知道」來迴避問題。這是分辨假冒收數公司特徵的重要線索,因為合法的追討程序必須清晰交代債務詳情。

威嚇:揚言上門、淋紅油或採取虛假法律行動

假如您表示質疑或拒絕付款,騙徒便會迅速將對話升級至直接威嚇。他們會聲稱自己已身處您的住所樓下,隨時準備上門,製造即時的壓迫感,讓您思考應該如何應對收數公司上門。更甚者,會揚言採取「淋紅油」等傳統的滋擾手段,即使淋紅油本身是犯法的行為。有時他們亦會結合偽造的假冒收數公司律師信,或透過欠債Whatapp訊息發送虛假的法律文件截圖,威脅採取法律行動,意圖使您因恐懼而屈服。

騙徒的心理戰術:為何聽起來如此真實?

騙局的成功關鍵,並非劇本天衣無縫,而是騙徒熟練運用心理戰術,利用人性弱點來增加騙局的真實感。

利用個人資料外洩,建立初步信任感

騙徒深知,在現今數據洩漏頻繁的環境下,獲取個人資料的成本極低。他們正是利用了這一點,將您的姓名及身份證號碼作為建立信任感的工具。他們讓您誤以為,既然對方擁有如此私密的資料,其追討行為必然具有合法性。正確的應對心態是,意識到資料外洩不等於對方擁有任何合法權力。

營造時間緊迫感,壓縮您的查證空間

所有假冒收數公司電話騙案的核心,都是製造時間壓力。騙徒會用「立即」、「馬上」、「半小時內」等字眼,要求您即時作出決定或轉賬。這種策略的目的,是壓縮您的思考與查證空間,讓您在高度壓力下無法冷靜分析,也無法向銀行、家人或警方求證,從而倉促作出錯誤的決定。

結合電話、訊息與信件,增加騙局真實感

為了令整個騙局看起來更為「官方」和全面,騙徒不會單單依賴一通電話。他們可能會在通話後,立即發送附有威嚇語句的假冒收數公司whatsapp訊息,或者在數日後寄出一封製作粗劣的假冒收數公司律師信。這種來自不同渠道的複合式攻擊,會讓受害人感到被圍困,壓力倍增,從而更難分辨真假收數公司。

分辨真假收數:識別假冒收數公司的 3 大破綻

面對假冒收數公司的滋擾電話或訊息,最有效的方法是保持思路清晰。其實,騙徒的手法聽起來天衣無縫,實際上卻充滿了邏輯漏洞。只要我們學會如何分辨真假收數公司,就能輕易識破他們的騙局。以下三大破綻,就是他們最常暴露的弱點。

破綻一:資訊的內在矛盾

關鍵特徵:對個人資料瞭如指掌,對欠債詳情含糊其辭

這是假冒收數公司最核心的特徵。對方一開口就能準確說出你的全名和身份證號碼,讓你瞬間感到壓力。但是,當你反問關於債務的具體細節時,他們卻會變得支吾其詞。一家合法的收數公司,必然掌握了完整的債務檔案,包括原始債權人、欠款日期、項目和確實金額。騙徒只擁有從不法途徑得來的個人資料,對所謂的「欠款」內容根本一無所知。

反問技巧:「債權人是誰?」、「欠款日期和項目為何?」

要應對這種手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主動出擊,反問對方幾個關鍵問題。你可以冷靜地詢問:「請問是哪一間公司委託你們的?」、「這筆欠款的確切日期和消費項目是甚麼?」、「合約編號是多少?」如果對方是合法機構,提供這些基本資料是理所當然的。反之,騙徒將無法回答,因為這些資料根本不存在。

典型迴避話術:「你自己知啦!」或轉移話題

當騙徒被問到無法回答的問題時,通常會用一些典型話術來迴避。最常見的就是惡劣地說一句:「欠了錢,你自己知道啦!」然後嘗試用恐嚇的語氣,例如威脅上門或淋紅油,來轉移你的注意力,阻止你繼續追問。一旦聽到這種不專業而且迴避問題的回答,便可以幾乎肯定這是一通假冒收數公司電話。

破綻二:追討程序的荒謬性

無理要求:拒絕提供書面證明,要求「先付款後看文件」

合法的追討程序講求證據。如果你要求對方提供欠債證明文件,例如合約或月結單副本,他們絕對有責任提供。假冒收數公司的一個荒謬手法,就是拒絕出示任何書面證明,甚至會提出「你先付款,我們才會提供文件」這種違反商業常理的無理要求。記住,任何要求「先付錢後證明」的行為,都是詐騙的明顯警號。

缺乏合法聯絡渠道:公司地址、電話及電郵真偽分析

正規公司必然有可供查證的聯絡渠道。你可以要求對方提供公司地址、公司固網電話號碼及官方電郵地址。騙徒通常只能提供手提電話號碼,或者一個虛假的地址。你可以利用網上地圖查證該地址是否存在,或是否為一間空殼商業中心。分析其聯絡方式,是處理假冒收數公司 whatsapp 或電話騷擾時的重要一步。

偽造文件特徵:律師信地址拼寫錯誤、使用免費電郵域名

有時騙徒會升級手法,寄出偽造的假冒收數公司律師信。這些文件看似嚇人,但細心觀察就會發現破綻。例如,信件上的律師行地址可能有英文拼寫錯誤,或者使用了 Gmail、Yahoo 等免費電郵域名,而非律師行專用的公司域名。正規律師行對文件格式有嚴格要求,絕不會出現如此低級的錯誤。

破綻三:缺乏可驗證的公開資訊

公司背景查證:是否具備有效商業登記及實體地址

香港所有合法經營的公司,都必須在公司註冊處進行商業登記。你可以根據對方提供的公司名稱,在公司註冊處的網上查冊中心進行查證。如果查無此公司,或者公司狀態顯示已告解散,那麼對方必然是假冒的。這是判斷收數公司真偽最權威的方法之一,有助建立一份你自己的假冒收數公司名單。

律師行真偽查證:香港律師會網站是唯一權威來源

如果你收到的是律師信,驗證方法就更加直接。香港律師會的官方網站提供了全港所有註冊律師行及執業律師的名冊。你只需將信件上的律師行名稱或律師姓名輸入搜尋,即可核實其真偽。如果搜尋不到任何結果,或者查到的資料與信件上的聯絡方式不符,這封信件就肯定是偽造的,你可以考慮就此向警方報警。

收到假冒追數電話?自保應對 5 步曲

一旦接到疑似假冒收數公司的電話或WhatsApp訊息,對方聲稱您有欠債,甚至以威嚇手法催促還款,此刻的應對方式至關重要。面對層出不窮的假冒收數公司手法,一套清晰的處理步驟,能助您在混亂中掌握主導權。以下將詳細拆解自保應對的五個關鍵步驟,助您有系統地處理整個過程。

第一步:保持冷靜,切勿被情緒主導

禁忌行為:避免與對方爭執、對罵或互相恐嚇

對方致電的目的,就是透過製造恐慌與憤怒,令您失去理性判斷力。與對方爭執或互相威嚇,正中其下懷。這種情緒化的反應,不但無法解決問題,反而可能讓對方掌握更多攻擊您的話柄,甚至將對話升級至更滋擾的層面。專業的應對是保持語氣平靜,不被對方的情緒牽動。

關鍵心法:意識到資料外洩不等於對方有合法權力

騙徒能準確說出您的個人資料,確實會令人心頭一驚。但必須建立一個核心認知:在現今數據洩漏頻繁的環境下,不法之徒透過各種途徑獲取個人資料並非難事。對方持有您的資料,絕不代表他們擁有合法的追債權力,更不代表您真的有欠款。

第二步:採取拖延策略,爭取思考時間

實用應對話術:「我現在不方便,請留下聯絡方式」

在通話中,您不需要即時處理任何事情。您可以簡單直接地表示:「我目前正在工作(或會議中),不方便詳談。請您以訊息方式,提供您的公司名稱、聯絡人、電話,以及所提及的債務詳情,我稍後會作了解。」這個應對方式能助您結束通話,並將壓力轉移給對方,一個合法的機構理應能提供清晰資訊。

切勿作出任何口頭承諾或簽署任何文件

在未核實所有資訊前,切勿作出任何口頭承諾,例如「我會處理」或「我會還款」。這些承諾可能被對方錄音並扭曲成承認債務的證據。同樣地,如果後續收到任何文件,包括偽造的假冒收數公司律師信,都絕不應簽署。

第三步:秘密蒐證,主動掌握證據

為何不應立即說「我會報警」?

直接說出「我會就假冒收數公司報警」,未必能有效嚇退對方。經驗豐富的騙徒對此類回應已有預備,甚至會反過來挑釁您。更重要的是,一旦打草驚蛇,對方可能會立即更換電話號碼或銷毀通訊記錄,增加警方日後追查的難度。正確的處理方式是,在對方不知情下,先完成蒐證。

正確蒐證:為可疑電話錄音、保留所有訊息及信件

在通話時,應悄悄為可疑的假冒收數公司電話進行錄音。所有經由WhatsApp或其他通訊軟件收到的訊息,包括恐嚇字句、收款戶口號碼等,都應全部截圖儲存。若收到實體信件,亦要完整保留。這些都是日後向警方及相關機構舉報的關鍵證據。

第四步:結束通話,主動向官方機構核實

切勿回撥對方提供的任何電話號碼

騙徒提供的聯絡電話,極可能是騙局的一部分。回撥該號碼只會再次接通騙徒,無法查證事實。因此,結束與對方的通訊後,不要使用他們提供的任何聯絡方式。

自行查找原債權人(如銀行)的官方電話查詢

如果您擔心自己可能真的有忽略的欠款,正確的求證方法是,親自透過官方網站、月結單或銀行卡背後的客戶服務熱線,尋找原債權人(例如您有來往的銀行或財務公司)的官方電話,然後主動致電查詢。這是分辨真假收數公司的核心步驟。

如有懷疑,立即致電警方「防騙易18222」熱線

當您對情況有任何懷疑,或不確定如何處理時,可立即致電警方的「防騙易18222」諮詢熱線。他們能提供專業意見,並根據您描述的情況,判斷是否涉及詐騙。

第五步:主動報警,保障自己

為何需要就假冒收數公司報警備案?

即使您沒有任何金錢損失,主動就假冒收數公司報警備案仍然非常重要。報案能建立一份官方記錄,證明您曾被不法之徒接觸。萬一騙徒日後盜用您的個人資料作其他非法用途,這份報案記錄就能成為保障您的重要文件。同時,您的舉報亦有助警方掌握騙案趨勢,追查犯罪團夥。

向相關機構舉報可疑收款戶口或偽造文件

除了報警,您還可以採取進一步行動。將騙徒提供的銀行收款戶口號碼,向該戶口所屬的銀行舉報,要求銀行監察或凍結該可疑戶口。如果收到偽造的律師信,亦可向香港律師會通報,協助堵截這些詐騙渠道。

法律知識:正規收數與詐騙的核心區別

面對假冒收數公司的威嚇電話或訊息,最有效的應對是了解正規追討與詐騙手法的根本區別。香港的法規對債務追討有清晰指引,正規機構必須遵守。相反,騙徒則是刻意無視這些程序,利用資訊不對稱與恐嚇手段來獲取利益。掌握以下法律知識,有助您輕鬆分辨真假收數公司。

專家拆解:合法追討的正規程序

合法的債務追討並非單純打幾個電話或發送WhatsApp訊息,而是有一套嚴謹的程序需要遵守。這些程序的存在,正是為了保障各方的合法權益,也是識破假冒收數公司手法的關鍵。

合法追討第一步:必須有正式「事前書面通知」

根據規例,銀行或大型財務機構在將債務委託給第三方收數公司之前,必須先向債務人發出正式的書面通知。這份文件是整個合法追討程序的起點,作用是清晰地告知債務人相關情況。任何在沒有事前書面通知下,單純透過電話或即時訊息進行的突擊式追討,都極具可疑之處。即使收到看似正式的假冒收數公司律師信,也應根據以下要求核實其真偽。

書面通知的法定內容要求(根據《銀行營運守則》)

一份合規的書面通知,必須包含特定的資訊。根據香港金融管理局頒布的《銀行營運守則》,通知書上應清楚列明:
* 確實的拖欠款項總額。
* 款項拖欠了多長時間。
* 因追討債務而可能加收的相關費用。
* 原債權機構(例如銀行)內部負責債務追討部門的聯絡方式,以便直接查詢。
* 指引當事人在收數公司使用不當追討手法時的應對方法。

釐清您的法律責任界線

假冒收數公司經常利用當事人對法律責任的模糊認知,進行誤導與施壓。因此,清晰了解自己在法律上的角色至關重要。

「諮詢人」 vs. 「擔保人」:法律責任大不同

在貸款申請過程中,您可能是「諮詢人」或「擔保人」,兩者的法律責任截然不同。
* 諮詢人:只是作為申請人的聯絡人或證明人,在法律上完全沒有償還債務的責任。正規收數公司不能向諮詢人追討任何款項。
* 擔保人:是簽署了具有法律效力文件的保證人。如果主債務人未能還款,擔保人便有法律責任代為清還。

您有權要求對方出示證明您法律責任的實質文件

假如有人聲稱您是擔保人,並要求您承擔還款責任,您絕對有權要求對方出示您親筆簽署的擔保文件正本或清晰副本。如果對方以任何藉口拒絕提供或無法提供這份實質證據,其追討的合法性便站不住腳。

認識正規收數公司的行為限制

法律及行業守則對收數公司的行為設下了嚴格的限制,以防止濫用權力及不當的滋擾行為。

追討對象限制:只能向債務人及擔保人追討

正規的追討行動,對象只能是債務人本人及其擔保人。收數公司不能向您的家人、朋友或同事等第三方追討債務,更不能透過騷擾他們來向您施壓。

正規收數公司禁止任何形式的騷擾或威嚇行為

正規收數公司嚴禁使用任何帶有騷擾、威嚇或侮辱性質的手段。例如,威脅會上門淋紅油,這本身已是刑事毀壞的犯法行為。其他被禁止的行為包括:
* 使用粗言穢語或恐嚇性言詞。
* 在不合適的時間(例如深夜或清晨)致電騷擾。
* 冒充執法人員或法庭職員。
* 公開張貼您的個人資料,意圖令您難堪。

官方投訴渠道:金管局及持牌放債人公會

假如您認為某家收數公司的行為違反了守則,可以循官方渠道作出投訴。
* 若債務源於銀行或認可機構,可先向該機構投訴。若不滿意其處理,可將個案轉介至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
* 若債務源於持牌放債人,則應向香港持牌放債人公會有限公司提出投訴。

主動出擊:從源頭堵截騷擾及預防資料外洩

除了學習如何應對,我們更可以主動出擊,從源頭堵截來自假冒收數公司的滋擾,並且從根本上保護好個人資料,讓騙徒無從入手。與其被動地等待下一個騷擾電話,不如採取實際行動,建立起堅實的防護網。

如何主動堵截騷擾電話及訊息?

利用電話攔截App及網上工具追蹤對方

現時市面上有不少信譽良好的電話攔截應用程式,例如Whoscall,它們擁有龐大的資料庫,能夠在可疑來電接通前,根據社群回報的數據,標示出「疑似詐騙」或「騷擾電話」等警告。安裝這類App,就如同為您的電話增設了一個智能過濾網,能自動攔截大部分已知的假冒收數公司電話。同時,收到可疑的欠債WhatsApp訊息時,切勿點擊任何連結,可以直接封鎖並舉報該用戶。

提出在執法人員見證下處理,有效嚇退騙徒

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應對假冒收數公司手法。假如對方在電話中言之鑿鑿,堅持您有欠款,您可以保持平靜,然後清晰地向對方提出:「好的,為了保障雙方,我建議我們一同到就近的警署,在執法人員的見證下處理所有文件和款項。」這個提議能立刻測試出對方的真偽。真正的合法收數人員雖然未必會同意,但絕不會因此而惡言相向;相反,騙徒的目標是快速、秘密地騙取金錢,他們最懼怕的就是執法人員的介入,聽到這個建議後通常會立即掛斷電話,因為他們的詐騙劇本中沒有這個環節。

預防勝於治療:個人資料防洩清單

要徹底處理假冒收數公司問題,預防個人資料外洩才是最根本的解決之道。騙徒之所以能言之鑿鑿,正是因為他們掌握了您的部分個資。以下幾點是您今天就可以開始做的防洩準備。

定期審視社交媒體及App的私隱設定

定期檢查您在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平台上的私隱設定,確保您的電話號碼、出生日期、電郵地址等敏感資訊並非設定為「公開」。許多應用程式在安裝時會要求授權讀取您的聯絡人清單或其他不必要的權限,請審慎評估,只給予應用程式運作所必需的最低權限,這能有效減少資料經由第三方App洩露的風險。

如何安全棄置包含個人資料的實體郵件

銀行月結單、水電煤費單、稅單,甚至是一些推廣信件,上面都可能印有您的全名、地址及客戶號碼。直接將這些信件丟棄到垃圾桶,等同於將您的個人資料雙手奉上。最安全的處理方法是使用碎紙機將其徹底銷毀。如果家中沒有碎紙機,也務必親手將信件撕成無法辨認的碎片,特別是包含姓名、地址和任何號碼的部分,才可棄置。

警惕公司註冊等公開記錄的資料風險

如果您是公司董事,您在公司註冊處登記的個人資料,包括姓名及通訊地址,在某些情況下是可供公眾查閱的。不法之徒有機會從這些公開途徑收集您的資料,再用作詐騙。如果法規許可,考慮使用商業地址或信箱地址作為公司的註冊地址,而非您的住宅地址,這能為您的個人私隱增添一道重要的屏障。

關於假冒收數公司的常見問題 (FAQ)

為何騙徒會有我如此詳細的個人資料?

這確實是許多人收到假冒收數公司電話時,第一個感到困惑和驚慌的問題。騙徒能夠準確說出您的個人資料,其實並不代表他們有任何合法權力,這通常源於近年頻繁發生的個人資料洩漏事件。您的姓名、電話甚至身份證號碼,可能來自於您曾經註冊過的網站、使用的應用程式、參與過的網上調查,甚至是某些公司的客戶資料庫被黑客盜取後,在網絡黑市上被不法份子轉售。騙徒就是利用這些外洩的資料,作為其詐騙劇本的開場白,目的是要立即擊潰您的心理防線,讓您誤信其真實性,這正是假冒收數公司手法的核心一環。

如果我真的有欠債,但懷疑對方是假冒收數公司,應該怎麽辦?

即使您確實有債務在身,面對可疑的追討來電時,更需要謹慎處理。第一步,是立即停止與對方溝通,切勿在壓力下作出任何承諾或轉帳。最關鍵的應對方法,是主動向您原來的債權人(例如銀行或持牌財務公司)核實。請注意,您必須自行透過官方網站或您過往的月結單,查找該機構的官方客戶服務熱線,而不是回撥可疑來電者提供的任何號碼。致電原債權人後,您需要查證兩件事:第一,您的欠款現況;第二,該機構是否已正式委託第三方收數公司處理您的個案。假如答案為是,請向職員索取獲委託收數公司的準確名稱及聯絡資料,再與聯絡您的一方作比對。若原債權人否認委託,或資料完全不符,您便可以確定對方是假冒收數公司。

對方不斷用不同號碼騷擾我,可以怎樣做?

這是騙徒常用的滋擾策略,目的是透過疲勞轟炸來磨蝕您的意志。要應對這種情況,您可以採取技術和策略兩方面的行動。技術上,您可以安裝信譽良好的來電攔截應用程式,利用其社群回報的資料庫過濾大部分滋擾電話。同時,您亦可以手動封鎖每一個來電號碼,並在手機設定中開啟「靜音未知來電」功能,將非聯絡人的來電自動轉駁至留言信箱。策略上,最重要是「零回應」,因為任何形式的互動(即使是接聽後立即掛斷)都等同於向對方確認您的號碼為活躍號碼。您應該做的是默默記錄所有來電號碼、時間及任何收到的訊息,例如可疑的欠債Whatapp內容。這些記錄在您決定就假冒收數公司報警時,將會成為非常有力的證據。

香港有官方的「假冒收數公司黑名單」嗎?

目前,香港政府或警務處並沒有設立一個公開的官方「假冒收數公司名單」。主要原因是騙徒極具流動性,他們會不斷註冊新電話號碼、更改公司名稱,甚至盜用真實公司的名義行騙,導致任何形式的黑名單都難以追上其變化速度,而且容易過時。因此,與其依賴尋找一份不存在的名單,更有效的分辨真假收數公司方法,是回歸基本原則:主動向您的原始債權人進行獨立查證。只有原始債權人才能百分百確認,是否有將您的債務合法地委託給第三方。這個由您主導的查證步驟,是保障自己免受任何假冒收數公司滋擾的最可靠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