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居屋2025】把握配額增加良機!申請資格、排序、揀樓6大重點一文看清

政府於2025/25年度增加「公務員公共房屋配額計劃」下的綠表資格配額,對有意置業的公務員而言,無疑是入市的黃金機會。然而,公務員房屋福利計劃的細節繁多,從申請資格、配額類別到排序機制,往往令人感到混亂。為此,本文將為您整合【公務員居屋2025】的全部關鍵資訊,一文釐清申請資格、新舊制分野、排序計分、揀樓流程等6大重點,助您全面掌握申請竅門,抓緊這次配額增加的置業良機。

2025/25最新變動:公務員綠表配額增加 把握入市良機

對於有意申請公務員居屋的合資格人士,2025年帶來了一個相當重要的好消息。政府宣布將會調整「公務員公共房屋配額計劃」下的綠表配額,這意味著成功獲取資格的機會將會提高。如果你一直有置業的打算,這個變動絕對是值得留意的入市良機。

綠表資格配額增加詳情

根據最新公布,由2025/25年度開始,「公務員公共房屋配額計劃」中綠表資格證明書的年度配額,將會由現時的500個,增加250個至每年750個。這個新增的配額安排預計會推行五個年度,直至2028/29年度為止。簡單來說,未來五年,合資格的公務員將有更多機會取得綠表資格,用作購買一手居屋或綠置居單位。

政策變動原因及對申請者影響

這次政策變動的主要原因,是政府預計未來數年資助出售房屋的供應量將會顯著增加。官方評估認為,在供應充足的情況下,適度增加公務員綠表配額,並不會對其他綠表申請者構成重大影響。

對於準備提出公務員居屋申請的人員,這個變動的影響是直接和正面的。配額數量由500個大幅增加至750個,等於機會增加了百分之五十,無疑提高了獲取公務員居屋資格的成功率。不過,申請者需要留意,獲發綠表資格證明書,僅代表你取得了入場券,可以參與選購資助房屋。至於最終的揀樓優先次序,仍然是與所有其他類別的綠表申請者一樣,需要經由電腦抽籤結果決定,並不會因為公務員身份而獲得任何優先權。

公務員房屋福利拆解:認識「公共房屋配額計劃」

想了解公務員居屋,就必須先認識政府為合資格公務員而設的「公務員公共房屋配額計劃」。這個計劃可以說是現時大部分初級公務員圓置業夢或解決住屋需要的主要途徑。接下來,我們會一步步拆解這個計劃的來龍去脈,讓你對整個公務員居屋申請的背景有更清晰的了解。

計劃背景及新舊制分野

首先要理解一個重要的分水嶺:2000年6月1日。在此日期之後入職的公務員,屬於「新制」。過去大家可能聽過的居所資助計劃、自置居所資助計劃等福利,基本上都只適用於「舊制」的同事。

新制下的公務員,主要的房屋福利就是「公務員公共房屋配額計劃」。這個計劃專為總薪級表第21點或以下,或者薪酬水平相若的初級公務員而設。所以,如果你是近年入職的同事,這個計劃就是你獲取公務員居屋資格的關鍵。

「公共房屋配額計劃」兩大選項

當你符合資格申請這個配額計劃時,你會面臨兩個主要選擇。這兩個選項直接影響你未來的居住安排。

第一個選項是直接編配公共租住房屋(公屋)。顧名思義,就是房委會直接給你一個公屋單位,讓你和家人租住。

第二個選項是領取一份「綠表資格證明書」。這張證明書的有效期為一年,它就像一張入場券,讓你能夠以綠表申請者的身份,去購買房委會或房協推出的資助出售房屋,例如一手居屋、綠置居,甚至是二手市場上未補地價的居屋單位。這就是公務員居屋申請的核心所在。

公屋 vs 居屋綠表:如何作出精明抉擇?

究竟應該選擇入住公屋,還是拿綠表資格去買居屋?這是一個需要深思熟慮的決定,因為兩者各有優劣,完全取決於你的個人財務狀況和長遠規劃。

選擇公屋,好處是租金相對低廉,可以大大減輕每月的住屋開支,讓你有更多資金可以靈活運用。不過,需要留意的是,公務員入住公屋後,同樣需要遵守「富戶政策」。當家庭入息或資產超出指定限額時,便需要繳交額外租金,甚至可能需要遷出單位。

選擇綠表買居屋,最大的吸引力在於能夠擁有屬於自己的物業,成為業主。居屋作為資產,長遠有升值潛力。但這個選項對財務要求較高,你需要準備一筆首期資金,並且有能力應付往後長達數十年的每月按揭供款及其他雜費。

總結來說,如果你的家庭儲蓄不多,或者希望保留更多現金流作其他發展,選擇公屋或許是個穩健的起點。如果你已儲備好一筆資金,並渴望擁有自己的安樂窩,那麼把握綠表資格實現置業夢想,會是更理想的選擇。

公務員申請居屋資格全攻略

想成功申請公務員居屋,第一步就是徹底了解自己的公務員居屋資格。政府的「公務員公共房屋配額計劃」將申請人清晰地劃分為兩大類別,各有不同的申請門檻。了解自己屬於哪個類別,並核對所有要求,是整個公務員居屋申請流程中最關鍵的一環。

兩大配額類別:一般配額 vs 特別配額

這個計劃主要設有「一般配額」和「特別配額」兩個申請組別。「一般配額」是為大部分合資格的初級公務員而設,涵蓋範圍較廣。而「特別配額」則有其特定目標,主要是為了解決即將退休並居於部門宿舍的紀律部隊人員的住屋需要。

在處理申請時,政府會優先處理所有合資格的「特別配額」申請,然後才處理「一般配額」的申請。所以,清楚自己所屬的組別,對評估申請機會十分重要。

「一般配額」申請資格詳解

要符合「一般配額」的公務員居屋資格,申請人必須同時滿足以下所有條件,缺一不可:

  1. 物業擁有權限制: 申請人與配偶在提交申請前的24個月內,直到簽訂臨時買賣合約當日,都不能在香港以任何形式直接或間接擁有住宅物業。
  2. 家庭成員要求: 申請家庭最少要有兩名成員,成員可以是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等。
  3. 服務年資要求: 申請人或其配偶,必須為政府服務滿兩年或以上。即使仍在試用期,只要年資達標,同樣可以申請。
  4. 薪酬上限: 申請人的薪酬不能超過總薪級表第21點,並且其職級的頂薪點不能達到總薪級表第25點。其他紀律部隊或第一標準薪級表的人員,亦有相應的薪點上限。

「特別配額」申請資格詳解

申請「特別配額」的門檻更高。申請人除了必須完全符合上述所有「一般配額」的條件之外,還需要滿足以下其中一項特定身份:

  • 現居於部門宿舍,並將在10年內退休的在職紀律部隊人員。
  • 現居於部門宿舍,並會在申請截止日期後6個月內正式退休或開始退休前休假的人員。
  • 在2018年4月1日或之後退休,現時仍居於部門宿舍並正領取退休金的退休公務員。
  • 現居於部門宿舍,並且是已故公務員或退休公務員的配偶或遺屬。
  • 並非居於部門宿舍,但將於55歲或以上退休的單身人員。

薪酬方面,則是以退休或身故時的薪酬計算,同樣不能超過總薪級表第21點或相應的薪點上限。

申請流程與排序機制解密

了解公務員居屋的申請資格後,相信大家最關心的就是公務員居屋申請的實際流程,以及決定成敗的排序機制。這套機制與我們熟悉的公開抽居屋截然不同,它有一套獨特的內部遊戲規則,理解清楚才能知己知彼。

排序機制:年資決定優先次序

公務員公共房屋配額計劃的排序機制,核心原則非常清晰,就是以服務年資來決定優先次序。簡單來說,年資越長,排名越前。

政府在處理申請時,會首先處理所有合資格的「特別配額」申請,然後才處理「一般配額」的申請。在各個配額類別之內,申請人的排名完全是根據其服務年資由長至短排列。

這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此計劃不設「輪候」或累積排隊時間。不論你曾經申請過多少次,每年的申請都是一次全新的排序。換句話說,一位年資十年、首次提交申請的同事,其排名必定會高於一位年資五年、但已經連續申請了三年的同事。所以,年資是決定你能否獲得配額的唯一排序標準。

申請時間線與關鍵步驟

與每年固定時間接受申請的公開發售居屋不同,公務員房屋福利的申請時間線,通常是經由政府內部通告發布。

因此,有興趣的同事需要密切留意由公務員事務局發出,或經由自己所屬部門內部傳閱的通函。一般來說,整個申請流程包含以下幾個關鍵步驟:

  1. 留意內部通告:這是整個申請程序的起點,通告會詳細列明該年度的申請資格、配額數量及截止日期。
  2. 準備及遞交申請表:根據通告指引,準確填寫申請表格,並連同所需證明文件,在截止日期前透過所屬部門的人事部提交。
  3. 資格審核:相關部門會審核所有申請,確保申請人符合所有公務員居屋資格。
  4. 結果公布:完成排序後,合資格並成功獲配額的申請人名單,同樣會透過內部渠道公布。

如何評估申請成功率?

由於排序機制完全取決於年資,所以評估申請成功率的方法也相對直接。你的成功機會主要由兩個因素決定:第一,是你本人的服務年資;第二,是同年度其他申請人的年資。

這意味著,成功獲配額所需的「最低年資」每年都會浮動。如果某一年有較多非常資深的同事申請,那麼成功門檻自然會提高。反之,如果資深申請人較少,年資相對較淺的同事亦可能有機會。

雖然無法精確預測,但你可以嘗試向部門內較資深的同事了解情況,探聽他們是否有意申請,從而對自己所處的位置有一個大概的評估。不過最終而言,持續累積服務年資,就是提高成功申請公務員居屋機會的最有效方法。

獲取資格後須知:揀樓、富戶政策及注意事項

成功通過公務員居屋資格審查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如何選擇,同樣影響深遠。無論你最終決定接受公屋編配,還是使用綠表購買居屋,都有一些重要的規則和事項需要提前了解。

選擇公屋編配須知

如果你選擇了直接編配公屋單位,有一項關鍵政策你必須清楚,就是「富戶政策」。雖然公務員申請公屋時,入息審查是根據薪點計算,標準相對寬鬆,不過,在你成功入住公屋單位後,你和你的家庭成員就需要遵守與所有公屋住戶完全相同的「富戶政策」。

這代表房屋署會定期要求你申報家庭總入息及資產。如果總額超出了當時的指定限額,你就需要繳交倍半或雙倍租金。如果超出限額太多,甚至可能需要遷出單位。所以,這是一個長遠的考慮,你需要明白入住後依然有相關的規定要持續遵守。

使用綠表購買居屋須知

如果你選擇領取綠表資格,用作購買一手居屋或綠置居單位,這確實是一個很好的置業階梯。不過,有一點必須要清晰理解,就是透過「公務員公共房屋配額計劃」獲得的綠表,並不代表你在揀樓時會獲得任何特別的優先權。

你的揀樓次序,是與其他所有綠表申請者(例如公屋住戶)一同經由電腦攪珠隨機決定的。所以,你的運氣和抽籤號碼才是決定你揀樓先後的唯一因素。這張綠表可以看成是一張珍貴的入場券,讓你能夠參與資助房屋的市場。另外要留意,綠表資格證明書的有效期通常為一年,你必須在有效期內完成購樓程序。

拒絕房屋福利的後果

當你收到房屋署的編配通知時,作出「接受」或「拒絕」的決定前,一定要仔細衡量。因為這個決定會直接影響你將來的公務員居屋申請資格。

假如你拒絕了獲編配的公屋單位或揀樓機會,你在同一個申請年度內將不能再獲處理。你需要等到下一個年度才能重新遞交申請。更重要的是,如果你累積拒絕房屋福利的次數達到三次,你的申請資格將會被永久取消。這代表你日後將永遠不能再透過這個計劃申請任何房屋福利。所以,每一次的機會都非常寶貴,務必謹慎考慮清楚。

公務員居屋常見問題 (FAQ)

在了解公務員居屋的申請細節時,總會遇到一些常見疑問。這裡為你整理了幾個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希望能夠幫助你更清晰地規劃你的置業路向。

試用期內的公務員可以申請嗎?

這是一個很常見的疑問。其實,判斷公務員居屋資格的關鍵,並不是看你是否已過試用期,而是你的實際服務年資。根據規定,申請人或其配偶必須在政府服務滿兩年。所以,即使你仍在試用期,只要你的服務年期達到了兩年或以上,就符合了其中一項基本的申請資格,可以遞交公務員居屋申請。

配偶已享政府房屋福利,我仍有資格申請嗎?

這點需要特別注意。政府房屋福利的原則是避免雙重福利。如果你的配偶現正享用,或者曾經以任何形式獲取由政府或相關機構提供的房屋福利,例如「居者有其屋計劃」、自置居所資助計劃或非實報實銷現金津貼等,那麼你本人就很可能不符合申請資格了。在提交申請前,務必仔細核對你與配偶過往及現在所享有的福利情況。

公務員綠表與「白居二」有何分別?應如何選擇?

公務員綠表和「白居二」是兩個性質完全不同的計劃,主要有以下幾個分別:

第一,資格來源不同。公務員綠表是透過「公務員公共房屋配額計劃」申請,按年資排序。而「白居二」則是面向符合資格的公眾,需要透過公開抽籤決定名額。

第二,可購買的房屋類型不同。公務員綠表的功能與一般公屋住戶的綠表相同,既可以購買一手新推出的居屋或「綠置居」單位,也可以選購二手未補地價的居屋。但「白居二」的購買力僅限於二手未補地價的居屋。

如何選擇方面,如果你的年資較高,透過公務員配額計劃取得綠表的機會較大,而且選擇範圍更廣,可以考慮一手單位。如果年資尚淺,或希望增加一個置業途徑,「白居二」則是一個額外的公開市場機會。

公務員綠表可用於購買二手未補地價居屋嗎?

答案是可以的。透過「公務員公共房屋配額計劃」所獲發的綠表資格證明書,與房屋委員會發給公屋租戶的綠表,在功能上是完全一樣的。這代表你除了可以申請購買一手資助出售房屋外,同樣有資格進入「居屋第二市場」,選購心儀的二手未補地價單位。

申請時提供不實資料有何後果?

誠信是申請任何政府福利的基礎。在提交公務員居屋申請時,必須確保所有資料均屬真實、準確和完整。如果被發現故意提供虛假資料或隱瞞重要事實,後果會非常嚴重。最直接的結果是該次申請會立即被取消。此外,申請人還可能面臨政府內部的紀律處分,甚至可能觸犯法例。

成功購得居屋後,何時須遷出部門宿舍?

成功購買居屋單位後,你需要按規定遷出現居的部門宿舍,以騰出資源予其他有需要的同事。一般而言,相關部門會在你完成購樓手續(例如簽署樓契或收到單位鎖匙)後,給予一個指定的期限遷出,通常為數個月。具體的遷出時限會清楚列明在你的房屋福利批准信件中,記得要仔細閱讀並遵守。